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PAGE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及意义。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教学重点】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教学难点】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案导学法、情景导入教学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认定教学目标:教师指定学生朗读本课教学目标。自学:让学生将导学提纲中要求的知识点找出并填写在空白处。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正确?导学提纲:4、自主学习:请看课本自学,将下列“导学提纲”中要求的知识点找出并填写在空白处。1.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他们分别是、、、。1988年,_____经济特区建立;其中,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___.。(3)经济特区的“特”: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____和____,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4)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5)设立经济特区意义:对引进、_______________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2.对外开放的扩大(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2)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地区开辟为。后来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3)1990年,__开发区建立。(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__________市县。(4)中国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_______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5、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指定学生展示答案)6、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7、教师针对本节重难点知识提出如下问题,并作适当拓展。(1)、说一说,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终结特点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极其快速发展(2)、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学生回答: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其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说一说,对外开放后,我们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进一步让学生领会对外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师指出:今天的中国又迈入了新的时代!由此导入“聚焦十九大”,指定学生朗读: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巨人分别是谁?学生回答:毛泽东、邓小平、习主席。引入十九大的对外开放的新思想。9、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10、巩固达标:学生做题,完成之后交流答案,教师精讲点拨。(一)选择题1.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A.“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发表在()A.《人民日报》B.《解放军报》C.《光明日报》D.《中国青年报》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后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八大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A.毛泽东思想B.民主集中制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四项基本原则5.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C.决定实行改革开放D.平反冤假错案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1\*GB3①党重新确实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GB3②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时期=3\*GB3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GB3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5\*GB3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A.=1\*GB3①=2\*GB3②=4\*GB3④B.=1\*GB3①=3\*GB3③=5\*GB3⑤C.=2\*GB3②=3\*GB3③=4\*GB3④D.=1\*GB3①=4\*GB3④=5\*GB3⑤(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项。《复兴之路》解说词请回答:(1)“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什么事件?(2)这次会议确定了什么思想路线?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3)材料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学生大多出生于21世纪初,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只是有所耳闻。他们对对外开放有所了解且有切身体会,但是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对外开放的过程还不很清楚。但他们对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国会面临哪些问题,对外开放对中国日后发展的影响非常关心而且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学习及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的了解有助于其对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的理解。鉴于此,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效果分析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对本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都先考虑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在本节课中,我把实现课标的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课堂行为和教学设计始终围绕课标来展开。在教学方式上,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避免灌输,让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各个层面兼顾到了全体学生,优秀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稍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课堂教学中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好,课堂教学效果好。教材分析本课包含三个子目,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实行的两大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重点介绍了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及其特点。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方针之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过渡到制度性开放,进人到深化阶段。它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本课重点: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难点: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课时:1课时(一)选择题1.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制定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椎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2.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A.上海B.广州C.海南D.厦门3.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A.重庆B.南京C.深圳D.杭州4.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为。”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三角洲一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内地6、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2)文中“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课后反思通过讲授《对外开放》这节课,我对历史的课改进行了一次实践,如何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本人有一点感想。1、充分的教学情境预设,使历史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都不相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情境预设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这节课我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联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理解对外开放是多么的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对历史有了深深的认同感,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历史课堂由“死去”变得“活来”。2、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所以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