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注珠林用心深_第1页
情注珠林用心深_第2页
情注珠林用心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注珠林用心深2024年8月,年过五旬的湖北省阳新县局干部程华新受组织选派,到白沙镇珠林村担当扶贫工作队长。从县城到贫困村,从县直机关到基层一线,工作条件和工作内容可谓反差巨大。但既然来了,就要干一番事业!在程华新的努力下,珠林村经济进展了,村容村貌变美了,干群关系和谐了……

群众亲,狗儿熟,扑下身子不怕苦

珠林村冲突纠纷多,问题简单。“珠林村的工作确定难搞,组织相信我,既然派我去,凭我在乡镇工作20多年的阅历,绝不退缩!”程华新在日记中写道,“要想得到群众的相信和支持,就必需融入珠林,了解民意,踏踏实实干事,让村民熟悉自己、了解自己。”

2024年8月22日,程华新自带被子和生活用品,驻村进组入户。当程华新在阮古塘组阮栋良家走访时,看到阮栋良精神有问题,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年已33岁还没有成家,吃的像猪食,卫生条件差,床上和锅台上苍蝇飘舞。程华新找来工匠,粉刷了阮栋良家的平房,按政策帮其办理了“五保”,让他生活有了着落。

就这样,到任第一个月,程华新在村里工作了28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两年下来,程华新没有休过年假,只要是有事要办,不管白天黑夜,不管睛天雨天,一头扎在珠林,妻子甚至在电话中埋怨:“老程,你把自己卖到珠林了?”他都付之一笑,坚持在岗。

截至2024年2月15日,程华新在村工作408天,周均5.3天,睡在村办公室308个夜晚,周均4个夜晚。

为了能“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程华新和村干部实行“包组制”和轮番“坐班制”,从周一到周日,上午在村办公室坐班接待群众,下午到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民情民意,鞋就穿破了6双。同时,还建立了民情日记制度,要求大家将当班所处理的事务和走访状况全部记在“工作日志”里。村民觉得他一点架子都没有,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说,连村里的狗儿见了他,都直摇尾巴。

目前,程华新和村干部家访群众达1859户次,通过走访农户解决冲突纠纷36起。黄锡湾组马氏兄弟三人,因71岁的后妈嘴尖心直,与儿媳不和,兄弟三人都不情愿供给。程华新调查得知后,与村干部一起三进家门,急躁宣讲法律和道德理念,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三兄弟同意每人每年出200斤谷和500元钱赡养老人。

识别准,关怀深,群众心窝暖洋洋

根据精准扶贫“扶持谁”“怎么扶”“谁来扶”的要求,程华新和村“两委”依据实际状况,把识别方法作了进一步调整完善。设置“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即“一进”:和村干部入户了解家庭基本状况;“二看”:看其住房、家电、农机、交通工具、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看农田、山林、种养等进展基础和状况;“三算”:算农户收支、债务等;“四比”:与本村屯户比住房、比收入、比资产;“五议”:议评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户,是否弄虚作假,是否拆户、分户、空挂户,家庭人口数是否真实等。

最终,经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投票,珠林村落实了马冬莲等101户、237人为精准扶贫对象。相关干部全程参加监督,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正、民主原则,深受群众的赞扬。

同时,“一户一册”建档立卡,实行“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措施,实现63户贫困户自主增收。程华新结对的65岁贫困户潘金容,因丈夫去世和儿子无工作而致贫。他3次与县劳动就业局联系,对其儿子进行技术培训后,介绍到温州建筑公司从事电焊工作,月薪3800元,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同时,他关心罗细英等33户贫困户“转穷路”,在外地和四周城镇务工,实现了自主增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老师节这天,程华新到学校走访,看到倒塌的围墙、坑坑洼洼的道路、杂草丛生的操场、破烂不堪的教室,既震动,又惭愧。当天,他就向县领导打报告,当即得到支持。他先后8次到市县训练局向有关领导汇报状况,落实项目资金98万元。现已修缮了学校围墙,硬化了操场,修通了道路,一栋新教学楼也已建成使用。

2024年9月18日晚,大雨滂沱,劳累一天的程华新已经休息了,可当想起冯家新屋组村民冯美玉住的是危房时,他抓紧撑着雨伞冲进大雨中。由于泥路湿滑,他干脆脱掉鞋子,赤脚来到冯美玉家,直到把他们全家人的住处支配好才安心离开。从今,程华新把危房改造当作一项紧迫任务来抓。靠着他关心争取到的危房改造资金,冯美玉家建起了新居。像冯美玉这样的贫困户,珠林村还有13户。

精准扶贫工作怎么干?坐在办公室里想和蹲在田埂上看,得到的答案确定不一样。2024年1月21日,天降大雪,年过七旬的老党员刘辉洪拄着拐杖出门,蹒跚着走了20多分钟,特地送给程华新一封感谢信。鱼水情深,源自于对群众的敬重,更靠为群众谋利益的勇于担当。

夯基础,办产业,精准扶贫摘穷帽

修路,是程华新来珠林要干的大事之一。连接赤马大路和村学校的是一条长1200多米的泥巴路,村民和同学都盼望着改成水泥路。程华新便和村支书马哲坤跑县赴市争取支持,最终得到帮扶资金15万元。

在修路的日子,程华新每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他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一时找不到铁锹,他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上,弄得全身都是泥,手还被灼伤。村里人叹服:“这个老程实在,不是来图虚名的。”

15天后,路修好了。一算账,比原方案的20万元整整省了3f元,10个劳动力每人每天也挣了80元工钱。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庄美起来。程华新同村“两委”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兴办了一系列惠民生和美化村庄的实事:修筑沙石路3000米,安装路灯165盏,安装自来水638户,新建机耕桥5座和整修道路桥一座,护砌浇灌渠3100米,新修卫生水塘8口,新建共8000平方米的农夫文化活动广场6处,实现了光纤进村入户,投入20万元购买红叶石楠、桂花和柏树等苗木10000棵,绿化美化了村庄……

在抓产业扶贫过程中,程华新和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动身,真心实意招商引资,创办扶贫产业基地。冯进军投资300万元建成高通科技电子厂,18户贫困户就地打工挣钱;刘恩会投资50万元建成食用菌基地,由9户贫困户以劳力入股,年可种植香菇1.6万袋,“朵朵香菇,滚滚财宝”,成为当地农夫的“摇钱树”;2024年3月28日,建设有机肥厂协议的签订,让珠林村贫困户享受的政府贴息扶持信贷资金“活”了起来,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支配100名群众就地打工挣钱,还能享受持股分红。

2024年中秋节,程华新走访贫困户马先伟家后发觉,这对夫妻因病欠债,两个儿女都在上学,日子捉襟见肘。程华新和其商议 “养羊”扶贫项目,遭到拒绝,理由是假如失败怕还不起贷款。为了说服马先伟养羊,一有空,程华新就去他家关怀生活、了解需要,并“实时播报”羊肉市价。最终,马先伟松口了,10月12日,他利用扶贫贴息贷款买仔羊150只。2024年春节,马先伟家出栏肥羊128只,纯收入22000元。

“比贫困落后更可怕的,是不思进取。帮扶最大的意义,不是带去资金、物质和项目,而是让贫困户拥有进取之心,如此,他们才知奋起。如此,才能真正斩断穷根,奔向小康。”这是程华新的日记所述,也是他的行动指南。

37岁的贫困户马强,在程华新的关心下,以劳力入股到扶贫食用菌基地,月收入1500元以上。同时,利用政府贴息贷款入股进展生猪养殖。2024年秋,他家进行了危房改造,客厅水泥墙面上“好人程华新”5个大字非常惹眼。

这是村民最质朴的感情,是对扶贫工作的巨大确定,也让程华新无限感慨:党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