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1.gif)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2.gif)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3.gif)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4.gif)
![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ce219c0ee67bf524d5296a75ad321b4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 铁 兰州至重庆线兰 州 至 广 元 段初步设计风险评估报告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202311目 录\l“_TOC_250016“一、编制依据 1\l“_TOC_250015“二、隧道概况 1\l“_TOC_250014“〔一〕地层岩性 2\l“_TOC_250013“〔二〕地质构造 4\l“_TOC_250012“〔三〕水文地质特征 5\l“_TOC_250011“〔四〕不良地质、特别岩土条件 8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 9\l“_TOC_250010“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9\l“_TOC_250009“〔一〕评估程序 9\l“_TOC_250008“〔二〕评估方法 11\l“_TOC_250007“五、风险评估内容 11\l“_TOC_250006“〔一〕风险指标体系 11\l“_TOC_250005“〔三〕风险清单表 11\l“_TOC_250004“〔三〕风险分级及承受准则 12\l“_TOC_250003“〔四〕初始风险评定 14\l“_TOC_250002“〔五〕初始风险处理措施 16\l“_TOC_250001“〔五〕剩余风险等级评定 18\l“_TOC_250000“六、风险评估结果 22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胡麻岭隧道风险评估报告第第10页共22页一、编制依据1〔铁建设【2023】102。2、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23】1007。3、铁道部打算司“转发《国家进展改革委关于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工程〔[2023]115号。4、铁道部与甘肃省、四川省和重庆市《关于报送建兰州至重庆铁路可〔铁计函[2023]950。5、铁道部打算司《关于下达2023〔铁计[2023]1〕3《20236〔参考初稿〕202371620237217、国家发改委托付中国国际工程询问公司关于《建兰州至重庆铁路项目可行性争论报告专家组评估意见〔初稿。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二、隧道概况胡麻岭隧道工程位于甘肃省境内榆中县与定西市,进口位于榆中县龙泉乡下郭家庄村,出口位于定西县苦河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峁区。地面高程一般为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15~20m,冲沟沟壁陡峭,垂直山脊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DK68+626~DK82+23413608m,设计为一座双线295m936.95m6000m2106.05m5000724.9m5000m8.0‰(7974m12.8‰(2500m)、13‰(2390m12.8‰〔744m〕的单面上坡。〔一〕地层岩性工程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统冲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砂、细圆砾土,中更统风积砂质黄土及湖积粉质黏土;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白垩系砾岩。其特征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统
al3〕1~43m0=120kPa。
al6〕0.5~3m,440mm20%,φ40~60mm10%,φ>60mm15%,余为砂土充填,0=400kP。2、第四系上更统
al2:褐黄色为主,厚度7.5,土质均匀,黏性较强,30=150kP。②砂质黄土〔Q
a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及顶部沟谷两岸阶35~20m0=150kP。
al3〕30.83m,0=150kP。④砂质黄土〔Q
eol3〕:主要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顶部。浅黄色,厚10~330m,土质较均一,含较多虫孔及针状孔隙,垂直节理和裂隙发育,稍湿,稍0=150kP。
al4〕1~10.10m,颗粒成分3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砾石及砂质黄土,局部泥质胶结成块状,0=150kP。〔Q
310%,φ40~60mm10%,φ>60mm50=450kP。3、第四系中更统〔Q
2170mσ0=180kP。②粉质黏土〔Q
l120=200kP4、上第三系,泥质胶结,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棕红色为主,泥质构造,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成岩作用差,属极软岩,具膨胀性。砂岩1215土,σ=300kP,弱风化,○级软石,σ=400kP。0 05、下第三系①砂岩夹砾岩〔ESs+Cg〕: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粒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砾岩:暗红色,砾状构造,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及姜石等,颗粒呈圆~石以直径为2~40mm为主,最大达100mm,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岩层产状为N73°W/64°S,风化层厚12~15m,强风化,,σ=350kP○级软石,σ=450kP。0 06、白垩系①砾岩〔KCg〕:暗红色,中厚层状,砾石成分主要砂岩、石英岩等,磨圆度差,分选差,颗粒多呈棱角状,砾石以直径为2~40mm为主,最大达100mm,泥质胶结,成岩作用差,岩层产状为N7E/24N,风化层厚12~15,σ=400kP○级软石,σ0=600kPa。0〔二〕地质构造工程通过区域就大的构造而言,位于祁连褶皱系构造单元的祁连中间隆起带之东南端,属于多旋迴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的地区,前震旦纪、阿森特—加里东旋迴的构造运动表现甚为猛烈,使前震旦纪、震旦纪及前寒武纪地层褶皱成山,奠定了本区构造轮廓,褶皱紧闭,具地槽型特点。工点区表层大局部为风积黄土掩盖,下伏第三系和白垩系泥岩、砂岩及砾岩,构造相对简洁,依据区域地质资料、物探成果报告及调查,隧道通过区内构造形态主要有不整合接触带及小型褶皱。1、不整合接触带:里程里程小里程方向岩性大里程方向岩性DK75+170白垩系砾岩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DK78+150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2.隧道通过区褶皱形态表现很不明显,仅能通过砂岩夹砾岩产状的分析看出,在石门水库四周显示为一向斜形态,轴向近东西。〔三〕水文地质特征1、地下水分布特征及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埋深与含水层〔体〕的富水性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隧道通过地区属黄土高原区,地表掩盖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系砂质黄土,基岩仅在冲沟陡坎处出露。下伏基岩为第三系砂岩夹泥岩、砂岩夹砾岩和白垩系的泥岩夹砂岩,支沟内有冲、洪积物积存。依据隧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为节理裂隙水。第四系松散积存层内孔隙潜水第四系松散积存层内孔隙潜水属季节性或间歇性的临时性潜水,分布于9于雨期较为滞后。浅层地下水主要沿基岩垂向裂隙渗入补给深层基岩裂隙水或沿基岩面径流,如此浅层地下水在其介质中的赋存时间相应较短,不会形成稳定的地下潜水含水体,故为季节性或间歇性的临时性潜水;季节性潜水承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补给过程中,由于地面坡度大,降雨量少且大气降水多以面流形式沿地面顺斜坡会聚于冲沟内形成地表径流,地表砂质黄土亦阻碍对地下水的补给,一般含水量甚微。基岩裂隙水节理裂隙水:分布较普遍,由于各种岩层风化带厚度不一,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变幅较大,地下水储存和补给条件差,水量较贫乏。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隧道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受控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隧道区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掌握,地下水运移条件格外简单。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裂隙通道掌握,无统一的地下水面。地下水以承受大气降水的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主要以补给地表沟水1m/d3、水化学测试通过对隧道区地表水、泉水、钻孔水取水样化验可知,共取水样7分别做了全分析、简分析及侵蚀性CO2
分析,化验结果,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
3 4 4 4度一般1.122.28g/960.6mg/依据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判定标准属硫酸盐侵蚀及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H2,L1。4、隧道涌水量推测计算依据两种方法计算的涌水量,考虑隧道涌水的不行预见性,在设计中以计算结果较大的降水入渗法作为本次设计涌水量,即推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3250m3/d9750m3/d。5、地下水富水性分区依据水文地质调查、隧道洞身位于含水层的状况及水文地质计算分析,隧道地下水富水性为弱富水区,其主要特征:隧道通过地段因受构造活动影响小,地下水的赋存主要受延长长大的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节理密集带掌握,具较好的储水条件,但富水性较差,234.1m3/d·km。本区地下水主要承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水或区域径流方式排泄为主,径流排泄条件一般,动态变化大,季节性降水及地表水体对地下水有肯定影响。6、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依据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计算并依据隧道水文地质特征所划分的弱富水段,对隧道工程水文地质进展分段评述DK68+626~DK69+450为第四系砂质黄土,砂质黄土大孔隙发育。但其处于黄土梁斜坡地貌中,地形坡度大,补给来源少,且埋藏浅〔100m〕,属于弱富水段。推测195.6m3/d·km,根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DK69+450~DK72+370理发育。位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水的补给来源不充分。属于弱243.83/dkm在DK72+270~DK72+370由于砾岩成岩作用差且强风化,为储水制造了条件,水量较大,隧道通过该段时,有消灭集中涌水的可能。DK72+370~DK76+420234.1m3/d·km,根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DK76+420~DK76+775层为第四系全统冲积砂质黄土及粗角砾土,孔隙较发育,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节理发育。该段埋深33~90m,隧道穿越该段时有涌水的可能。推测单293m3/d·km。DK76+755~DK77+710貌上处于黄土梁峁地貌中的梁顶及冲沟,埋深较大,补给来源不充分,属弱富234.2m3/d·km,根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DK77+710~DK78+518层为第四系全统冲积砂质黄土及粗角砾土,孔隙较发育,上第三系砂岩夹15~100m,隧道穿越该段时有涌水的可能。推测292.1m3/d·km。DK78+518~DK82+234各冲沟均属季节性流水,补给来源不充分,水量较小,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砂岩夹泥岩,基岩裂隙较发育,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属弱富水段。其中DK82+196~DK82+234隧道出口段为黄土梁斜坡,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风积来源少,富水性较差。推测该段单位正常涌水量为234m3/d·km,根本不会产生大的涌水现象。〔四〕不良地质、特别岩土条件1、不良地质该隧道工程范围内不良地质主要为滑坡及黄土陷穴。DK68+600~+850100m椅状,后壁形态不明显,滑坡宽约350m,轴向长约280m,滑坡体厚度约15~20m,主滑方向近平行于线路,该滑坡离线路远,对工程无影响。黄土陷穴:DK78+275~+31051~3m3m,底部连通。隧道在此段浅埋,陷穴位于隧道正上方,对工程有肯定影响。1、特别岩土隧道通过区主要特别岩土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湿陷性黄土350m土具湿陷性,湿陷类型为自重,湿陷等级为Ⅲ级,湿陷土层厚10~25m;出口30m5~12m。松软土依据四周静力触探报告,隧道进口端黄土层自地面以下约5m膨胀土〔岩〕依据试验资料,隧道进口段第四系中更统风积砂质黄土具有膨胀性,属膨胀土;隧道通过区第三系泥岩具有膨胀性,属膨胀岩。三、评估对象范围及目标评估对象:胡麻岭隧道。评估目标:通过对风险评估,识别全部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承受水平,从而到达保障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建设工期、掌握投资提高效益的目的,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见下表。后果或损失与评估目标关系表评估目标安全风险工期风险投资风险环境风险
后果或损失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第三方人员伤亡、第三方经济损失、工期延误工期延误、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经济损失、第三方经济损失四、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一〕评估程序1、风险评估的根本程序对初始风险进展评价,对初始风险进展识别,形成风险清单表,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目标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权重析;评价初始风险等级;依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案或措施;对风险进展再评价,提出残留风险等级。2、风险评估流程图开头预设计开头预设计检查勘察资料对初始风险因素进展识别对初始风险因素进展评估确定降低初始风险水平的主要措施评估设计措施对风险的减轻程度风险承受准则不能承受风险水平是否可承受可以承受残留风险预设计完毕〔二〕评估方法
4-1风险评估流程图风险估量和评价可承受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故障树法、模糊综合评估法、蒙特卡罗法、敏感性分析法等方法。由于铁路隧道风险评估刚刚起步,在缺少足够数据的状况下,可主要承受主观估量的方法〔专家调查法率和权重做出一个主观估量,然后通过专家委员会对评估报告进展评审,对隧道的风险等级及风险应对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即头脑风暴法。五、风险评估内容〔一〕风险指标体系隧道风险指标体系工程施工方法目标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大事工程施工方法目标风险风险因素或风险大事塌方瓦斯突水〔泥、石〕初步设计阶段 安全、环境、质量、投资、矿山法 大变形施工图设计阶段 工期、第三方岩爆进出洞风险其他胡麻岭隧道风险清单表序序号风险大事风险产生的缘由险源类别后果1塌方1、洞口、洞身浅埋段2、地层不整合接触带3、围岩裂开地段4、岩层产状;5、隧道埋深。G人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增加2突水〔泥〕1、地层不整合接触带2、基岩裂隙水发育G3变形G人员伤亡工期延误投资增加投资增加G-表示地质因素〔三〕风险分级及承受准则1、铁路隧道风险分级包括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标准、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标准和风险的等级标准。2、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如下表所示: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50.03~0.30.1可能40.003~0.030.01偶然30.0003~0.0030.001不行能2<0.00030.0001很不行能13、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五级,各种后果的等级标准如下表所示: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工程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的各种费用,如下表所示: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 灾难性的后果等级后果定性描述 灾难性的后果等级 5经济损失〔万元〕 >1000很严峻4300~1000严峻3100~300较大的230~100稍微的1<30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后果定性描述后果等级灾难性的5〔人〕F>9很严峻42<F≤9严峻31<F≤9较大的2SI=1稍微的1MI=1SI>101<SI≤101<MI≤10注:F=死亡人数SI=重伤MI=轻伤工期延误是指工程风险事故引起的工程建设时间的延长。对不同性质的工程和建设工期,承受不同的延误时间。工期延误等级标准灾难性的很严峻严峻较大的稍微的54321>101~100.1~10.01~0.1<0.01F>246~242~60.5~2<0.5后果定性描述后果等级后果定性描述后果等级1〔掌握性工期工程〔2〔非控制性工期工程〔月环境影响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后果定性描述后果等级环境影响描述灾难性的5永久的且很严峻4永久的但稍微严峻3较大的2长期的临时的但严峻的稍微的1临时的且轻严峻的 的 微的4风险等级标准后果等级稍微的较大的严峻的很严峻的灾难性的概率等级12345很可能5高度高度极高极高极高可能4中度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偶然3中度中度高度高度极高不行能2低度中度中度高度高度很不行能1低度低度中度中度高度此类风险最大,必需高度重视,一般应躲避,否则要不惜代价降低至少降极高此类风险最大,必需高度重视,一般应躲避,否则要不惜代价降低至少降极高不行承受低到不期望的程度风险等级承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无视此类风险较小,不需实行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承受此类风险次之,不需实行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此类风险较大,必需实行风险处理措施降低并加强监测〔四〕初始风险评定通过对胡麻岭隧道的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特别地质进展具体分析后,统计出胡麻岭隧道在不实行任何措施状况下的目标风险等级〔初始风险等级表,见表4-。初始风险序号段落长初始风险序号段落长度风险事件1DK68+626~DK69+000374泥突水、变形高度23中 低1 2度 度35DK69+250~DK72+270DK72+270~DK72+370DK72+370~DK75+150DK75+150~DK75+2003020泥突水、变形中度23中 低1 2度 度4100泥突水高度43高 低1 2度 度2780 泥突水中度23中 低1 2度 度650泥突水高度43高 低1 2度 度7DK75+200~DK76+4201220 泥突水高度23中 低1 2度 度8DK76+420~216泥突水高度43高 低1 2度 度塌方突水〔泥〕变形概后风概后风概后风成因率果险率果险率果险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级级级级级级级级级隧道进口,埋深较浅。位于第四系上更统、中更统砂质黄土中,黄土具43高度23中度12低度湿陷性。2DK69+000~250泥突水、洞身位于第四系上更统、中更统砂质黄土中,3 3DK69+250变形黄土具湿陷性。洞身位于中更统砂质黄土层中,土体密实。32土石分界,基岩风化层厚,岩体裂开。33洞身位于白垩系砾岩中,胶结较好。32不整合接触带,岩体裂开,裂隙发育,可能存在基岩33裂隙水。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33膨胀性。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中,成岩作用差,上33塌方突水〔泥〕变形段落长风险事成因塌方突水〔泥〕变形段落长风险事成因概后风概后风概后风度 件率果险率果险率果险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级级级级级级级级级DK76+636部沟内常年积水,有突水可能。序号DK76+6369 ~ 139
洞身浅埋,位于下第三系泥突水差,上部沟内常年积水,DK76+77510DK76+77510DK76+775~935泥突水、DK77+710变形11DK77+710~50泥突水、DK77+760变形12DK77+760~248泥突水、DK78+008变形13DK78+008~325泥突水、DK78+333变形14DK78+333~185泥突水、DK78+518变形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膨胀性。隧道在此段浅埋,洞身位
高 高 低4 3 4 3 1 2度 度 度高 中 中3 3 2 3 3 2度 度 度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 高 高 低3 3 4 3 1 2中,成岩作用差,上部沟 度 度 度内常年积水,有突水可能。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DK78+51815 ~膨胀性。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膨胀性。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DK82+056泥岩及其内化层中,岩体16~68泥突水、较裂开,出口端位于第四33DK82+124变形系上更统细砂及黄土中,工程地质条件差
3538
泥突水、变形
砾岩中,局部夹有泥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膨胀性。本段为浅埋段浅埋,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和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风化层中,岩体较裂开,上部沟内常年流水。隧洞身位于下第三系砂岩夹砾岩和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风化层中,岩体较裂开,上部沟内常年流水。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中,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具
高 中 中3 3 2 3 3 2度 度 度高 高 中4 3 4 3 3 2度 度 度高 高 中3 3 4 3 3 2度 度 度高 中 中3 3 2 3 3 2度 度 度高 中 低2 3 1 2度 度 度塌方突水〔泥〕变形概塌方突水〔泥〕变形概后风概后风概后风成因率果险率果险率果险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级级级级级级级级级洞身位于上第三系砂岩夹DK82+056泥岩及其内化层中,岩体17 ~178泥突水、较裂开,出口端位于第四 4 3DK82+234变形系上更统细砂及黄土中,工程地质条件差初始风险序号段落初始风险序号段落长度风险事件高度23中 低1 2度 度1、隧道洞口边仰坡易产生滑坍失稳,对洞内或洞口施工安全造成重大威逼。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统筹安排、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状况,准时去除悬石、处理危石,并应进展不连续监测。结合现场地形,洞口边、仰坡应及早做好坡面防护,确保洞口稳定。洞顶边、仰坡四周的排水系统宜在雨季前及边、仰坡开挖前完成。隧道开挖应力求早进洞,避开消灭深路堑或高边坡,尽量削减对山体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洞口位于砂质黄土中,边仰坡承受M0砌片石防护。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后,应准时施作排水侧沟。2、洞口或洞身浅埋地段,简洁产生坍塌冒顶、引起地表沉陷或边坡滑坍,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应建立完善的监控量测系统,准时进展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及地表沉降量测,准时把握围岩变化状况。设计中考虑实行超前小导管支护措施,并对围岩进展注浆加固处理,必要时可实行地表注浆处理措施。依据围岩条件及监控量测资料,合理确定开挖进尺,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尽早进展仰拱落底施工,及使支护构造封闭成环,以削减围岩变形,并严格掌握落底进尺。浅埋段施工时,Ⅴ级围岩φ108隧道开挖后,应准时架立钢架,施做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措施,并遵循“管超前、勤量测、及封闭、强支护”的施工程序。3、第四系上更统砂质黄土、上第三系砂岩夹泥岩节理裂隙发育,简洁局部掉块坍塌,对洞内施工可能造成威逼地段。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可利用手喷混凝土系统向坍塌处喷射混凝土,准时封闭围岩,削减岩石暴露时间,并安装钢拱架,以防止连续坍塌掉块,必要时可承受超前支护加固围岩,以防止隧道坍塌掉块。4、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成岩作用差,属软质岩、岩性接触带、岩体裂开、浅埋段等易产生围岩易失稳的地段,可能造成掌子面或拱墙坍塌,引发隧道大型塌方,危及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依据现场实际状况,可利用手喷混凝土系统向坍塌处喷射混凝土,准时封闭围岩,削减岩石暴露时间,并安装钢拱架,以防止连续坍塌掉块,必要时可承受超前支护加固围岩,以防止隧道坍塌掉块。5DK76+636-+775、DK78+008-+33350m成危害;风险处理措施:尽量在水库未蓄水前完成该段工程,开挖后依据地质条件承受径向注浆,封堵基岩裂隙,承受全包防水,保证防水效果。6、隧道通过砂质黄土地段易发生塌方。风险处理措施:通身通过黄土地段隧道的施工应承受机械和人工挖掘,不宜承受钻爆法施工。隧道施工前应具体调查隧道通过地区冲沟、陷穴分布状况,并对其进行夯填、浆砌片石铺砌处理,防止地表水下渗,对隧道施工产生担忧全因素。隧道的施工应依据隧道断面大小、埋深承受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中隔壁法等分部开挖法。〔五〕剩余风险等级评定通过对胡麻岭隧道初始风险等级的评定,对安全等级为“高度”的风险大事必需实行有效的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对初始风险承受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后,进展剩余风险评估,剩余风险等级见表5-1。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胡麻岭隧道剩余风险等级表塌方序 风险事段落 长度
风险处理措施 概后号 件 率果等等级级DK68+626
承受三台阶法,必要时承受CRD法;Ⅴ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混凝土构造,1/0.6mI20bDK68+626~+6561 ~ 374
泥突水、 2 2^108Φ42DK69+000DK69+000
变形
水泥浆液。1/0.8m2 ~ 250
泥突水、 2 2I20bΦ42DK69+250DK69+2503 ~DK72+270DK72+270
变形塌方突3020 泥突水、变形
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榀/1.2m3 2设超前锚杆预支护。4 ~DK72+370DK72+370
100
1/0.8m2 2泥突水 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塌方、突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1.2m5 ~DK75+150DK75+1506 ~DK75+200DK75+200
2780 3 2泥突水 设超前锚杆预支护。1/0.8m50 2 2泥突水 的I20b型钢钢架,拱部设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并注水泥浆液。塌方、突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混凝土衬砌,拱墙设1/1.2m7 1220 2 2DK76+420 泥突水 设超前锚杆预支护。第1922页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初步设计泥突水三台阶法开挖;Ⅴ级围岩一般衬砌钢筋混凝土构造,全断面设1榀/0.8mI20bΦ42承受三台阶法开挖,必要时承受双侧壁导坑法;Ⅴ级围岩加强衬砌钢筋混凝土构造,全断面设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工会活动方案
- 税务顾问服务协议书
- 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合同
- 桩基工程施工专业分包规定合同
- 合同付款补充协议书
- 烟草产品购销合同
- 公司商铺租赁合同书
- 独家代理销售合同
- 办公效率提升解决方案实践
- 旅游行业线上营销推广协议
- 2025年上半年东莞望牛墩镇事业单位招考(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度茶叶品牌加盟店加盟合同及售后服务协议
- 2025年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氧气、乙炔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 砥砺前行决心谱写华章
- 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和再生建材利用措施计划
- 2025年开学教导处发言稿(5篇)
- 集装箱知识培训课件
- 某县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 机电设备安装旁站监理方案
- 2025年度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模板官方修订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