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的定义和计算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度。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s/Δt,其中Δs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通过的路程长度。6、速度的单位及换算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有千米每小时(km/h),厘米每秒(cm/s)等。1km/h=1000m/3600s≈0.278m/s1m/s=3.6km/h7、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其中Δv表示物体在时间Δt内速度变化量。8、加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常用的单位有厘米每秒平方(cm/s²)等。1m/s²=100cm/s²9、直线运动的图像表示直线运动的图像可以用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表示。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速度-时间图像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0、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匀速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个抛物线,面积表示位移。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公式为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1m/s等于3.6km/h。物体做变速运动通过某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与这段路程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求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s/t。测量平均速度需要使用刻度尺、停表或其他计时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不是所有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振动停止后,声音并不会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软木除外)。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为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听见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回声可以用于测量距离,例如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靠音色。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声波的一种。超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能够听到的最高频率,主要应用于医学、工业和军事等领域。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够听到的最低频率,主要应用于地震学和物理学等领域。器壁,也不能碰到容器底部;(3)读数时,要将眼睛与液体表面垂直,读取液体表面与刻度之间的位置,注意读数误差;三、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发生物态变化,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四种状态;2、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只能做微小振动,形状和体积都不易改变;3、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分子可以流动,形状不易改变,但体积易受外力影响而改变;4、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可以自由运动,形状和体积都易改变;5、等离子体:高温高压下,分子内部的电子被激发脱离原子核,形成带电离子,具有电磁性质;6、物态变化的条件: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如冰的融化需要温度升高,水的沸腾需要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7、物态变化的图示: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在物态变化图中找到对应的状态和变化过程。1.体温计:-用途:专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可以离开人体测量。-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2.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与物体的温度有关。3.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个物态变化过程。-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E点为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FG段为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4.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本文介绍了关于物质的相变和光现象的基本知识。物质相变包括蒸发和沸腾。蒸发的速度取决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速度。沸腾只在液体达到沸点时才会发生,同时液体内部和表面都会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且与压强有关。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但沸腾只在沸点时发生,而蒸发则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可以通过降温来达到致冷的效果,例如在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等。液化的方法包括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而凝华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光源分为冷光源和热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应用于小孔成像。1.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的传播受到物质的影响,例如折射、反射等现象。2.光的限制视线和取直线限制视线的现象有坐井观天和一叶障目。取直线的现象有激光准直(用于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等。3.光速在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为c=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光年约为9.46×10^15m。4.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的现象。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反射定律是指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0度。5.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漫反射是指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画出一般的光路图。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的是,它们的反射面不同,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而漫反射则向四面八方射出。例如,在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和黑板都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的“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大小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上下相同,左右相反。例如,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或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是要随着远离或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水中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平面镜成虚像是因为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像是光线会聚相交而形成,光屏可以承接。平面镜的作用是可以成像,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面镜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凹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对光有会聚作用。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这就是光的折射定律。1、光线:光线是光的传播方向;2、光焦点: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成的点,称为光焦点;3、焦距:透镜与光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4、主光轴:透镜的中心线,称为主光轴;5、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6、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7、物像距比:物距与像距的比值,称为物像距比;8、像:透镜所成的图像。三、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像位于焦点的另一侧,为实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像位于焦点的同侧,为虚像;2、凹透镜成像规律:无论物距大小,像都位于透镜的同侧,为虚像;3、透镜成像的特点:物距、像距、焦距、物像距比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透镜成像具有大小、位置、性质等方面的特点。四、透镜的应用1、眼镜: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2、摄影:照相机的镜头;3、投影:投影仪的镜头;4、显微镜和望远镜:利用透镜成像原理放大物体;5、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放大物体。五、眼睛的成像原理1、眼睛的构造: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2、眼睛成像的过程:光线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形成倒立的实像在视网膜上;3、近视和远视的原理:近视是因为眼睛过于强烈的聚焦,导致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需要凹透镜矫正;远视是因为眼睛的聚焦能力不足,导致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需要凸透镜矫正。1.主光轴是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焦点是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2.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3.三条特殊光线如下: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6.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7.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和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8.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9.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包括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10.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成像条件、物距和成像的性质。本文主要介绍了光学和质量密度方面的知识。在光学方面,文章介绍了像距应用、放大镜和投影仪的原理,并提供了口诀来记忆实像和虚像的特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作用,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调节方法。在质量和密度方面,文章介绍了质量的定义和单位,以及常用的天平测量质量的方法。文章还提供了称物质时的注意事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密度的定义和单位,以及密度与温度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一些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改。同时,部分内容表述不够清晰,需要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密度知识的应用:可以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物质的密度。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也可以通过查密度表来求出物质的密度。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通过寻找两个看似不同的物理过程的相同效果来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例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可以用未点燃的蜡烛等效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实验推理法是一种通过实验和合理推理来得出正确结论的方法。例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因此我们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类比法是一种通过将物理现象与另一个更容易理解的现象进行类比来认识物理概念的方法。例如,认识电流时,可以用水流进行类比。图表法是一种通过制作表格和图表来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以按照表格进行实验,从而更容易得出规律。建立理想模型法是一种通过引入理想模型来形象表示物理现象的方法。例如,为了形象表示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引入光线模型。比较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理现象的异同点来认识物理概念的方法。例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在物理学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的产生需要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力的存在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其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力的单位为牛顿(N),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画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作用。弹力是一种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后产生的力。弹性和塑性是物体受力时的两种特性。弹性是指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但不会永久保留,而是会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塑性则是指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变,但无法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如压力、支持力和拉力等。弹簧测力计是一种用来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需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避免超过其测量范围,同时也需要校零和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等。重力是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而产生的力,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为9.8N/kg。重力的大小也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重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工具,可以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等。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指的是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阻力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但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来消除影响。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方便研究问题。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因此无法直接通过实验验证。4、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它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形状、速度、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在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惯性的现象,比如在跳远时采用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以除去灰尘。例如,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随着汽车一起停止,但是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的作用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会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8.2二力平衡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称其为平衡状态。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被称为平衡力。3、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就会彼此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条件。4、我们可以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来判断其运动状态。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它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它也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而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是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3摩擦力1、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2、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同时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3、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滚动摩擦三种类型。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影响。摩擦力与压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摩擦力是指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而压强则是表示物体受到的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在这里,我们将简要介绍摩擦力和压强的相关知识。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需要注意的是,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二力平衡。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包括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则包括减少压力、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以及使两接触面分离(例如加润滑油或使用气垫船)。压强是表示物体受到的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方向垂直于受力面,作用点在受力面上。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但压力并不是重力。压强的公式为P=F/S,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2。增大压强的方法包括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而减小压强的方法则包括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液体压强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包括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ρgh,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液体的深度。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在连通器中,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相等。连通器可应用于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等领域。浸入液体的体积和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形状、质量等无关。5.应用:1)潜水艇的浮力控制;2)气球的升力控制;3)船只的承载能力控制等。10.3浮力的应用1、浮力原理在水上运动中的应用:1)帆船的行驶:利用帆船的帆与风的作用,产生浮力,推动帆船行驶;2)潜水:潜水艇通过控制浮力,控制自身的深度和浮力,实现潜水;3)游泳:游泳运动员通过控制自身的姿势和浮力,减小水的阻力,提高游泳速度。2、浮力原理在气体中的应用:1)气球:气球内充满氢气或氦气,比空气轻,产生浮力,实现升空;2)热气球: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热量,使气球内气体温度升高,产生浮力,实现升空。3、浮力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1)建筑物的承重结构设计:考虑建筑物所受的浮力,合理设计承重结构,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2)桥梁的设计:考虑桥梁所受的浮力和水流的冲击力,合理设计桥梁结构,保证桥梁的安全性。排液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以及在液体中的深度和运动状态无关。物体的浮沉条件分为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四种状态。浮力的应用包括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浮力的计算可以采用压力差法、称量法、漂浮悬浮法和阿基米德法。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中,介绍了功的初步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则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③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匀速上升或下降,则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二者相互转化。3、动能和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①弹性形变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②当弹性形变物体恢复原状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总之,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和始终保持不变。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物体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机械能守恒的重要表现。1、当物体减速上升时,它的动能会减小,重力势能会增大,因此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2、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存在转化规律。如果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及市场机遇
- 制作中色彩搭配的艺术技巧
- 搜索课程设计用什么
- 工程课程设计感想与收获
- 多轴箱课程设计
- 小风车主题课程设计
- 幼儿园课程和课程设计
- 投标策略课程设计例子
-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 基于大数据的问题导学分析报告
-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
- 摩托车品牌文化营销与品牌故事的构建
- 2024江苏南京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FZT 73032-2017 针织牛仔服装
- 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货物包装承诺函
- 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临床用药解读
- 202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口算题训练
- 2024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表汇总(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