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计划_第1页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_第2页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_第3页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_第4页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篇一: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20XX20XX年是我校在省部共建新平台上实现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师范高校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了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用好用足国家和省上的扶持政策,造就一支数量充分、结构合理、人才荟萃、富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支撑学校又好又快进展,结合我校师资队伍现状,统筹学科专业建设需求、训练教学改革需求、特色强校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进展需求,依据《西北师范高校20XX20XX年进展战略规划纲要》的进展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问题

"十二五'、"十二五'期间,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稳定、培育、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措施和推动人事安排制度改革,老师的数量明显增加,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了整体性优化。20XX年至20XX年,老师人数从834人增加到1217人;教授从102人增加到224人;副教授从303人增加到379人;具有博士学位老师从83人增加到261人,具有硕士学位老师从250人增加到583人,硕士以上学历老师比例净增29.4%;老师中外校毕业者714人,占老师总数的比例达到59%。

师资队伍的数量增长和结构优化支撑了高等训练大众化以来办学规模扩大的需要,支撑了人才培育结构从师范训练为主向大力进展非师范训练、推动学校向综合性高校转型的需要,支撑了学校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不断提升创新力量和社会服务力量的需要。

但是,目前的师资队伍建设状况与全国同类高校相比,进展速度仍显缓慢,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现有老师训练和应用型专业师资已不能满意学校学科进展和办学规模的需要;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拔尖创新人才数量偏少;具有博士学位老师的比例偏低,仅为21.4%;截止20XX年底,我校有国外学习经受的老师89人,仅占老师总数的8%,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偏低,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术团队建设滞后,部分学科梯队断层现象严峻;40岁以下青年老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务者比例仅为24%,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仅为18%,青年老师整体教学任务重、科研成果少、进展后劲不足。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突出人才强校战略在学校整体进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青年老师培育为重点,统筹学科建设需求、训练教学改革需求、办学特色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进展需求;坚持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相结合,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动、突出重点;紧紧抓住稳定、培育、引进三个环节,通过超前规划、学科带动、机制创新等措施,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实现学校进展目标供应人力保障。

(二)建设目标

依托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基地和重大项目,努力构建人才集聚平台、成长平台和学术沟通平台,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连接紧密的师资队伍培育和支持体系。到20XX年,学校专任老师总数达到1400人左右,兼职老师达到100人左右,紧缺专业老师数量满意教学科研需求;具有博士学位老师人数达到55%以上,40岁以下青年老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0%以上。拥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高层次学科带头人10名左右;在本学科方向享有国内外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在本学科方向享有西部地区较高声誉的中青年专家100名左右。

三、重要举措

着眼于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双重目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方案。通过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模式、深化人事安排制度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汇聚领军人才,打造创新团队,整体提升中青年老师的素养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一)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20XX20XX年,学校将实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设立"西北师范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储备基金'。通过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敏捷思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高我校人才聚集效应。

依据学校建立的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设置首席专家岗位和相应的专职科研编制,发挥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基地在汇聚优秀人才、培育学术梯队、产生重大成果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吸引高水平人才来我校工作。

设置10个左右特聘教授岗位,吸引学科领军人才。通过公开聘请、合同管理,面对海内外遴选一批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思维,能带领本学科在前沿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规划学科进展,主持和组织重大科学讨论工作,指导学科队伍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

每年设置20个左右讲座教授岗位,吸引优秀学术带头人。依托国家人才引进"千人方案'及甘肃省"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乐观实行"成组引进'和"带项目引进'的方式,吸引一批具有国际较高学术影响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指导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整合学科梯队,培育学科带头人,指导、培育博士讨论生,争取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

依托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吸引和培育100名左右本学科方向在西部具有肯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

(二)老师训练人才队伍培育方案

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培育、引进和转型三个渠道,建设一支70人左右的以担当老师训练课程教学工作为主要任务的专业老师队伍,着力解决老师训练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冲突。

定向培育。每年留出2个博士招生名额,定向培育学科教学论方向的博士讨论生,通过七年的不间断培育,到20XX年学校定向培育的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训练专业师资达到20名左右。

乐观引进。面对国际国内人才市场,以优待待遇条件吸引10名左右老师训练学科学科带头人,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讨论和关键领域攻关,引进15名左右训练部直属师范院校老师训练专业毕业、具有较大潜力的优秀博士讨论生;面对基础训练一线老师队伍,实行柔性管理模式,遴选15名左右具有丰富阅历和肯定的学科教学理论讨论成果、具备高级职称的实践型专家兼职从事老师训练的教学科研工作。

促成转型。乐观推动具备一般专业和训练学或心理学两种学历背景的在职老师转换进展方向,通过短期进修培训和实践熬炼,转型从事老师训练工作的老师达到10名左右。

(三)青年老师培育方案

青年老师培育方案旨在提升青年老师科研力量、培育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为将来学科领军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设立青年老师教学、科研培育项目等措施,制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条件;通过支持攻读博士学位、分批次进修学习,整体提升青年老师学历层次、学缘结构;通过给任务、压担子,激发青年老师自我进展、自动提升的危机感、紧迫感。

实施青年老师科研力量提升方案。依托"青年老师科研项目资助方案'提升青年老师整体科研水平和创新力量。到20XX年,培育100名左右具有独立科研力量和进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为青年学术领军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施百名教学新秀培育方案。每年遴选15名左右在教学岗位上做出突出成果的青年老师予以资助嘉奖,支持青年老师乐观从事教学讨论和教学创新。

实施青年老师学历提高方案。每年选派30名以上的青年老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引进30名左右的"985'"211'学校和闻名科研院所应届博士毕业生来我校工作,使青年老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四)应用型专业师资建设方案

应用型专业师资建设方案旨在重新整合应用型专业师资队伍。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引进、引智、转型、校企校地合作等渠道,建立起一支满意教学科研需求,具有应用型专业学问结构、学习或实践背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直接引进。吸引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实践阅历丰富,又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实践型人才补充到相关专业师资队伍中。同时,从国内外科研院所选留肯定数量相关专业的硕士(尤其是具有相关专业资质、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我校工作。

实行柔性管理模式,面对社会聘任100名左右相关专业的实践型专家兼职从事应用型专业的教学工作。

推动转型。遴选100名左右相近专业方向的在职老师,鼓舞他们转换专业进展方向,通过短期进修、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等途径转为应用型专业师资。

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扶持应用讨论创新,提高应用型专业老师的科技创新力量。

(五)师资队伍国际化成长方案

师资队伍国际化成长方案旨在提升师资队伍把握本专业领域国际前沿学问和信息动态的力量,提升国际沟通合作和双语教学力量。20XX20XX年,学校将通过选派留学、短期进修访学、与国外科研院所开展学术沟通与合作、邀请海外知名专家讲学等多种途径大力提高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七年的建设,使我校老师具有国外留学、讨论经受的比例达到30%左右。

乐观争取国家公派、西部人才培育特殊项目,每年选派15名左右老师出国攻读学位、进修访学。

设立中青年老师留学基金,每年选派30名左右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到国外高水平的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提升老师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素养水平。

启动双语教学师资培育方案,选派100名左右从事双语课程教学的老师赴国外学习相关课程,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实施海外学者讲学支持方案,每年邀请一批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提高学校和老师国际学术沟通力量。

四、保障措施

(一)弘扬百年办学传统,加强老师职业道德建设

把"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师大精神和百年办学的优秀传统作为师德训练的重要内容,贯穿在老师管理、培育的各个环节,贯穿在老师成长进展的各个阶段,引导广阔老师继承扎根西部,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自觉融入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高校的雄伟事业。

修订《老师职业道德规范》,突出对全体老师"奉公守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敬重同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引导广阔老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抱负,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加强老师业务培训。建立老师进修学习与日常培训、新聘期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成长促进机制,引导广阔老师自觉更新学问结构和训练理念,主动把握学科进展动态,主动进行科学讨论和科技创新,以高水平的科学讨论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强化对新上岗老师的岗前培训,使他们熟识学校的进展历史和进展定位,熟识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制度,缩短适应期。

建立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师德问题劝戒制度和师德评价结果运用制度。把政治素养、道德品质作为老师资格认定和老师聘用的基本条件,作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岗位职责和业绩评价体系。仔细落实《西北师范高校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规范(试行)》,爱护学术环境,惩治学术失范。在晋职、评优、评奖中严格实行师德问题"一票拒绝制'。

(二)构建新型师资管理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I类创新基地平台汇聚和培育人才、优化资源配置、制造重大成果的独立运行机制。实行学校直接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创新基地平台具有科研活动、人才培育和科技资源安排的自主权。首席专家在国内外公开聘请,合同管理。实行创新基地平台人员准入制,通过平台聘请,将符合创新基地平台建设目标、科研基础好、合作精神强的学术带头人和讨论队伍引进创新基地平台。创新基地平台实行以竞争和流淌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及科学合理的安排激励制度。首席专家和讨论人员实行年薪制,采纳工资加创新人才津贴的二元结构工资制度。

打破人才部门和单位全部的壁垒,打破影响团队形成和进展的制度壁垒,支持老师跨学院、跨单位组建创新团队,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带动老师队伍科研力量和协作精神的整体提升。

创新老师业绩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校内津贴安排制度。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老师岗位类型、不同学科类型、不同专业类型,分类设计岗位职责和业绩评价指标,确定相应的校内津贴发放标准;突出老师制造性业绩的权重,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奖和应用性成果的嘉奖力度。

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按"科学评价为基础、岗位需要为前提、聘约管理为手段'的原则,激励老师努力钻研业务学问,提高训练教学和科学讨论力量,在学校师资队伍学历普遍提升的状况下,逐步提高职称评审中的学历等要求。

(三)营造稳定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创设敬重人才,鼓舞创新、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术环境,靠实学校领导亲密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扩大老师在办学治校方面的知情权和参加权,让广阔老师在参加办学的各项工作中享受事业进展的乐趣,感受仆人翁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逐步提高校内津贴总量,增加老师收入。

加快青年老师公寓建设,改善中青年老师居住条件。

关注老师健康,对全体老师进行定期体检,细心组织系列体育活动,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组织、引导老师乐观熬炼身体。

办好附属中学校和幼儿园,为广阔老师子女供应优质的基础训练服务。

(四)加大经费投入

设立1亿元的师资队伍建设专项基金,支持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五大方案。

篇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1)建设目标

①大师级人才与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育方案

引进和造就50名左右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在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科领域,争取引进和造就两院院士3-4名,国家重大科技方案的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杰出人才5-8名,以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技嘉奖获得者、楚天学者等为主体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柔性引进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闻名科学家10名左右。

②国际化战略师资培育方案

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以"211工程'三期建设单位为重点,通过校内-海外教授互访、加强中青年骨干老师出国研修的选派力度等措施,培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具有创新力量的学术骨干100名左右。

③优秀创新团队培育方案

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重点建设10支左右具有自主创新力量的创新团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力争2-3支教学科研团队进入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行列或训练部"创新团队进展方案'建设行列;在机械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通讯与信息系统、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力争3-5支教学科研团队进入湖北省创新群体建设行列。

(2)建设内容

①大师级人才与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育方案

1)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全职引进)

国内重点引进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科领军人物,引进国家级科技嘉奖获得者作为院士、长江学者等后备人选进行培育。

海外引进知名高校助理教授以上职务或以通讯(或第一)在本事域世界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并产生显著影响的高层次人才,使其成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后备人选。

加强成建制的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产出一流成果。

加强高层次岗位聘请工作。对于长江学者、楚天学者、教授二级和三级等高层次岗位,面对海内外公开聘请,以此吸引一批有潜力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2)海外闻名科学家的引进(柔性引进)

连续加强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高性能船舶两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人才建设,引进海外大师级人才及团队来校工作,促进校内海外人才实质性合作。

投入特地经费建设一批海外闻名科学家访问沟通基地,引进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科学家来校工作,主要引进对象为诺贝尔奖及其它重大奖项获得者、国外知名的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会议的主席或执行主席、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副主编、知名科研机构的首席讨论员,通过他们来校工作带动学科进展和拔尖人才的成长。

3)学科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培育

集中校内优势资源对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育。对于院士、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报层和后备层人选,学校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实行乐观措施,在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团队建设、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申报重大科研嘉奖、申请专利和成果转化、出版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开展国内外高层次的国际学术沟通与合作、招收优秀博士(后)、出国留学等方面赐予全方位扶持,使其尽快达到相应的申报水平。

加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的申报工作。抓住两年一次的院士申报和每年一次的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申报的机会,争取在学科领军人才的申报方面有较大突破。

②国际化战略师资培育方案

1)校内海外教授互访

以"讲座教授'岗位、优秀海外青年学者访问试验室制度为平台,吸引世界知名高校或知名学科副教授以上的知名学者来校访问、工作。

重点支持30名左右45岁以下、具有进展潜力的年轻教授与海外知名学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互访,在国际前沿领域开展讨论,使之成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2)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国研修

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老师出国研修项目'全额资助和配套资助、学校公派等途径,选派10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务的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到国外一流学校(专业)留学,师从一流的导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能把握国际学术进展前沿与动态的学术骨干和服务于人才培育、学科建设、科学讨论的高素养管理队伍。

③优秀创新团队培育方案

1)人才建设。以"211工程'三期项目和学科群为基础,跨院系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负责人由两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方案的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科技嘉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领军人物担当。

学术带头人由主持过国内外重大教学科研项目、拥有重要自主学问产权或专有核心技术等人员担当。

配置有较大进展潜力的年轻教授(副教授)、具有国内外学术经受的博士(后)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和学术进展力气。

2)条件建设

通过科研基地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和捆绑投入的机制,赐予每个创新团队特地的条件建设经费资助,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教学科研成果'的目标。

加强项目型团队建设工作,对于担当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团队,学校赐予肯定的人才配套专项经费资助,支持团队骨干与海外人才的沟通与合作。

3)机制建设

实行团队负责人全面负责制,给予团队负责人更多的用人权、安排权、考核评价权、学术自主权。

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上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把鼓舞和支持原创性与基础性讨论、培育和支持创新团队建设等作为聘任条件。

学术评价上注意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注意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等评价因素。

对于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在安排上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

(3)预期成效

①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显著提升重点学科水平。发挥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人才集聚效应,通过引进和造就一流的学科带头人,来汇聚一流的队伍,提升学校的学科竞争力,推动"十二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实现学校"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学科建设目标。

②师资队伍的自主创新力量显著增加。师资队伍解决学科前沿问题、担当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力量得到提高,争取获得一批国家重大教学科研项目,取得一批拥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创造专利,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科技嘉奖。

③师资队伍的国际视野、国际合作与沟通力量、把握国际科学进展趋势及创新力量得到有效提高。

(4)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资金需求: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经费为8000万元,主要来源于中心专项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其中申请中心专项经费100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7000万元。

主要用向:大师级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引进与培育基金4280万元,国际化战略师资培育基金2024万元,优秀创新团队培育基金1700万元。详细使用将与"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统筹支配。

篇三: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

世纪更替,学问经济迅猛进展,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对人才的迫切需要,都对高校老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老师建设队伍的总体目标是:以加强重点学科、学位点探队建设为核心,以加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老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老师队伍思想业务素养为基础,以完善老师管理制度为手段,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素养优良、结构优化、布满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老师队伍。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依据《老师法》、《高等训练法》的相关规定,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阅历丰富,勇于创新,整体素养优良的试验老师队伍为目的。

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试验室的课程结构打算了师资队伍构成的特别性,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几门学科共同进展,狡猾验老师多,新人少,传帮带作用难以实现;师资队伍还存在的突出问题:1、待遇及生活工作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教学乐观性减弱,师德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队伍还不够稳定。2、高学历老师比例偏低,加上新师资中高学历者偏少,不足以抵消非自然减员因素,使学校培育压力增大。3、学校事业不断进展,教学任务加重,老师疲于应付,很多科研力量很强的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阻碍了科研型试验老师形成和人才的培育。4、缺乏学术人才,学术能线断层严峻,导致担当科研项目的力气薄弱,进一步制约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

3、建设内容及措施:⑴以老带新,以中年试验老师为骨干;

⑵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⑶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以上;

⑷每学科培育1名科研型试验老师。

为了实现建设目标,其措施一加强对试验老师的政治思想训练,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喜爱训练事业;二是提高专业和教学水平,组织老师学习高等训练的有关法规,转变观念,适应高等训练的要求,鼓舞中青年试验老师提高学历,拓宽学问,乐观探讨高等训练的教学方法。依据学院的培育方案,每年争取支配1名老师脱产学习进修,培育骨干试验老师,提高试验老师的力量和水平。三是鼓舞老师乐观参加相关教研室开展科研活动,提高试验老师的学术水平,参与相应的学术活动,按要求完成其内容。力争实现每年12项校级及校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试验老师成为教学科研齐进的试验老师。

三、试验室建设

试验室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高素养强力量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搞好试验室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而且有利于增加学校科学讨论、社会服务整体功能,对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争取各级各类科学讨论项目,面对社会开展多样化服务,促进学校可持续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试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要以迎接省训练部组织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根据"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精神,实是求事地分析目前各学科、专业试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不足,精确     分析试验老师高素养人才培育对试验教学工作的需求,借鉴兄弟高校试验室建设的胜利阅历,科学地制定20XX至20XX年试验室建设规划。现依据本试验室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设目标

建设与创建一流省属综合性高校目标相全都,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布局结构合理,学科特色鲜亮,组织功能完善,融人才培育、科学讨论与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能满意不同科类本科同学试验教学需求,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适应人才培育模式转变与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具有学研产一体化特征的试验体系。通过一次性规划,2至3年的逐步建设,使本试验室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学科专业及专业基础试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试验比例及开放性试验室数达到或超过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的良好标准。

二、基本原则

试验室总体规划要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制定过程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观念要更新。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体系,把转变训练思想观念高校习大争论及教学改革研讨成果运用于试验室规划制定过程之中,根据有利于试验老师高素养人才培育,有利于提高本试验室专业科学讨论水平与授学力量,有利于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有利于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与特色,来构建试验新体系。

2、目标要明确。

按规划的总目标及学院进展规模,依据试验教学、科学讨论和社会服务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生物学试验室的功能、用途和规模。

3、设备要先进。

依据培育需要,以及科学讨论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在试验设备的选型上,要科学定位试验设备的技术档次,保持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4、布局要合理。

在试验室布局上,贯彻一体化进展战略思想,统筹考虑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考虑培育目标、科学讨论与开展社会服务,兼顾不同层次教学需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结合学科的科研基础及实力,统筹学科进展方向,突出讨论重点,整合队伍实力。结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调整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进展需求,增加试验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布局上还要做好内部试验设备、资源的统筹工作,科学合理地配置试验设备和试验用房。合理支配,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提倡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5、模式要创新。

在试验室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育模式以及运行机制方面,要依据不同学科进展规律,乐观探究、大胆创新。要加强试验室队伍的建设,重视试验技术人员的培育、培训。要依据训练教学改革需要,乐观探究试验教学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创新性人才培育需要的新的人才培育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大力开设创新性、设计性试验,达到或超过评估要求。

6、特色要鲜亮。

依据规划确定的学校特色,充分发挥学校所处的特别地域优势,结合各学科专业优势,在统筹学科进展方向,突出讨论重点,整合队伍实力时,肯定要突出鲜亮的学科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进展。

篇四: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校"十二五'进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依据示范校建设目标和训练厅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

1、师资建设力度大,掩盖面广

1健全管理机制。学校实行签约聘任的全员合同制、强调责能勤绩的结构工资制、严格考核的优胜劣汰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

2强化老师培训。组织老师参与了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和学术沟通活动198人次,其中9人参与了中职骨干老师国家级培训;派老师外出参加专业实践活动93人次,有78名老师外派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轮训;19名老师通过培育成长为"双师型'老师;学校投入61.9万元对省市校级专业带头人进行培育,专业带头人梯队基本形成。

3注意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建立健全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面提高素养的"四全'训练模式,把社会责任、纪律观念、质量意识、团结精神融入老师的教学内容,坚持年度考核,对不合格老师,实行"一票拒绝',终止聘任。切实把好引进、管理、训练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修养,增加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关怀爱惜同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依据学校建设目标,实施相应的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有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现有老师239人,专业课老师195人。高级职称34人,另有6位老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省级专业带头人培育对象3人,市级专业带头人培育对象9人,市级课程教研组组长5人,兼职教研员6人。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并呈良好的进展趋势。

二、"十二五'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

以国家和省训练主管部门关于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和我校20XX20XX训练事业进展规划为依据,坚持"对外引进、对内培育'相结合,提高学历层次和提高实际水平力量相结合,思想政治品德建设和学问业务力量提高相结合,队伍建设和专业、学科建设相结合等原则,增加投入,大力引进有真才实学的高层次人才,乐观培育提高有进展潜力的现有中青年老师,努力转变队伍现状,到20XX年建设一支数量充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有剧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教学效果好,科研力量强,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肯定科研水平的优秀师资队伍。详细目标是:

1、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在科学合理设岗基础上,提高高级职称比例,使之达到专任老师总数的30%以上,高、中、初级职务比例实现1:1.5:0.5。具有良好的学历构成,到20XX年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老师占专任老师总数的比例为10%。

3、主讲老师比例达到良好以上要求。到20XX年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老师资格证的主讲老师达到老师总数的60%,专业老师中90%以上具备"双师型'老师资格。

4、梯队建设比较健全。到20XX年重点专业都要增加1-2名省市级专业带头人,4-6名骨干老师,专业带头人达到20人以上,骨干老师达到60人以上,力争省级专业带头人达到8人。重点加强对青年骨干老师的培育,学术梯队建设更多体现在年龄结构上。

5、组建一支高素养的实训指导老师和兼职老师队伍,在充实老师力气的基础上,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传统,形成师资队伍合理流淌。

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1、实施青年老师培育工程。学校每年拿出15万元,组织青年老师分批、分期到高校进修。以学历层次的提高带动教学水平提高,培育具有市场观念、产业观念、终身化训练观念为特征的高素养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改善老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

2、实行"智力引进',实施"借脑工程'的方式带动学校专业建设。聘请一批具有较高学历、职称的专家队伍或精通企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为兼职老师,并对此制定配套制度加以实施。到20XX年学校兼职老师数量要达到专任老师总数的20%以上;设置特聘岗位,高薪引进拔尖人才。

3、选拔中青年骨干老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及相关企业机构研修提高。师资培育实行"送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与企业或一般高校合作举办职老师资培育,使学校师资建设尽快完成与企业直接沟通和相互渗透;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物质与人力资源,参加学校师资建设。

4、搞好岗前资格培训,坚持"青年老师教学导师制度'。完善青年老师指导体制,支配教学阅历丰富的老师对新进学校老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加强对青年老师的指导。

5、进一步鼓舞专业老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参与各种执业资格考试,把培育"双师型'老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坚决不移的方向。在进展师资培育方面要把学历训练与非学历培训并重,特殊把具有终身训练性质的执业资格考试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连续在制度上、经费上大力支持。

6、依据学校进展的需要,招收一批高水平后备师资队伍,形成专业老师的"贮水池'及"鲶鱼效应',使之随时随地补充到专业师资队伍。一方面为学校师资补充力气,也客观上促进了专业老师队伍钻研业务,提高学历、学术水平的乐观性和上进心。

7、建立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老师推选制度,实行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老师津贴。

8、每年定期定量选送专业老师参与现场实践活动(专业老师每年必需有30天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不断提高专业课老师现场学问水平和实践动手力量。

9、在职务评审、内部安排制度改革上以老师为主、向老师倾斜的同时,切实搞好对老师的考核、奖惩,使奖罚分明的制度促进教职工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有突出贡献者赐予相应嘉奖;对于考核不合格者要限期整改、提高,必要时调离老师队伍。

10、搞好老师学习沟通和业务竞赛活动。

11、关怀并搞好老师生活、保险、福利待遇,把"体制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落到实处。

12、努力提高老师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水准。

13、加强领导,仔细落实规划,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组织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关系学校生存和进展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都要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解决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问题。学校要在确定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和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依据本规划目标、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状况制定本部门的老师进修学习、新老师接收、青年老师培育方案和兼职老师队伍建设规划,并把方案落实到教研室和人,然后报学校平衡审定。方案一经审定,就要仔细执行,并列入各年度工作方案中去,作为重要任务完成。

篇五: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仔细贯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