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_第1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_第2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_第3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_第4页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课文朗读知识点一、古今异义词: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2.

凡百元首元首:古义:指帝王。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3.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今义:尽情4.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古义:路人。今义:走路。5.

役聪明之耳目聪明:古义:听觉、视觉灵敏。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2.名词作动词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3.形容词用作名词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4.形容词用作动词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页。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页。5.

使动用法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三、重要虚词、实词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结构助词,的。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页。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页。当: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④忌不自信:相信。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以: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3页。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3页。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四.句式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

1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4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4页。通假字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  2 古今异义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②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③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谦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5页。④ 承天景命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5页。古义:大。今义:景色  。  ⑤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骨肉:古义:指父母兄弟子女。今义:亲生骨肉⑥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  3 词类活用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心:在内心。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6页。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君:做君主,统治。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6页。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大:重位。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择善而从之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居安思危安:安全的环境。危:危险的可能。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用尽。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远:远长。 塞源而欲流长者长:远长。能克终者盖寡终:坚持到底。⑤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固:使……牢固。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7页。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7页。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何必劳神苦思劳:使……劳累。⑥动词用作名词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 可欲:指看见想要的东西 ⑦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则三思以为度 乐:以……为乐,喜欢。忧懈怠,则慎思而敬终 忧:以……为忧,担心。  4 重点虚词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8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8页。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以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9页。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9页。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5重点实词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0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0页。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虽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虽然。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诚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1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1页。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②诚能见可欲:如果。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当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2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2页。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⑥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3页。信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3页。①信者效其忠:诚实。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④忌不自信:相信。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⑤府史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4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4页。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5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5页。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克①能克终者盖寡:能够。②然操虽能克绍:战胜。③公乃与克日会战:约定。 ④克己复礼为仁:约束。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6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6页。终①终苟免而不怀仁:最终。②能克终者盖寡:坚持到底。  6句法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介宾短语后置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判断句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7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7页。7衍生成语居安思危:居,处于,处在;思,想,考虑。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载舟覆舟:载,承载;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择善而从:从,追随,引申为学习。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善始善终:做事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戒奢以俭:戒,戒除;奢,奢侈;俭,节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文言句式1.判断句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8页。(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者也”,表判断)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8页。(2)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断)2.疑问句(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2)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副词“岂”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3)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副词“其”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4)何必……,亏无为之大道哉(疑问代词“何”与疑问语词“哉”,表反问)3.省略句(1)则思三驱以(之)为度(省介词宾语“之”)(2)(民众)终苟免而不怀仁。(省主语“民众”)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9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19页。4.倒装句(1)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2)将崇极天之峻(峻之极天,定语后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0页。武德末,魏徵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阳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徵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徵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遇,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徵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硅、魏徵,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徵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徵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巨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硅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徵乃止。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0页。(《贞观政要·任贤》节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雅有经国之才雅:平素,向来B.性又抗直抗直:急躁,暴躁C.非卿忠诚奉国奉:献身D.多所弘益弘益:补益,增益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1页。①良冶锻而为器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1页。②虽有疾,未为衰老虽在下愚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虽”字不同B.两个“而”字相同,两个“虽”字也相同C.两个“而”字不同,两个“虽”字相同D.两个“而”字不同,两个“虽”字也不同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魏征原是太子的谋臣,唐太宗诛杀了太子后,本要降罪于他,但魏征以理抗争,终于使唐太宗宽恕了他。B.“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句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表示不可思议。C.魏征归附唐太宗后,觉得遇见了知已之主,因而对以前的所为感到惭愧难当,决心效忠唐太宗,竭尽其用。D.这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委以重任。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2页。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2页。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译文:⑵寻以疾乞辞所职译文:⑶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1.B2.D3.D4.⑴但他尽心为国,应当嘉奖。⑵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职。⑶经过良匠的反复锤炼就成为宝器,就为人珍视。译文: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总结精讲+导学教案全文共28页,当前为第23页。【译文】武德末年,魏征担任太子洗马,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太子以后,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担心恐惧,魏征慷慨自如,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祸。”太宗听了很受震动,对他厚加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都很高兴。魏征也很高兴遇到知已之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太宗曾对他说:“你的罪过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更重,我任用你却超过齐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里有像你我这样的?”贞观六年,太宗驾幸九成宫,宴请近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从前侍奉太子,我见了他们就好像见了仇人,没想到现在却同在宴会上。”太宗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