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药与抗真菌药抗病毒药_第1页
人工合成药与抗真菌药抗病毒药_第2页
人工合成药与抗真菌药抗病毒药_第3页
人工合成药与抗真菌药抗病毒药_第4页
人工合成药与抗真菌药抗病毒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人工合成药与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第1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节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

喹诺酮类药物含4-喹诺酮母核。第2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药理作用】抗菌谱广,G-菌铜绿假单胞菌;对G+球菌。有的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抗菌力杀菌剂第3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抗菌机制】

1.抑制DNA回旋酶,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第4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5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拓扑异构酶Ⅳ(topoisomeraseⅣ)

喹诺酮类通过对拓扑异构酶Ⅳ的抑制作用,干扰细菌DNA复制。第6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耐药性】细菌DNA回旋酶的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菌对本类药物与其它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第7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较高。能与金属离子螯合。蛋白结合率低,体内分布广泛,组织、腺体、体液浓度高。多数以原形从尿中排出。血浆半衰期较长,多在3~7小时。第8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2.胃肠道反应3.影响软骨发育4.过敏反应5.其他:肌肉疼痛,关节炎,肝肾损害。第9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对G+、G-均有抗菌作用,口服吸收不完全,血药浓度低。第10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抗菌活性高。对G+,G-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奈瑟菌属和结核杆菌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分布广,痰中,胆汁浓度高。左氟沙星(levofloxacin)是氧氟沙星S型光学异构体,作用增强1倍,不良反应小。第11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抗菌谱广对G-,G+菌敏感,厌氧菌无效。体外抗菌活性最强。口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低。

第12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洛美沙星(lomefloxacin)

口服吸收较好,分布广泛,胆汁、胰液、精液中药物浓度高。体内抗菌作用较强。该药光过敏反应较多。第13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氟罗沙星(fleroxacin,多氟沙星)

抗菌谱广,体内抗菌作用最强。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持续时间长。第14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司氟沙星(sparfloxacin斯帕沙星)

抗菌谱广,(G+、G-、厌氧菌均有作用),耐药性低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分布广:组织中、脑、肺组织浓度高。光过敏反应较严重。第15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节磺胺类抗菌药

sulfonamides第16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磺胺类药(Sulfonamides)(一)结构第17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二)、抗菌作用(Antibacterialaction)1.抗菌谱:广谱细菌G+球:链球菌、葡球菌、肺球菌,杆:产气假膜杆菌、白喉杆菌等。

G—球: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杆:痢疾、大肠、鼠疫、流感杆菌等。衣原体、疟原虫、放线菌立克次体。抗菌力:弱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第18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抗菌机制(mechanismofaction)竞争性抑制二氢蝶酸合酶,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阻。第19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氢蝶酸合酶第20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四)、耐药性(Resistance)高代谢途径改变(五)、体内过程(Pharmacokinetics)1.吸收:易吸收类,难吸收类。2.分布广,3.代谢:肝内乙酰化,4.排泄:肾。第21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六)、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s)1.泌尿系统损害:结晶,与浓度和溶解度有关,碱化尿液多饮水可减少。2.过敏反应:皮疹哮喘,3.血液系统反应,4.其它反应。第22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七)、各药特点:

1.SIZ磺胺异恶唑

乙酰化率低,尿中浓度高,不易出现结晶。2.SMZ磺胺甲基异恶唑(新诺明)抗菌力强,分布广,t1/211小时。第23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SD磺胺嘧啶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进入组织、脑多。4.SDM’磺胺多辛

tl/2150—200小时,周效磺胺。第24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口服很少吸收,分解成磺胺吡啶和5—氨基水杨酸盐,抗菌抗炎。磺胺米隆(SML)、磺胺嘧啶银(SD-Ag)表面用药,烧伤。第25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三节、甲氧苄氨嘧啶

(trimethoprimTMP)

第26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作用l.抗菌作用:抗菌谱与磺胺相似,单用易耐药。2.加强磺胺抗菌作用:抑菌→杀菌,抗药性↓,不良反应↓。第27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抗菌机制(mechanismofaction)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双重阻断细菌叶酸代谢。第28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氢蝶酸合酶第29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全身分布,形从尿排出,t1/210小时。(四)、不良反应叶酸缺乏(贫血、肝、头发)、畸胎。补充四氢叶酸。第30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四节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一、硝基呋喃类第31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共性1.抗菌谱广谱2.抗菌力强

在pH低时作用强3.耐药性低4.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周围N炎,5.作用原理:干扰细菌糖代谢。第32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各药特点:1.呋喃妥因(furadantin):口服吸收,消除快t1/220分钟,组织和血中浓度低,尿中浓度高。2.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口服吸收少,用于胃肠道感染。

第33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硝基咪唑类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第34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作用:1.抗阿米巴原虫。对大、小滋养体有杀灭作用,对包囊无效。2.抗滴虫作用。3.抗厌氧菌作用。4.抗贾第鞭毛虫作用

5.醉酒反应(戒酒)乙醇→乙醛→H20+C02,腹痛,呕吐,头痛等。

第35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体内过程:1.口服。2.分布广,在肝,脑、牙槽骨中浓度高3.肝代谢。4.从尿中排出,可原形从腺体排出。第36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不良反应:1.刺激。2.神经系统症状。3.皮疹,WBC↓4.致畸。第37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第四十四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Antifungalandantiviraldrugs第38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浅表真菌: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深部真菌:念珠菌,隐球菌,夹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球孢子菌。第39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抗真菌药一、抗浅表真菌药:灰黄霉素二、抗深部真菌药:两性霉素、制霉菌素:三、广谱抗真菌药: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其他类(特比萘芬氟胞嘧啶)第40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与麦角固醇相结合,损坏膜的通透性。咪唑类(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抑制P-450依赖酶,阻止麦角固醇合成氟胞嘧啶干扰DNA合成,对深部真菌有作用第41页,讲稿共44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