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具的家
【教学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
“文、次”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
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3.德育目标: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
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
【教学准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
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
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
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
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
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
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
具。
3.认识“文具”: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
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
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
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
(3)生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检查预习。
(1)教师导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和()之间
发生的事。()总丢文具,()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知道
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3)教师指名领读在书上圈画的生字、新词,教师适时正音。
(4)游戏“闪电读词”: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
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教师范读:同学们,解决了生字的难题,让我们一起
走进课文。老师先来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圈画生字的字音。
(6)学生自由读:想不想自己读读课文?我们可以用轻声自
由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方式来读。
(7)轮流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
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
的肯定。)
2.识记生字
(1)游戏“闪电出字卡”。教师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仔细
听。当老师读到课文里的生字时,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第一
个把字卡举起来。
(2)学生举字卡“丢”。指名读准字音。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预设:生1: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一撇加一个“去”
字,就念“丢”
生2:我是用想一想的方法记住的。“去”字就像一个人蹲
在那里。上面的"撇''就像手绢。我想象小朋友们在玩“丢”手绢。
(4)教师读第2自然段,学生举字卡“找”。
教师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找”字。
预设: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找”字。提手旁加
一个“戈“就念"找"。
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找”字。“拍”字右边的“白”
换成“戈”就是“找”。
(5)关注“新”的斤字旁和“些”字左上角的“止”。
(6)小组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三、写字指导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
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
在竖中线上起笔。
力、: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
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阅读愿望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
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预设: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
生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
生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
生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
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
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
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生1:贝贝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总把文具弄丢。
生2:她不爱惜文具,不会整理,不会照管。
生3:她总这样肯定会影响学习。
(师引导教育:文具是我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好伙伴,我们
应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爱惜它们。)
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
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
预设:生1:我确实不知道啊!
生2:我该怎么回答啊?
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
的感受呢?
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
着大眼睛问什么呢?
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师导问: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
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察“包”“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
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
重点:"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示范
“平”的书写,上横稍短。
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
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
并组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四、拓展延伸评价鼓励
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
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
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
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5.总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
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
五、板书设计
文具的家
铅笔橡皮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检查——平平安安回家
六、课后记
本课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学
生的识字效率。通过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轮流读等方式,让
学生在语境中学字。效果较好。
2一分钟
【教学目标】
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会写“钟、元”等7个
生字。
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
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德育目标: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
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教学重点】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借助“要是……
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借助“要是……
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
间吗?(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
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
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
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
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
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
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
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
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钟、迟”是翘舌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
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
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
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
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
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已、经、坐”。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
预设:
“元”的两横略向右上倾斜,竖弯钩从竖中线起笔,要写得
舒展、到位。“钟”是左右结构的字,最后一笔竖要直。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
闹钟迟到公共汽车决定后悔已经叹了口气
(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
(2)齐读。
(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2.回顾: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这个小故事,看
看会带给你们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夯实基础,为
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阅读感悟,探究迟到原因
(一)抓住起因、结果,引发学生质疑。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元元的
想法中你能知道元元一开始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钟的吗?(满不在
乎)指导学生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2.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结合教材中的图片,用教
材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元元此时的心情。(投影显示句子:元元
非常后悔。)
(1)理解“后悔’’的意思。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从哪些词
可以看出元元后悔了?
(2)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才后悔的?找出能表现元元后
悔的句子,读一读。
(二)学习第2〜4自然段,探究元元迟到的原因。
1.过渡:元元只不过是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
分钟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的第2〜4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一找在上学路上,发
生了什么事让元元迟到了。
3.组织学生交流:
(1)出示句段一: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
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
就好了。”
①出示生字卡片“叹”,指导学生再次认读。
②元元为什么叹气?(因为红灯亮了,他过不了马路,时
间被耽搁了。)
③元元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心里会怎么想?
④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着急的心情。
(2)出示句段二:他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
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
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①从“一会儿’’“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元元等了很长
时间。)红绿灯也就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元元为什么会觉得很久
呢?(因为他心里着急。)
②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着急的语气。
③这段话中还有哪个字也能体现出元元心里很着急?(跑。)
尽管如此,车子还是开走了,这意味着什么?
④元元又叹了口气,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指导朗读这段话,读出人物的内心。
(3)出示句段三: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
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从“等啊等,,“一直不见”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一分一秒
地过去了。)
4.教师引读:
(1)师:是啊,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红绿灯的
过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2)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等待公共汽车的过程
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3)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元元一步步走向学校的过
程中过去了——
生:元元非常后悔。
(4)师:就因为这一分钟,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因
为这一分钟,他耽误了学习——
生:元元非常后悔。
三、展开讨论,体会“一分钟”的重要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说一说:你们有没有和元元类似的经
历?
2.你们想对元元说些什么呢?(在交流中懂得要珍惜时
间。)
3.故事想象:题目“第二天的元元”。
经历了这一次迟到,元元第二天会怎么做呢?你们能想象
一下吗?自己先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四、板书设计
五、课后记
“读正确、读通顺”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一年
级处于为识字和朗读打基础的阶段,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
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加强指导。
3动物王国开大会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1个偏旁;会写
“要、连”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
话,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4.德育目标: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
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重点】
读通、读懂长课文;读出角色对话中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
楚。
【教学难点】读出角色对话中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分角
色朗读课文;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朋友,你
们看!多媒体出示动物图片,看图片说动物。(老虎、狗熊、狐
狸、大灰狼、梅花鹿。)
2.引问:这些朋友都是——动物。听说,动物王国要开
大会,你们想参加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板书课
题。
3.齐读课题,引问:你们想知道什么?(预设:谁要开
大会?在哪里开大会?什么时间开大会?)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自主读文。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
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
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读拼音、问同桌、
查字表、猜一猜等。)
2.检查反馈:
(1)生字:
教师引学:同学们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
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教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教师相机正音。)
点拨:“注、舌、准”是翘舌音;“熊、遍、脸”是三拼
#0
预设:
①学习“虎”字出示“虎”字的字理演变图;用“虎”扩词。
②学习“熊”字部件组合记忆生字;用“熊”组词、造句。
③学习“物”字认识新部首“牛字旁”;说说记字好方法。
④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不拘形式地学习其他生字。教师
相机点拨识字方法,并正音正字。
(2)新词:
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
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
试,看记住它们了吗?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
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
鹿。(①学生自由认读;②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③抽读正音、
齐读;④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三、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教师引学:现在请你再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
得更正确、更流利。
2.指名分段接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谁
在发布通知?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
(1)画出文中出现的动物名字。(老虎、狗熊、狐狸、大
灰狼、梅花鹿。)
(2)同桌交流。(狗熊在发通知,请大家来开大会;一共发
布了四次通知。)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拿着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老虎
贴在最上面,狗熊贴在老虎下面,其他动物贴在狗熊下面,形
成金字塔形状。)
3.教师引学:你能根据黑板上动物的名字,结合课文中
的插图,简单说说故事的经过吗?(1)小组尝试说故事;(2)推
选代表到黑板前汇报。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自主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用笔描出每个字的主笔画,
和同桌说说写每个字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2.师生共同书写“要、百、舌”。
(1)引问:这三个字的主笔画各是哪一笔?写时应注意什
么?(预设:都是横,注意写得又平又长。)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再书写对照。
3.学生自主书写“连、还、点”。
(1)学写“工”。(三笔组成,点、横折折撇、捺。注意
第三笔是平捺。)
(2)自主书写“连”和“还”,注意笔顺和结构。写后与同桌
交流,赏析。
(3)独立书写“点”字。注意四点底的第一笔是左点。
4.小组评出写字之星,看所写的字,也要看写字的姿势。
五、课堂延伸,引领学习
1.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和同学做认字活动游戏。
2.熟读课文,和你的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复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动物、
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
二天、大灰狼、梅花鹿。(将动物名称用红色突出。)
(1)找出这些词语中含有的动物名称,并尝试讲讲这个童话
故事。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
故事中的动物名称按照出场顺序贴在黑板上。)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二、围绕插图,品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引问:图上画了什么?它
们在说什么呢?学习第1〜4自然段。
(1)教师引学: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请你用浪线画
出狗熊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再和同桌分角色读一
读。
(2)出示狗熊和狐狸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狗熊的憨厚
和可爱,狐狸的语重心长。)
(3)教师引问:狗熊说的话有什么问题?狐狸说的有道理
吗?(狗熊发布通知时没说时间,狐狸提醒了他。)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二,引问:图上画了谁?猜一
猜,狗熊这次能把通知说清楚吗?学习第5〜10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5〜10自然段,找出狗熊和大灰狼说
的话。
(2)教师导学: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次狗熊的通知说清楚
没?动物大会能开成吗?大灰狼说的话对吗?(狗熊没说清楚具
体时间,动物大会还是开不成,大灰狼说得有道理。)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对狗熊说些什么?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三、四,教师引言:狗熊再次请
示“森林之王’’老虎,这次发布通知后又遇到了梅花鹿,小朋
友们猜猜梅花鹿会对狗熊说些什么。学习第11〜16自然段。
(1)同桌轮读第11〜16自然段,思考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
(这次狗熊没说清楚地点。)
(2)多媒体出示狗熊说的话,引问:你能帮助狗熊把通知说
清楚吗?(学生自主帮助狗熊加上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如:森
林公园、森林广场、狗熊家门前等。)
4.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引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图
上画了什么吗?动物王国的大会开成了吗?学习第17〜18
自然段。
(1)齐读第17〜18自然段,你找到狗熊这次发布的通知了
吗?算上这一次,狗熊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四次。)
(2)多媒体对比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指学生读第四次
通知,引问:这一次的通知狗熊说了哪些信息?教师相机板
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围绕“通知”,训练语言
1.多媒体同时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和狐狸、大灰狼、
梅花鹿的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每种动物不同的语气。
2.出示学习卡,补充通知,集体展示。
学习卡一:快来帮帮狗熊!(在括号里补充语言,使通知意
思完整。)
大家请注意啦!()在()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1)写明时间和地点。
(2)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流,看谁的写得更完整。
自我评同桌评价☆☆☆☆☆
3.出示通知,教师引学:同学们,这里有一则通知,读
一读,你能找到通知里的信息吗?
通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同学,在教学楼
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2018年4月20日
时间:地点:事情:
参加人:通知人:通知时间:
(1)小组交流,填写信息。
(2)集体展示,要想把通知写清楚,要写清哪些方面的内
容?
四、围绕“插图”,复述表演
1.多媒体课件出示本文五幅插图,引学:同学们,你们
能根据插图把故事复述一遍,讲给其他同学听吗?请先自己试
一试,遇到困难可以请老师帮忙。
2.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3.选定一个角色,小组表演这个故事。(1)先在小组内商
量,明确分工,想好台词。(2)结合故事情节与动物特点加上恰
当的动作。(3)小组表演,全班展示。
五、板书设计
动物王国开大会一一>狗熊发通知
六、课后记
讲课时,围绕插图将故事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有序阅读,便
于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脉络。重点针对狗熊发布的四次通
知展开阅读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自主发现在转达通知时应注意的
要点,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
4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
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
“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
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
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
主要情节。
4.德育目标: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
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重点】
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
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难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
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
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
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
中“子”是轻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
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
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
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
看见了一()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
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
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
②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
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
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
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
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1)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习“结玉米”“领结”“中国结”
“张灯结彩”等词语。
(2)学习“掰”。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3)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4)“捧”和“抱”: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
演示)张开双臂拥入怀中为“抱”。(对比做动作)
(5)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教学以上生字
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帮助理解字义。)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图片,用“追”字说话。
(8)蹦:左右结构。编字歌:“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
踢“足”球,就是“蹦”字。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
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①学习“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
一描,写一写。
②学习"常”。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描字,再写字。
③学习“空”。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先
书写部首,再书写整个字。
④学习“非”。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
记忆“竖、三横、竖、三横”。
⑤学习“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
⑥学习“进”。最后写部首“工”。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固生字。
(1)同桌游戏,互考字卡并组词。
(2)全班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
开?学生对口令:火车火车这里开!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推荐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选“最佳
代表”,奖励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
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
(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
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
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无所有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又〜又〜式词语。
(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
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
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
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
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
(3)进行说话训练。太阳、苹果;
(提供主语)独立用“又〜又〜”式词语说话。
2.教师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练读词
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
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
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
(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
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
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
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
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
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
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
来到玉米地这部分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这幅图
上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
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
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
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教师导学: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
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
们去读读写这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
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
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
(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
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4.指导朗读。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
扛着往前走。“(示范: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
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
猴子可笑的口气。)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
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谁来
试试,指名读。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
去追小兔子。’’(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
读。)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
失望的神情。)
(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四、想象创造,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猴妈妈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
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
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
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五、布置作业,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六、课后记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本课教
学时依据本文会认字和会写字,采取多种识字与写字的方法,如:
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口诀记忆法,调动学生感官与身体,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的第四次口语交际,旨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
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
习惯。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呈现了“贴鼻子”这个传统
游戏场景,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第二幅
图展示了两个小女孩的对话,有邀请和回应,并要讲清游戏规
则。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使学生养成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
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教材下方的“小贴士提示了表达的方
法: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这样别人更容易明白。
【教学目标】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
询问。教学重难点: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教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
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
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
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
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
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
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
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师:当然可以!
(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
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师:现场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
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生:我被蒙上了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凭感觉摸到了大
概的位置,多亏同学们提醒我呢!
师:是啊!你第一次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了!(全班同学
哄笑。)
生:我猜小熊鼻子可能和我的眼眉差不多高,可第二次我
还是贴高了,就听同学们喊:“往下!再往下点!再往左!”
我就一点一点在大家的指挥下慢慢移动,最后才找到合适的位
置。
师:看来你真是个有心人啊!还事先判断了一下大概位置
呢,这就是成功的关键啊!
生:可是我没有判断准确,还是贴偏了,还是要谢谢同
学们提醒呢!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我想采访现场的
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
生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
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生3:大家看哪!到现在,小熊的鼻子还歪着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
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
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
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
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
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
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
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师:说得很好。你们谁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游戏?
生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
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
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生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
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
绢”的歌。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
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
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生3:亲子游戏也好玩。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
了钻门洞接力比赛。爸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
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我们小组六
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棒了!老师奖励你们:给你们10分
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
心地玩一玩吧!
1.生兴奋不已,迅速组成小组,各自游戏。
2.室内外气氛热烈,每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积极参与到
喜爱的游戏之中。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
生:太开心了!
师:把你最开心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好吗?
每一个小组选一个说得最好的在班上交流。
生1:我刚才和我同桌玩的是“反口令”游戏。这个游戏
很简单,就是按照口令相反的动作做才对。比如刚才,我让
他“摸左耳”,他就得摸右耳,又让他“抬左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生物合成药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织物产品结构与工艺(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国外文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源广东河源紫金县专门学校驻校教官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农业大学《工作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梅河口康美职业技术学院《缅甸语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冻土共振柱试验机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Unit 5 In the Park Lesson 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上册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结构与平法识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7.1力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小学生勤俭节约课件
-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升级策略方案
- 慢性胰腺炎病教学查房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 【生物】蒸腾作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 《井巷掘进作业》课件
- 提高铝合金外窗防渗漏施工一次合格率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农村砍树赔偿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