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学 消化系统疾病_第1页
病理解剖学 消化系统疾病_第2页
病理解剖学 消化系统疾病_第3页
病理解剖学 消化系统疾病_第4页
病理解剖学 消化系统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系统疾病DiseasesoftheDigestiveSystem

吴爱萍副教授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病毒性肝炎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胆汁分泌功能Bilesecretion合成血浆蛋白Synthesisofplasmaproteins合成凝血因子Synthesisofcoagulationfactors营养代谢Nutrientmetabolism药物代谢Drugmetabolism解毒功能Detoxication肝脏的结构和功能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小叶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肝A的分支门V的分支胆小管汇合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脏的结构和功能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脏的结构和功能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脏的结构和功能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马英九(1950~),台湾地区领导人2、罗文(1945~2002),香港乐坛天皇巨星3、薛岳(1896~1998),病逝于台湾,103岁4、路遥(1949~1992),乙肝肝硬化肝癌5、叶赫那拉氏慈禧:黄疸肝炎6、付彪:两次肝脏移植,未能挽救生命

7、贾平凹:已早期肝硬化8、曾国蕃:家族乙肝

9、张之洞:死于肝疾

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变质性炎)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概述1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不详不详无输血注射不详单链RNAHGV庚不详合并妊娠20%无肠道2-832-3nm单链RNAHEV戊有共同感染3-4共同感染<54-7缺陷RNAHDV丁有极少>702-2630-60nm单链RNAHCV丙有<1%5-10密切接触输血注射4-2643nmDNAHBV乙无0.1-0.4无肠道2-627nm单链RNAHAV甲癌变暴发流行(%)慢性迁延(%)传染途径潜伏期(周)大小及性质病毒1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甲、戊型:

经口传染(饮水食物被污染)

可暴发流行乙、丙、丁、庚型:

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分泌物中,

经血道、性接触及其它密切接触传染,

呈散发趋向

要点1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是病毒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肝炎的病变类型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密切的关系。1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①免疫功能正常,感染病毒的数量较少,毒力较弱

——急性(普通型)肝炎

②免疫功能过强,感染病毒的数量多,毒力强

——重型肝炎。

③有病毒感染,但免疫功能不足——慢性肝炎。

④免疫功能耐受或缺陷,病毒与宿主共生

——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战场1、

乙肝在肝细胞内复制,以发芽的形式释放入血,肝细胞膜上残留病毒抗原成分。病毒入血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1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2、

甲肝与丁肝在肝内繁殖直接损害肝细胞。

3、乙肝、丙肝、丁肝感染与肝癌发生有关。1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二、基本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属于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表现为:1、肝细胞变性:细胞水肿、嗜酸性变2、肝细胞死亡:溶解性坏死、凋亡3、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单核细胞4、再生:肝细胞再生,间质的反应性增生及小

胆管再生5、纤维化1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肝细胞变性(1)细胞水肿:胞浆疏松化和气球样变(2)嗜酸性变1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网状、半透明,称为胞浆疏松化。肝细胞体积胀大呈球形,胞浆疏松,染色淡,几乎透明,称气球样变。(1)细胞水肿:1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多累及单个或几个散在分布于小叶内的肝细胞,其胞浆内水分脱失,体积缩小,胞浆红染。核染色也较深。(2)嗜酸性变:2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细胞变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溶解坏死多见●嗜酸性变→嗜酸性坏死少见2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点状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凋亡(嗜酸性坏死)溶解性坏死2、肝细胞坏死与凋亡2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细胞坏死灶较小,仅累及一个至几个肝细胞,肝细胞溶解,炎细胞浸润。急性普通型肝炎示点状坏死1)点状坏死2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界板区肝细胞坏死,细胞崩解呈灶状、片带状,内有炎细胞浸润。2)碎片状坏死2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肝细胞坏死带。坏死处伴有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后期成为纤维间隔而分隔小叶。3)桥接坏死:2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组织的坏死呈弥漫性,自小叶中央开始,向四周扩延,肝索解离,肝细胞溶解,仅小叶周边可残留少数肝细胞。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4)大片坏死:2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嗜酸性变的肝细胞进一步发展,胞浆更加浓缩红染,核浓缩或消失。如形成深红色均一浓染的圆形小体则为嗜酸性小体。凋亡:2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点状坏死细胞水肿溶解性坏死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大片坏死嗜酸性变

凋亡(嗜酸性坏死)

总结2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炎时在汇管区或小叶内坏死区常有程度不等的炎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有时见少量的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3、炎细胞浸润2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4、再生(1)肝细胞再生●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胞质略嗜碱性,核大深染,可见双核。●再生的肝细胞沿原有的网状支架排列,或团块状排列(结节状再生)多见于肝炎恢复期或慢性阶段。3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沿未破坏的网状支架进行,可恢复原有结构----完全再生。(1)肝细胞再生3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网状支架塌陷,肝细胞再生形成不规则的结节状--结节状再生。(1)肝细胞再生3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①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②间叶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③小胆管增生。(2)间质反应性增生3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5、纤维化

纤维化多为不可逆,对肝脏血流和肝细胞灌注有明显的影响,最终形成肝硬化。3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总结:基本病理变化病毒性肝炎属于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表现为:1、肝细胞变性:细胞水肿、嗜酸性变2、肝细胞死亡:溶解性坏死、凋亡3、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单核细胞4、再生:肝细胞再生,间质的反应性增生及小

胆管再生5、纤维化3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三、各型病毒性肝炎病变特点(自学内容)3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毛玻璃样肝细胞

肝细胞充满嗜酸性细颗粒物质,半透明呈毛玻璃样改变HBsAg携带者及慢性肝炎HBsAg呈阳性3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毛玻璃样肝细胞是乙型肝炎一种特殊的形态学特征3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四、临床病理类型

无黄疸型急性病普通型黄疸型毒性轻度肝慢性中度炎重度

急性重型亚急性肝硬化3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急性(普通型)肝炎最常见⑴临床类型:黄疸型(甲、丁、戊型)无黄疸型(多为乙型)4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广泛肝细胞变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2.坏死轻微,主要为点状坏死4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急性肝炎大体: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质较软,表面光滑,切面黄染。4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急性普通型肝炎病变特点

acuteviralhepatitis1.广泛肝细胞变性,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2.坏死轻微,主要为点状坏死3.肝细胞完全再生4.门管区轻度炎细胞浸润网状纤维支架完整,完全恢复原结构功能4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①肝大,肝区疼痛。乏力,厌油,恶心,呕吐。②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可有肝功能异常及黄疸。③半年至一年内逐渐恢复,约10%发展为慢性肝炎,主要为乙、丙型肝炎。4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2、慢性(普通型)肝炎

★病程半年以上者即为慢性肝炎★主要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根据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4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轻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mildviralhepatitis1.肝细胞:坏死较轻,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坏死2.汇管区:

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少量纤维组织增生。3.小叶结构:

肝小叶界板无破坏,小叶结构清楚。4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轻度慢性肝炎1.肝细胞:坏死较轻,点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坏死2.汇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明显,少量纤维组织增生。3.小叶结构:肝小叶界板无破坏,小叶结构清楚。4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2)中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

chronicintermediateviralhepatitis1.变性坏死明显:点状坏死,中度碎片坏死及桥接坏死。2.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3.门管区或肝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4.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4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变性坏死明显:点状坏死,中度碎片坏死及桥接坏死。2.肝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3.门管区或肝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4.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4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3)重度慢性肝炎病变特点1.肝细胞坏死较严重:重度碎片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2.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3.纤维组织增生呈星芒状向小叶内伸展,形成纤维间隔分割小叶结构。4.门管区及肝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5.晚期则假小叶形成(早期肝硬化)。5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细胞坏死较严重:重度碎片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门管区及肝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5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细胞坏死较严重:重度碎片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门管区及肝小叶内炎细胞浸润明显。5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3.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少见,起病急,病程短,病变严重,死亡率高,临床称暴发型、电击型或恶性肝炎。5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

Microscopy:acuteseverehepatitis◆肝细胞弥漫性大片坏死,仅少量变性的肝细胞残留;◆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肝窦扩张充血、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小胆管增生;◆门管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5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肝细胞弥漫性大片坏死,仅少量变性的肝细胞残留;◆肝细胞再生不明显;

◆肝窦扩张充血、出血,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小胆管增生;◆门管区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5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大体:肝脏体积迅速缩小,尤以左叶为甚,质地柔软,被膜皱缩,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称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5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临床表现

肝细胞性黄疸

出血倾向

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结局

死亡率高:>70%

渡过急性期→亚急性重型

2013复旦黄洋林森浩N-二甲基亚硝胺5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2)亚急性重型肝炎病变特点

◆肝细胞大片坏死,但小叶周边肝细胞残留◆肝细胞不规则再生肝细胞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增生,小胆管增生明显。◆炎细胞浸润显著。网状纤维支架塌陷纤维化假小叶(坏死后性肝硬化)5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亚急性重症肝炎

◆肝细胞大片坏死,◆炎细胞浸润显著。5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肉眼肝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亚急性黄色肝萎缩)6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结局

停止发展有治愈的可能

继续发展→肝功能衰竭→死亡

坏死后性肝硬化6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硬化(livercirrhosis)6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马英九(1950~),台湾地区领导人,中国国民党主席。2、罗文(1945~2002),香港乐坛天皇巨星。3、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病逝于台湾,享

年103岁。4、路遥(1949年~1992年),因肝病早逝,年仅43岁。5、孙中山“中华民国国父”。6、付彪:两次肝脏移植,仍然未能挽救他的生命

7、路遥:死于乙肝-肝硬化-肝癌

8、贾平凹:已早期肝硬化6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6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硬化

概念: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使肝小叶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肝脏变形、变硬而形成慢性肝脏疾病。6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按病因分类:

病毒性肝炎性酒精性胆汁性

淤血性寄生虫性Wilson病隐源性按形态分类:小结节型3-5mm,<1cm

大结节型>1-3cm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早期肝硬化)综合分类:结合病因、临床特点及临床表现分为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坏死后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肝硬化6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一、门脉性肝硬化(portalcirrhosis)(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⑴病毒性肝炎: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尤其乙型、丙型肝炎。⑵慢性酒精中毒:肝脂变肝硬化⑶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蛋氨酸或胆碱类物质肝脏合成磷脂障碍脂肪肝肝硬化⑷有毒物质的损伤作用:四氯化碳、辛可芬6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2、发病机制各种原因导致肝损伤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变形、变硬不可逆的形态改变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肝小叶结构改变肝血液循环途径改变6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强调三点①病变基础: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②病变发展: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③实质和间质增生的后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改建门脉性肝硬化—发病机制6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初期增生的纤维组织虽形成小的条索,但尚未互相连接而构成假小叶时称为肝纤维化,为可复性改变。如继续进展,小叶中央区和汇管区等处的纤维间隔互相连接,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而形成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发病机制7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假小叶: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包绕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大小不等、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肝细胞索排列紊乱,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细胞再生门脉性肝硬化病理变化镜下:7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镜下●纤维化假小叶形成:增生纤维组织将再生肝细胞结节分割包围成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的肝细胞团●慢性炎细胞浸润●

小胆管内淤胆●新生的小胆管和假胆管●原有肝损害的病变7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门脉性肝硬化—病理变化7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肉眼:早中期体积正常或略大质地稍硬后期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表面及切面见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大小相近,小于1cm,有纤维包绕,可呈黄褐色或黄绿色门脉性肝硬化病理变化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7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门脉高压症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侧支循环形成胃肠道淤血、水肿肝功能障碍蛋白合成障碍出血倾向胆色素代谢障碍对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肝性脑病(肝昏迷)门脉性肝硬化—临床病理联系7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门脉高压症—原因7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门脉高压症—原因7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门脉高压症—原因7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门静脉压力增高假小叶、纤维化压迫小叶下静脉门静脉回流受阻肝动脉和门静脉异常吻合门脉高压症肝血窦闭塞纤维化门脉高压症—原因8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慢性淤血性脾肿大→脾亢

●胃肠道淤血、水肿

→食欲↓

●腹水

●侧支循环形成

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8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脾肿大8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慢性淤血性脾肿大→脾亢

●胃肠道淤血、水肿

→食欲↓

●腹水

●侧支循环形成

门脉高压症—临床表现8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硬化腹水原因:门脉高压,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升高;肝合成蛋白质功能减退,血浆渗透压下降;肝灭活激素功能下降,醛固酮、抗利尿素水平升高,水钠潴留。8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侧支循环形成●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大出血(经胃冠状静脉)●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便血→贫血(经肠系膜下静脉)●脐周及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现象(经脐静脉和脐旁静脉)8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胃底静脉曲张8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腹壁静脉曲张(海蛇头)8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1)肝脏对雌激素灭活作用下降:男性乳腺发育、蜘蛛状血管痣2)肝合成凝血成分减少,脾大、功能亢进:出血倾向3)肝内胆管阻塞,肝细胞坏死:黄疸4)蛋白质合成障碍:血浆蛋白降低,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5)肠内物质解毒功能下降:肝性脑病(肝昏迷)肝功能障碍(Hepaticfailure)8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Spidernevi蜘蛛痣肝功能不全,肝脏灭活雌激素功能减弱,体内雌激素过多,引起体表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之为蜘蛛痣。8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9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9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预后:

1、早、中期经积极治疗,可使病变稳定。

2、晚期可导致肝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癌变(多见于HBSAg持续阳性者)薛岳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1952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后病逝于台湾,享年103岁。9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二、坏死后性肝硬化

(postnecroticcirrhosis)㈠病因1.病毒性肝炎:多由亚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2.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定义:在肝实质细胞大片坏死基础上形成的肝硬化。9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病理变化—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假小叶形态大小不一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胆色素沉积纤维间隔较宽,厚薄不均,其内可见炎细胞浸润及小胆管增生坏死后性肝硬化9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肝脏体积缩小变硬,以左叶为甚,变形明显。表面见结节较大,且大小不等,相差悬殊,最大结节直径5-6cm。苦瓜皮样外观病理变化—大体9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切面见结节呈黄褐色或黄绿色。结节间增生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宽窄不均。9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postnecroticcirrhosis结节>1厘米(6厘米),宽阔的纤维间隔97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7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示巨块型肝癌,↑示坏死后性肝硬化切面见结节大小悬殊,周围的纤维间隔明显增宽结局:一般病程较短,肝功能障碍也较明显,癌变率较高。98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8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癌变率高癌变率低癌变

肝功能障碍出现早且重,门脉高压症则出现晚且轻

门脉高压症出现早且重,晚期出现肝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假小叶形态奇异、大小悬殊,可见肝细胞大片坏死的基础病变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镜检表面或切面出现大结节或大小不等结节,结节直径多大于1.0cm,纤维间隔宽阔,且明显宽窄不一

表面或切面密布大小相仿的结节,直径一般不超1.0cm,纤维间隔纤细,且宽窄比较一致大体多来源于亚急性重症肝炎,部分来源于重度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性肝炎等多因素引起病因坏死后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与坏死后性肝硬化鉴别表99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99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第十二节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一)胃癌(gastriccarcinoma)好发年龄40-60岁,男多于女病因:与食用鱼肉类熏制食品、含亚硝基化合物食物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好发部位:胃窦部(小弯侧)100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0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病理变化(1)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只限于粘膜层。微小癌:直径<0.5cm

小胃癌:直径0.5-1cm

一点癌:内镜检查时钳取活检确诊为癌,但手术切除标本经节段性连续切片均未发现癌.

肉眼:①隆起型②表浅型③凹陷型(多见)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最多见,乳头状腺癌其次,未分化癌最少。101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1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2)中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超过粘膜下层或浸润胃壁全层。肉眼:

①息肉型或蕈伞型

②溃疡型

③浸润型(革囊胃)102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2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溃疡型上:息肉型下:浸润型103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3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腺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癌少数为腺棘癌或鳞状细胞癌。104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4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105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5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扩散途径:(1)直接蔓延:肝、大网膜等。(2)淋巴道转移:幽门下淋巴结,晚期到锁骨上淋巴结。(3)血道转移:肝、肺、骨、脑(4)种植性转移:krukenberg瘤胃癌的组织发生:

胃癌的细胞来源:干细胞肠上皮大肠化生胃癌癌旁粘膜常见重度非典型性增生,并与癌变呈移行关系。106本文档共118页;当前第106页;编辑于星期三\7点1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