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汇总
第六单元核心考点清单
综合性学习:堆忘小学生活
3.一田如时。•当存乃发生.随风潜入夜•!厂;
词语积累
细无声.
朝夕相处依依不舍娓娓动听
,|•天街
身临其境曳然而止引人入胜
5.君看川一•出没风波里.
恭恭敬敬无心插柳卜年树木
6.春风乂法;「饱声・明月何心也我还.
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7.作且满园关不行,一枝红杏出墙来.
迫不及待浅笑盈盈娟秀端庄
8,我,:,j人A心边?用眼盈盈处,
歪歪扭扭语重心长稚气未脱,尢"?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
无怨无悔懵微大其发唱黄鸡。
重点句子10.春归何处?门,.一;后。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回_住.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田老师编故事,培养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带“我”理解性背诵
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表达「•我”K二入。&1.早在,小卓刚刚露出小芽儿,小雨细细地—
、殳以K师的思想感情.像酥油一样细腻滋润,(用学过的诗句说一说)
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人■小出汨如必小色遥fi近却尢“
华罗庚用自已幼年读书的亲身经历说明“聪明在2.老师如同母亲一样,那淳淳的教导就像伴着春
风的春雨,滋润我们的心灵.(用学过的诗旬说•说)
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一观点.重在回忆自己学习
的武潜入妆,沧1物州".小.
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思考•告诉我们如何投入将来的
3.生活中,我们要怀着格恩敬艮的心去对待所有
学习和生活中去.
古诗词诵读的收获.比如当我们吃着米饭时,会想到诗句“市钥•
4「一’「;当我们吃着美味的触色时•会想到
记忆性背诵
诗句”苴。叶向.出/风波里
I..*梆依依,•ULF】
2.劝君更尽一杯酒•曲山阳黄无他人.
第六单元知识点小结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
忆录,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启蒙教师,老师的言传身
教在他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师恩令他终生难忘。作者用细
腻的笔触描写了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启迪和熏陶,
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作文上的红双图》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德佳。文中提到的《补
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从
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
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
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文章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如何制作成长纪念册》从收集、筛选资料,分类整理资料,编排
成长纪念册三个方面,为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提供了具体方法,是
学生动手制作成长纪念册的实践指南。教材要求资料的选择要具有
代表性;要给收集的资料分类,并提供了“编年体"和"栏目式”两个奥
料分类的基本方式:提出了编排成长纪念册的基本要求,如,纪念册
一般有封面、扉页、正文等几个部分,要有一个贴切的名字,正文
内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能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创作的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舒缓有致,表现了诗人浓郁的生活热情和
激昂的生活态度,鼓舞少男少女热爰生活、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奋发
向上的热情。这首诗可以作为联欢会上的朗诵材料,也可以用来激
发学生的创作情感,启发学生自己创编诗歌。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先生1956
年在北京大学作的一次演讲。演讲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大家「许多有
名的科学家和作家,都是经过很多次失败,走过很多弯路才成功的"
接着华罗庚先生用自己幼年读书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聪明在于学习,
天才在于积累。这则“阅读材料”可用来启发学生尝试用演讲的方式
回忆自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思考,也可以引发学生思
考如何投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给老师的一封信》通过回忆老师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的几件小
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情感,语言朴实真切,生动感人,为“写
信”这一活动提供了范例。
《毕业赠言》提供了一些示例,供学生借鉴。赠言的对象主要
是老师和同学。这些赠言或是回顾学习生活,抒发惜别之情,或是
感谢老师教导,赞美同学情谊,情感真挚而美好,语言精练而富有
文采。
第六单元考点梳理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1.《老师领进门》先写“我”读小学时遇到了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再写田老师每讲课都
会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为“我”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表达了“我”,田老师的深深感激
之情。
2.1年树木,仃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作者认为老师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心血,即使
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I日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3.《作文上的红双圈》主要讲述1972年5月,“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红五月”征文比赛,语文
老师给“我”的参赛作文《补考》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使“我”的作文发表在刊物上,“我”受到
了激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遒路,成为知名作家的事,体现了老师对学生人生的影响,表达了“我”
对恩师的无限感激。文一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
4.《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何其芳对年轻一代的赞美和向往。读了这首诗歌,
我们更应珍惜这荚好时光,奋发向上。
5.我歌唱星展,我歌唱诞,我歌唱那咦屈卜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是篇演讲稿,作者华罗庚,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7.是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这句话是这篇演讲稿的结尾,总结自己演讲的观点。再次
强调只有通过勤奋学习,不断丰富积累去获取成功的演讲主题。
8.《给老师的一封信》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一年级开学那天,是方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
第二件:方老师指导“我”写字。第:件:运动会上方老师为胜利的孩子骄傲,对失败的孩子温柔鼓
励。在叙步的过程中融入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9.毕业赠言范例
★给老师
①从齐腰高到与肩齐平,整整六年。六年间,每天的两声“老师好”与“老师再见”,载着我对您不
变的情谊。
②敬爱的老师,时间是多么匆匆啊!匆匆中,我们走进小学的课堂;匆匆中,我们又要离开校园,禹
开您!
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您满头的青丝中冒出了一根根白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鱼尾纹悄悄爬上了您
的眼角。但在我眼中,您永远是年轻的,永远是最美的老师!
★给同学
①六个春秋我们在一起,每一次游戏,每一次辩论……都让我回味无穷。它们将化作美好的记忆,珍
藏在我心中。
②嘿,同桌,记得你说过,你的梦想是遨游太空。愿你继续带着梦想展翅高飞,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古诗词诵读
1.《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共
有诗歌迹首,因此又称“诗三百”。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二部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是《诗经》中以景写情的成功范例,是描述
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
2.《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王维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
依依不舍之情。从“劝若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仿佛看到了两个好朋友难分难舍的场
面,体会到诗人送别友人时关心、不舍的复杂情感。
拓展关于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又送王孙去,葺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杜甫《春夜喜雨》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一一听雨一一看雨——想雨。这
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被荚之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人处遮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
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全诗揭示了一个道理:•切美好的事物.最
好的时♦住它萌牛的阶段,它正朝若极盛方向前讲,给人以希里和期盼.
5.《江上渔者》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纳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
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里逑主。范仲淹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希里这首诗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r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
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r浓浓的思攵之情。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拓展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李白《符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叶绍航,南宋中期诗人,其《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告诉我们一
个道理:一切荚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用档。
拓展蕴含哲理的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农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禹别》)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送别词描写春龙时节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时的情景,上片含蓄
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腌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9.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浣溪沙》通过描写清泉寺周围优雅的风光,词人即景抒情怀,体现出自己不服老、执着
生送、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O
10.《清平乐》作者黄庭坚,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因惜春而寻找春天,由满怀希望到最后彻底绝望,表
现了词人对春天的存爱和对荚好”物的不懒追求°
古诗词诵读解析
“古诗词通读”板块共选编了十首古诗词,旨在让学生进一步加
积累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从而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戍边战士在返乡途中抒发感
慨之作。教材节选了最后章,写返乡士兵由眼前的情景勾起内心的
复杂情绪,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一章的大意是:昔日从军出征
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一
路缓缓走来,已经是饥渴交加。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哀痛,没有
人能明白现在我胸中的感慨。前两句表面写了出征和归来时的两种
景致,背后则衬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出发时是春光明媚之景,
然而大好春光之下,士兵却要从军远征,对比之下,越发觉得百般
凄凉;返乡时是冬季,但历经战场生死后能够安然归来,看着眼前
的万物肃杀之象,反而更生出无限欣慰。清代学者王夫之称:"昔我
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靠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这种以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感情的写法,常能获得更
强的艺术效果,因此这两句诗也成为了干古传通的经典。后两句写
归途漫漫,饥渴交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后返乡,明明应
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反而“哀”呢?这里的“哀"更多的可能
是指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心境。在战争中幸存的战士已经踏上
返多的路途,于是才能从容回忆起往昔的情形,但回忆的同时又看
到眼前的景象,两相对比,不禁有时移世易之感,因而触景伤情,
心生凄怆。清代学者方玉润在分析《采薇》一诗时说:“此诗之佳,
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
我哀。”点明了教材节选部分的艺术价值。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古人送
别诗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大意是渭城早上的雨润湿了路面的尘土,
客舍旁的柳树显得格外青翠、清新。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
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诗的前两句写离别之
景,“客舍""杨柳”是与离别相关的典型意象,但一场恰到好处的“朝
雨”过后,飞扬的尘土被润湿,柳枝被洗出青翠的本色,而这焕然一
新的柳色又映照得客舍青青,由此勾勒出清晨雨后一幅清新明朗的
图景,莫定了本诗轻快、悠远而并不悲伤的感情基调。诗的后两句
写离别之情,选取的是饯行之宴接近尾声时的一个劝酒的场景。此
前诗人与朋友应该已经酒过数巡,惜别的话也已经说过很多,但无
论多么不舍,这场酒宴总要结束,朋友启程的时刻总会来临,这时
诗人只能最后一次举杯相劝,因为这一走,到了遥远的安西可就见
不到老朋友也不能再像这样一起喝酒了。阳关在玉门关以南,和玉
门关一样是唐代通往西域的要道,“西出阳关”意味着朋友将踏上一
段寂寞艰难的漫长苦旅。面对离别,诗人表面上只是劝朋友再喝一
杯,但这杯酒背后的意蕴却是极为丰富的: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后
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
知前途的一份深挚的祝愿。“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短短的劝酒辞
是离情的骤然吐露,而这句话背后的深情厚谊,则是一切尽在不言
中。本诗气度从容,意味隽永,摹状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离别之情,
因此被广为传颂。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当时诗人居住
在成都的草堂,生活相对安定,恰逢春夜降雨,故赋此诗。诗的大
意是: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夜雨悄然无声,在不知不觉中随风而至,温柔地滋润大地万物。阴
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到了早上,
那被春雨润泽而显得沉甸甸的花朵,恐怕就要铺满整个锦官城了。
诗的首联用一个"好”字便点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把春雨写得仿佛
通了人性,特地选在这个万物萌生、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联进一
步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雨的“好”:它不仅来得正是时候,而且是随
着和风在夜里轻轻到来,没有猛烈的声势,也没有凄苦的气氛,不
扰人不恼人,充满了温和、可亲之感正是由于这场雨,“细而不骤”,
所以才能润物无声。接下来的颈联,写野外一片漆黑,只能认出江
船灯火,说明天色阴沉得厉害,雨一时不会停,能够真正地“润物”
了,可见真是一场“好雨”!进而,诗人不禁生发出想象:这样一场雨
过后,万物一定能得到足够的滋润,开始萌芽生长。最能代表春景
的莫过于花,诗人想象第二天清晨,春花会带着充足的水分绽放,
潮湿的花瓣看上去似乎沉甸甸的,整个锦官域都要被这艳丽的春色
覆盖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诗中有“渍花枝觉重”一句,诗人或许是
受其影响与启发,由“红湿"而知"花重",下笔巧妙,环环相扣。本
诗题为《春夜喜雨》,"喜"字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但“喜”意都从
罅缝里进透。清浦起龙《读杜心解》称“写雨切夜易,切春难”,可
见杜诗功力之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绝句,
是写给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唐代诗人张籍的。唐代文人喜欢称呼排行,
形成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张籍在兄弟一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
十八”。这首诗写出了长安早春的景象,大意是:皇城中细密的春雨
润滑如酥,远远望去有一片青草之色,可近看却又看不出什么。一
年中最美好的春色就在这早春了,远胜过那烟柳满城的暮春之景。
诗题点明了时间是“早春”,开篇便写了一场小雨,诗人形容它是“润
如酥”,用酥酪来形容雨,那种滋润、顺滑、细密的感觉便呼之欲出
了。接下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堪称绝妙佳句,写春草初萌时,远
看有一片极淡的绿意,但早春的草芽还很短小稀疏,凑近了看反而
不明显。这一道若有若无的青色痕迹,充满了清新、恬淡的美感,
同时还呼应了诗的首句:正因为这场“润如酥”春雨的到来,才促使
了草木萌发,早春气息扑面而来;而通过细细的雨幕望去,那素淡的
草色更是增添了一分似真似幻的朦胧之美。由于满眼是这般美好的
景致,诗人不禁发出一声感叹,最是一年春好处能胜烟柳满皇都J
一个“最”字,正是诗人喜悦心情的绝佳写照。“烟柳满皇都”是晚春
的景色,诗人用它来与早春对比,认为到了暮春时节,处处花红柳
绿,反而不像严冬方尽、春回大地时这一分淡淡的草色那样令人欣
喜、惹人怜爱了。通过这样的对比,更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珍贵和美
妙。全诗风格清新自然,几近口语,但看似平淡的背后,却凝聚了
诗人敏锐的观察和别出心裁的巧思,从而造就了甚至是绘画所不能
及的一种艺术化的景致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大意是:
江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大家都只爱妒鱼鲜美的味道,可渔民们
的一叶小舟,就要为了捕鱼而在风浪中出没。首句说江上往来的人
很多,是为了什么呢?接着引出第二句“但爰妒鱼美”原来是因为妒
鱼味道鲜美,人们到江边来,是想要尽快买到新鲜的妒鱼。诗的后
两句笔锋一转,切换了镜头,写渔民们为了捕捞妒鱼,不得不乘着
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但通过吃鱼人和捕
鱼人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人的言外之意已经呼之欲出:渔民们为生
活所迫,不得不顶风破浪去江中捕妒鱼,这鲜美的味道是靠渔民们
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啊!可世人只爰妒鱼的鲜美,却不知体察渔民的
艰辛,若不是人人竞相追求美味,渔民们也不必冒这么大的危险来
谋生。这首诗语言质朴,言近旨远,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李
绅《悯农》一诗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饱含了
对渔民的关切和同情,同时也带有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其言尽
而意不尽的手法,使这首小诗意蕴隽永,耐人寻味。
《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o诗的大意是:
京口和瓜洲之间隔着长江相对,钟山也只在数重山外。春风吹过,
江岸上的春草又变绿了,那日复一日的明月什么时候能照着我返乡
呢?诗中的第三句最负盛名,一个“绿"字,不仅写出了春日具有代表
性的色彩,更写出了春风吹过草木、送来一片生机的动态变化,甚
至令人感到春风都带有了人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关于这首诗的创
作时间和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王安石
第一次罢相后又复归相位,前往汴京时写的,此时他对推行新法的
信心已经不足,但是又身不由己,所以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
感慨,显露出退隐之意;有人则认为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前赴京为官之时,是通过对充满生机的江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
变法前景的期望,以及渴望功成身退的心情;还有人认为这首诗作
于王安石晚年归隐之后,其政治色彩经不再强烈。关于这首诗主旨
的解读,目前暂无确凿的结论,其背后可能有对故人的怀想、对故
乡的存念、对天地四时规律运行而一己之身无法自主的感慨,等等,
诸多情思可堪玩味。对六年级学生而言,不必在其创作背景、思想
感情等方面作过于深入的挖掘,阅读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大致疏通诗
意、感受"绿”字的妙处上。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写出了诗人
在春日的所见所感。诗的大意是: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落下木屐的痕
迹吧,敲了半天门也不见有人来开门。可是满园子的春色却不是一
道门能够关住的JE有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来。正值大好春日,
诗人想要到园中游览一番,但却没有遇到园子的主人,只能在园外
徘徊,故而写下了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来到园外敲门良久,却没
能进入园中,流露出一种遗憾之情。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到自己虽
然没能进去,却发现有一枝红杏越过墙头、伸到园外,由此想象园
内一定是百花盛开、春色满盈,已经不是一道门或者一堵院墙能够
关住的了,先前的遗憾在此时转为惊喜。诗人写春景,是于小中见
大、于所见推想未见:虽未亲眼得见“满园春色”,但却能从出墙的
这“一枝",遥想墙内诸多花木该是怎样争奇斗艳,想象的空间一下
子扩展开来,使人读来余味无穷。同时,诗人还用一个"出"字,赋
予了景物勃勃生机,进一步点染出浓浓的春意。全诗起承转合十分
自然,看似信手写就,其实含蕴良多,意在言外。例如,诗的首句
即暗含了当时可能是连日阴雨的天气,否则就不太可能穿木屐出门,
也无需有“屐齿印苍苔”的担心了;而末句的“红杏"也正与之相合,正
如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中所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杏花。“此外,诗题为“游园不值”,园子的主人自始至终没有露面。
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不难想象园中的景致,可有着这样美妙景致、
能够显示其主人品位的一座庭园,主人却并没有开放邀人观赏,可
见其人多半是醉心自然、然自乐的性格。“柴扉”虽未开,但门内的
春色已经流露在外;主人虽未见,而其风雅清逸的性情似乎也已经展
现在我们眼前了。所谓“言简义丰",正如此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代词人王观送别友人鲍浩然
时所写的一首词。词的大意是:水就像流动的眼波,山就像聚拢的
眉峰,想要问朋友将要去哪里?正是那有山有水的浙东之地。才刚刚
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你走了,如果你到了江南,还能赶上春天
的话,可一定要和春天同住啊!将眉比作远山、春山,将眼睛比作
水波,古己有之,如唐崔仲容《赠歌姬》:“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
轻蹙远山微。”李白《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都是
把女子的眉眼比喻为曼妙的山水。但这首词的上阕却别出心裁:首先
是故作反转,把山水比作眉眼,顿时令景物也有了几分别的情意;
同时,这里也不再单纯用山水形容女子的眉眼,而是说词人自己的
眉眼,"眼波横”是送别时的泪眼,“眉峰聚”是因不舍而紧蹙的眉头,
暗合了离别的情绪;而“眉眼盈盈处”,既是指友人此行的目的地一山
水灵秀的浙东,同时也表达了无论朋友走到哪里,自己的目光都会
一直追随而去,可谓一语双关,精巧绝伦。送别时百般不舍的情态
和心思,从这样一个绝妙的比喻中丝丝透出,含而不露,令人叫绝。
下阕开头直接点出了送别的主题,"送""又送”的递进把词人心中的
离别之苦描得更加深刻动人。但词人却没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伤
之情中,转而殷切叮嘱将要启程的友人:“若到江南赶上春,干万和
春住。”表面上吐露的是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前景的美好
祝愿,希望对方能和四季中最美好、最具有生机的春天同在,其中
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不已。作为一首送别之作,这首词没有陷人伤
怀的气氛中,而是以精巧的比喻寄寓委婉的情思,迸而含蓄地表达
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可见作者构思之巧、运笔之工
《浣溪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所作的一首词。
词牌“浣溪沙"下的“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简要记
述了写作背景,从中可以知道这首词是苏轼游览清泉寺和兰溪时所
写的。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苏轼在那里
买了块田,但因为来回看地而生病了,便去找一位叫庞安常的聋人
医生看病。这位庞医生虽然身有残疾,但却颖悟过人,被苏轼赞为
异人。苏轼病愈后,与庞安常相约同游清泉寺,寺院紧邻兰溪,溪
水向西流去,于是苏轼即兴作词一首,两人痛饮开怀后方归。词的
大意是:山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间的沙路干净得一尘不
染,日暮雨声萧萧,其中还夹杂着杜鹃鸟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就不
能再年轻一次呢?这寺门前的流水尚且能够向西流,不用哀白发生、
以老去为悲。词的上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暮春兰溪雨后的景色。
首句写兰芽虽然很短,但状态是“浸溪",透露出一股生机和活力,
而且兰芽茂盛,可能正与“兰溪”的得名有关。第二句号漫步于溪边,
沙路极为洁,说明兰溪十分清澈、干净。本句可能脱胎于杜甫的“白
沙青石洗无泥”,以及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但换用了一个“净”
字,就突出了沙路的干、兰溪的清澈。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医疗设备采购合同违约责任认定书
- 2025年度电梯应急救援演练培训服务合同7篇
- 2025年度挂车零配件供应链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化肥电商平台运营及推广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信报箱定制生产与物流配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挖掘机交易税费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商平台会员店铺转让及运营支持合同
- 2025版航空货运代理服务合同书
- 2025光伏项目节能咨询居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行业论坛会务会展组织合同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春节节后收心会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人教版)-418个
- 唐山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全国高考大联考信息卷:数学试题试卷(3)含解析
- 未成年上班知情协议书
- 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34张)
- 恩施州巴东县核桃树煤矿有限公司核桃树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