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营养基础(儿科学课件)_第1页
儿科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营养基础(儿科学课件)_第2页
儿科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营养基础(儿科学课件)_第3页
儿科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营养基础(儿科学课件)_第4页
儿科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营养基础(儿科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

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UL一、儿童营养基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体系参数描述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满足群体中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求RNIEAR+2SD,可满足97%~98%个体的需要,为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水平AI通过观察或者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不能确定RNI时使用UL平均每日可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㈠儿童能量代谢1.基础代谢(约占总能量的50-60%)维持生命最基本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2.生长所需(约占总能量的25%-30%)是小儿特有的能量需求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约占总能量的7%-8%)4.活动所需个体差异大5.排泄损失(不超过总能量的10%)总需要量:

婴儿460kJ(110kcal)/kg每3岁减少42KJ(10kcal)/kg15岁200~250KJ(50-60kcal)/kg总能量分配:

1:3:6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5%:35%:50%㈡营养素的需要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宏量营养素(产能)

维生素矿物质微量营养素

水食物纤维

其他⒈蛋白质(10%-15%)

作用:

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重要组成部分

摄入不足: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

主要来源:

奶、蛋、鱼、瘦肉、豆类⒉脂肪(25~30%)

作用: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和储存、保护脏器、保暖和增加饱腹感。

长期缺乏:

营养不良、低体重、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摄入过量:

腹泻、食欲下降。⒊碳水化合物(50%-60%)

最主要、最经济的能量来源长期缺乏:营养不良、低体重、酸中毒

摄入过多:虚胖、肌肉松弛⒋维生素

1.脂溶性:A、D、E、K

特点:可储存,不需每日供给,缺乏症发展慢。

过量----中毒2.水溶性:B族、C

特点:不可储存,需每日供给,缺乏症发展快。

过量----不会中毒⒌矿物质

1.常量元素

C、H、O、N、Ca、P、K、Na、Mg、S等Ca、P、Mg:构成骨骼,参与人体组织形成K、Na: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2.微量元素Fe、Zn、Cu、Mn、Co、Se、I、F

锌的作用:与食欲有关;免疫力有关;记忆力有关

碘的作用:新陈代谢;体格生长;智能发育

⒍水

推荐摄入量(/kg.日)

乳儿:150ml

每3岁减去:25ml成人:50ml⒎膳食纤维

在肠道内不吸收,无营养功能,可调节肠道功能年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按供给量计算按供给热量计算主要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婴儿:人乳人工:混合1~4岁4岁以上1:3:61:2:41:1.2:41:1.1:6

15%35%50%12~15%30~35%50~60%10%30%60%二、婴幼儿胃肠道发育的生理特点⒈结构新生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底与食管形成的夹角(His角),角度较钝,不能形成有效的抗反流屏障,容易返奶⒈结构新生儿的肠管较长,约为身长的8倍(婴幼儿为6倍,成人仅4.5倍),小肠相对较长,分泌面积及吸收面积大,可适应较大量的流质食品。肠黏膜细嫩血管、细胞及发育良好的绒毛丰富;黏膜下层弹力纤维不发达,肌层较薄。肠壁屏障功能较弱,防御力差,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的产物较易通过肠壁吸收而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⒉动力

年龄越小胃排空功能越差,不同喂养方式的个体有较大的差异。混合食物4~5h牛乳3~4h母乳2~3h水1~1.5h脂肪、蛋白质可延长排空时间进食量、温度、年龄、全身状况亦可影响排空时间⒊消化酶

新生儿肠双糖酶发育好,消化乳糖好。胰淀粉酶发育较差,2岁达成人水平,故不宜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新生儿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好,胃液的pH呈中性或弱酸性,胃蛋白酶可凝结乳类;生后1周胰蛋白酶活性增加,1个月已达成人水平。婴儿吸收脂肪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生后4~6个月接近成人水平。母乳中的脂肪酶可补偿胰脂酶的不足。生长发育平稳发展,但仍需充足营养素口腔、消化功能逐渐接近成人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活动量增大功能性便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发病率高营养特点膳食安排可进食家庭食物、进食安排与成人同步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多样化适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粗粮、细粮的交替使用尽量避免纯能量食物、科学选择零食学习用筷子进食、进餐礼仪能量分布:早25%,中35%,晚30%,点心10%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第五节学习、体育活动增加青少年出现第二生长高峰,骨骼快速生长饮食行为容易受同伴、媒体和广告等影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神经性厌食和超重/肥胖等问题营养特点膳食安排膳食安排与成人相同,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食谱多样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