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_第1页
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_第2页
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_第3页
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_第4页
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精彩摘录内容摘要目录分析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宋明新论宋明哲学思想中国影响后世第章儒学思想性情关系朱子熙宁变法新政庆历董仲舒心本论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本书是李存山先生的自选集,收录了他自1986年至今研究中国汉代和宋明时期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章。全书按时间顺序梳理了陆贾、董仲舒、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哲学思想,重点分析了汉代哲学与宋明儒学及其给后世带来的影响。本书内容丰富,力求使读者深刻、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化,继而以中国文化精神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这是李存山先生的论文合集。目录分析第1章自序第2章秦后第一儒——陆贾第3章《商君书》与汉代尊儒——兼论商鞅及其学派与儒学的冲突第4章汉初的尊儒:从陆贾到董仲舒目录分析第5章董仲舒在中国儒学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第6章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损益第7章河间献王刘德的几个突出贡献第8章“五行”与“五常”的配法第9章对“三纲”之本义的辨析与评价——与方朝晖教授商榷第10章范仲淹与宋代儒学的复兴010302040506目录分析第11章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兼论二程洛学与两次“革新政令”的关系第12章“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补说第13章关于列宁评价王安石的一个误引第14章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第15章司马光与熙宁变法——为司马光辩诬12345目录分析第16章李觏的性情论及其与郭店楚简性情论的比较第17章“先识造化”:张载的气本论哲学第18章程颐与杨时关于《西铭》的讨论第19章《太极图说》与朱子理学第20章从性善论到泛性善论12345目录分析第21章中韩儒学的“性情之辨”与“人物性同异之辨”第22章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第23章朱子《学校贡举私议》述评第24章罗钦顺的儒释之辨——兼论其与关学和洛学的关系目录分析第25章罗、王、吴心性思想合说第27章廖纪思想与朱学和王学第26章王廷相思想中的实证科学因素目录分析第28章“本天”与“本心”——儒释在本体论上的区别及陆王心本论的特点第29章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兼评所谓“民本的极限”第30章参考文献第31章注释目录分析精彩摘录精彩摘录这是《汉代与宋明儒学新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