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_第1页
第二节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_第2页
第二节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_第3页
第二节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右图是雅加达(7°S)在春分、夏至、冬至(北半球节气)三天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节气是()A.①——冬至②——春分③——夏至B.①——夏至②——春分③——冬至C.①——春分②——冬至③——夏至D.①——冬至②——夏至③——春分2.若黄赤交角增大1°,则①的正午太阳高度角()A.变大 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始终不变解析第1题,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雅加达(7°S)位于南半球,距离赤道较近,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北半球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北半球冬至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介于春分和夏至之间。A正确。第2题,回归线度数与黄赤交角相等,若黄赤交角增大1°,则回归线将由目前的23°26'变为24°26',雅加达(7°S)与回归线纬度差变大。由上题可知①为冬至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因此①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B正确。答案1.A2.B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保持互余。据此完成3~4题。3.12月22日前后杭州的节气及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别为()A.夏至83°26' B.春分60°C.冬至36°34' D.夏至90°4.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结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析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A.23°26' B.30°C.46°52' D.60°解析第3题,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杭州的节气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H=90°-(30°+23°26')=36°34',C正确。第4题,杭州纬度为30°N,介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该纬度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幅(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6°52',所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也为46°52',C正确。答案3.C4.C某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一无人海岛(38°N)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下图,完成5题。5.若该兴趣小组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7°N B.7°S C.17°S D.17°N解析若该兴趣小组测得最短竿影长度与竹竿长度相等,说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7°S,B正确。答案B关键能力提升练图1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图2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图2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图2中C坡)栽种小树苗。据此完成1~2题。1.一年中正午时分,图2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到的时间约为()A.60天 B.100天 C.120天 D.180天2.6月22日,昼长约为15小时,图2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被阳光照射到的时间约为()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沟南侧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只要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60°,沟内小苗即可全部被阳光照射到。材料信息表明,该地位于40°N,计算可得,太阳直射点位于10°N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0°的时间为太阳直射点位于10°N以北时,太阳直射点每天移动的纬度约为23°26'×4÷360(一年按360天计算),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10°N以北的时间为(23°26'-10°)÷(23°26'×4÷360)×2≈100天,B正确。第2题,该日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太阳高度角为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26'。题意表明,该日当地(40°N)昼长约为15小时,那么从日出到正午的时间约为7.5小时,因此每小时太阳高度角变化约为73°26'÷7.5。而当太阳高度角大于60°时,沟内小树苗能够被全部照射到,其间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为73°26'-60°=13°26',计算可得,该日沟内小树苗能够全部被阳光照射到的时间为13°26'÷(73°26'÷7.5)×2≈3小时,C正确。答案1.B2.C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地区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完成3~4题。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①24°45'2.02H1.7H②40°28'1.18H1.2H③35°21'1.41H1.1~1.2H④26°36'1.86H1.6~1.7H3.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4.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解析第3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日,我国纬度越高的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四个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③④①,故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②③④①,D正确。第4题,北京位于40°N附近,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6.5°,与④地接近,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1.86×20=37.2米,C正确。答案3.D4.C读某地房屋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5~6题。5.该地可能位于()A.刚果盆地 B.俄罗斯北端C.南非 D.中亚地区6.只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考虑,图示住宅建筑设计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①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②自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室内的光照面积逐渐增大③自春分日到夏至日,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④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见,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因此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A、C错误;该地冬至日有一定的太阳高度角,俄罗斯北端位于北极圈以北,冬至日时为极夜,太阳高度角为0°,B错误;中亚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符合图示状况,D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见,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都在南方,太阳高度角小的是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大的是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