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析_第1页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析_第2页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析_第3页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析_第4页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探析摘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本文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之创造教育的目的、创造教育的手段、创造教育的三个关键进行阐述,进而对探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小学教育陶行知,我国20世纪的一位杰出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在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理论。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一)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目的,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看。就学生而言,创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这就是创造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实现创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经说过,“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师而言,教师的创造,不像宗教家、恋爱至上主义者、美术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教师“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二)创造教育的手段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并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去思考。2.解放儿童的双手,给他动手的机会。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对大自然、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4.解放儿童的嘴,让他有说的自由。5.解放儿童的空间,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的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地去创造。“六大解放”全面发挥了儿童多种器官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多渠道多形式地接受和加工信息,它是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此,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传授知识,只是智育的一方面,探讨这个方面时,不要离开另一个方面,即培养和发展智力。”只有树立了这样的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六大解放”的重要意义和内在价值。创造教育,综观大局,就是要使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更好地结合,并将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所需的关键条件放在显著的地位。(三)创造教育的三个关键在培养儿童创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充分的营养、良好的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因而,我们的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不同所组成的丰富多采的世界,教师不仅要研究孩子们的共性特征,还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殊世界,因材施教。教师要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的特点,尤其是辩证地分析所谓“差生”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从而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充分发展并且有信心和动力地进行各具特色的创造。(五)引导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陶行知强调集体生活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有利于激发个人的创造。因此,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应创造相应的氛围和环境,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学习创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投入到创造环境中。另一方面,由于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动力,自动是自觉的行动,如果学生从小培养起自动力,那么自己愿意学,乐于学,敢于创造的力量将利于他终身的发展和创造。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当前和未来教育的核心。总之,学校要培养新时期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全面实现创新教育,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交流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以开发学生潜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参考文献:《陶行知文集》[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9)陶行知《创造宣言》[M]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