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1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2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3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4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巩固知识: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马克思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毛泽东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我是家族各位成员的立法依据,是国家根本大法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我主要管公民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主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讨论: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不同三不同学生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从宪法的主要内容来看1、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宪法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颁布过4部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曾4次修订,我国宪法的修改历程

2004年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第四个宪法修正案。

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学生讨论:教材P79的问题: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权利的?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二、从宪法的地位和效力来看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母法(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未成年年人保护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子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制定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目的: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单项选择题:1、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D、社会主义制度A2、我国的刑法、民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第一条都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A、宪法的制定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B、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C、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3、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这句话说明()A、宪法包含着普通法律B、普通法律是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D、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D案例分析:

2003年3月17日,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大街上行走时,因为未办理暂住证被收容。三天之后,孙志刚在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打死。

5月16日,许志永、俞江、滕彪3位青年法学博士以公民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违宪审查。

6月18日国务院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蒋韬是四川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所以他很留意报纸上的各种招聘广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成都商报》上看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招录行员的启事,这让学法律专业的他很动心。可蒋韬再接着往下看时,他由希望变成了失望,由失望转成气愤。法制小品一个大学生在应聘的过程当中,招聘单位对一些身高和容貌限制是合理的吗?你认为招聘单位的行为侵犯了蒋韬的什么权利,违背了了法律上的什么原则?从这个案例中你有何启示?案例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称为平等权。

自2003年以来,“孙志刚事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从而促使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安徽省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排斥在公务员队伍之外,引发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中国现行公务员录用标准的质疑;四川一名大学生因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侵犯其宪法赋予的平等权为由提起诉讼……在宪法日益成为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