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7篇_第1页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7篇_第2页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7篇_第3页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7篇_第4页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7篇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1

一、命题范围

本次考试范围是八年级下册一、二、五单元和26课的内容。本试卷以注重双基,突出表达,侧重能力为宗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查。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四大部分25小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8分),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8分),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34分),第四部分写作(70分),试卷总分150分,150分钟完成。

2.题型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1、2小题侧重对字的音、形、义的考查。6小题主要是对古诗词背诵默写的考查,这两道基础学问题得分较高。4.5小题考察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得分很少。说明学生提取表格信息时抓不住出题意图,拟宣扬语不扣题意。仿句不知所云。能力欠佳。7题名著得一半分,说明学生读和老师训练还不够全面,彻底。第二部分平均分在13分左右,第一语段是课内阅读,本语段得分不错,主要失分在于学生概括的不够具体凝练,主要还是表达方面的问题。第二语段是课外文段,是学生回答的不够全面,答题缺乏整体感,不能全面的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不尽人意,主要是学生学的不够扎实,教师教的不够到位。另外,审题不清,读题不仔细也导致部分失分。二大题总体来说得分率比上一次有进步,但教师、学生还必需加强阅读的训练,这部分内容应当有很大提升。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要求用四个成语连起来写一段话,因为平常缺乏针对性练习,所以得分率较低。

第四部分,写作,以我想让-----更-----为话题作文。由于以往的话题作文没有设置提示,同时又没审题障碍,而这次就限制了一个条件咏物抒怀,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并寄寓自己的感情。学生就疏忽大意,不留意审题,结果许多同学的作文出现离题的状况,导致作文丢了许多分。

三.今后教学的改良措施

1.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学问的教学

语文成果的好坏,语文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是否厚,基础是否牢。从本次考试中,我们很清晰地看到许多学生语文基础学问很不坚固,字不会写,音不会读,我们要把握课标要求,夯实基础学问,留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学问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留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留意培育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留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留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留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把握,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先整体把握文章,整体把握,把握什么?怎样把握?教师要思索,归纳;然后,依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归纳、整合、表达。使学生清晰阅读理解中不管什么题目都应在文中去查找答案,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敲,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切忌凭空乱想。

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综观如今的语文考试,语文不仅是基础,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在教学过程中留意教学方式的转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努力让语文和生活统一起来。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常留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把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⒈学问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处。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改变,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省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留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

⒈煤、石油、自然 气三大化石燃料

⒉化学改变中能量的改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

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

(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自然 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阅历,思索:

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下列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自然 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冗杂改变而形成的。使学生联系生活,关怀生活从已有的阅历入手,引出新学问,强调在学习中要留意新、旧学问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处。

学问拓展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改变还是化学改变?为什么?

播放录像:煤的用处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商量并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气

3、化学改变,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

3、石油是依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像:石油的用处

介绍石油的用处。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学生商量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不行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当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依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别,是物理改变。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处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过渡

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自然 起在燃烧引出自然 气

让学生知道:自然 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煤、石油、自然 气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冗杂的改变而形成的,所以被称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行再生的。

1、人类大量开采,将使化石燃料最终被耗尽。

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化石燃料的不行再生性,因此肯定要合理开采和节省使用化石燃料。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省能源,开发新能源。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3

一、试卷分析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良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展。〞从《课标》所提出的这个要求来看,试卷基本符合命题原则,既重视了基础学问的考查也留意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学问的能力。从分数支配上看,基础部分占70分;阅读占20分;写话占10分。个人认为阅读和写话所占比例大,若能适当调整会更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平均分83.5考试成果一般,还需努力。

二、考试状况及分析

(一)基础学问

基础学问部分共有六大题,其中得分率最高的是第一、二大题依据正确的读音填空。由此看出基础学问(字词、读音)的把握状况较为理想。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如下:

1.基础学问仍需进一步夯实,按原文填空部分,学生不会变通,出现失分,如关联词使用学生不知道句子的关系,失分较多。

2.对要求背诵的内容要给予足够重视。

(二)阅读

平常训练的形式不够多样,学生见识得太少。

(三)写话

本次写话得分率不理想,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看懂题意,写偏题了,对于童话有的学生仍存在写话不通顺或搭配不当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留意落实教材中写话或写作的要求和内容,平常加强训练和指导。

三、今后教学中要留意的问题

1、仔细钻研教材教参,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基础学问的教学,改良教学方法,削减机械、重复性的抄写和背默,提高课堂效率。而这些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教参上重点的学习、体会。只有教师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到位的培育。

2、重视习惯培育,为学生的进展服务。

加强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育,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并留意指导方法。习惯培育包括书写习惯、仔细听讲的习惯、边读书边思索的习惯,考试、写作业时审题、应变、检查的习惯等。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进展也是很重要的。

3、注重方法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为把握了方法学生才能自主学习,才能由“学会〞进展到“会学〞,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留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读书的方法,识记生字的方法,把话写完好、写清晰、写通顺的方法等,使学生把握学习的钥匙。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练习促进学生思索、理解、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4、做好家长沟通沟通工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育要发挥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作用,才能事半功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想方设法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其用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4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命题合理,难度适中,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学问的把握状况,又针对学生学生阅读与写作方面的现状,不出偏题、难题,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命题方式敏捷。

7-1班平均分64.8分,及格率68℅,优秀率11%。7-2班平均分68、及格率80℅,优秀率13%。从成果上看我比较满意。但认真分析一张张试卷,假如师生平常功夫下到的话,是可以更上一层楼的。

一、分析学生

1、字、词把握不扎实、不敏捷。换一种方式考查,学生就束手无策了,说明学学问太死,不会学以致用。

2、古诗文死记硬背,不理解造成的错字,给出下句,让填上句,会背混。

3、审题过粗,抓不住题的关键词,捕捉不到答题点。

4、并且阅读分析不会多角度思索,片面、单一、不全面,导置失分。

二、分析老师

1、没有处理好字词板示、达标、稳固几个环节的关系,未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缺乏对字、词应用方面的训练。

2、未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自学古诗词,尤其是方法指导,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背诵扎实、到位。

3、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性思维方式的培育不到位。

4、作文虽渐渐培育了学生的兴趣,但训练不系统。

三、改良措施

1、利用课前两分钟,开展词语应用活动。

2、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授之以“渔〞,多总结,多归纳。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5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全部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3.在地球外表,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

a.160°wb.20°wc.160°ed.20°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b.66.5°n,180°

c.66.5°s,20°wd.66.5°s,160°e

7.下列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缘由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来线上时,以下说法中可信的是[]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以下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细致,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的比例尺小

13.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a.62000千米b.620千米

c.620000千米d.6200千米

14.一幅残缺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000b.1/100000

c.110000opd.1/1000000

15.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始终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16.关于地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纳小比例尺

b.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依据指向标来辨方向

c.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部分都表示平原

17.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

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d.在地图上,全部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

18.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

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有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细致

19.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

a.60千米和15千米b.15千米和60千米

c.30千米和60千米d.15千米和30千米

20.下列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二)双项选择题

21.纬线的特点是[]

a.全部的纬线圈大小都相同

b.全部纬线都是指示东西方向

c.相邻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

d.全部纬线都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22.以下自然现象中,因地球公转而造成的有[]

a.太阳和星星每天东升西落

b.四季的更替

c.当我国的北京是正午时,美国华盛顿是夜晚

d.昼夜长短的改变

23.每年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a.3月21日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

24.关于地球上五个温度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极圈

b.气温改变的温度带是热带与寒带

c.只有寒带地区才有极昼、极夜现象

d.只有热带地区才有太阳直射现象

25.以下关于地图学问的正确表达是[]

a.由山谷到山顶的垂直距离为海拔高度

b.等高线分布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分布稀疏表示坡缓

c.甲图比例尺为1/100000,乙图比例尺为1/10000,当两图直线距离相同,实地距离甲图大于乙图

d.地形图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山脊

(三)综合题

26.读下列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幅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太阳光照耀状况,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纬________度。

(2)a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c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

(3)这一天,你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

(4)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得到的光热多?答:________。

(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答:________。

27.读下列图填下表:

28.读下列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千米。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3)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b2.d3.d4.c5.a6.c7.d8.b9.c10.a11.c12.b13.d14.d15.c16.c17.c18.d19.b20.a

(二)21.bc22.bd23.ac24.cd25.bc

(三)26.(1)622北23.5(2)24120(3)(北半球)昼长夜短(4)北半球(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

27.见下表

28.(1)500000.5(2)西南(3)1.5750(4)海拔海平面4.8(5)f(6)鞍部山脊山谷悬崖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学问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洁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

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简单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学问。

二、推动新课

爆炸

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试验探究:粉尘爆炸。(试验7-2)

试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看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到达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快速膨胀,引起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快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

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肯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师:通过以上试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学问

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常常看到以下列图标。

师:投影展示:

师: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生:(1)留神火灾——易燃物质;

(2)禁止放易燃物;

(3)留神爆炸——爆炸性物质;

(4)留神火灾——氧化物;

(5)禁止烟火;(6)禁止带火种;(7)禁止燃放鞭炮;(8)禁止吸烟。

师:依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在哪些地方应当贴“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生:油库、加油站、纺织厂、煤矿矿井等。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急。

师:请阅读“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留意事项〞。(课本第134页“资料卡片〞)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需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学问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肯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二、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学问

教学反思:

鉴于学生对燃烧与爆炸的现象已具备了肯定的生活阅历,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出发,让他们在熟识的生活情景中探究爆炸的神秘,并把所学的化学学问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篇7

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学问、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学问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亲密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试题的抽样状况、学生答题状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状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yyy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zzz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

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学问、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纳“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转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宽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状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状况,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状况抽样调查,具体状况如下:

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需把握的,应当是很简单的。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把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缘由,一是答题时马虎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把握得不坚固,答题时出现推断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多数学生失掉2—3分。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常练习没有仔细答题,错题也没有准时纠正。

2、句子

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老师乍一看不知道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把握方法,规律思维能力不强。

3、积累

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学生大体状况较好,部分学生丢分的缘由是写错别字或前后颠倒。

失分最多的是四年级对对子。学生不理解意思,关键还是平常积累太少。

4、阅读

四年级找描写天鹅神态的句子,有学生找成描写天鹅动作的词;五年级给“绿色建筑〞下定义,学生不知道下定义是什么意思;三年级还没有接触排比的修辞手法,却要求学生填排比的手法,学生当然不会。

5、作文(十二题共30分)

从阅卷状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想象奇妙、新颖,颇有创新意识;三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好。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好,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夯实语文基??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把握肯定数量的字和词。从本次检测中,我们很明显地看到,很多学生字、词不过关。试卷中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