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四年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四年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四年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四年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16风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写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风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过程写清楚的,体会风筝给孩子们带来

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小组内交流,以全班汇报的方式来学习本课。

【情感、杰度与价值观】

让孩子产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点:说说课文围绕“风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

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

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一些和风筝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会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重点词语。

难点:初步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

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并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

遍。

2.指名学生读,注意字音。(小组内其他学生纠正或点评)

3.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

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结合语境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

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找到的句子,教师点拨。

5.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生评、师评)

6.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

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1)读一读第2自然段。

(2)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想一想,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做些什么呢?

(4)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课文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适时

理解“憧憬”)

(5)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这一自

然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1)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

放风筝画面。

(3)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

交流。

(4)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

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用心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孩子和我们一样的

感受。

(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这段内容。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字、组词。

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交流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五、课外延伸

1.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2.积累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风筝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句,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

难点:体验风筝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过程

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时是什么心

情吗?

2.学生代表汇报。

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选择第1〜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

三、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1)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2)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3)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比较读的方式

进行)

(4)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的朗读上能感受到

"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5)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文中小朋友的难受呢?(标画关键词句,品

读,感悟。)

(6)分角色比赛读描写人物快乐和难受心情的句子。

2.学习第5〜8自然段。

(1)假如你的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飘走了,你会怎样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第5~8

自然段。

(3)生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逐渐体现出孩子们难过而不甘心的心情

来)

(4)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们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的?

四、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

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学生交流、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五、实践活动,亲身体验

1.亲自动手做一做风筝,到田野、到操场、到广场去放一放风筝,

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2.写一写自己童年幸福、快乐的事。

板书设计

风筝

概括一一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做风筝一一高兴

放风筝—快活

具体《

线断了一一着急

、找风筝一一伤心

课后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蝴蝶(diedie)踪影(zhongzong)憧憬(chongzhong)g

翩翩(pianbian)磨坊(fangfang)丧气(sanshan)

二、组词。

1.多音字组词。

磨m6()坊fdng()

md()fang()

2.比一比,组词语。

圈()拔()筝()歇()

园()拨()争()喝()

三、补全下列成语。

()()飞起越()越()()()起舞

大()()色千()万()()头()气

四、仿写句子。

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

里拼命地奔跑。

2.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教学反思

17麻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

的精神,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悟、演、写的方法逐步深入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深深的

爱。

【情感、杰度与价值观】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

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

难点: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伟大母爱。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事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麻雀》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一百多年来,这个

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你们想读读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自学生字,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字形,可与同学讨论交流。

4.检查自学情况,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5.同桌互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标出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自由认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要写好这些生字有哪些地方必

须特别注意?

3.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4.学生自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2.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1.根据课后第二题自学。根据题中的三个内容,试着把课文分成三

部分。

2.与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了解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写的。

3.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讨论交流。

(1)遭到大风猛烈的摇撼,从树上巢里掉在地上的小麻雀是怎样的?

画出表现小麻雀弱小可怜的词语。

(2)猎狗走近小麻雀,它想干什么?画出表现猎狗凶猛厉害的词语。

(3)引导学生将上面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4)就在小麻雀即将遭到不测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找出有关句

子读一读,图文对照,讨论、探究:

①为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一块石头落地?

②在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老麻雀“临战”前紧张姿态的句子,你从中体

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④老麻雀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

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⑤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麻雀形象的句子,把自己的

感动之情读出来。

2.齐读第6自然段。

思考讨论:凶恶的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是

为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上文,品味感悟。

(1)看到老麻雀和猎狗搏斗,''我"会怎样想?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并把它带走?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小结: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

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

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

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把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2.把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收获与同学交流。

3.提出自己还没弄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4.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采集本上。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2.老麻雀为什么使你感动?

3.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赞颂一下母爱。

六、课后延伸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用实际行动,回报妈妈的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2.初步了解写一件事,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束写清楚。

3.能用几句话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并和同学交流。

【过程与方法】

以小组合作,对着提纲发言的形式,培养学生勇于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一件事进行讲述,享受分享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将如何写一件事的收获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文从字顺地把一件事写清楚。

教学准备

教师:本单元学习内容汇总的课件。

学生:梳理本单元自己学习的收获。

课时安排: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学完课文后的发现。

2.学生讲述自己的发现。

3.学生围绕“如何写一件事”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说说写一件事的要点。

(D交流明白时间、地点、人物。

(2)写清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束。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4)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

4.教师小结记事几个要素。

二、初试身手

(一)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

1.分组交流图片内容,并尝试把图片内容讲清楚。

2.教师指导学生说内容。

(1)先说图片上画的内容,再发挥想象把内容说清楚明白。

(2)想象要在图片的内容上展开,要合理。

3.学生上台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二)观察家人烧菜、擦玻璃或做事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

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1.刚才同学们学习展开学习把图片内容说清楚,现在我们来观察家

人做家务的过程,动作写下来。

2.回想家人做某个家务时顺序,用上恰当的表示细作的词语把这个

过程写出来。

3.学生动手写,教师适时指导、点评。

4.教师小结用一段话写做某家务过程注意事项。

(1)用上表先后顺序的连词。

(2)用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写清做家务的过程。

(4)写完后认真修改,看是否写清楚明白了。

习作:生活万花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中的故事,记录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

2.注意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3.明确叙述中心,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时详略得当。

4.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过程与方法】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叙述事情,使故事生动感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叙事要完整,内容具体和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难点:能在习作中通过自己对事情的叙述和对人物各方面的描写,表

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布置任务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一定

经历了很多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大家愿意把印象深刻的事告诉老师和

同学吗?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作文练习,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3.读本次习作要求。

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1.看了这个话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从话题看,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

(2)话题中的“印象深”,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写详细、写生动。

2.习作要求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哪些事来写。

3.引导小结,明确范围:生活中有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往往

都是作文的材料,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

考,就能感受到。

三、开拓思路,精选题材

1.提示问题,打开思路。

(1)谁做过哪些事?怎样做的?为什么做?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2)你经历过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

(3)家里发生过什么事使你印象深刻?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什

么?

(4)你做错过什么事情?受到老师什么教育并从中记住教训?

(5)有什么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或者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使你

印象深刻?

2.指名学生回答:指名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忆、印象深刻的

事,从不同角度鼓励学生举例子,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

内容。

3.写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是怎样的。

四、读读例文,学习写法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同学,他们准备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讲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

2.读例文《爬天都峰》,说说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3.《小木船》中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4.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板书:写清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5.围绕一个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按一定的顺序来写,运用

恰当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五、独立作文,妙笔生花

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六、佳作引航

教室里的掌声

“六一”前夕,学校要表彰一批优秀队员。班主任建议大家进行竞选

演讲,然后再投票选举。同学们都赞成,于是班主任李老师便宣布竞选开

始。

教室里静悄悄的,谁有勇气打头炮呢?我偷偷地四下一看,大家你看

我,我看你,谁都怕第一个上台。一分钟过去了,突然,戴着眼镜的小女

孩唐一诺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充满信心地走上了讲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

的掌声,大家的目光被她吸引着,那是钦佩的目光。

我是第二个走上讲台的。面对大家的目光,我心里怦怦直跳。刚讲了

四五句就“哑火”了,原先烂熟于心的话突然间“溜走了”。我脑袋里嗡

嗡直响,觉得像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哽着,脸紧张得发烫,手不停地搓着

衣角。我觉得太丢人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躲起来!“她太激动了,

掌声为她加油。”班主任笑着带头鼓掌给我解围。顿时,教室里掌声响起,

这掌声给了我勇气,也给了我自信。一时间,我内心一下子涌出了一股力

量。还好,演说总算完了,我带着满头的汗珠走下了讲台。

后来,好几个同学都演讲得很顺利,很投入,我好羡慕他们。

竞选结束了,我虽然落选了,但掌声依旧在耳边回荡,它给了我自信,

给了我勇气,让我难忘。

点评:习作写了班级中的一次竞选演讲,着重写了自己登台演讲的过

程,抓住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紧张无助,是老师的话语和同学们的掌声

给了自己自信和勇气,坚持演讲完毕。最后,写出自己真情实感。

七、亮点欣赏

1.分享精彩语段。

佳作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

笔,比如,一些语句和段落很是精妙,可谓亮点之处。谁愿意把你写得最

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

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八、互评互改

欣赏了这些同学的亮点,你是否也有所触动。请大家再次回忆让自己

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

影一样放一遍。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别人的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你准

备借鉴别人的哪些写法。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情节)

2.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欣赏。

3.将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九、金玉良言

1.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你有什么成功的

经验?

2.小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一一“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

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这样,我们的写作兴趣在

修改中会得到激发,写作水平在修改中也会得到提高。

十、誉抄作文

第六单元

18牛和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着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动作、语言、神志描写理解人

物的心情,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难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句

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示图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

(牛和鹅)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

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你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

思吗?那你觉得这句有道理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板题,齐读课题)

4.作者介绍。(对“任”进行正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带有生字的新

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查工具书。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赛读。

(3)指读象声词。

(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

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熟读课文,引导质疑

根据学生质疑,梳理出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读拼音,写词语。

1.妹妹得了小儿麻痹症,sui()然下肢瘫痪,但是她ping()

着wGn()强的毅力依然坚持学习,有时sh©n()至读书到深夜。

她大g&i()是太累了,天明时,才htjnhUn()沉沉地睡

着了。

2.我tu。()掉棉袄,扑进奶奶的怀里,搂着奶奶的b6()

子撒娇。

(二)给下面的生字加上“才”,写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莫屋率垂自殳

盲人()象()胸顿足)跤能手

()手言和能()会算()石问路

第2课时

课时安排

1.学着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活动。

2.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

也不同。

教学重点

学着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

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文中部分词语。

2.根据上课时学生质疑并梳理出的若干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出本

课的阅读话题。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1.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

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

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

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

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

法,请你认真读读第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

改变了看法?

(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

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指名读第6自然段,画出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

你能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读一读。

5.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找出描写金奎叔的句子。自己

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6.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

啪”地落到了池塘中。通过这件事,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读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语句。

7.谁来说一说作者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

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

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对鹅,也不再怕它。

8.是啊,金奎叔的话让作者永远难忘!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句话:(课

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

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启发?谁来说说?(不管别人是怎么看待我们

的,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

地认识生活。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9.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吗?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回答)

同学们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

三、总结升华

(课件出示)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

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

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

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

识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学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单地写下来。

板书设计

牛和鹅

'对牛:不怕、欺负一尊敬,不欺负〕不同角度

、对鹅:绕开、害怕一不怕不同结果

教学反思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

3.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

不起来

【过程与方法】

默读中思考,用批注法记住问题,再抓住重点段落的词语体会人物感

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窝囊背后的启示,真切地体会到成长面临的挑战是一笔财富。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落的词语体会人物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叶先生的作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在不懂的地方作批注,努力在上下文中寻找答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

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板书题目:一只——的大

老虎)(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

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

得很奇怪,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结果)。

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

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

课文中的词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

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三、默读课文,填写课后表格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边画出写“我”心理活

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班主任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期待一自信一紧张一不解)

3.再完成课后第二题填写完表格。

4.与同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问题。

4.思考:小作者窝囊吗?你是怎样看待这次演出的?

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你有过紧张的时候吗?

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板书设计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期待上台、

自信排练

)可爱、有趣

紧张演出

不明白哄堂大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默读课文,找出写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

照写一写。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

来。”

教学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写“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

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品读课文相关语句,体会"我''的心理变

化。

2.你对这次表演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你发现作者哪些地方值得

自己学习。

二、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

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

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

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

(1)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2)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

“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

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

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

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三、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

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

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

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

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写自己成长中记忆深刻的事,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写出真切的感受。

课后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期待一一自信一一紧张一一垂头丧气

1

笨拙可爱哄堂大笑

1

失败中也有快乐

课堂作业

一、比一比,组词语。

念()级()桃()练()

岭()极()逃()拣()

二、词语仿写。

垂头丧气(外貌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瞌睡(含有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上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有把握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你先四脚着地()上台,见了他们兄妹俩就()起来,啊呜啊

呜()着,向他们()去,他们逃你就()o等到猎人上场,对

你连开两枪,你就()下来一一死掉。

教学反思

20陀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语言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游戏中蕴含的道理。

2.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丰富情感

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者的叙述,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而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并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难点: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理解和体会“人不

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有关高洪波的录像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高洪波的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自己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掌握词语

本课中用了很多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请你从中找出描写战斗性强的词读一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

受?

2.简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体课件,从这些词语中你能看出小作者

有怎样特点。

3.默读课文,在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梳理文章的脉络

根据提纲把文章分成下面几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给“我”带来欢乐和自豪

7.明事理

四、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识记。

板书设计

陀螺

毫无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胜心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和体会“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提出本节学习要点

二、赏析文章语言美

1.玩陀螺曾经由于什么原因让“我”感到懊恼?又是怎样从懊恼变

成了自豪?(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引导)

2.教师引导从关键语句来体会情感的变化。你能找到描写从懊恼到

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的文字吗?

(1)“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

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

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点引

导学生体会把“快乐”比作“过冬的燕子”这一修辞手法)

(2)“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武

的风姿

(幸福得感觉有点不真实)

(3)“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

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极度的兴奋)

(4)“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

伦不类,士气也大受挫折)

(5)“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

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

以陶醉许久了一一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

力的证明吧!”

3.你们能通过朗读来体现我从懊恼到自豪的这一情感变化吗?(指

导有感情的朗读文字,分别读出懊恼、自豪的语气。)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你怎么理解?

5.小结:一个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忧伤与欢乐。与

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无比精彩。

三、朗读句子,学习写作方法

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用成语进行描写,生动。

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

3.注意刻画人物的心情。

四、谈谈文后的体会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表面写的是陀螺,更像是说谁呢?谈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能只看外表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安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在别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具有安慰他人的意识,学会说安慰

别人的话。

【过程与方法】

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要自然大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

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根据书上内容课前准备好情境表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交际内容

同学们,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当遇到这些

事的时候,有谁接受过别人的安慰?说一说别人是怎样安慰你的?(学生

回答)

看来大家都有被人安慰过的时候。那你们觉得被安慰过之后,心理有

什么变化吗?(学生回答)

二、师生总结,明了方法

1.安慰别人有什么技巧吗?(要问清原因)

2.态度有什么要求吗?(要理解别人,善解人意)

3.语言又要注意些什么?(亲切自然,态度要真诚,语气要亲切)

三、选定情境,实战练习

安慰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爱的播洒。它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

人沐浴到阳光和雨露。现在来看一幅画面(出示图片)。

师:看明白了吗?谁来说说莉莉为什么不开心。

假如你是莉莉的同学,你打算怎么安慰她呢?请同桌之间互相商量一

下。

假设A:我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

好的。

你这是在鼓励她。(师板书:真诚鼓励)

假设B:莉莉,你不要哭了,谁都有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没关系的。

师: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这样莉莉心里就会舒服一些。(师板书:

表示理解)

假设C:莉莉,没关系,只要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一定

能考到100分。

师:你也是在鼓励她,可是,莉莉试卷上的这道题还是不会做,怎么

办?

假设D:莉莉,我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做,我教你吧!

师:你的帮助会使莉莉更快的从失败中走出来。(师板书:主动帮助)

师:如果你只是看到她在哭,那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这时候你要知

道她为什么哭才能安慰她。(师板书:问清原因)

师:其实,所有的语言和帮助都出自于我们对莉莉的同情和关心。

所有这些安慰的语言、行动都来自于我们对莉莉的真诚,只有真诚,

才会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人。(板书,真诚)

四、选定情境,练习安慰

让同学们自己选定情境分组练习。

五、交际范例

小冰:在我出去玩的时候,把手表弄丢了,我真的特别喜欢这块手表,

这块手表是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丢了好心疼啊!

小军:小冰,不要伤心了,这块表也不是故意弄丢的,不要难过了,

你的生日马上就到了,你妈妈知道你喜欢这块手表,一定会再送给你一块

新的手表的。

小冰:小军,谢谢你,这么安慰我。

六、教师总结

今天我看到的不仅是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更感受到的是一股股爱的暖

流与来自于大家内心的一份份自信。安慰,那是夏季的阵阵凉风,能拂去

人们心头的炎热;安慰,那是冬日的红红炉火,能温暖人们冰冷的心窝;

安慰,那是黑夜的甜美歌谣,能排解人们胸中的孤寂……

生活中,当我们看到他人难过、焦虑、忧郁、恐慌时,让我们送去一

个微笑,一次拥抱,一声理解,一句鼓励,一封简洁的邮件,一块小小的

纸巾……只要是真诚的,就一定会把快乐带给他们。与此同时,我们自己

也会收获一份浓浓的快乐。

板书设计

安慰

问清原因表示理解]快乐

励主动帮助j你我

真诚鼓

习作:记一次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自己做游戏,了解游戏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2.观察游戏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达人物的情感。

3.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习作。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

1.先总结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

2.通过做游戏,了解游戏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够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用文字将游戏场面写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游戏和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够将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学会恰当的用

词,做到语句通顺,按一定的顺序记叙。

2.能够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用文字将游戏场面写下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抓住游戏中人物动作、神态等来表达人物心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游戏规则。

学生:课前做自己喜爱的游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名字叫“传话(板书:贴鼻子)

二、介绍游戏规则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卡通画小丑,没有鼻子,它的鼻子得请同学们来

贴上。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随意点同学的学号,点到学号的同学走上讲

台。老师用眼罩蒙住他的眼睛后,让这位同学把鼻子贴在它恰当的位置上。

三、仔细观察,认真表述

1.找同学上来做这个游戏,大家注意观察他的动作、神态。

2.没有蒙上眼睛时他是什么样子?

3.蒙上眼睛后他又是什么样子?

4.这个同学是怎样摸的?

5.其他同学有什么动作,大家怎样喊?

6.提醒他位置怎样移动,他听了没有?

7.结果怎么样?

8.请做游戏的同学谈谈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9.多找几个同学做游戏,同学们继续观察。

四、交流游戏的流程及动作和表现

1.游戏前讲了规则一一怎么玩。

2.谁做游戏一一动作、神态及其他同学的反应。

3.揭示游戏的意义。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让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游戏有仅给我们快乐,

更让我们懂得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我的习作我做主

题目:给自己的习作起一个得意的名字

过程:按游戏过程写

重点:抓住动作神态写出游戏者和观众的心情

六、佳作引航

跳房子

“哈哈,投中了……”“看我的!”你听,我们在做什么?告诉你吧,

我们在玩跳房子,这是很好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