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B.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2.植物根尖感知土壤水分梯度,向较高水势侧生长的现象被认为是根的向水化。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正常植株根部较低水势侧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而细胞分裂素缺陷体(MIZl)无根的向水化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表明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控制根的向水化现象的重要决定因素B.水分胁迫导致低水势侧分生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使根向较高水势侧弯曲C.若用一定量的细胞分裂素不对称处理MlZI地下根,则其根可表现出向水化D.植物根的向地性和向水化现象作用机理不同.但都体现了激素作用的两重性3.人群中A遗传病和B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知A、B遗传病致病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只患A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只患B遗传病的儿子,已知此家庭中丈夫体内不含B遗传病致病基因。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A遗传病和B遗传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A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基本相等C.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儿子既患A遗传病又患B遗传病的概率为1/16D.患B遗传病儿子的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4.在ATP—ADP循环及与其相关的生化反应中,不会发生()A.靠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B.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C.由ADP生成ATP时产生水分子D.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5.某二倍体植物出现1株三体,基因型为AaBbb,某次细胞分裂部分图像如下,假设该三体形成的配子可育性相同。叙述错误的是()A.该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图中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该三体能产生6种基因型的配子D.若该三体自交,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是1/1446.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种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子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动物的卵巢和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B.经过程④产生的性状一定能传递给子代C.导致过程③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D.与过程①、②、④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可以产生新基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变温动物。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_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③/②值。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草食哺乳动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示为草食性动物,请分析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为什么不能100%地流入到这一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_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2)如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9.(10分)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鲢鱼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池塘中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_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该池塘生态系统中某种浮游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4)后来,由于工厂废水排入池塘,造成该池塘水体环境严重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稳定性。(5)该生态系统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产物的转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C5与CO2结合形成C3的场所是________。该C3与图中的丙糖磷酸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质,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2)若磷酸转运器的活性受抑制,则暗反应会被________,可能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3)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若该运输过程受阻,则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将会降低,该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调节。11.(15分)近日,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正在东非蔓延,对东非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而造成本次蝗灾的罪魁祸首就是沙漠蝗虫。如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分解者与无机环境未画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包含了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狼位于第_____营养级。(2)此食物网中,牧鸡与蛙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3)目前,控制沙漠蝗群和蝗蝻带的主要方法是,主要使用汽车和空中喷雾器以小剂量(称为超低量(ULV)配方)施用有机磷化学品,此方法属于______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不建议频繁使用,为什么?__________(至少2点)(4)相比于杀虫剂治蝗,中国的“牧鸡治蝗”有效又环保,此种治蝗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5)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虫,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多少克?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巯基乙醇和尿素可以使牛胰核糖核酸酶失去活性,当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时,该核糖核酸酶又复性,说明巯基乙醇和尿素没有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暂时发生变化。【详解】AC、由题意知,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后“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即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才使酶失去了活性,该实验可证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A、C错误;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
D、该实验能说明外界环境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但不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蛋白质是在DNA的指导下经转录和翻译构成形成的,其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的),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变性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明确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其活性丧失,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2、D【解析】
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根据题干的信息“正常植株根部较低水势侧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而细胞分裂素缺陷体(MIZl)无根的向水化”,说明植物根的向水化与细胞分裂素的分布不均匀有关。【详解】A、实验表明细胞分裂素的不对称分布是控制根的向水化的重要决定因素,A正确;B、水分胁迫导致低水势一侧分生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使根向较高水势侧弯曲,B正确;C、若用一定的细胞分裂素不对称处理MIZ1的根部,会表现出根向水化现象,C正确;D、植物根的向地性生长是生长素引起的能体现两重性而根的向水化现象是由细胞分裂素引起的,两侧细胞分裂素都促进细胞分裂,较低水势侧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促进作用更强,无法体现两重性,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时需要结合植物相关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将这个知识点迁移至根的向水化。3、C【解析】
判断遗传病类型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所以可判断A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为隐性遗传,且亲本只有一方携带致病基因,可判断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A、因为该对夫妇都正常,但生有一个只患A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只患B遗传病的儿子,所以这两种遗传病都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患A遗传病女儿的父亲正常,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因为该家庭中丈夫不含B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所以B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控制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由于A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基本相等,B正确;C、该对夫妇是A遗传病的携带者,所以它们再生育孩子患A遗传病的概率为1/4;该对夫妇的妻子是B遗传病的携带者,丈夫无致病基因,所以再生育一个儿子患B遗传病的概率是1/2,故这对夫妇生育一个儿子既患A遗传病又患B遗传病的概率为1/4×1/2=1/8,C错误;D、该家庭中患B遗传病的儿子的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而他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父或外祖母,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应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特点;能根据题干信息绘制遗传系谱图并能据此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4、A【解析】
ATP被称为生物体的“能量通货”,中文名称为腺苷三磷酸。细胞中能生成ATP的反应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细胞中会消耗ATP的反应有光合作用和其它各项生命活动。ATP不仅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更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在细胞中易于再生,因此可以作为源源不断的能源,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所含能量不多,易于转化。ATP在ATP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ADP和Pi,为其它反应提供能量;ADP和Pi在ATP合成酶的作用下脱水形成ATP,其它形式的能量贮存在ATP中。ATP的合成本身是个吸能反应。【详解】A、ATP中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被水解放出能量,也容易通过脱水合成反应重新形成,从而发生ATP-ADP循环,A符合题意;B、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ATP水解所产生的能量用于吸能反应,如肌肉收缩,B不符合题意;C、由ADP生成ATP属于合成生物大分子的反应,需要脱水,C不符合题意;D、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有的用于ATP合成,有的以热能形式散失,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
分析题图:该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体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配对,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再由其基因型,可以判断其可产生8种类型的配子。【详解】A、三体比正常植株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正确;B、图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细胞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C、基因型为AaBbb的三体经减数分裂,用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原理:Aa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1∶1,Bb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bb∶b∶Bb=1∶1∶2∶2,配子种类数=2×4=8,C错误;D、要形成AABB,必须是2个AB配子组合。A配子概率为1/2,B配子的概率为1/6,所以AB配子的概率是1/2×1/6=1/12,后代为AABB的概率是1/12×1/12=1/144,D正确。故选C。6、B【解析】
分析题图:①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该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②表示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③过程后基因发生改变,说明该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④过程后,基因数目减少,应该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详解】A、动物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在动物的卵巢和睾丸中能同时找到AaBb、AB、Ab、aB和ab五种基因型的细胞,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④可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若该变异发生在体细胞,则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③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C正确;D、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图中只有③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因此与过程①、②、④相比,过程③特有的现象是可以产生新基因,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低于提高高于植物中的纤维素很难被动物消化吸收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一部分被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解析】
分析图示,①表示动物获取的食物量,②表示食入量,③表示食入量中被同化的量,而④是同化后除了呼吸作用以外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图中每一部分都有未被下一环节利用的能量【详解】(1)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③)较少,其比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③/②值越大,代表动物食入的能量被同化成自己的能量越多,所以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的比值;植物中的纤维素很难被动物消化吸收,故肉食动物的③/②比草食动物的高些。(2)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消耗、一部分被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故不能100%地流入到下一营养级。【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8、BD样方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动物的同化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即粪便量,各级动物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的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与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题图分析,图中A、B、C、D依次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①②③依次表示光合作用、摄食、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详解】(1)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因此图乙中的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即图甲中的DB,在①、③过程中碳以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2)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通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因此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要采用样方法进行。(3)图乙中,鼠和昆虫都为第二营养级,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植物的同化量,即M包含在植物同化量中,根据分析可知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等于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和第二营养生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N+R。(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反之,就越强,因此,该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解答本题还需要明确自我调节能力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9、种群密度垂直输入传递转换和散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直接恢复力人、鲢鱼、鲤鱼【解析】
1、生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结构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之分。水平结构是指在群落分布的水平方向上,常成镶嵌分布。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生物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层与光照条件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量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如:二氧化碳和水的循环等。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4、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详解】(1)鲢鱼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不同的鱼类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换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物质循环是指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所以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3)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本题中的药用价值也是属于直接价值;(4)该生态系统已经受到损坏但其结构和功能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体现的是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5)根据图像信息,该生态系统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人、鲢鱼、鲤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和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0、叶绿体基质不是丙糖磷酸是在ATP和NADPH(光反应产物)参与下C3被还原的产物抑制叶绿体内丙糖磷酸浓度增加;从叶绿体外转运进的Pi减少;叶绿体中淀粉积累;光反应产生的ATP减少负)反馈【解析】
图示为暗反应过程和光合产物的转化,暗反应产生的丙糖磷酸可进入细胞质合成蔗糖,蔗糖可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也可以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等部位进行氧化分解供能或转化成淀粉储藏起来。叶绿体基质中也能由葡萄糖形成淀粉。【详解】(1)C5与CO2结合形成C3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据图可知,丙糖磷酸是在ATP和NADPH(光反应产物)参与下C3被还原的产物,而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不消耗能量,所以C5与CO2结合形成的C3与图中的丙糖磷酸不是同一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押金合同范本
- 2025年漳州货运准驾证模拟考试
- 医院器械采购合同范本
- 加工类协议合同范本
- 办公窗帘购销合同范本
- 村级采购合同范本
- 代销铺货合同范本
- 买卖合同和货运合同范本
- 专利转让英文合同范例
- 北京不备案施工合同范本
- 专题13《竹里馆》课件(共28张ppt)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9846.4-2004胶合板第4部分:普通胶合板外观分等技术条件
- GB/T 17836-1999通用航空机场设备设施
- GB/T 13012-2008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的测量方法
- 2023年全国高中生物联赛竞赛试题和答案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小学语文中高学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 《木兰诗》第二课时(公开课)课件
- 核电项目人桥吊车抗震计算书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