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常识练习回放
以下文化常识都有错误,请找出并纠正。
1.“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2.《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
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4.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
声调悲凉。
6.“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7.“秦御史前书日”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
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8.古代职官:博士和学士,在中国古代既是官名,又是学位名称,六国、秦汉时期在诸子、
诗赋、术数、方技等方面都设有博士,魏晋时征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务,
统称学士。
9.“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即王婿、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
避司马炎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10.旬假:唐代官员五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11.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可用“崩殂、薨、不禄”替代。
12.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
支兼用法。文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13.“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
14.“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15致仕: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
16.“刺史”是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职任监察,官阶高于郡守。
17.“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候、伯、子、男五等,
汉朝分王、候二等,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面积大小一样,必须服从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
作战。
18、易服色:更改服饰器物的颜色。《太史公自序》选文中指汉武帝按照五行相克的信仰,
将汉朝开国时承袭秦朝的土德(崇尚黄色)改为水德(崇尚黑色)。
19.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
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20.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d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
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21.单于,古代臧族领袖的称呼,赞普,古代匈奴君主的称呼。
22.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致仕制度,即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
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中习见的“致事”“下车”“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
于君”。
23.大理,即大理寺,封建时代掌管刑狱,审核刑狱重案以及监察各级官员的机构。
24.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25.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田地、学校、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26.乡试,是科举时代在京城贡院举行的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27.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将相的言行录,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28.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29.中朝,天子在宫廷内处理政事之处,与之相对的是“东朝”。
30.“增峻城隍”,“城”原指护城河,“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
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儒家
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31.太子太傅,为古代辅佐天子的大臣。天子年幼或缺位时代理国务。
32.吏部,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科举等事务。
33.茂才,西汉称“秀才”,汉代察举科目,东汉因避刘庄的讳而改称茂才。
34、对人的尊称或敬称:殿下、竖子、麾下、丈人、先考、夫子
35.山东指靖山以东的地区,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江表指长江以西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
西的地区。
36.合从:“从”通“纵”,与六国“连横”之策相对,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
各自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37.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
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是参宿的分野,蜀是井宿的分野,《蜀道难》中“扪参历井
仰”。指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
38.拾遗:唐代武则天时设置,职权为对皇帝进行规劝,并举荐人员。右拾遗属门下省,左
拾遗属中书省。
39.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
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这句中的“公从之”中的“公”也是爵位名称。
40.“社日”,古代祭祀谷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41.言官,是封建官僚机构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察考核各级官吏,劝谏君主
的过失。
42.“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
百姓的意思。
43、教坊司是管理民间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事务。
44.古代所谓的“五礼”是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凶礼,冠婚的事为吉礼,宾客
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平礼。
45.“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
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
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46.“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
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47.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48.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49.“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50.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
笃、勇。
51.执事:指办事的官员。窃:私下里。这两个词都可以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52.“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53.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如《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一郎就是以行第称
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就是以为官之地来称呼。
5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喜悦;
羽,声调激愤。
55.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56、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
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57.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
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58.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
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59.古代的御史原本是史官,后掌管弹劾、纠察官员的过失诸事,御史有权弹劾皇帝的过失。
60.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
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61、“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62、“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
甲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63、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开封,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一样。
64、前四史中,《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汉书》作者范哗,东汉人。《三国志》作
者陈寿,晋朝人。
65、“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
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66.“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祚等等。
67、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秦始皇时始设太学。
68、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
69.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70、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71、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72、“践阵”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73、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74、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75、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76、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77、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78、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79、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80、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81、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82、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83、庠序,古代办学条件较好、资质齐全、学习秩序好的地方学校。
84、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春季举行,故又
称“春闱”。科举考试在明朝时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85、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古代三公之一,位
高于太师。
86、更始,指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创于秦始皇。
87、《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作品以简朴的
语言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88、同年,文中指在科举时代,同榜或同一年中试者。也可以指年龄相同或相同的年份。(原
文:弘有干略政事之才,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手,共研席。)
89、折节,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降低自己身份”。(原文:恪以
理善晓之,悟而自悔,加干为长者。)
90、江都:江都是扬州的古称,扬州又可称广陵、江都、维扬、金陵。
91、总发,即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之年,与“总角”之意
相同。
92、漕运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措施,在文中指通过海道运输粮食来供应军需。(原文:
复从李符督荆湖澧书给征南诸军。)
93.丁税:又叫域亍税,指封建时代政府按人头征税的赋税制度,家中有多少人就按多少人
交税。
94、“戊申”,我国古代使用天干地支记录日序的方法,是农历的一部分,它与干支纪年
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
环记录。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用来纪年,但是不可以纪月、纪时。
95、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文段后“致仕”也是
这个意思,此外还有“告老、解褐”等词。
96、紫袍,古代指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的官服。还包括绯袍、绿袍、青袍,并配有金银鱼袋,
系于带上,垂于身后,可显示官品之高低。
97、仲尼,即孔子,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子木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倡导“性善
论思想”。(木铎①.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
注意。②以喻宣扬教化的人。)
98、节度使,官名。宋代正式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旄节而得名。节
度,意为节制调度。
99、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
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但不能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100、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名称,汉朝时已有此官,其职位仅次于将军。后世其地位虽有降
低,但还是一直作为高级军官的称号。
参考答案:
1.“出”是指京官外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
2.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3.“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错误,该项中的“六艺”是指《诗丛书》
《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
4.“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说法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
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秦设御史大夫,职副丞相,位甚尊;并以御史监郡,遂有
纠察弹劾之权,盖因近臣使作耳目。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而文书
记事乃归太史掌管。
5.根据《荆轲刺秦王》中的“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和“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可知,“变徵”的声调悲凉,“羽”的声调激愤。选项的解释正好相反。
6.“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说法错误,“陛下”不是帝王的谦称,而是敬称。
7.“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错。“御史”是战国时的史官。
8.“博士和学士,在中国古代既是官名,又是学位名称”说法错误,学位名称是近现代才
有这个意思的。
9.“避司马炎讳”解说错误,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故选B。
10.“当时官员五天休息一天”错误。应是“十天休息一天旬假,是唐、宋官员十日一
休的惯例,这种假称“旬假”。
11.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二
12.“赵惠文王十六年”采用的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13.“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说法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伯、
子、男,没有“王”爵。
14.对“士大夫”的解说错误。“士大夫”不仅指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还指官吏。
15.“致仕: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解释错误,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6.“刺史……官阶高于郡守”错误,刺史的官阶应该低于郡守。
17.“面积大小一样”说法错误,诸侯国的面积大小是不一。
18.“将汉朝开国时承袭秦朝的土德(崇尚黄色)改为水德(崇尚黑色说法错误,汉武帝
按照五行相克的信仰,是将汉朝开国时承袭秦朝的水德(崇尚黑色)改为土德(崇尚黄色)。
19.“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错误,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
而非18岁。
20.“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错误,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祭酒。教
授是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的学官。
21.“匈奴君主被称‘赞普"错误,赞普,古代藏族领袖的称呼,匈奴君主被称“单于”。
22.“下车”指官员刚到任。
23.“监察各级官员”错误,“监察各级官员”为御史(府)台的职责。
24.《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
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汉语大
词典》(电子版)【释义】正史:1.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2.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25.“学校”错误,“学校”属礼部掌管,改为“户籍”。
26.在京城贡院举行”错误,应为“在省城贡院举行”。
27.“记录帝王将相的言行”错误,删除“将相”,是记录帝王的言行的.
28.肃宗是皇帝的庙号。
29.”与之相对的是‘东朝'”错误,与之相对的是“外朝”,“东朝”多指太子办公的地方。
30.城隍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31.“辅佐天子的大臣”错误,太子太傅,辅导太子,而非“天子”。
32.“主管科举等事务”错误,“科举”归礼部。
33.“避刘庄的讳”错误,应为“避刘秀的讳”。
34.“对人的尊称或敬称……竖子”错误,“竖子”,小子(含轻蔑意)。
35.“江表指长江以西地区”错误。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36.合从:从通“纵”,与秦国“连横”之策相对,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37.“秦是参宿的分野,蜀是井宿的分野”错误。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
38.“右拾遗属门下省,左拾遗属中书省”错误。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
39.“……’公从之'中的‘公'也是爵位名称”说法错误,该句中“公从之”中的“公”
不是爵位名称,是对男子的尊称。
40.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41."考核"不属于言官的主要职责。
42.孤是君主的自称,《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为孤,寡,
不谷。”而孺人是妇人的称呼,《礼记》:“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日孺人,士
曰妇人,庶人曰妻。”
43.“教坊司是管理民间音乐的官署”错误,应该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44.项表述错误,古代“五礼”是指: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
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45.转'是关于任职授官的”错误,“转”应该是关于职务调动的。
46.《论语》不是“六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
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
秋》。
47.“晦”指农历三十错误,“晦”应为“每月最后一天”。
48.“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错误,应为“名是出生后
不久父亲起的,字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49.吏部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科举是礼部掌管的。
50.对“五行”的理解不对。在本文的语境下,“五行”指的是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
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51.“这两个词都可以用作对对方的敬称”错,“窃”是一个谦辞。
52.“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
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日禅。"
53.“称韩愈为韩昌黎就是以为官之地来称呼”说法错误,“韩昌黎”是以郡望称人。
54.“喜悦”解说错误,应该是“悲凉”。
55.姻亲是和自己通过婚姻关系结成的亲属。血亲就是和基于血缘关系而结成的亲属。两者
没有任何联系,所示“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表述错误,联系不存在包
含关系。
56.“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理解有误。殿下:古代对仅次于天子的诸侯王或皇太子的
尊称。
57、“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应该是对“父亲正妻的称呼”。
58.“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说法错误,应该是“顿首是
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59.“御史有权弹劾皇帝的过失”不正确,御史无权弹劾皇帝。
60.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61、“屯田”有军屯与民屯之分,以军屯为主。
62、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
63、”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一样”说法错误。“二京”和“两都”指长安和洛阳。
64、“《后汉书》作者范晔,东汉人”说法错误。范晔南朝宋。
65、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
66、“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67、“秦始皇时始设太学”说法错误,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是汉代出现的设在
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设于汉武帝元朔五年;
68、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简称《诗》《书》《礼》《易》
《春秋》。
69、“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在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
家和法家。
70、“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71、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
72、“践昨”指古代帝王即位,并没有“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的意思。
73、“师”单用多指的是“军队”
74、“尹”是官的通称,不是官名,令尹、京兆尹并不是知府的简称,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的执政官名。
75、“它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
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76、“然后再作考察”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77、“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他们职位一般。
78、“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必修四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注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T29-200-2019 天津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 2025-2030年中国三色门襟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查验报告
- 家具、建筑用金属及架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中国板栗罐头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咖啡厅行业市场战略规划及供需策略分析报告
- 低压阍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核级管道支承件行业发展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6以小见大妙笔生花-传记的细节与事件居里夫人传精练含解析苏教版选修传记蚜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
- 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数学试题(解析)
- 建筑业投标师聘用合同
- 中国非遗文化傩戏详细介绍课件
- 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习题解析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3课 乐于助人善于助人 通用版
- 道路车辆 48V供电电压 电气要求及试验
- 政府机关保安服务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 小学传承经典筑梦未来演讲稿500字11篇
- 2024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