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1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2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3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4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1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结束。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的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历史与现实的反差如此之巨大,让人感慨万千。大家把目光投向俄国的大地,了解那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群众向列宁墓敬献花圈苏联国旗第2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第3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在这些国家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空前激化,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

列宁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链条薄弱环节,一国首先发生,一国可以胜利。

第4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的废除和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是由沙皇政府进行的,但按其内容来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可是这次改革又是不彻底的,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国内保有大量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发展仍受到一定阻碍。——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一、十月革命背景---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根源: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第5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有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经济:

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但落后于西方国家。第6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农民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化。营业税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政治:

国内矛盾尖锐,工农革命性强。第7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一战爆发后,贪婪的沙皇政府马上卷入战争,很快暴露了其经济落后的本来面目。1914年8月时,俄国已缺少3O万支步枪,1916年,仍有20万士兵没有武器。由于俄国在战争中不断失利,到1917年,俄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战争使得沙俄经济更加陷入困境。1916年,因大量劳动力投入战争,全国播种面积较之1909年下降85%,马匹减少500万匹,粮食价格上涨50%,食品供应非常紧张。国际: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第8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主观方面: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1、工人运动高涨。

2、无产阶级政党

建立:1903年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成立

成熟: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第9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一)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工人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

3月8日,9万群众集会涅瓦大街;

3月9日,20万群众集会涅瓦大街;

3月10日,彼得格勒工人总罢工。

3月11日晚,600名士兵起义;

3月12日晨,10200名士兵起义;

3月12日午,25700名士兵起义;

3月12日晚,66700名士兵起义。

第10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结果:

1、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罗曼诺夫王朝;

2、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武装力量)。

3月15日午夜,沙皇签署退位宣言。罗曼诺夫王朝崩溃!

370年俄国沙皇体制在8天之内终结!

在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支持下,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两个政权并存。第11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革命性质判断主要依据:

革命任务和革命成果。二月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罗曼诺夫王朝;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第12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了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它宣布实行大赦,允许言论、出版、集会自由等,并准备实行宪政改革,将战争进行下去。这些措施A.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B.使美国最终参加了一战C.满足了人民的迫切愿望D.推动了护法运动的开展解析:题干中提到“将战争进行下去”说明当时的临时政府并没有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故A项正确;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A第13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14·海南卷)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思路

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军队。答案A第14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二)列宁的斗争策略

1、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四月提纲》。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的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建立苏维埃共和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革命的和平发展方针。

第15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以及土地改革、银行国有化、工人监督企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一系列目标,却没有直接提出建立公有制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由此可见①夺取政权是布尔什维克面临的主要任务②列宁抓住了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③实行公有制不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④革命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已经实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选项①由“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即可确定;土地、面包、和平是当时俄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列宁提出的目标即围绕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争取群众的支持,②正确;没有直接提出建立公有制不等于就不是目标,③错误;《四月提纲》只是指导革命转变,它提出的时候还是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由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还未实现,④错误。答案C第16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七月流血事件!!!克伦斯基踏着鲜血出任总理,实施“白色恐怖”。查封《工人之路报》!革命家被抓捕!列宁遭通缉!2、七月流血事件——和平道路的幻灭

革命策略的转变:

和平→武装起义第17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布尔什维克党“六大”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

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军事形式,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由和平夺权变为暴力夺权的因素: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俄军在前线惨败。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掌握苏维埃的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第18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

7日上午---《告俄国公民书》。

7日晚上---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被攻破。

工兵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19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917年11月7日夜,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

1、《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2、《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3、《土地法令》--宣布废除地主土地制度。4、成立人民委员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0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行使政权的声明(节选)由于受到占压倒多数的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支持,并立足于工人和彼得格勒驻军的胜利起义,大会兹决定将政府的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苏维埃权力机关将立即提出建议:对所有国家实现民主的和平,并立即在所有前线实行停战。它保证地主的、皇室的和寺院的全部土地,将无偿地转移给农民委员会;它将保卫士兵的权利,引导军队实现完全民主化;它将创立工人监督工业生产制度;它将保证在规定日期召开立宪会议;它将以面包供给城市,以首要必需品供给农村;它将保卫俄国境内各个民族都有自决的权利。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平、土地的要求

第21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和平法令

"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被战争弄得筋疲力尽、困顿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正义和平或民主和平,即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本政府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条约,并认为停战时期最好在三个月以上,以便使所有卷入战争或被迫参战的民族代表所参加的和约谈判完全可能结束,同时使各国最高人民代表会议完全可能召集起来最终批准和的条件。"第22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土地法令

(1)立刻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赎金。(2)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直到召开立宪会议时为止。(5)普通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的土地概不没收。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不同点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沙皇政府

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性质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二者紧密相连,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第24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三、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对俄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走上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苏俄的成就举世皆知:它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三百年来一统天下的巨大危机;它用三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用两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把一个愚昧、落后、腐朽的三流国家改造成了一个超级大国;它在抵抗并粉碎纳粹德国的世界性大战中居功厥伟;它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第25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对世界: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列主义)和实践指导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第26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1、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共成立准备思想条件。2、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予了很大帮助。

3、俄国十月革命是暴力夺取政权,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照搬苏联模式,坚持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第27页,讲稿共3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919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