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洞庭湖,又名云梦泽、青草湖等。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先秦典籍对其就有不少记述和吟咏。历史人物的不断穿梭其间赋予了它独有的绚丽璀璨的地域文化。但真正把洞庭湖作为故事重要的生发地和表现背景的小说出现在唐代,由此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洞庭湖小说群,烙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洞庭湖,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唐传奇中的洞庭湖常常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许多如歌如泣的婚恋故事在这里演绎。如《柳毅传》中柳毅因科考不中去泾川访友的途中遇到牧羊受苦的龙女,为其送信至洞庭,这才引出了以后曲折复杂而又浪漫动人的故事。《郑德璘》中郑德璘与韦氏两人驻舟相遇以诗达意以及韦氏死后复活重逢意中人等妙趣曲折情节,皆发生在洞庭之畔。这些华美而缥缈的爱情,为洞庭湖涂抹上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洞庭湖还被唐代小说家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极大地强化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就异境构建而言,特别引人瞩目的有《柳毅传》中的水下龙宫、《许汉阳》中的“夜明宫”等。水下龙宫是“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夜明宫”则“四面奇花异木,森耸连云”。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异境是作者浪漫情怀的充分流露。那么为什么洞庭湖会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呢?中唐时期的历史语境应是洞庭湖情结出现、情感意蕴得以丰富的主要原因。中唐以前,唐代文人多有充满进取的精神风貌。安史之乱以后,国运衰退,士人进取之心渐消,遂多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具体到小说创作上,表现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人神交往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洞庭湖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地域,已升华为一种包容了固定情思的文化符号和普遍意义上的文化象征,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时期文人的期许。中唐时期重视小说审美特性的风尚促使文人更加注重洞庭湖内蕴的挖掘,这一转变为洞庭湖情结在唐传奇中的拓展提供了契机。中唐时期随着“滋味说”等理论的提出,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从丰富多彩的洞庭湖传说里汲取素材、情思、意境来充实文本,从而形成了浓郁的诗意小说。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插入诗歌,特别是骚体诗,使得以叙事诗为主的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二是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诗一般的韵味。如《湘中怨解》虽是讲述一个人仙遇合的传统题材故事,但作者并不着意于情节的曲折,而是注重意境的营造。小说在“舞毕,敛袖……须臾,风涛崩怒,遂迷所往”中收尾极具诗的韵味与浪漫气息。此外,洞庭湖自身的地理环境与唐代文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使其逐渐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其风流袅娜的自然美,吸引了文人赋予其丰富的意蕴。“俄见碧山出于远波”(《柳毅传》)、“阔水波澄,高天月皎”(《高昱》),寥寥数语,但都写出了洞庭湖超脱清幽之景。这种美景与中唐文人追求逍遥闲适、与世无争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从而在唐传奇中被赋予了浪漫、空灵、清幽的意蕴。(摘编自《洞庭湖何以成为唐传奇最浪漫之地》)材料二:作为天下驰名的山水佳境,“洞庭”在唐诗笔下,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意象。尤其是对于水的描写,经常用洞庭来形容水势的阔大与风景的美妙。在这里,“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如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就是用洞庭水色比喻咸阳桥上遇雨时的美妙风景。从洞庭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上看,其形成的审美意义大多情况下表现为肃杀凄凉。“肃杀”指其自然环境而言,而“悲凉”指其人文内涵而言。这种审美意义在唐人许多诗作中,往往表现为一些更加具体的意象。首先,从自然环境上看,洞庭湖到秋天,草木凋零,万物沉寂,这样的季节中,自然多华发之悲,望乡之叹。这一类意象中最重要的是“洞庭波”。“洞庭波起”时,木叶纷飞,江水澄碧,秋风阵阵,凉生枕席。秋天的景物本身具有的肃杀之感和湖水本身具有的阴柔美,都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如“梧桐叶老蝉声死,一夜洞庭波上风”,句中“洞庭波”意象就具有浓郁的凄凉之意。洞庭的凄凉审美意义还表现在“异客”的悲哀上。洞庭湖具有独特的交通地位和政治意义,自古既多逐臣,又多行客。到达洞庭的文人大多非本地人,他们或纵情山水,或在历史文化中寻求慰藉以消遣内心的苦闷。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带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这种惆怅与洞庭诗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地成为了“洞庭”作为一个文学概念的重要内涵。(摘编自《“洞庭”意象在唐诗中形成的独特审美意义》)1.下列选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多姿多彩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印记的洞庭湖小说群中,洞庭湖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B.安史之乱后,有士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这是他们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的一种具体方式。C.中唐时期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诗一般的韵味,使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意味。D.洞庭湖具有独特的交通地位和政治意义,很多到达洞庭的非本地文人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不自觉地带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但在唐朝以前还没有出现过描写洞庭湖的小说。B.为了强化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唐代小说家常常用洞庭湖来构建异镜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C.《湘中怨解》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讲述人仙遇合的传统故事时,有意淡化情节。D.“洞庭波”意象具有秋天的肃杀之感与湖水的阴柔美,比较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3.下列诗句用来论证材料二中“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B.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C.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韩愈《登岳阳楼》)D.雨外鸟归吴苑树,镜中人入洞庭烟。(韦庄《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4分)5.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说:“空间并不是简单的实体容器,而是具有意义的。”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洞庭湖”在唐传奇与唐诗中的“意义”。(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月光下的芝麻地刘庆邦棉桃子跟芍药花的花骨朵儿差不多,都是圆圆的,青青的,尖尖嘴儿,像一枚枚尚未成熟的桃子.芍药开花,棉花也开花.芍药的花朵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妖娆得可以。而棉花的花朵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除了白,还是白。怎么,单一的白色就不好看吗?不是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多,只要成了阵势,照样蔚为大观.谁能说它们没有让人神思缈远的大美的力量呢?棉花的开放也是如此,仿佛一夜之间,银白色的花朵便开满了棉花的枝头。那时的地是生产队的地,地块儿不是零打碎敲,每一块土地面积都很大,中秋过后,遍地的棉花呼啦啦就开了一层。有人半夜里起来,往东边一望,还以为天快亮了呢。定晴再看,哦,原来是棉花开了。东边的白不是天白,是棉花白。这天午后,晴跟队里的妇女劳力一起,在东地里摘棉花.她提的是一只竹篮,摘下一朵棉花,就放进竹篮里.摘棉花摘到半下午,队里安排有一段休息时间,晴没有休息,在继续摘棉花.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每人揽两垄棉花往前摘,有人摘到地头,拐了回来,她连一趟还没摘到头,笨鸟先飞,她不打算休息了,要把进度赶一赶。妇女队长玉青喊了她,说休息了,她答应了好,但她仍没有休息.玉青越是让她休息,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摘满了一篮子棉花,她从棉花地里走出来,把棉花倒进停放在地头的大车斗子里,再回去接着摘。天蓝得不能再蓝,远得不能再远.天空飞过一群大雁,晴似乎连大雁之间小声说话都听得见。黄黄的阳光照在晴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洋洋的。傍晚收工,在暮色里,晴提着空篮子往村里走,见玉青、小春、桂之、新美她们落在后面,交头接耳,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但她们说的声音很小,晴听不见她们说的是什么。她们会不会提前行动,到北地里收芝麻呢?她听说过,玉青她们提前行动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两年队里收麦,她们都是事先约好,三更四更就到了地里。等上工铃敲响,别的社员赶到地里时,她们已把麦子割倒了一大片。这个猜测一生出来,晴几乎给自己的猜测打了对号.她们几个都是爱干活儿的人,都是喜欢结伴干活儿的人,都是以结伴干活儿为快乐的人,得到收芝麻的机会,她们大概不会放过.她决定提前去芝麻地里等她们。她到得早,玉青她们还没来。晴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这晚的月亮晶亮晶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了,晴从芝麻地一侧走出来.玉青看见了晴,问:“谁?”晴答:“我。”玉青听出了是晴的声音,问:“三更半夜,你怎么来了?”几个姑娘也暂停收芝麻,转过身,看着晴。晴说,她看见外边一片明,还以为是天明了呢,就赶紧到地里来了。说着把手中的撅头铲子举了一下。新美说:“天明还早着呢,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等听见铃响再来也不迟.”晴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玉青同意了。玉青又问:“你以前收过芝麻吗?”晴说没有,她以前只收过玉米。玉青说:“收芝麻跟收玉米的办法是一样的。”她让晴收一棵芝麻给她看看。晴站稳脚跟,左手向后一拐,揽过一棵芝麻,瞅准芝麻的根,手起铲落,就把一棵芝麻砍倒了。玉青说:“还行,就是这样收法,搬头铲子吃土越深越好.”玉青还说:“你慢点收,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不住手。你不睡觉,能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月亮在天上慢慢走,五个姑娘在芝麻地里快快收。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要在生产队的上工铃敲响之前,把这块地里的芝麻全部收了。晴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晴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们数起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睛。村里的雄鸡叫第一遍时,她们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令,收得更快些。待村里的上工铃声响起,她们把芝麻全部放倒,五个姑娘正在地头的水塘边洗脸.秋水有些凉,但她们的感觉是,痛快!真痛快!!太痛快了!!!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员来到地里,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棉花没有缤纷的色彩与妖娆的姿态,但它那壮观的白色带来丰收的喜悦,也唤起人们参加劳动的热情。B.小说在描写晴摘棉花时,插入对天空与大雁的描写,暗示了晴在一直忙碌的同时也用心感受着劳动的乐趣。C.晴听不到玉青她们在商量什么,却能一下猜到了她们要做的事,表明晴与她们在某些方面是心灵相通的。D.“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表现新美对晴的关心,也隐含她对这个缺乏劳动经验的新人并不信任的心理。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题为“月光下的芝麻地”,却从阳光下摘棉花写起,这样写可以使笔法更灵动,也为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B.小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晴的特写,也有对劳动者群像的描写,目的是在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C.从“慢点收”的叮嘱到“一铲子又一铲子”的动作,最后到冲锋般的抢收,小说以逐渐加快的节奏表现劳动者干劲十足。D.小说的叙述语言富有诗意美感,人物对话语言朴素自然,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小说亦雅亦俗的独特语言风格。8.晴在摘棉花和收芝麻两次劳动中感受到不同的乐趣。请结合文本概括。(6分)9.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凊。是时少年,名浮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为监察御史。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於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摘自《子刘子自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B.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C.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D.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科,即进士,在古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B.捧檄,出自东汉人毛义的典故,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孝心。C.谋之于始的“谋”指谋划、商谋,与《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的“蔽”相同。D.谥,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禹锡应考进士,一次得中。又因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C.刘禹锡守丧期满后,由于和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箱数,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B.由于河路难走,刘禹锡改做扬州掌书记。道路畅通,调补为渭南县主簿。D.因为新帝的猜疑心理,王叔文诏命赐死,韦执谊被贬到崖州,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时少年,名浮于实,士林荣之。(2)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14.后人评价刘禹锡一生坎坷,请结合文本,概述他的坎坷所在。(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临江仙①(辛弃疾)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②心听夜雨,出藓辘轳青。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③重记兰亭。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注】①作者罢官闲居时,与朋友一起游园后写下了此词。②井床:井栏。③乌丝:印有墨线的纸。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上阕意象密集,富有季节特征,如“莺啼”“高树”“井床”等。B.词上阕有白天所见,也有入夜后的情景。既有听觉,也有视觉,层次清晰。C.“碧草……”和“乌丝……”两句,描写了在春日和朋友聚会宴饮的景象。D.词的最后两句写花朵伸进了窗棂之中,因为是雨后,花朵湿漉漉的。16.有人评价此词描写了一个“孤独的灵魂”,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抽象的、难以感知的乐曲,“___________”写出了音乐的婉转流畅之感。(2)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古代文人游学、就任、流放、贬谪、漂泊多经留此地,为洞庭湖积淀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如《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洞庭湖的恢弘气象。(3)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____________”;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六国论》中“_________”一句警戒君王莫要被久积的威势所胁迫。(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铺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翘的景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用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___①___逐渐成为共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制度优势正转化为日益应对风险挑战的治理效能,夯实了保障绿水青山、保护生态安全。生态之变,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是思想观念的一场深刻变革。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___②___的。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___③___,生态文明建设也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优良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美丽,蓝天白云就是幸福。新征程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___④___、久久为功,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的恰当词语(4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正确句子,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冰糖桂花藕,是冬日里的最爱。冬日里买一截桂花藕,枣红枣红的,还拖着细长的糯米汁。寒风里,趁热啃上一两口,香甜软糯,倏然觉得尘世仁厚可亲。可桂花骨子里到底是有远意的。山中桂子,在我们看不见的僻静清幽处,兀自情怀落落。读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每读一回,心上便起了雾似的空茫一片。月色素白,朗照深山,在那重重叠叠的深山里,有桂子在寥落地开,寥落地败。那多像一个寂寞的灵魂。或者是那些在烟火深处打滚的桂花的灵魂,在午夜时分,在晚风经过的刹那,逸出了自己的身体,清凉地开落在山间,开落在露水里。①我想,那更像是一个女子,有着古典的情结,她一边三头六臂地应付世俗日常,过着跟所有寻常主妇一样的烟火日子。她是桂花糖、桂花饼、桂花藕。另一边,她隐藏自己,躲在书页笔墨之后,躲在清风明月淡花之后,过自己清凉的灵魂生活。在浑浊滞重的世俗对面,她是清凉落寞的山中桂子,遗世独立,独自花落,独自享受这无边的浩茫与静谧。日子繁茂,内心有一角,秋风萧萧。②我知道,远方的月下,远方的山里,有桂子,静静,静静地,零落。21.《鸟鸣涧》属于山水田园诗,下列选项中与其风格不一致的是(3分)A.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宋·杨万里《小池》)B.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清·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C.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宋·虞似良《横溪堂春晓》)D.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22.根据文中①、②画横线的部分,分别回答下列问题。(6分)(A)①句画横线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B)②句画横线句子改为“我知道,月下中,远方的山有桂子静静地零落。”与原文相比哪个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材料二: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高尔基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叙写你的经历和体验,或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C(3分)2.D(3分)3.D(3分)4.①材料一采用层进式结构进行论述。②首先提出唐传奇中洞庭湖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的观点。③接着,论述洞庭湖在唐传奇中的浪漫气息具体表现。④最后,分析指出洞庭湖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的原因。(共4分,每点1分)5.①洞庭湖,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被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间,承载着小说家们的审美追求。②“洞庭”是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③“洞庭波”已成为一个特定的文学意象,具有肃杀凄凉的审美意义,既有自然环境上的肃杀,也有人文内涵上的凄凉。(共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7分)6.D(3分)7.B(3分)8.①在摘棉花时,晴作为新手,宁愿不休息也要奋力追赶先进的社员,她因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满足。②收芝麻时,晴态度积极得到大家的认同与接纳,她感受到和伙伴们一起劳动的快乐。③与大家合力把芝麻全部收割完毕,想象着社员对她们劳动成果的称赞,因自己的劳动得到他人认可而快乐。9.①营造诗意氛围。月光是优美意象,在月光下收芝麻充满诗意,增加小说的可读性。②烘托人物形象。月光像清水一样洒在晴脸上,写出月光下的女性之美,是作者理想女性形象的化身。③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本文主要情节是在月光下收芝麻,又以月光反映了当晚时间的推移。④照应标题,深化小说主题,与标题和在阳光下摘棉花的情节呼应,描绘月光下的劳动画面,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3分)11.C(3分)12.D(3分)13.(1)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2)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遭遇的不好啊。14.①父亲去世后,自身也得了疾病。②新皇上任后,接连受贬谪。③满腹诗书却不受重用,天赋得不到发展。【参考译文】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第二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人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销售工作方案怎么写2025年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二 行驶系统的使用与维护2-1 悬架的检查与维护
- 2025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
- 2025年煤电钻综合保护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省“六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物理试题第一次月考含解析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营口理工学院《出镜报道与节目主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大学《数据结构及算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师范大学《中医学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凉市泾川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一模)桂林市、来宾市2025届高考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2030“一带一路”之菲律宾矿业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饰品干货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高纯铜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国防车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03月荆门市“招硕引博”14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体现
- 兽医病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QGDW 11262-2014(文字版)
- 软件研制总结报告范文
- 我是安全守法小公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