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培优专练作业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培优专练作业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培优专练作业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培优专练作业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培优专练作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培优专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军人家庭出身,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参加过甲午海战,后投两江总督张之洞,1896年随张之洞回湖北,参与建立湖北新军,任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曾率部参加河南彰德秋操,获“指麾中度”褒誉,又有“知兵”“爱兵”之名。1909年以军界代表身份参加“湖北铁路协会”,与立宪派及保路运动士绅建立良好关系,成为上层改良派的一员,这是湖北谘议局成员看好黎元洪,并在1911年10月11日谘议局联席会上提议由他出任鄂军都督的前因。

黎元洪是一位与革命素不相干的清朝高级军官,在辛亥首义当夜,不仅“手刃”革命士兵,还试图组织炮队镇压革命,无果而避入部属家中。首义第二天,群龙无首的年轻革命者强行推举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连唤“莫害我!莫害我”,并宣称:“革命二字,从未之闻;今强制我于此,岂非意外之事。”

黎元洪这样的旧人物被推拥为新领袖,正生动地显示了在专制帝制时代的中国爆发的近代革命的特征。推举黎元洪出任都督本为革命党人仓促间的权宜之计,不想竟成为一种模式,继此之后,全国各省响应所建立之军政府,除广东外,多由旧官员、谘议局人士担任,在一派“咸与维新”的恭贺声中,新政权消弭于旧势力的汪洋大海。

黎元洪在北洋时期成为辛亥首义及共和政体的象征性人物,曾三任副总统、两任大总统,晚年致力实业。黎元洪在中国历史大转折的关头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彷徨犹豫、退二进三、终于守住共和底线,真实而生动地浓缩了一个数千年古国由专制通往民主路途的曲折坎坷。——据冯天瑜、贺觉非《辛亥武昌首义史》,冯天瑜《黎元洪出任辛亥革命鄂军都督始末》等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为什么推举黎元洪为湖北军政府都督。这一行为说明了什么?答案【答案示例】原因:黎元洪在武汉乃至湖北都有较高的威信,易于被各方接受;有能力、有威信的革命党领袖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不在武昌;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局限性,对封建旧官僚妥协退让。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妥协性,导致革命阵营中渗入大量封建势力,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解题思路】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对黎元洪的介绍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新政权消弭于旧势力的汪洋大海”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方面进行作答即可。1.[2021宁夏中考]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史料时,遇到了不同的纪年方法。以下史料中采用的纪年方法在今天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中依然使用的是(

)答案1.C

“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属于天干地支纪年法,现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使用,C正确。“(鲁僖公)三十三年春”是年次纪年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排除A;“贞观十五年”是帝王纪年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排除B;“民国38年4月23日”属于民国纪年法,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排除D。2.[2021连云港中考]某学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答案2.C材料信息“皇冠落地”“从帝制走向共和”说明“它”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且使国家走向共和制。据此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因此“它”应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C符合题意。3.[2021安徽模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可见促成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的因素是(

)A.最早接触西方文明

B.工业化基础雄厚C.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清政府统治薄弱答案3.B分析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武汉在工业、商业方面均有优势,这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为革命提供物质基础,故B正确。A中“最早”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反映革命思想的传播,排除C;题干不能说明清朝统治基础薄弱,排除D。4.[2021钦州中考]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说:“辛亥革命的胜利,也使五四运动不可避免。因为人民在经过了这样一次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后,精神上和思想上获得了相当大的解放……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的革命理论。”以上材料论述了辛亥革命的(

)A.背景B.经过C.特点D.影响答案4.D分析材料可知,材料的大意是辛亥革命使人民的精神和思想获得较大的解放,使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新的革命理论,这就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做了铺垫。因此,材料论述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D正确。5.[2021德阳中考]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当时(

)A.报刊以政治舆论导向为主B.民主共和观念影响扩大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发展D.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答案5.B据“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可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的内容,故排除A;这体现不出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排除C;D错在“普遍认同”,说法绝对,排除。6.[2021济宁模拟]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破坏B.清朝封建势力的强大C.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答案6.D材料信息“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说明革命党仅把推翻满人,建立民国作为主要目标,而很少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这说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历史局限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7.[2021邵阳中考改编]梁启超说:“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材料相关事件讨伐的是(

)A.袁世凯

B.张勋C.段祺瑞

D.溥仪答案7.A由题干关键信息“帝制议起,国人劫于淫威”“云贵首义之中心人物蔡将军者锷”判断是护国战争。1915年12月袁世凯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南方将领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故选A。8.[2020河南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摘编自《孙中山自述》材料二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明。答案8.【答案示例】(1)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2)①《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