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手术基本操作课件_第1页
医学手术基本操作课件_第2页
医学手术基本操作课件_第3页
医学手术基本操作课件_第4页
医学手术基本操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基本操作第一节组织分离exposure第二节止血hemostasis第三节缝合sutures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其使用1、手术刀

主要用于切开和组织分离,有固定刀柄和固定刀柄两种。

#3Handle#4Handle※执刀的姿势和动作的力量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下列几种(1)指压式卓刀式

用手指按刀背的1/3处,靠腕与手的力量切割。

适用于切开皮肤、腹膜及切断钳夹的组织。Thescalpelisheldwiththumb,middleandringfingerwhiletheindexfingerisplacedontheupperedgetohelpguidethescalpel.(2)执笔式

靠手指用力,需用小力量短距离精细操作。用于切割短小切口,分离血管、神经等。(3)全握式抓持式

力量在手腕。

用于切割范围广,用力较大的切开。(如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筋膜、慢性增生组织等)(4)反挑式挑起式

刀刃由组织内向外面挑开,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如切开腹膜等

Thescalpelshouldneverbeusedina"stabbing"motion.2、手术剪(1)组织剪

沿组织间隙分离和剪断组织。(2)剪线剪

主要用于剪断缝线。

(A:Sharp:Sharp,B:Blunt:Blunt).AlltypescanhaveeitherstraightorcurvedbladesMayoscissors(B)areusedforcuttingheavyfasciaandsutures.Metzenbaumscissors(A)aremoredelicatethanMayoscissors.Metzenbaumscissorsareusedtocutdelicatetissues.Metzenbaumscissorshavealongerhandletobladeratio.多种

如果肺炎的诊断成立,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除此之外患者如有下列危险因素会增加肺炎的严重程度和死亡危险:(一)病史年龄>65岁;存在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慢性心、肾功能不全、慢性肝病、一年内住过院、疑有误吸、神志异常、脾切除术后状态、长期嗜酒或营养不良。(二)体佂呼吸频率>30次/分;脉搏≥120次/分;血压<90/60mmHg;体温≥40℃或≤35℃;意识障碍;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脑膜炎,甚至败血症(感染中毒症)。(三)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血白细胞计数>20X109/L;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CO2)>50mmHg;血肌酐>106umol/L或血尿素氮>7.1mmol/L;血红蛋白<90g/L或血红细胞比容<0.30;血浆白蛋白25g/L;感染中毒症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证据,如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激活的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X线胸片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重症肺炎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同的标准,如果肺炎患者需要呼吸支持(急性呼吸衰竭、气体交换恶化伴高碳酸血症或持续低氧血症)、循环支持(血流动力学障碍、外周低灌注)和需要加强监护和治疗(肺炎引起的感染中毒症或基础疾病所致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可认为重症肺炎。目前许多国家制定了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均注重肺部病变的范围、器官灌注和氧合状态。我国制定的重症肺炎标精品PPT课件浏览免费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jnejclxh/see161///打造最权威的专业课件医学精品课件本文档免费浏览阅读,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Thethumbandringfingerareinsertedintotheringsofthescissorswhiletheindexandmiddlefingerareusedtoguidetheinstrument.Thisisthewrongwaytoholdthescissors.Theringfingershouldbeinsertedintothering.Thisisalsothewrongwaytoholdthescissors.Thetipsofthescissorsshouldbepointingupwards.3、手术镊

用于夹持、稳定或提起组织以利切开和缝合。

(1)有齿镊

夹持坚硬组织。(2)无齿镊

夹持脆弱组织和脏器。Interdigitatingteethholdtissuewithoutslipping.Usedtoholdskin/densetissue.ThumbforcepsareheldlikeapencilThumbForcepsarenotcalled'tweezers'.ThumbForcepsarenotheldlikeaknife.4、止血钳(血管钳)

主要用于夹住出血部位的血管或出血点,以达到直接钳夹止血,有时也用于分离组织、牵引缝线。直钳

用于浅表组织和皮下止血。弯钳

用于深部组织止血。最小的蚊式止血钳,用于眼科和精细组织的止血。

有齿止血钳

多用于夹持较厚的坚韧组织。“无损伤”止血钳

对血管臂及其内膜的损伤较轻,多用于血管手术的止血。Mosquitohemostats(A)haveasmaller,finertip.ComparisonofKellyandMosquitotips5、持针钳(持针器)

用于夹持缝针缝合组织。缝针应夹在靠近持针钳的尖端,持针钳应夹在缝针的距针尾1/3处。分为握式持针钳和钳式持针钳。6、缝合针

用于闭合组织或贯穿结扎。①三角形针

用于缝合皮肤、腱、筋膜及瘢痕组织等。②直针圆针

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缝合。③弯针

适用于深部组织缝合。缝合部位越深,针的弧度应越大。7、牵开器(拉钩)

用于牵开术部表面组织,加强深部组织的显露,以利于手术操作。8、巾钳

用以固定手术巾。连同手术巾一起夹住皮肤,防止手术巾滑动,避免手或器械与术部接触。9、肠钳

用于肠管手术,以阻断肠内容物的移动、溢出或肠壁出血。DoyenIntestinalForceps10、探针

分普通探针和有沟探针。用于探查窦道,借以引导进行窦道及瘘管的切除或切开。在腹腔手术中,常用有沟探针引导切开腹膜。※要注意爱护和保养器械,并且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器械。第一节组织分离exposure一、组织切开(一)切口要求1、切口须接近病变部位,或能直接达到手术区,并可根据需要延长扩大切口。2、切口在体侧或颈侧时,以垂直地面或斜行的切口为宜;3、切口在体背、颈背和腹下时,沿体正中线或靠近正中线矢状线的纵行切口为宜。

4、切口应避免损伤大血管、神经、腺体的输出管。5、切口应有利于创液的排出。6、二次手术时,应避免在瘢痕上切开,以免影响愈合。(二)切口操作时应注意问题1、切口大小适当。2、按解剖结构分层切开。3、切开组织必须整齐,力求一次切开。4、切开深部筋膜时,应先切一小口,用止血钳分离张开后,再剪开筋膜。5、切开肌肉时,应沿肌纤维方向用手指或刀柄尽量作钝性分离,少作切断。6、切开腹膜、胸膜时,要防止损伤内脏。切割骨组织时,应先切割分离骨膜,保存其健康部分。二、组织分离(一)组织的分离方法

1、锐性分离

用刀或剪进行,须熟悉组织解剖结构,动作要准确、精细。该法对组织的损伤较小。

2、钝性分离

用刀柄、止血钳、剥离器或手指等进行。最适用于正常肌肉、筋膜和良性肿瘤等的分离。该法对组织的损伤较重。(二)不同组织的切开和分离方法1、皮肤切开法(1)紧张切开

在切口的两边,用手将皮肤撑紧并固定,刀刃与皮肤垂直,用力均匀地一刀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至所需长度和深度。(2)皱襞切开

为使皮肤切口位置正确且不误伤其下部组织,在预定切口两侧用手或镊子提起皮肤呈垂直皱襞,并进行垂直切开。2、皮下组织及其它组织的分离(1)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

有许多小血管,多用钝性分离。(2)筋膜和腱膜的分离

先用刀在其中央切一小口,然后用止血钳分离组织和筋膜,再剪开筋膜。(3)肌肉的分离

沿肌纤维方向作钝性分离。(4)腹膜的切开

先用组织钳或止血钳提起腹膜作一小切口,然后用手指或有沟探针引导切开或剪开腹膜。(5)肠管的切开

在肠管纵带上纵行切开,避免损伤对侧肠管。(6)索状组织的分离

除作锐性切割外,还可用拧断、刮断等方法,以减少出血。(7)良性肿瘤、放线菌病灶、囊肿及内脏粘连部分分离

应用钝性分离。3、骨组织的分割先分离骨膜,再分离骨组织。4、蹄和角质的分离属于硬组织的分离第二节止血Hemostasis一、出血的种类(一)按受伤血管不同分1、动静出血2、静脉出血3、毛细血管出血4、实质出血(二)按出血后血液流至的部位分1、外出血

组织受伤后,血液由创伤或天然孔流到体外。2、内出血

血管受损出血后,血液积聚在组织内或腔体中。(三)按出血的次数和时间分

1、初次出血

直接发生在组织受到创伤之后。

2、二次出血

主要发生在动脉,原因如下:(1)结扎线松脱。(2)血栓脱落。(3)未结扎血管中的血栓溶解(如因化脓、或使用某些药物)。(4)粗暴地更换敷料或填塞,扯伤血管。3、重复出血

多次重复出血,可见于破溃的肿瘤。4、延期出血

受伤当时并未出血,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原因如下:(1)术中使用肾上腺素,药效消失后血管扩张而出血(2)骨折固定不良,断端锐缘刺破血管。(3)在感染区,血管受到侵害而发生出血。(4)出血积聚在血管外膜的下面,形成血栓,当时未出血,当血栓受感染时,血管壁受破坏而发生出血。二、术中失血量的推算1、称血纱布法2、根据临床征象推算三、常用止血方法(一)全身预防性出血法1、输血2、注射增高血液凝固性以及血管收缩的药物(1)肌注0.3%凝血质注射液,促进血液凝固。(2)肌注Vk注射液,以增加凝血酶原,促进血液凝固。(3)肌注安络血注射液,以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力,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4)肌注止血敏注射液,以增强血小板机能及粘合力,减少毛细血管渗透性。(5)肌注或静注抗血纤溶芳酸。(二)局部预防性止血法1、肾上腺素止血

作用可维持20min-2h,可能发生二次出血。2、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保留时间不得超过2-3h,冬季不超过40-60min。(三)手术过程中止血法1、机械止血法(1)压迫止血法

必须是按压,不能擦拭,以免损伤组织或使血栓脱落。可用1%-2%麻黄素、0.1%肾上腺素、2%氯化钙溶液浸湿止血纱布扭干后压迫止血。(2)钳夹止血

钳夹方向应与血管垂直,夹住的组织要少。(3)钳夹扭转止血适用于小血管出血。

(4)钳夹结扎止血

☻贯穿结扎止血

适用于大血管或重要部位的止血。

☻单纯结扎止血

适用于一般部位的止血。单纯结扎止血贯穿结扎止血(5)创内留钳止血

多用于大家畜去势后继发精索内动脉出血,止血钳可留在创内24-48h。(6)填塞止血

适用于找不到血管断端的深部大血管出血,填塞纱布常在12-48h后取出。2、电凝及烧烙止血法(1)电凝止血

多用于较表浅的小出血点或不易结扎的渗血。(2)烧烙止血

多用于弥漫性出血。3、局部化学及生物学止血法(1)麻黄素、肾上腺素止血

用1%-2%麻黄素、0.1%肾上腺素浸湿纱布压迫止血。(2)止血明胶海绵止血

促进血液凝固和提供凝血的支架结构,能被组织吸收和使受伤的血管日后保持贯通。用于实质器官、骨松质和海绵质等难以止血创面的出血。(3)活组织填塞止血

用自体组织填塞于出血部位。(4)骨蜡止血

用于骨质渗血。第三节缝合sutures

将已切开、切断或因外伤而分离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操作技术。一、缝合的基本原则及缝合材料(一)缝合时要遵守的原则

1、无菌操作。2、彻底止血,清除凝血块、异物及无生机的组织。3、针距适当,以保证创缘均匀接近。4、刺入和穿出部位彼此相对,针距相等,以防缝后创伤形成皱壁和裂隙。5、**无菌手术创或非污染的新鲜创经外科处理后,可对合密闭缝合;

**化脓创及有深创囊的创伤,可不缝合或在必要时仅作部分缝合(假缝合)。6、同层组织缝合;缝合、打结要松紧适当。7、创缘、创壁应均匀对合,皮肤创缘不得内翻;创伤深部不得留有死腔、积血和积液。8、缝合创伤,若术后出现感染,应拆除部分缝线,以便排液。(二)缝合材料1、可吸收缝合材料

缝合材料在动物体内,60天内发生变性,张力强度很快丧失。

(1)肠线

由羊肠粘膜下组织或牛的小肠浆膜组织制成,主要为结缔组织和少量弹力纤维。(肠线经铬盐处理,减少被胶原吸收的液体,因此张力强度增加,变性速度减慢。)

手术后20天可被吸收。

**适用于胃肠、泌尿生殖道的缝合,

**不能用于胰脏的手术,因肠线易被胰液消化吸收(2)人造吸收性缝合材料——聚乙醇酸缝线

在碱性环境中水解作用很快。完全吸收大约需要100-120天。2、非吸收性缝合材料

缝合材料在动物体内60天内仍然保持其张力强度很快丧失。(1)丝线广泛应用。在缝合膀胱、胆囊时,易形成结石;缝合空腔器官时,如丝线露出腔内,易产生溃疡。因此,不能用于空腔器官的粘膜层缝合,不能缝合被污染或感染的创伤。易刺激组织发生炎性反应。(2)不锈钢丝(铬镍材料)

(3)尼龙缝线

二者化学特性为惰性,不易引起炎性反应。但打结操作不方便,不确实。(4)组织粘合剂——晴基丙烯酸酯。二、打结

打结是外科最基本的操作之一,熟练打结不仅可以顺利进行手术操作,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一)结的种类

常用的结有方结、三叠结和外科结。1.方结(平结)

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打结方法。用于结扎较小的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打结,不易滑脱。

2.三叠结(加强结)

在方结的基础上再加一个结,共3个结。较牢固,但在组织中留下的缝线过多。常用于有张力部位的缝合,大血管和肠线的结扎。3.外科结

打第一个结时绕两次,以增大磨擦,故打第二个结时不易滑脱和松动。此结牢固可靠,多用于大血管、张力较大的组织和皮肤缝合。1,抗感染治疗是肺炎治疗的最主要环节。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包括经验性治疗和针对病原体治疗。前者主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选择可能覆盖病原体的抗菌药物;后者则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体外试验敏感的抗菌药物。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有误吸、住普通病房或是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长短和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择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2,青壮年和无基础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对该菌所致的肺炎不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对耐药肺炎链球菌可使用对呼吸系感染有特效的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吉米沙星和左氧氟沙星)。3,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或需要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氟哇诺酮类、第二、三代头抱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厄他培南,可联合大环内醋类。4,医院获得性肺炎常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5,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醋类或氟喹诺酮类;青霉素过敏者用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医院获得性肺炎可用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昔类联合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必要时可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6,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肺炎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天,大多数患者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小时,无肺炎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可停用抗菌药物。肺炎临床稳定标准为:①T≤37.8℃;②心率≤100次/分;③呼吸频率≤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饱和度≥9O%或PaO2≥60mmHg;⑥能够口服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7,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治疗有效表现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较迟。如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其原因可能有: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③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⑤药物热。需仔细分析,作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处理肺炎方法:卧床休息,大量饮水。必须看医生,可能要住院。亦可能在诊所打针食药,一定要依时服药,并且要完成抗生素疗程。医生会检查患者,确定诊断。接受胸部X射造影检查,以确定诊断及看看有没有潜在原因。完成疗程后,再次接受X射线检查胸部,看看是否已完全痊愈。精品PPT课件浏览免费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jnejclxh/see161///打造最权威的专业课件医学精品课件本文档免费浏览阅读,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错误的打结方法**4.假结(斜结)

打结时两手没交叉

5.滑结

打方结时,两手用力不均,只拉紧一根线尾,不是方结,容易滑脱。(二)打结方法1、单手打结

常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左右手均可。2、双手打结

除用于一般的结扎外,可用于深部或张力大的组织缝合。3、器械打结

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结扎线过短、狭窄的术部、创伤深处和某些精细手术的打结。(三)打结注意事项1、打结收紧时要求三点成一直线。2、第一结和第二结的方向不能相同,两手需交叉。否则即成假结。3、用力均匀。如果两手用力不均即成滑结。4、正确剪线。三、软组织的缝合1、对接缝合(appositionalsuturepattern)(1)单纯间断缝合(simpleinterruptedsuture)

用于皮肤、皮下组织、筋膜、粘膜、血管、神经、胃肠道的缝合。(2)单纯连续缝合(simplecontinuoussuture)

常用于具有弹性、无太大张力的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