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宏观环境篇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21—
—22—
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估计经济增速降至3.3%左右。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需求疲弱,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通胀压力较大;尽管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应对危机,无奈效果不彰。年度前期,我国出口与投资增速显著下降,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利润滑坡明显,生产动力不足;9月起,中央采取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综观全年,国内物价回落,CPI全年未突破3%;消费稳定增长,对拉动经济发挥主要作用,新增就业人数创9年来新高;估计年度GDP增长7.7%。2013年全球经济将在充满变数的背景下缓慢复苏,预计全年经济增长3.3%。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得不到根本解决,欧洲经济复苏曲折艰难;美国经济会有好转,但“财政悬崖”及其后续影响有待观察;日本经济停滞下行之势难以扭转。新兴经济体国家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增速放缓,但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在城镇化建设和一批重大项目的投资拉动下,经济增速逐步回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受扩内需政策推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高;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轨迹前低后高,增速在8%左右。
第一节世界经济状况与前景分析
2012年世界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问题重重,无论欧洲、美国还是日本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高负债、高失业率问题,欧洲一些国家甚至已经陷入持续的衰退。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领头羊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出现需求放缓,经济增速放慢,通胀压力增大等问题。国际贸易活动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为了应对危机,欧美主要经济体和金砖国家多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拉动经济,然而全球经济的深层次矛盾远非“宽松货币”所能解决,财政刺激与投资推动的效应逐步递减,再推新政举步维艰。一、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特点及趋势
1.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1)2012年全球经济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发达国家面临高负债率、高失业率、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窘境。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明显减速。2012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达到3.6%,但二季度却降至2.9%,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虽回升至3.9%,但仍处于低位,预计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速回落至3.3%。各主要机构连续下调对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IMF于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3.3%,较7月公布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
—23—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图1.1.1IMF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12年7月
(2)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迟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2012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显现缓慢复苏迹象,尽管美国出口呈现逐步下滑趋势,但消费者支出稳步上升,对美国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前三个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了2.0%、1.3%和3.1%,四季度增长前景可能会由于财政悬崖问题,略有下降。预计2012年全年经济增速在2.2%左右。2012年美国失业率一直维持在8%以上,9月份为43个月以来首次跌破8%,呈现下降趋势。
图1.1.2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图1.1.3美国季度经济增长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2012年以来,美国房地产业开始出现转机,无论是新建住宅、已开工住宅数量以及新建支出等数据都显示出筑底回升趋势。2012年美国消费者信心也呈现逐步回升趋势。上半年美国制造业和非业活动持续放缓,陷入萎缩,到下半年逐步企稳,温和扩张。
—24—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图1.1.4美国月度出口同比变化图1.1.5美国消费者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图1.1.6美国已获得批准新建私人住宅图1.1.7美国已开工新建私人住宅与建造支出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1.1.8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图1.1.9美国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
资料来源:wind资讯资料来源: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美国“财政悬崖”以及债务问题拖累经济复苏。2001年和2003年小布什的减税政策、奥巴马2011年的失业救助和降低工资税政策都将于2013年1月到期。2011年国会“超级委员会”通过的“自动支出削减机制”将启动,增税和减支两项政策叠加即所谓的“财政悬崖”。
—25—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月1日,国会在最后一刻通过了财政悬崖议案,暂时缓解了危机,但自动减赤机制推迟两个月执行,加之届时将要进行可预见的艰难的债务上限谈判,仍将会给2013年上半年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美国会2011年年底将债务上限调高至16.394万亿美元,而2013年1月1日,美国国债总额正式触及债务上限。2011年美国提高债务上限谈判已令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这是1917年以来美国政府信用评级首次被下调,加深全球信心危机。2012年美国债务占GDP比重直逼100%,债务谈判胶着,影响市场信心。美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下滑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2012年8月美联储宣布长期维持超低利率到2014年下半年,并继续进行扭曲操作。9月美联储正式推出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月购买机构按揭抵押债券400亿美元,继续延长将到期债券换购长期债的操作,并维持超低利率到2015年年中。12月美联储又推出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那将使全球低息环境和充裕流动性保持较长时间,并为新兴经济体再次带来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压力。
图1.1.10美国外债总额占GDP比重图1.1.11欧元区经济增长(环比折年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1.1.12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图1.1.13欧元区失业率和消费者信心
资料来源:wind资讯资料来源:欧盟统计局、经济暨金融事务总署欧元区经济陷入持续衰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已持续处于衰退当中。2012年前三个季度经济分别萎缩0.1%、0.4%、0.6%,欧元区通胀率仍然保持
—26—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较高水平,估计四季度会继续保持萎缩状态。区内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持续低迷,欧债二三线国家的经济持续疲软,已拖累欧元区核心国家,欧债危机彻底解决的前景十分渺茫。欧元区失业率持续攀升创历史新高。2012年9月失业率已达11.6%,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再创有记录以来新高,其中,西班牙和希腊失业率均超过25%。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发酵,欧洲就业形势持续恶化,不仅直接降低家庭收入和消费,而且加重社会福利负担和财贴压力,区内消费者信心持续下滑。针对欧债危机,2012年欧盟、欧洲央行和IMF出台了一些措施。首先,欧洲央行9月宣布为各国债务设定利率上限,并启用直接货币交易(OMT)在二级市场购买主权债。其次,启动欧洲稳定机制(EMS),填补欧元区救助结构上的缺口,稳定市场信心,使危机国家从市场上获得更多资金支持。2012年欧洲央行还实行了货币宽松政策来应对危机,如2月实施第二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规模达到5295亿欧元,超过第一轮4890亿欧元的规模,以期缓和市场对欧债危机的忧虑。但欧洲央行只能暂时性地对陷入严重危机的国家进行救助,各国财政制度很难实现统一,欧债危机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希腊、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仍然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
图1.1.142011年“欧猪五国”债务与赤字占GDP比重图1.1.15“欧猪五国”与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1.1.16日本季度经济增长(2005年不变价,环比折年率)图1.1.17日本出口总额与同比增幅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7—
1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1
日本经济下行风险增加。2012年日本经济增长呈现下滑趋势。日本前三个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增长分别为5.7%、-0.1%和-3.5%。估计四季度将继续衰退,2012年日本全年经济增速在1.0%左右。日本由于震后重建的提振,在2012年年初曾一度出现较快增长,但作为出口导向性经济,外部经济环境对其作用较为明显。欧债危机、中日矛盾升级等都一定程度上波及日本经济,下半年开始,日本经济复苏明显迟滞,政府多次下调经济预期。6月份开始,日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陷入萎缩状态,并已经持续数月。此外,日本的持续通缩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日本央行先后于2、4、9、10月份四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摆脱日元升值和通缩已成为日本政府亟待解决的最重要课题。
图1.1.18日本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图1.1.19日本外债总额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MarkitEconomics网站资料来源:wind资讯日本国会的党派斗争使2012财年预算的“公债发行特例法案”迟迟无法表决通过,政府的可用资金11月底几近消耗殆尽。若无新的资金注入,日本政府不得不大幅削减开支并冻结公共预算的执行,财政骤然紧缩带来的社会总需求不足,将直接影响本已复苏缓慢的经济发展。此外,日本政府赤字颇为严重,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包括债券、借款和票据融资3个项目在内的政府债务总额达983万亿日元,同比上升2.4%,另有政府担保债务约45.51万亿日元。到2012财年末,日本政府的债务可能会冲高到1085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2倍以上。但由于日本的大部分国债为日本国民持有,估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
(3)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2012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除了受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影响外,新兴经济体经济结构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以至于各国实施的刺激经济措施效果有限。2012年二季度巴西经济同比增速为0.5%,比上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印度经济同比增速为5.5%,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南非经济同比增速为3.0%,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俄罗斯经济同比增速为4.0%,比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2012年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制造业活动处于
1中国经济情况详见本章第二节。
—28—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缓慢扩张状态,制造业PMI基本上略高于50的水平。尽管如此,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只不过经济增速已经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IMF将2012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自6.0%下调至5.6%。
图1.1.20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GDP季度同比变化图1.1.21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制造业PMI
资料来源:OECD数据库资料来源:wind资讯由于全球粮食价格连续走高、能源价格高位震荡、发达国家纷纷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胀压力增加。2012年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胀水平虽然较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除中国外,巴西、俄罗斯、南非CPI指数均维持在4%-7%的较高水平范围,而印度的CPI更是连续数月处于10%左右的高位。
图1.1.22IMF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图1.1.23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CPI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资料来源:OECD数据库2.全球贸易活动低迷
(1)进出口贸易总体下滑
2012年全球国际贸易活动持续低迷,代表全球贸易先行指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截至12月4日,BDI指数较2012年年初下跌了35%,较2011年同期下降了将近40%。
—29—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图1.1.24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
资料来源:路透终端数据库全球性的需求下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发达经济体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进出口同比均出现下滑态势。此外,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各地均有抬头趋势,贸易摩擦伤害全球经济复苏,政治因素使跨国资产收购充满变数,全球贸易前景不容乐观。
图1.1.25美、日、欧进出口同比增速图1.1.26部分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速放缓
2011年,外国直接投资在各大类经济体均有所增长,总量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达到了1.5万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直接外资增长了21%,达到748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直接外资增长了11%,创纪录地达到6840亿美元;转型经济体的直接外资增长25%,达920亿美元。2012年,在复杂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主要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放慢,削弱了对外直接投资上升势头,也影响了外国对新兴市场的直接投资增速。联合国《全球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估计,2012年直接外资的增长放缓,至1.6万亿美元左右,之后趋于平稳。预计2013年全球直接外资将达到1.8万亿美元,2014年达到1.9万亿美元。
—30—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二、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1.2013年全球经济将复苏缓慢
2013年全球经济仍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增速基本与2012年持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没有彻底有效解决的办法出台之前,将继续拖累欧洲经济持续陷入衰退中。美国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尽管就业和房地产市场有所好转,“财政悬崖”的折衷方案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美国经济复苏之路仍不平坦。日本经济在经过震后重建短暂的拉动之后,重新陷入停滞下行,情况难以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尽管部分国家通胀问题仍较严重,但已经处于逐步调整当中,未来新兴经济体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总体而言,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经济长周期的底部,很可能较长时间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要真正走出危机,步入较快的增长轨道,还需较长时日。
2.先行指标预示2013年世界经济将继续放缓
2012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OECD综合领先指标均表现出下行趋势。该指标一般领先实际经济表现6个月左右。OECD国家和金砖五国的综合二、三季度领先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预示着2013年一季度世界经济仍将有较大的下行压力。
图1.1.27OECD发达国家综合领先指标图1.1.28OECD发展中国家综合领先指标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3.主要机构纷纷下调对世界经济的预测
尽管欧债危机可能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蔓延,令欧元区经济持续陷入衰退,但美国经济在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经济可保持适度增长,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将维持低速增长。综合主要国际机构的预测情况,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3.4%,与2012年大致持平或略高。总体而言,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下行风险仍然存在。欧元区经济的萎缩以及日本经济的迟滞,将不可避免地拖累全球能源需
—31—
国际货币基金20133.42.1-0.31.78.33.34.46.72.8世界银行20123.12.30.91.58.34.54.47.23.5OECD20133.32.0-0.32.48.02.54.06.12.6平均值20123.62.30.71.58.54.63.96.53.320133.42.1-0.32.48.22.93.86.72.720123.12.41.11.68.34.43.97.73.720132.92.2-0.41.67.51.53.44.52.620123.42.0-0.10.78.54.03.85.93.320133.32.1-0.32.08.02.63.96.02.73.32.30.71.38.44.44.06.83.5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国际货币基金20133.42.1-0.31.78.33.34.46.72.8世界银行20123.12.30.91.58.34.54.47.23.5OECD20133.32.0-0.32.48.02.54.06.12.6平均值20123.62.30.71.58.54.63.96.53.320133.42.1-0.32.48.22.93.86.72.720123.12.41.11.68.34.43.97.73.720132.92.2-0.41.67.51.53.44.52.620123.42.0-0.10.78.54.03.85.93.320133.32.1-0.32.08.02.63.96.02.73.32.30.71.38.44.44.06.83.5
求下降;美国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处于逐步复苏状态,能源需求仍将有所增加。预计2013年全球能源需求仍将有一定增长,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明朗将限制能源价格的上升空间。
表1.1.1主要机构对2012年和2013年经济增长预测情况%联合国2012全球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
(本节撰写人:李春霞)
第二节中国经济状况与前景分析
2012年初以来,我国出口、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加之宏观经济仍处长周期下行通道,经济增速逐季回落。我国经济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特别是5月份以来,中央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以来,出口逐步回升,消费稳定增长,物价明显回落,就业形势良好,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缓中趋稳的态势,估计四季度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全年增长7.7%,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7.5%的增长目标。展望2013年,我国经济仍面临诸多长期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加之出口回暖基础不牢固,资金瓶颈制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济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实施,“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发挥作用,这一切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一、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特点及趋势
2012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逐季放缓,投资、消费、出口均有回落,物价水平处于低位,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工业生产持续低迷。为抑制经济过速下行,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四季度以来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出现企稳回升态势,估计全年经济增长7.7%。
—32—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1.宏观经济逐季放缓,政策作用下四季度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2012年年初以来,在外部严峻经济环境及国内经济长、短周期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逐季下滑。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万亿元,同比增长7.7%,为连续7个季度放缓。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投资、出口、消费增速较上年均有所下降,同时,工业生产低位徘徊、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图1.2.1中国GDP当季与累计同比增速图1.2.2三大产业GDP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wind资讯
注:本节图中数据若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资讯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采取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实行结构性减税,以及出台家电下乡、稳外贸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9月份以来,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国内宏观经济数据指标呈向好态势。投资、出口增速回暖,消费增速显著提高,企业利润有所增加,工业生产活力不断增强。从先行指标看,11月份我国制造业PMI指数达到50.6%,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3个月稳步小幅回升,并创下7个月以来新高。国内经济大幅下行态势于四季度企稳,估计四季度GDP增速为7.7%,全年GDP增速为7.7%。
2.前三季度经济持续回落源于长、短周期下行的叠加作用
长周期来看,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和充分配置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经济增长率。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及体制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几次大增长都与改革有关。2006年以来,全球化红利消失、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国内房地产对实体经济挤压,加上政策主动调控节奏和力度的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在过去20年以9%~11%的水平快速增长后,将出现一个8%左右的常态化调整阶段。短周期来看,出口和投资下行主导经济增速回落。出口和投资为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不振,导致我国进出口总体呈低位增长态势,增速
—33—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下滑至个位数。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00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其中,出口18499.1亿美元,增长7.3%;进口16503.7亿美元,增长4.1%;贸易顺差1995.4亿美元。近年来,随着中国占世界贸易份额的不断增加,中国出口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固定资产投资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增速较前几年大幅回落。2012年1~11月固定资产投资2016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07亿元,同比增长35.8%;第二产业105469亿元,同比增长26.9%;第三产业90448亿元,同比增长22.3%。
图1.2.3中国进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图1.2.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3.居民消费品价格水平保持低位,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持续萎缩
受前期物价调控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国内经济减速致使总供求矛盾缓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CPI上涨3.8%,二季度CPI涨幅回落至2.9%;三季度上涨2.8%。四季度以来,受美国等国家旱灾和国内虫灾影响,国际玉米、小麦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部分食品价格出现反弹。加之美国QE3和欧洲央行OMT等政策出台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11月份CPI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但受内外需不振影响,国内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工业生产品出厂价格已连续15个月下行,连续9个月处于萎缩区间,1~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
图1.2.5主要粮食作物交易价格图1.2.6物价水平同比增速
—34—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4.工业生产较为低迷,工业用电量增速低位徘徊
2012年国外需求严重萎缩,国内需求受房地产调控限制持续疲软,国内工业企业订单减少、利润水平大幅降低。1~11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437.3亿元,同比下降7%,尽管进入四季度后增速逐月有所好转,但总体增速仍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0240亿元,同比增长0.5%,较上年同期降低24.8个百分点。利润下滑导致工业企业生产动力不足,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至历史低位,实体经济活动持续疲弱,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分季度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逐季放缓,其中一季度增长11.6%,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分行业来看,1~11月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6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同步变化,10月以来虽小幅回升,总体增速仍较上年大幅萎缩。1~11月,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3.4%,增幅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8.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4.4个百分点;重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9.4个百分点。
图1.2.7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图1.2.8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速5.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投放增速回升幅度低于预期
2012年,央行对货币政策实施预调微调,先后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外需尚未回暖、内需仍较疲软、企业利润下滑、投资信心不足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增速虽较2011年有所回升,但并未出现大幅反弹。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然而,受地方债务风险及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制约,银行放贷明显收紧,加之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人民币贷款增速明显放缓,且中长期贷款在新增贷款中比例持续较低。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1~11月,中长期贷款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仅为9%,较2011年全年下降17个百分点,更远低于2008年以来31%的平均水平。
—35—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6.新增就业与工资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速的贡献逐渐加大
2012年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但在政府促进就业及不断提高工资收入的努力下,就业和城镇居民工资水平继续向好。1~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900万新增就业的目标,创9年来新高。新增就业中,中部增加4%,西部增加11%,东部下降0.2%,中西部地区成为城镇拉动新增就业增长的主力。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4.7%、13.1%和11.97%,均高于GDP增长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平稳增长,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比上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但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增幅为0.6个百分点。尤其是4月份以来,消费实际增速逐月加快。1~11月消费实际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3.0个百分点。消费对GDP的贡献率5年来首次超过投资,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部分。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在7.7%的增长率中拉动了4.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是50.5%,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5.5%,拖累GDP负增长0.4个百分点。
图1.2.9货币供应量增速与信贷投放增速图1.2.10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7.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201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分化。11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92元,比2011年末小幅升值0.1%。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11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5%;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4%,实际有效汇率升值30.4%。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1~10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0.5%,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4%。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出现,为我国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自2012年4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汇率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的幅度由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1%扩大至2%。同时,央行外汇操作方式也作出适应性调整,主要针对市场汇率的过度波动,降
—36—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低入市频率。扩大浮动幅度以来,银行间市场汇率波动加大,市场内生平衡能力增强,外汇市场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程度也在提高,2012年7月6日起,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不对称降息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成本负担。
图1.2.11各国货币对人民币汇率图1.2.12实际、名义有效汇率指数8.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出口份额更多转向新兴市场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变化明显,表现为对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地区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而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地区出口占比上升。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盟、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由2007年的20%和19%下降至2012年的16.7%和17.3%。同期,中国对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的出口比例分别由7.7%、3.1%和4.2%上升至9.7%、4.2%和6.7%。
图1.2.132007年中国对各地区出口份额图1.2.142012年中国对各地区出口份额
2012年以来,我国主要传统出口市场环境趋于恶化。欧洲市场需求锐减1,~10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528.3亿美元,同比下降3%,对欧盟出口2768.9亿美元,下降5.8%,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已经被美国取代。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我国对美贸易总体好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1~11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386.2亿美元,增长8.2%,对美出口增长8.2%,
—37—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但受美国大选等因素影响,7、8、9三个月呈急速下滑势态,对美出口分别仅增长0.6%、3%和5.5%。中日贸易降幅扩大,1-11月双边贸易总值为3028.5亿美元,下降2.9%,特别是自6月份以来我国对日本出口增速已经连续六个月下降。我国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趋于活跃。1~11月,我国与南非贸易增长30.4%,出口增长10.0%;与俄罗斯贸易增长11.9%,出口增长13.2%;与东盟贸易增长9.3%,出口增长19.3%。我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东盟持续保持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地位,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我国贸易伙伴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二、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2013年我国经济受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不稳定不确定性影响增大,外需难以大幅回升,但考虑到政策重心仍在稳增长,经济增速将在扩内需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有力拉动下回暖,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在8%左右。
1.2013年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风险
2013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回暖基础不稳;国内投资受房地产调控以及基建投资瓶颈制约难有大幅回升;同时经济自身仍存在诸如产能过剩、潜在增长率下降等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但在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过程中,经济增速可望呈现稳中求进态势。出口难有显著改观。2013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际贸易与投资仍将持续低迷。另外,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中日岛屿争端导致的双边关系恶化都将影响经贸合作。投资回暖难以持续。2013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明显放松,开发投资回升幅度有限;基建投资遭遇资金瓶颈。受地方政府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的影响,银行纷纷惜贷,资金问题压缩了政府的财政政策空间。制造业投资方面,受资金不足的影响,企业信心仍在恢复中,预计难有大幅回升。宏观经济仍处于长周期下行阶段。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一直保持指数型增长,通过剔除GDP增长中的长期增长趋势,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中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目前中国经济随入世红利、前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减,正处于长周期下行阶段。
2.受经济回暖及输入型通胀的共同作用,2013年物价水平将有所走高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互动关系也越来越明显,GDP季度增速变化一般领先CPI变动趋势两个季度,见图1.2.15。在2012年四季度国内经济逐步企稳的情境下,预计物价水平将在2013年二季度之后有所回升,全社会物价水平推高会带来通胀风险。此外全球宽松货币环境带来的输入型通胀风险不容忽视。通胀水平走高将压缩政府货币政策空间,不利于经济大幅回升。
—38—
宏观环境篇第一章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与走势分析
3.“稳增长”仍是2013年政策重点,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回升
受外需不景气、房地产调控仍将继续、消费短期难以大幅提升等因素影响,2013年国内经济增长将更多依赖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建投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周期特点。综合统计我国历次五年规划中,各年平均基建投资增速分别为17.3%、24.1%、28.5%、18.8%、19.8%,其中第三年一般是基建投资增速的高峰年,第二年次之,这正好与政府换届年和中央领导班子换届年吻合。预计2013年我国基建投资将有一定幅度的回升。受地方债务平台风险加大对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升高等因素影响,预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将主要依靠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取。
图1.2.15总需求变化领先于物价水平上涨图1.2.1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明显的周期性4.先行指标预示2013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从2012年4月以来一路下滑,8月更跌落至临界值以下。但随着我国政府推出的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9、10、11月制造业PMI分别为49.8%,50.2%和50.6%,实现连续三个月回升并重回扩张区间,12月该指数与11月持平,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荣枯线以上。12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6.1%,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升。非制造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稳定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汇丰PMI指数也呈现上升趋势,12月汇丰PMI指数51.5%,为19个月以来新高,显示中国制造业活动逐渐好转。2012年10月OECD中国综合领先指数为99.6,虽连续7个月处于100临界点以下,但逐渐趋于平稳,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趋势有所企稳。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8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回升,虽然11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5.1,较10月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币量和信贷条件影响更为广泛的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贷款余额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根据研究,国内贷款余额变化一般领先GDP增速两个季度。2012以来,央行先后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货币贷款余额的季度增速已由2011年四季度的14.3%逐步回升,2012年前三季度的贷款余额增速分别为15.7%、16%和16.3%,据此判断,国内经济至少到2013年三季度仍将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39—
预测时间7.78.17.77.9预测时间7.78.17.77.97.88.27.58.57.78.22012年10月2012年12月2012年10月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图1.2.17官方、汇丰PMI指数图1.2.18消费者信心指数与OECD综合领先指标5.综合预计2013年国内经济增长维持在8%左右
应当看到,受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债危机仍在反复、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不稳影响,全球经济仍存在二次衰退风险;同时国内方面由于以往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所带来的产能过剩、企业三角债风险以及房地产调控触发的地方债务平台风险均可能引发经济过速下行。因此,2013~2014年仍不排除由于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平台导致的经济风险。但考虑各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综合预计2013年国内经济增速在8%左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改善。
表1.2.1各大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增速2012年2013年世界银行联合国IMFOECD平均值
(本节撰写人:吴春芳)
—40—
2图中2001年2图中2001年至2011年的数据为实际数据,来源于BP能源统计;2012年与2013年的数据是根据自建的自
受经济增速下行影响,2012年国内外能源消费增速均有所下滑,估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25亿吨标准油,同比增速接近2%,国内能源消费总量接近3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速约为5%。化石燃料仍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87%,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91%。2013年,预计国内外能源消费增速将高于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128亿吨标准油,同比增长2.6%,国内能源需求总量38.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5%。
第一节国际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2012年,化石燃料以87%的市场份额继续主导全球能源消费,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1.96%,接近前20年2%的平均增速,全球能源消费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亚太地区。世界能源消费重心继续向非OECD国家转移。煤炭是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核能消费延续下降趋势,水电消费继续上升,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增速有所放缓。全球发电量继续增长,印度大停电彰显电力安全问题,燃料经济性导致欧美气电、煤电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2013年,预计世界经济将好于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达128亿吨,增长2.6%。一、世界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1.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继续回落
受全球经济不振的影响,2012年国际能源消费量增速继续走低,估计2012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25亿吨油当量,增长1.96%,低于2011年2.5%和2010年5.8%的增速(见图2.1.1)。
图2.1.1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及其增速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
2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L)所得出的预测值,主要参数包括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预计的全球经济增速,以及联合国数据网站提供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等,模型估计的样本期从1974年至2011年。本文的预测值均源于类似ADL模型预测,以下不再赘述。
—41—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2.能源消费重心继续向非OECD国家转移,亚太地区的消费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OECD国家的能源消费量已在一个较长时间趋于稳定,除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下降外,之后几年一直稳定在55亿吨油当量左右,估计2012年OECD国家能源消费与2011年基本持平。非OECD国家的能源需求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00年以来年均增速高于5%。2008年非OECD国家能源消费量超过OECD国家,估计非OECD国家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71亿吨油当量,增长5.5%,接近OECD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1.3倍,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6%以上(见图2.1.2,图2.1.3)。
图2.1.2OECD与非OECD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图2.1.3OECD与非OECD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占全球消费量的比重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图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在全球各大区域中,相对于北美和欧洲趋于饱和的能源消费量,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量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势头,并于2002年超过北美,10年来年均增长5.6%,其占全球消费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28%上升到目前的40%。2012年亚太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亿吨油当量,2012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亚太地区(见图2.1.4,图2.1.5)。
图2.1.4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图2.1.5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
—42—
宏观环境篇第二章国内外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3.能源出口国消费能力快速提高
能源生产及出口大国的国内能源价格低廉,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如中东地区的一次能源消费量200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5.4%,与亚太地区相当,远超过世界能源年均2%的增速,估计2012年中东地区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8亿吨油当量,10年来占全球的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见图2.1.6)。能源出口国扩大能源消费会相对减少世界贸易量,长期看将影响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与价格。
图2.1.6中东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情况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4.煤炭价格冲高回落,仍是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
煤炭是2011年消费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增长5.4%,估计2012年仍将是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增速3.7%。国际煤炭价格自2009年以来一直快速增长,2010年和2011年国际煤炭价格增幅分别为37%和22%。2012年全球煤炭供给增加,需求增速下降,煤炭价格开始回落,如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现货离岸价较上年下降了20%(见图2.1.7,图2.1.8)。
图2.1.7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增速对比图2.1.8全球煤炭消费增速及现货价格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Wind资讯
—43—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近年来煤炭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欧盟。2011年欧盟煤炭消费增长3.4%,估计2012年继续增长。中国2011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2012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增加65.9%,仍是全球第一大煤炭进口国。估计印度2012年煤炭进口增长28%,未来5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费国,2020年成为世界头号煤炭进口国。
5.全球发电量继续增长,印度大停电彰显电力安全问题
2012年全球发电量增速略为放缓,估计将达到22.65万亿千瓦时,同比上涨2.9%,略低于2011年3%的增速。全球发电量自2010年快速反弹至6%后,基本保持了近十年来的增长趋势(见图2.1.9)。发电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亚太和中东地区,北美地区也有微幅增长。估计2012年亚太地区发电9.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中东地区2012年发电0.94万亿千瓦时,增长2.6%;北美地区发电5.22万亿千瓦时,增长0.2%(见图2.1.10)。全球核电增长受日本核事故影响,在2011年下降4.3%后,估计2012年仍会微幅下降。据Ipsos2012年10月15日组织的全球民意在线调查,受访者中支持核能利用的占45%,较日本事故后支持率38%有所回升,美、印、中、英、沙特、波兰、瑞典支持率达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国家对核电积极性较高,如沙特、阿联酋。日本在舆论弃核压力下,LNG进口增加。2012年7月30日和31日,印度两度发生大停电事故,造成首都新德里在内的过半国土、6.7亿人口受到停电影响,成为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停电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巨大。印度大停电的原因主要在于电力工业基础薄弱,电网结构不合理,管理和调控能力差,协调环节过多,等等。在用电更加普及的今天,印度大停电给各国的电力安全敲响了警钟。此外,巴西9-12月发生6次大停电,仅10月就连续发生了3次,波及多个州,作为下届奥运会东道国,巴西电力保障能力引发外界担忧。
图2.1.9全球发电量情况图2.1.10北美、亚太和中东地区发电量
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2012;ADL模型预测
—44—
宏观环境篇第二章国内外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6.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相对较好
2012年,占全球水电消费20%的中国的水电利用大幅增长,前11个月中国消纳水电同比增长26.7%,估计全球水电消费将有较大幅度增长,远高于2011年1.6%的增速。全球除水电外的其他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010年和2011年增速都在17%以上,估计2012年增速仍将保持在14%以上。2012年上半年全球风力装机容量增长16.4%,估计全年低于2011年20.3%的增速,全球风力装机容量的74%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和印度,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尽管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长了14%,但仍然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和价格的大幅下跌,也成为发生国际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能源领域。
7.经济性导致欧美气电、煤电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煤电过去一直是美国主要的电力来源,但是受天然气价格低迷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煤炭的价格优势已经不在,2012年初美国的煤炭发电比例跌至37%,10年来首次低于40%,EIA估计2012年美国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从42%降至38%,而气电比例将从25%上升到30%(见图2.1.11),由于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估计美国2012年出口煤炭1.3亿吨,创30年新高。美国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过去5年里减少了4.5亿吨,2012年第一季度美国能源消耗碳排量创20年新低。与美国相反,欧洲天然气价格是美国的3倍,随着煤炭价格和二氧化碳价格的双双下跌,增加煤电已成为欧洲各国电力公司的普遍选择。以德国为例,煤电发电比例由2011年的42.9%上升到2012年三季度的57.6%,气电比例从13.6%下降到9.5%(见图2.1.12)。虽然短期煤电在欧洲有利可图,但从长远看其对清洁能源的抑制作用也将非常明显。
图2.1.11美国发电能源结构
资料来源:EIA《2012年度能源展望》
—45—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图2.1.12德国发电能源结构
资料来源:德国统计局二、2013年展望
2013年,预计世界经济增长将好于2012年,全球能源消费将继续增长,预计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128亿吨,增长2.6%。亚太、中东地区能源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预计2013年亚太地区能源消费量为53.3亿吨油当量,中东地区能源消费量为8.3亿吨油当量,分别增长5.6%和6.0%。亚太地区的能源消费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42%左右。煤炭可能被天然气超过,不再是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预计2013年全球煤炭需求为39.4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增速较2012年有所回落,慢于天然气需求增速。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中国和印度,预计2013年中国的煤炭需求增长8.3%,印度的煤炭需求增长9.0%。考虑到日、欧煤炭需求下降和美国供给过剩导致的出口增加,2013年的煤炭价格有望继续回落。全球发电量增速有所加快,预计2013年增长3.5%。其中,北美发电量5.24万亿千瓦时,增长0.5%;亚太发电量9.9万亿千瓦时,增长6.0%;中东发电量0.96万亿千瓦时,增长2.3%。核能将恢复增长,未来增长将主要来源于中国、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趋势,预计水电增长有所趋缓,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和市场情况。
(本节撰写人:杜伟朱琪万谍)
—46—
403530252015102%0%12002002消费量图2.2.22000~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4%12%10%)
8%
6%外4%G0320对外依存度40)(%度存依
对00420GDP1.6吨00520能源消费总量35亿06072020单位GDP能耗1.4,0802)30亿09201.2万250120元1403530252015102%0%12002002消费量图2.2.22000~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4%12%10%)
8%
6%外4%G0320对外依存度40)(%度存依
对00420GDP1.6吨00520能源消费总量35亿06072020单位GDP能耗1.4,0802)30亿09201.2万250120元1(1012万煤/量201220准0.8总00020305060709202020202020标费1510408001112102020202020202吨消0.6源(能度10,0.4PD强5源0.2能第二章国内外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国内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2012年,我国能源供需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估计全年将降至5%左右。受经济增长下行影响,2012年电力需求增速仅为2011年的一半,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速仅为3%,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则仍保持约10%的增速;下半年煤炭产销出现负增长,价格大幅下跌20%,海关部署统计全年进口量高达2.9亿吨,各类煤化工项目的蜂拥上马;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和欧美贸易壁垒影响,我国风电、太阳能光伏产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电动汽车发展明显低于预期,政府规划目标与行业困境形成鲜明对比。一、国内能源行业总体状况
1.能源消费持续增长
据初步估算,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6.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速接近5%;一次能源产量33.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速约为4%。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产量31.8亿吨标准煤,均较2010年增长7.1%。我国从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自2009年起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2007年能源对外依存度一度达到11.8%的高位,2011年降至8.6%,估计2012年仍保持在9%左右。
)煤准标吨亿(量费消,量产500002
产量
图2.2.12000~2012年我国能源供需及对外依存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据初步估计,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将降至1.15吨标准煤/万元(2000年不变价格),同比下降约2.5%,十多年间下降了19.2%。若按照世界银行和BP的统计口径,2011年我国
—47—
3有关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内容详见后面相关章节。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3有关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改革内容详见后面相关章节。
单位GDP能耗为3.58吨标准油/万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1.75吨标准油/万美元)的2倍,而OECD成员国平均单位GDP能耗为1.20吨标准油/万美元,欧盟为0.96吨标准油/万美元,美国为1.50吨标准油/万美元。
3.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和清洁化趋势日渐明显。一方面,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核电、水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天然气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2.7%升至2011年的4.3%,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从2.2%升至5.0%;同期,水电、核电、风电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从6.9%升至8.8%,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6.4%升至8.0%。另一方面,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按照发电煤耗法计算,电力占我国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从2010年的32.7%升至目前的40%左右。
图2.2.32000年和2011年我国能源需求结构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4.价格改革稳步推进
能源价格一直是我国市场机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2012年2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24日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提出:“逐步取消重点合同煤和市场煤价格双轨制,完善煤炭与煤层气协调发展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开展输配分开试点。积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形成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制定的价格机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等制度。
3
—48—
4有关天然气、页岩气的规划和政策详见后面相关章节。
宏观环境篇4有关天然气、页岩气的规划和政策详见后面相关章节。第二章国内外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成功实施成品油价税费联动改革,运用税收手段合理引导能源消费。不断完善理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也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此前,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11月29日发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全国各省区、重点城市根据意见的精神和地区特点先后细化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召开了居民阶梯电价听证会,并自2012年7月1日起在各地陆续试行。随着电煤供需逐步趋缓、电煤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基本稳定,2012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解除对电煤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即取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发电用煤价格调控的通知》(发改电[2011]299号)中对合同电煤价格涨幅和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的有关规定,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同时要求进一步做好煤炭价格监测工作,切实加强电煤市场监管。
5.能源规划滚动调整
自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政府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相继制定和发布了各类能源行业相关规划。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煤炭生产能力41亿吨/年的发展目标;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太阳能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质能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发电量1900亿千瓦时,太阳能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以上,并网1000万千瓦,生物质能年利用量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的发展目标;8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部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的发展目标;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2015年万元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6%的发展目标。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稳妥恢复正常核电建设、科学布局项目、提高准入门槛;“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亿千瓦(抽水蓄能0.3亿千瓦),年发电量9100亿千瓦时;2020年水电装机总量达到4.2亿千瓦(抽水蓄能0.7亿千瓦),年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的发展目标。
4
—49—
图2.2.52010~2012年工业用电量增速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图2.2.52010~2012年工业用电量增速
二、电力行业发展状况
1.电力需求增速大幅放缓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月度发电量同比增速始终在5%上下徘徊,而此前几年的增速则都保持在10%以上。2012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累计发电量4.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其中11月同比增长7.9%,较前三季度有所回升。2011年,我国累计发电量4.7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力大国。其中:水电发电量662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火电发电量389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核电发电量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风力发电量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2%。当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4%。2012年1~11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仅为5.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9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6%;第二产业用电量3.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用电量51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7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国内经济增长减速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城镇化建设对用电需求的拉动,在此均有明显的体现。估计2012年全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略超4.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5.2%。分地区看,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10%的省区有:新疆(30.2%)、海南(14.0%)、安徽(11.2%)、贵州(10.3%);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幅度低于1%的省市有:上海(0.8%)、吉林(0.5%)、重庆(0.2%)。中央加快西部开发建设的政策带动相关省区用电量大幅增长。
图2.2.42010~2012年月度全社会用电量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工业用电持续低迷
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承受下行压力,2012年1~11月全国工业用电量3.2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仅为3.4%,明显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幅度,较上年同期增速大幅下降8.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2.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9.1%。
—50—
图2.2.72010~2012年月度煤炭产销增速资料来源:Wind资讯
宏观环境篇图2.2.72010~2012年月度煤炭产销增速资料来源:Wind资讯第二章国内外能源行业发展状况
工业用电量:轻工业用电量55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重工业用电量2.71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仅为3.2%。与前两年相比,工业用电量增速下滑一半以上,且重工业用电量增速低于轻工业用电量增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
3.第三产业和居民电力消费比重持续上升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比重呈长期上升趋势。2012年1~11月,我国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速仍分别保持在11.2%和10.6%的较高水平,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1.5%和12.7%。我国城镇化率在2011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3%,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升至43.4%的高位,由此带来我国电力和天然气等优质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2000~2011年十多年间,我国第三产业用电量从1323亿千瓦时增至5082亿千瓦时,年均增速高达13.0%,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比重从9.8%升至10.8%;居民生活用电量从1452亿千瓦时增至564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1%,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比重从10.8%升至12.0%。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均保持两位数以上较快增速。
图2.2.62000~2012年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及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4.基建投资向电网倾斜,新增装机规模明显减小
2011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力装机国,投运、在建、拟建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数量居全球之首,核电在建规模世界第一,电网规模也居世界第一。截至2011年底,我国全口径装机容量10.56亿千瓦,同比增长9.3%,其中水电2.31亿千瓦(包括抽水蓄能1836万千瓦),同比增长9.3%,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12年7月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全面建成投产;火电7.6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全国范围内已投产的单机容量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47台;核电1191万千瓦,同比增长10.0%,
—51—
201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
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760万千瓦;并网风电4505万千瓦,同比增长43.7%;太阳能发电214万千瓦。自2002年厂网分开后,电网投资建设力度明显加强,全国电源与电网建设投资比例已从初期的约2:1变为目前的近1:1。2011年,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3712亿,同比减少258亿元;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3682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34亿元。截至2011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48万公里,是2002年的4.2倍,年均增长17.26%。随着“西电东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跨省区送电量稳定增长。2012年1~11月,全国发电设备新增容量5730万千瓦,较上年同期的6627万千瓦大幅下降15.6%,其中水电1312万千瓦、火电3558万千瓦。全国跨区送电量达到18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跨省送电量66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截至2012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11.4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49亿千瓦;核电在建机组30台、3273万千瓦,在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发电设备投资和新增装机容量的下降,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财务负担、走出经营困境,但从长远看,有可能为新一轮周期性电力供需紧张埋下隐患。三、煤炭行业发展状况
1.煤炭行业陷入低潮
2012年8-10月,我国原煤产量出现自2000年以来罕见的负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重庆市安全员知识题库
- 《手的运动》课件
- 课件:新课标《信用工具和外汇》
- 《PICC置管及其维护》课件
- 《南朝山水诗》课件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合并汇编十篇
- 【语文课件】《落花生》复习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选集【人事管理篇】十篇
- 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四篇)
-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规范
-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影像学诊断
- JJF 1622-2017太阳电池校准规范:光电性能
- GB/T 31.1-2013六角头螺杆带孔螺栓
- 西交大少年班英语考试试题
- 初中生物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8 开花和结果
-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业务学习
- CSCEC8XN-SP-安全总监项目实操手册
-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班会全文PPT
- 成都市产业园区物业服务等级划分二级标准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