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考核内容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莽原和未名社由鲁迅发起和领导,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文学社团。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冯至等人。沉钟社1929年创立,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是一个专门做情诗的团体。20年代中国话剧艺术也有了较快发展。1907年由曾孝谷、欧阳予倩等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曾上演《黑奴吁天录》。话剧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五四”文学革命后,“爱美剧”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成立。1921~1927年的现代文学,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开始萌生。象征派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是20年代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迥异的一个诗人群体。穆木天、王独清在关于新诗的通信中提出了著名的“纯诗”观念。1923年~1924年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等倡导革命文学。“五卅”运动前后至1927年,茅盾、郭沫若、郁达夫、鲁迅等开始与革命文学靠拢。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与胡适);1919年到1922年,“整理国故”之争;1924年,《语丝》与《现代评论》之争。鸳鸯蝴蝶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代表人物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鸳蝴派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有《玉梨魂》、《广陵潮》等,主要刊物《礼拜六》。受到文学研究会等现实主义作家的批判。学衡派。因《学衡》杂志而得名,吴宓、梅光迪、胡先骕为其主将,反对言文合一,反对新文化运动。甲寅派。因《甲寅》杂志而得名,代表人物章士钊,提倡复古读经,反对新文化运动。第三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将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阳翰笙等。太阳社有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张: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工具性,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主要错误:对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分析,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任务、对象存在错误观点;夸大文学作用;宗派情绪浓厚。革命文学论争的双方:创造社与太阳社;鲁迅和茅盾。革命文学论争产生了积极的后果。1930年左联成立于上海,这是左翼文学的统一战线组织,主要刊物《北斗》、《萌芽》。1936年左联解散。左联主要贡献:①组织各种团体,推动左翼文学发展;②同国民党文化“围剿”展开斗争;③重视理论批评,研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④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⑤开展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③重视培养文学青年。主要错误:①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机械论;②组织上的关门关义、宗派主义。1930年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

...

...

两个口号的论争。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1936年《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发表,文艺界达到广泛团结。第四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1927~1937)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得与失: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其中掺杂了“左”的机械论的错误,这集中表现在文学与革命的关系和文学与群众的关系上。文学大众化思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中国诗歌会的创作方面。与革命文学思潮相比,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或文学脱离政治的自由。30年代自由主义文艺思潮主要有“京派”、“论语派”、“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京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等,刊物有《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要求艺术和政治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京派以“乡村中国”为其主要创作内容。“论语派”因林语堂创办的《论语》杂志而得名,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文学。后期新月派也提出了超脱的文艺观,崇奉“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以“人性论”来攻击无产阶级文学,遭到鲁迅及左翼作家的批评。“自由人”指胡秋原,“第三种人”指苏汶,他们极力反对文艺的阶级性而誓死捍卫文艺的自由。左翼作家对其进行批判。1932年张闻天发表文章,既批评了“留声机”论也批评了非政治主义的观念。

1930年到1931年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属于国民党的右翼文学组织,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意识,遭到鲁迅、瞿秋白等人的批判。3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更加壮大,浪漫主义思潮大为减弱,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所发展。现代诗派是30年代较为成熟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等,主要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进行诗歌创作。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其小说深人、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及性变态心理。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刘呐鸥。他们的小说用缤纷的色彩和快速的节奏来表现半殖民地的病态文明,注意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感觉与印象。

第五节抗战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37~1945)

抗战爆发后,抗战文学运动迅猛发展。

1938年,“文协”成立于武汉。其会刊《抗战文艺》是战时历时最久的刊物。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文艺大众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等小型作品涌现,缺点是流于概念化和内容空疏。1938年后,郭沫若等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成为国统区进步文艺活动的中心。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上海租界的文艺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表现为杂文和戏剧创作。杂文有唐弢、柯灵等“鲁迅风”杂文创作,戏剧有阿英的南明史剧等。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仍然存在。

1940年前后发生了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向林冰强调民间形式为主,葛一虹则对旧形式全盘否定。郭沫若、茅盾、胡风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40年代最大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等,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诗体为主要风格。1945年发生了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讨论。4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仍处于主潮地位,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则处于较弱地位。徐讦、无名氏的后期浪漫派小说,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仍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4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辛笛、陈敬容等人,他们的创作较多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诗的艺术技巧,其作品标志着现代新诗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战国策派因1940年陈铨、林同济创办的《战国策》半月刊而得名,它们宣传法西斯主义与权力意志,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1938年梁实秋发表了文艺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受到张天翼等作家的批评。

第六节解放区文学的兴起

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42年5月,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此次会议旨在解决作家队伍的思想面貌、作家与大众的关系、文学的普及与提高等问题,在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从生活、思想、艺术三方面论述了创造人民文艺的必须的途径,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讲话》还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问题,《讲话》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但由于特殊的时代环境,它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出现了新的面貌:新秧歌运动出现;大批作家深人生活;出现了一批主题和题材新、人物新的作品。解放区文学思潮的特点:①现实主义成为唯一思潮,一花独放,现代主义、浪漫主义黯然失色。②从文学大众化思潮发展到工农兵文学思潮,解放区文学成为工农兵文学。文学思潮艺术方法和手法单一,缺乏丰富多彩和开放性,产生了某些公式化、概念化和图解政治的作品。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开展了整风运动。王实味强调文艺要暴露黑暗,其文章《政治家•艺术家》和《野百合花》受到批评。延安文艺座谈会

...

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1.分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2.简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

对国统区文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开始进人当代文学。重点内容提要东北作家群、孤岛文学创作、左联、文协、七月诗派、九叶诗派。3.简析鸳鸯蝴蝶派、学衡派、甲寅派、战国策派。4.分析评价左联的成就。5.简析两个口号论争。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文学革命开始于年,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1915年9月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3.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4.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了的口号。5.胡适创作的现代最早的白话戏剧是。6.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文学革命的。7.周作人在其《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出与的创作原则。8.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占主潮地位。9.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和通信集中。10.最早代表复古主义文学思潮反对文学革命的是,他在《新申报》上发表、、等文言小说,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11.1921年1月成立于的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2.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有和。13.文学研究会被称为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4.1921年7月成立于的,是五四时期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社团。15.创造社在思想上倾向于。16.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17.在创造社中还有象征派诗人、、。18.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等,都是欧美留学生。19.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主编《诗镌》周刊,提倡,被称为。20.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21.新月社后期,梁实秋宣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2.语丝社成立于年,其主要成员有、、。23.语丝社对中国现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4.成立于1925年的和,都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25.狂飚社的主要成员有、等,受思想影响较深。26.台静农的的小说集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27.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前身是。28.湖畔诗社成立于年,其成员主要有、、、,他们以为特色。29.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成立于年。30.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是。31.话剧在“五四”以前被称为或。32.中国话剧进人第二阶段的标志是产生了。33.田汉1923年成立了,创办了。34.五四时期除文学研究会外的现实主义文学社团还有、、等,五四时期除创造社外的浪漫主义文学社团还有、、等。35.现代主义有许多流派,包括、、等。36.中国初期象征派诗人有、、、。37.李金发早期诗集有、、。38.朱自清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分为三派:、、。39.蒋光慈、沈泽民等于1924年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鼓吹革命文学。40.1919年,李大创与胡适之间发生了之争。4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的口号。42.现代评论派的代表人物有、、。43.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盛行于,又被称为。44.鸳鸯蝴蝶派的主要作家有、、等,其小说的主流是。45.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有和,其作者分别为和。46.学衡派年成立于,其代表人物有、、等。47.甲寅派主要人物是,提倡读经、维护封建性教育。48.最早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和。49.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年成立于,由、和三部分人组成。50.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成立,发起人有、、等,出版会刊。51.左联时期曾进行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52.普罗文学作品最主要的错误倾向是。53.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争。54.30年代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主要有、、、、等。

...

...

55.京派成员主要有、、等,主要刊物有和,京派作家以表现为主要内容。56.论语派成员主要有和,倡导文学。57.1931年~1933年,左联又和“”、“”展开思想论争,论争的中心是。58.自由人指,第三种人指。59.1930年到1931年,由潘公展等国民党党员组成了,其代表作有、。60.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61.现代诗派成员有、、等,创作风格以为主。62.心理分析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有、。63.新感觉派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有、。64.曹禺的是具有浓重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65.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66.《》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67.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关系,起到积极作用。68.是抗战时期街头剧的代表作品。69.孤岛文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和上。70.七月诗派代表人物有、、等。70.是胡风文艺思想的核心。72.后期浪漫派小说家有和。73.九叶诗派诗人有、、、等,其主要创作阵地有和。74.1940年,陈铨,林同济等创办半月刊,被称为。其代表作是。75.解放区文学的发展,以为界,分为两个阶段。76.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贯彻《讲话》精神在文艺上显示最初成绩的是。77.整风运动中,王实味因强调而受到批评。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5年B.1917年C.1919年.1921年2.下列哪位文学家创造了“报章”体?().谭嗣同B.梁启超C.夏曾佑D.黄遵宪3.胡适在下列哪部作品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宗旨?().《易卜生主义》B《文学改良刍议》C.《建设的文学革命论》D《历史的文学观念论》4.谁曾骂桐城派、文选派为“桐城谬种”、“选学妖孽”?().胡适B.陈独秀C.刘半农D.钱玄同5.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下列哪种占主潮地位?().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一C.现代主义D.新浪漫主义6.文学研究会成立于()A.1919年B.1921年.1922年D.1924年7.提出“三美”理论主张的是()A.闻一多B.徐志摩C.梁实秋D.朱湘8.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莽原社B、未名社C.语丝社D.浅草社9.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是().语丝社B.浅草社C.沉钟社D.新月社10.1928年后,下列哪一社团在文学上提出“健康”和“尊严”的原则?().语丝社B.创造社C.新月诗派D.新月社11.下列哪个社团受尼采思想影响较深?()的复古主义流派是().新月社B.未名社C.狂飚社D.莽原社.甲寅派B.学衡派C.国粹派D.礼拜六派12.“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新文学社团是()21.提倡复古读经,压迫学生运动的复古派人物是().湖畔诗社B.创造社C.浅草社D.新月社.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D.林纾13.辛亥革命后,新剧(话剧)以演下列哪种剧型为多?()22.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社会剧B.家庭伦理剧C.悲剧D.才子佳人剧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14.中国最早的话剧社团诞生于哪一年?().茅盾B.鲁迅C.蒋光慈D.钱杏邨.1907年B.1909C.1919年D.1921年23.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的团体是()15.田汉1923年创办了().左翼戏剧家联盟B.艺术剧社C.中国诗歌会D.后期新月.民众戏剧社B.上海戏剧协社C.南国社D.春柳社派16.鲁迅的哪部作品主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表现方式?()24.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的是()《朝花夕拾》B《野草》C《呐喊》D《故事新编》.京派B.左翼作家C.论语派D.中国诗歌会17.提出“象征即兴”说的是()25.30年代以倡导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为主的散文流派是().朱自清B.李金发C.周作人D.王独清.语丝派B.论语派C.京派D.现代派18.最早鼓吹革命文学的社团是()26.30年代提倡战斗的小品文的是().创造社B.春雷社C.太阳社D.后期新月社.《论语》B.《人间世》C.《太白》D.《宇宙风》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27.30年代被鲁迅、瞿秋白等骂为“宠大派文学”的是().胡适B.鲁迅C.李大钊D.茅盾.战国策派B.民族主义文学C.学衡派D.新月派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28.心理分析派的代表作家是()...

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戴望舒B.李金发C.穆木天6.属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有().戴望舒B.李金发C.穆木天D.王独清7.属于新月诗派的人有().徐志摩B.闻一多C.朱湘D.梁实秋8.鲁迅发起或领导的团体有().语丝社B.论语派C.莽原社D.未名社9.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语丝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10.主导倾向是浪漫主义的新文学社团有().浅草社B.弥洒社C.湖畔诗社D.南国社11.下列流派属现代主义的有().象征主义B.未来主义C.自然主义D.意识流12.新文学早期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有().《野草》B.《女神》C.《赵阎王》D.《微雨》13.李金发的诗集有().《微雨》B.《食客与凶年》C.《为幸福而歌》D.《圣母像前》14.下列哪些人物是现代评论派成员?().胡适B.徐志摩C.陈西滢D.王独清15.下列人物属鸳鸯蝴蝶派的有().包天笑B.徐枕亚C.林纾D.周瘦鹃16.学衡派的代表人物有().吴宓B.梅光迪C.章士钊D.林纾.《石秀》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C.《梅雨之夕》D.《上海的狐步舞》23.属于“孤岛文学”的有().《碧血花》B.《杨娥传》C.《王昭君》D.《长夜行》24.七月诗派的成员有。()25.后期浪漫派小说的代表人物是().徐讦B.张爱玲C.孙犁D.无名氏26.战国策派成员有().陈铨B.林同济C.黄震遐D.王平陵2.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4.为什么说1917-1920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6.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8.简析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穆时英B.刘呐鸥C.戴望舒D.施蛰存29.1940年前后民族形式论争中,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的是().葛一虹B.向林冰C.茅盾D.胡风30.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七月诗派B.现代诗派C.中国诗歌会D.九叶诗派31.战国策派的代表作是()《黄人之血》B.《陇海线上》C.《国门之战》D.《野玫瑰》32.因强调暴露黑暗被错误处决的解放区作家是().胡风B.王实味C.萧军D.向林冰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下列人物属于“诗界革命”倡导者的有().梁启超B.黄遵宪C.胡适D.夏曾佑2.下列文章出自胡适之手的有().《文学革命论》B.《谈新诗》C.《文学改良刍议》D.《我之文学改良观》3.下列作品能够体现郭沫若早期(1917-1920)文学思想的有().《生命底文学》B.《三叶集》C.《女神》D.《人的文学》4.下列人物属于封建复古派的有().林琴南B.吴宓C.章士钊D.沈泽民5.下列哪些人物属文研会成员?().沈雁冰B.许地山C.周作人D.鲁迅.穆木天B.王独清C.杨骚D.蒲风17.中国诗歌会的成员有().路翎B.艾青C.田间D.阿垅18.早期普罗文学中具有“革命的浪漫蒂克”倾向的作品有().《复兴》B.《短裤党》C.《菊芬》D.《地泉》19.属于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有().京派B.论语派C.后期创造社D.后期新月派20.下列刊物是京派人物主编的有().《新月》B.《骆驼草》C.《文学季刊》D.《水星》21.下列人物属现代诗派的有().臧克家B.戴望舒C.路易士D.卞之琳22.穆时英的作品有()四、名词解释1.“八事”主张2.人的文学3.文学研究会4.创造社5.新月诗派6.语丝社7.湖畔诗社8.南国社9.现代主义10.象征诗派11.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12.学衡派13.甲寅派14.左联15.中国诗歌会16.普罗文学17.“两个口号”论争18.京派19.论语派20.民族主义文学21.东北作家群26.孤岛文学27.七月诗派28.主观战斗精神29.九叶诗派30.战国策派五、简答、简析题1.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3.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5.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7.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

...

10.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4.试析左联的成就。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25.向培良高长10.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2.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4.试析左联的成就。6.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25.向培良高长虹尼采26.《地《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64.《原野》65.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66.抗战文艺67.“文章下乡,文唐祈唐湜(答出四位即可)《诗创造》《中国新诗》74.《战21.BCD22.BD23.ABD24.BCD25.AD26.AB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11.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六、论述、分析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3.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其不足。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1917晚清文学改良运动2.陈独秀《新青年》3.《文学改良刍议》4.“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5.《终身大事》6.“三大主义”

7.“普遍”“真挚”8.现实主义9.《生命底文学》三叶集10.林纾《荆生》《妖梦》11.北京文学研究会12.《小说月报》《文学

旬刊》13.“为人生”14.东京创造社15.浪漫主义16.文学研究会创造社17.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18.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陈西滢闻一多(答出三人即可)19.新格律诗“新月诗派”20.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21.人性论

22.l924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川岛(答出三人即可)23.散文24.莽原社未名社

之子》27.沉钟社浅草社28.1922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29.春柳社190730.《黑奴吁天录》31.新剧文明戏32.爱美剧33.南国社《南国》半月刊34.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浅草杜沉钟

社新月社35.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新感觉派(答出其中三个即可)

36.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37.《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38.自由诗派格律诗派象征诗派39.春雷社40.“问

题与主义”41.“整理国故”42胡适陈西滢徐志摩43.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礼拜六派”

44.周瘦鹃包天笑徐枕亚李涵秋李定夷(答出其中三个即可)言情小说45.《玉梨魂》《广陵潮》徐枕亚李涵秋46.1922南京吴

宓梅光迪胡先骕47.章士钊48.创造社太阳社49.1930上海创造社太阳社鲁迅及在鲁迅影响下的作家

50.中国诗歌会蒲风穆木天杨骚《新诗歌》51.三52.“革命的浪漫蒂克”53.“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54.京派新月派论语派自由人第三种人55.周作人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李健吾朱光潜(答出其中三个即可)《骆驼草》

《大公报•文艺》副刊乡村中国56.林语堂陶亢德幽默、闲适、性灵57.“自由人”“第三种人”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问题58.胡秋原苏汶59.“民族主义文学”《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国门之战》60.萧军萧红李辉英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

朗(答出其中三个即可)61.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象征主义62.施蛰存《梅雨之夕》《春阳》

63.穆时英

章入伍”68《放下你的鞭子》69.杂文戏剧(话剧也可)70.艾青田间鲁藜71.“主观战斗精神”

72.徐讦无名73.穆旦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笛杜运燮杭约赫

国策》战国策派《野玫瑰》75.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76.新秧歌运动77.文艺暴露黑暗

二、单项选择题

1.B2.B3.C4.B5.A6.B7.A8.C9.C10.Dll.C12.A13.B14.A15.CI6.BI7.C18.B19.A20.B21.C22.B23.C24.A25.B26.C27.B28.D

29.B30.A31.D32.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2.ABC3.AB4.ABC5.ABC6.BCD7.ABC8.ACD9.ABC10.ABCD11.ABD12.ACD13.ABC14.ABC15.ABD16.AB17.ACD18.ABCD19

.ABD20.BCD

四、名词解释

1.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理论见解,宣扬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

2.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人的文学”成为“五四”

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3.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

4.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5.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

派”。

6.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7.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8.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9.现代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

是反传统和非理性,“五四”时期开始传人中国。

10.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有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他们的诗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崇尚“朦胧”与“含蓄”。

11.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主张把小说作为“游戏”与“消遣”的工具,其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人物有包天

笑、徐枕亚、周瘦鹃等。

12.学衡派因1922年吴宓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13.甲寅派是以章土钊为首的封建复古主义流派,反对白话文学,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封建化教育。

1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是左翼作家的统一战线组织,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15.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等,出版会刊《新诗歌》,是一个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16.1928年到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普罗文学主要反映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工农生

活和斗争,表现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心态。

17.发生于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艺界围绕“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展开的争论,是左翼文学界内

部的思想分歧和论争。

18.京派是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围绕《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形成的团体,主张文艺关注人生,但和政治保持距离,代

表作家有周作人、沈从文、萧乾等。

19.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提倡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代表人物有林语堂、陶元德等。

20.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初的国民党文学派别,宣扬封建意识和法西斯思想,代表人物有潘公展、黄震遐等。

21.东北作家群指“九•一八”以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以激昂悲愤的笔触表现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故土的眷恋,

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李辉英等人。

22.现代诗派是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围绕《现代》杂志而形成,强调用“现代的诗歌”来表现“现代的情绪”,代表作家有戴

望舒、卞之琳等人。

23.受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会文学影响而形成于30年代的小说流派,用快节奏的笔触和五彩缤纷的色调来表现半殖民地都市里的病态

文明。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等。

24.心理分析派是30年代的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是施蛰存,小说创作受弗洛伊德性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较深层次挖掘人物的潜意识、

隐意识和性变态心理。

25.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武汉,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成立后,提出了“文章

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26.从1937年11月到1941年12月的四年零一个月的上海租界地区的文学,被称为孤岛文学。孤岛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文和戏剧创

作上。

27.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创办的《七月》杂志而得名,以自由体的形式来表现高昂的

战斗激情,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等。

...

...

28.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艺文思想的核心,胡风为了克服抗战文学中的客观主义和主观公式主义而强调作家创作必须“拥抱现实”“突人

现实”,才能取得现实主义的胜利。

29.九叶诗派是40年代出现于国统区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穆旦等人,其创作达到了忠于时代与忠于艺术创

造的较完美的融合,标志着中国现代诗的成熟。

30.战国策派是40年代国民党的文学派别,宣扬法西斯主义与“尚力政治”,代表人物有陈铨等人。

五、简答、简析题

1.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

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2.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态度是“为人生”,即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有关人生的问题。文学研究会强调文学是人生

的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他们猛烈抨击作为游戏和消遣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3.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他们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的表现、内心自然流露;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

以感情为生命,他们追求文学的全与美,提倡文学无目的论,但同时也强调文学对于时代的重大使命。

4.第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小说以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写实为主的创作方法,以深刻的思想和成

熟的艺术,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第二,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第三,语丝社、

莽原社、未名杜等,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第四,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介绍。

5.第一,浪漫主义社团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女神》、《沉沦》在这时期出版。第二,新月社、浅草社、沉钟社、弥

洒社、湖畔诗社、南国社等,其主导倾向都是浪漫主义。第三。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被大量翻译、介绍。第

四,浪漫主义思潮适合了激情勃发的青年人的追求与理想。

6.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和李大钊关于实验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争论;1919~1922年,胡适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鲁

迅、郭沫若等认为这会诱导青年倒退,从而加以批评;1924年,现代评论派和鲁迅等人就学生运动的论争。

7.鸳鸯蝴蝶派文学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前后,又因《礼拜六》刊物而被称为“礼拜六派”。他们把小说视为游戏、消遣的工

具。其小说的主流是言情小说,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由于迎合市民趣味,此派小说一度繁荣。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对其进行

了不遗余力的批评。

8.第一次发生在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

第二次发生在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华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

第三次发生在1925年,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维护封建性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鲁迅、成仿吾等批判了这一复古思潮。

9.一是1928-1930年左翼文坛和新月派的论战。新月派的“人性论”观念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二是1930-1931年和国民党“民族主

义文学”的论争。鲁迅等人揭露了他们的“庞大派文学”的实质。三是1931-1933年左联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论争的

中心是文艺的阶级性、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10.1935年下半年,党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于1935年底提出“国防文学”口号。1936年4月,

鲁迅、冯雪峰等为了补救“国防文学”在意义上的不明了性,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主张国防文学的人对此指责,

于是发生了长达四五个月的两个口号的论争,使左翼文学处于分裂状态。这场论争,是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

发生的思想分歧和论争。左翼文艺界通过论争达到了团结,为过渡到下一个时期的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11.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高蹈于现实功利之上,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他们的文学思想是以讲求“纯正

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

12.抗战文学思潮有两个特点:①重视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要求文学走到群众中去。②现实主义是抗战文学的主潮,但浪漫派文学和现

...

...

代派文学仍存在。

六、论述、分析题

1.五四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是文学观念、文学的思想内容、文学的语言形式的大解放、大革命。

文学革命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

等近代思想,并出现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

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使白话文学处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

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2.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翼文学运动)兴起于上海,有其历史原因:一、国民党破坏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

年之久的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的格局,有必要提出和建设与革命步调一致的无产阶级文学。二、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

勃开展,使中国作家受到很大鼓舞。三、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作家到达上海,他们经历了阶级斗争的风云变幻,思想进一步革命化。

从混合型的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主要有: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有其历史背景及必然性;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

产阶级文学是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斗争的文学;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最重要的是获得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克服一

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等等。但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粗浅的,存在着片面性和机械论的错误,

尤其是受苏联“拉普”的影响,他们的主张也有不少错误:第一,他们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的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

的主要任务、革命的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第二在文艺思想上,他们夸大文学的作用,说文学能“组织生活”,文学要“超越时代,

创造时代”。他们在强调文艺的宣传作用时,忽视文艺的特征,甚至鼓吹标语口号文学。第三,他们认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行

文学的方向转换,必须对“五四”以来的文学进行批判,他们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茅盾等作家,从而爆发了鲁迅、茅盾等与创造社、

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4.第一,左联的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的迅猛发展。左联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先后成立了剧联、中国诗歌会等组

织。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声势浩大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艺运动。左联对国民党文化“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卓有成效的斗争。

第二,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作为主要工作方针之一,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学习和运用。

左联先后开展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左联还同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进行论争。

第三,左联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吸收革命的文学青年参加左联,组成小组。新文学第二代作家的大部分,是在左翼文学运动的影响、

培育下产生的,为新文学增加了一批新生力量。

5.革命文学思潮,就其主流而言,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的

机械论的庸俗社会学的理论错误。突出表现在两个观点上。一是文学和革命的关系。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齿

轮和螺丝钉”,但是,又不能忽略文艺的独特性,应该尊重文学自身的特点,不能同党的其他事业相混同。左翼作家强调了“齿轮和螺丝

钉”的一面,甚至不适当地引申、夸大,而严重忽视了文学自身的特性。革命文学中的这种左倾思潮,对左翼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

极的影响。二是文学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文学要为劳动人民服务,但却不应俯就大众、迎合大众、媚俗大众。在向大众普及的同时,也要

不断拣一些新的东西提高他们,帮助他们前进。左翼作家们的缺失就在于未能将一些新的思想内容、新的表现方法、新的语言和形式,拣

选后逐渐地加进去,在普及的同时逐渐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因此,革命文学思潮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但同时也掺杂

了许多“左”的错误思潮,直至左联后期,也还比较严重。

6.1943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在当时和以后,成为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党的文艺政策的依

据。《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还

论述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提出“向工农兵普及”、“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等原则,并强调指出:“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

...

...

务更为迫切”。《讲话》还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应把政治标准作为衡量文艺作品的第一标准。《进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

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第二节鲁迅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基本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活动情况。掌握鲁迅代表作在思想内容、人物塑造以及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重点掌握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与表现手法,了解鲁迅杂文、散文的时代背景与艺术特色。考核内容第一节概述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思想与创作过程。家道中落的身世使他从小便体味到世态炎凉。早年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较深。1902年赴日学习。1906年受“幻灯片事件”的影响弃医从文。在东京期间出版《域外小说集》发表《文化偏至论》,提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重要思想和“尊个性而张精神”的主张。《摩罗诗力说》赞扬和介绍了众多“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作品。留日期间形成以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1909年回国。作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到教育部工作。1918年,参与编辑《新青年》。同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五四”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1924-1926年,战斗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支持学生运动,发起和领导了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新文学团体。因时代的剧变而进人苦闷、彷徨期。1926年南下,和共产党联系,开始实现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飞跃。1927年定居上海,阅读并翻译了马克思主义著作。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左联,粉碎国民党文化“围剿”,形成战斗写作的第三个高峰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高度评价了鲁迅,指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二节《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是鲁迅第一本小说集,收入15篇作品。反封建是《呐喊》的总主题。《狂人日记》的主题与人物形象。《狂人日记》旨在“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狂人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呐喊中的农民形象与农民问题的提出。写农民物质上的“病苦”,更侧重写农民精神上的“病苦”。《阿Q正传》的思想艺术成就。未庄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赵老太爷是剥削者压迫者的典型。阿Q则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根源。阿Q悲剧在客观上也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彷徨》中的妇女形象。祥林嫂、爱姑、子君的悲剧一方面说明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与重压,一方面又说明离开社会改革,妇女个人的抗争与奋斗是徒劳的。《彷徨》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涓生、魏连殳、吕纬甫是近代社会的先觉者,作品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奋斗中的孤独,另一方面也显露他们的自私颓废。《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风格;浓郁的乡土风情;结构形式的创新;简洁、生动的语言。《呐喊》、《彷徨》取得的现实主义成就。如实描写深人批判了旧制度旧文化的弊害;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改革国民劣根性的良苦用心。《故事新编》中塑造了众多感人形象。《故事新编》的艺术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交融;古今交融;戏曲艺术的运用。第三节杂文鲁迅一生的杂文集共有17本。鲁迅杂文产生的时代及作家主体的原因。急遽剧烈的社会斗争和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鲁迅杂文的内容丰富广博。鲁迅前期杂文的特点。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探索和研究国民性问题,暴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参与社会斗争。鲁迅后期杂文的特点。政治斗争和时评文字增多;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人的批判;对革命文学的重要见解。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文体的多样性。语言的简练隽永、鲜明生动。...

...第四节《野草》和《朝花夕拾》《野草》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主体的思想状况。黑暗势力浓重强大,作家进入一个探索和彷徨期。《野草》的思想与艺术。既有彷徨、苦闷、寂寞情绪,又着重表现了战斗精神、追求精神、牺牲精神。艺术表达上以象征主义为主,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式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语言精致,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评。艺术上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文笔朴实优美。重点内容提要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主题。2.阿Q形象分析。3.分析精神胜利法及其形成原因。4.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5.分析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贡献。6.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是鲁迅早期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思想武器。2.鲁迅在一文中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重要思想。3.鲁迅前期在一文中强烈赞扬和介绍了浪漫主义诗人和他们的作品。4.留日期间,鲁迅形成了以和为基础的革命民主主义世界观。5.辛亥革命爆发后,鲁迅作文言小说,描述了革命军即将到来时各种人物的反应。6.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7.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8鲁迅在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了,并任常务委员。9.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是,这部小说集的主题是。10.狂人既是一个形象,又是一个形象。11.《阿Q正传》中,代表旧中国农村社会的是,有着至高无上权威的封建性人物是。12.阿Q是时期农民的典型,其主要性格特征是。13.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主要表现两类人物,分别是和14.《呐喊》、《彷徨》在塑造人物上采用的典型化方法。15.《故事新编》中共收人历史小说篇。16.鲁迅杂文创作始于1918年在《新青年》上写至1936年,共有杂文集本。17.鲁迅在一文中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18.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是、和。19.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是,最初发表于20.《野草》艺术上主要采用的方法。21.鲁迅是中国现代的最早创作者。22.《朝花夕拾》共篇散文,原题为。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属于鲁迅在日本期间的创作有()6.以下杂文集中属于鲁迅前期(1918-1927)创作的是().《摩罗诗力说》B.《域外小说集》C.《怀旧》D.《文化偏至论》.《二心集》B.《坟》C.《热风》D.《花边文学》2.由鲁迅发起或领导的社团有()7.《野草》中以乐观的基调表现鲁迅自强不息、顽强战斗精神的作.未名社B.左联C.朝花社D.太阳社品有()3.由鲁迅参与编辑的刊物有().《希望》B.《雪》C.《影的告别》D.《好的故事》.《奔流》B.《新青年》C.《朝花周刊》D.《文艺研究》三、简答、分析题4.《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有()1.简述《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以叙事为主,语言和动作表现为次B.擅长心理分析,2.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语言和动作表现为次3.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C.浓重的风土风情,使小说成为最早的乡土文学4.试析阿Q性格。D.以悲剧为主,也有以讽刺手法为主的喜剧作品5.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5.请选出鲁迅历史小说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6.分析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出关》B.《补天》C.《铸剑》D.《奔月》7.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

...8.为什么说“《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11.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12.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9.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13.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10.简析鲁迅杂文的内容。14.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参考答案:一、填空题l.进化论2.《文化偏至论》3.《摩罗诗力说》4.进化论个性主义5.《怀旧》6.《狂人日记》7.“五四”8.左联9.《呐喊》反封建10.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清醒的启蒙主义者。11.未庄赵太爷12.辛亥革命精神胜利法13.农村劳动妇女、新知识分子14.“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15.816.“随感录”1717.《灯下漫笔》18.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19.《野草》《语丝》20.象征主义21.散文诗22.十《旧事重提》二、多项选择题1.ABD2.ABC3.ABCD4.ACD5.BCD6.BC7.BD三、简答、简析题1.反封建是《呐喊》的总主题,多数作品真实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和《呐喊》不同的是《彷徨》中的主人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而告终。2.《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作者以“吃人”来形容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摧残,倾注了作者对我们民族的极度忧愤的感情。《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3.《呐喊》中的《药》通过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作成人血馒头吃,反映出群众的愚昧麻木和革命者的寂寞、孤独,揭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群众觉悟的重要性。而《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则有着更深刻的描写。辛亥革命没有依靠作为民主革命主义基础的农民群众,没有强大的宣传和启蒙运动,必然是妥协的、不彻底的。小说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4.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自尊自大、自轻自贱,不敢正视现实、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中等。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悲惨命运,不能真正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来。阿Q主观、狭隘、保守,有农民的质朴、愚蠢,也沾上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的悲剧。5.《彷徨》中的几部以女性命运为中心的小说,体现了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祥林嫂被婆婆卖到深山里;后来又被大伯收去房子赶出贺家。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伤风败俗,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封建观念大网络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的一切挣扎努力。《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不公正待遇。祥林嫂和爱姑的悲剧,都深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及长期性、艰巨性。《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但子君奉行的个性解放思想,也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6.《彷徨》中的《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幸福的家庭》等篇都是写新知识分子的。涓生、子君、魏连殳、吕纬甫、作家夫妇,都曾受过近代教育,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资产阶级进步思潮。他们是中国近代社会中最先觉醒的分子,踔厉风发,开风气之先。作品一方面描写社会黑暗势力对这些觉醒者、反抗者的压迫,描写封建统治思想仍然是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习惯传统,觉醒者几乎是和整个社会相矛盾而成为孤独者、异类;另一方面,这些觉醒者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他们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常常会自私卑怯、动摇妥协、消沉颓废、改变初衷。作品表明,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应该别寻新路。7.①《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鲁迅经常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来表现人物。②创作方法以现实主义为主,但也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成分。③很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风情,使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④小说结构形式新颖,体式繁多。⑤语言上以口语为基础,具有简洁、洗炼、生动、峭拔的特点。8.《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这表现在,第一,它如实描绘,毫无讳饰地表现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第二,作品中渗透着作者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表现出与人民大众及其解放事业血肉相连的重要特点。第三,《呐喊》、《彷徨》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期望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第四,作者广泛吸

...

...取,博采众长,根据艺术的需要,大胆创新,从而丰富了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形式服从于性格刻画和主题表现。因此,《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9.①创作方法上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②古今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古人古事为情节主干,但也羼进了一部分现代生活内容。③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10.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①对旧社会、旧文明和复古派的批判。②对封建性反对政权及其反动政策的猛烈抨击。③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揭露、斗争。④对文化、文学战线上错误倾向的批评。⑤对社会病态心理和国民性弱点的暴露、针砭。⑤歌颂新生力量,歌颂革命斗争。11.鲁迅后期杂文(1927-1936)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发展。①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后期杂文对国民党文化专制主义和迫害、屠杀革命作家的罪行进行了坚韧的斗争。②后期杂文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人的批评。③对革命文学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④鲁迅后期杂文更为深刻有力。把历史批判和现实批判紧密结合,把对封建思想道德的批判和对封建性反动政治的批判紧密结合。12.鲁迅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①首先表现在形象性。鲁迅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描象深奥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紧密结合起来,和谐统一。②抒情性和讽刺性。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