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散文文本鉴赏评价题汇编_第1页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散文文本鉴赏评价题汇编_第2页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散文文本鉴赏评价题汇编_第3页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散文文本鉴赏评价题汇编_第4页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散文文本鉴赏评价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文本鉴赏评价

【考点解读】

“鉴赏评价”是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高考语文试卷凡是考查散文阅读,必然有鉴赏评价的

试题,预测2019年高考课标3套语文试卷,可能其中有1套考查散文的阅读,因此,我们

必须理解考点含义,熟悉考查范围,清楚命题内容,了解命题规律。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

鉴赏评价考点的考查要求是:(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

取向。

一、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它包含两个小考点:理解散文关键句子;品味散文精彩的语言。高考试题有时考查其中一点,

有时两点都考。

体会散文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散文语句的丰富含意侧重于语言的思想内容,要分析重要语

句的深刻内涵,探究关键语句在表达主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语句的丰富含意是

根据上下文分析的,有时也要站到全文的高度,根据文章的主旨来具体领悟语句的含意。

品味散文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散文语言朴实无华、准确逼真、简洁流畅、清新绚丽,是自

然美的具体体现,多用比喻、排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的

手法。散文语言具有音乐美。作家在散文作品中总是借助语言本身的音韵、节奏、抑扬顿挫

来传达生活的真情图景,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它包含两个小考点:①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欣赏作品的形象。散文的形象,主要是作品中的意象,也有人物形象。比如,试题中的“雪”

就是一种意象,它在文中有着重要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散文的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

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

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有一点认识非常重要:形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们对事物的感

知,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其正确性受到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的影

响。由于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

同的影响。

赏析作品的内涵。散文的内涵,是作品的内在意蕴,是散文里的瘾魂、气质、个性、精神。

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作者人对人、事、景、物的一种认知感觉,对某种现象的一种感

悟。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内涵不是表面上的

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应按照试题要求

并依据文本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指散文作品对鉴赏者的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散文主要的写作手法

有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等。艺术魅力来源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同

时与鉴赏者的审美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通过鉴赏者

深入、细腻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散文作品的艺术魅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评价散文的价值判断,不能脱离散文的文本内容和试题要求。散文的价值判断,是指读者对

特定的主体有无价值、有什么价值、有多大价值的判断。价值既有其客观的存在形式,又有

其主观的反映形式。主观价值可分为价值观与情感两种具体形式。其中,价值观是人对绝对

价值的认识,或者说是人对价值绝对性的认识;情感是人对相对价值的认识,或者说是人对

价值相对性的认识。价值观(或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一方

面,客观价值决定和制约着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是对客观价值的反映,是以客观价值为基础,

并围绕客观价值上下波动;另一方面,主观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对客观价值具有

一定程度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对客观价值的诱导、强化或限制。

评价散文审美取向,对散文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就是要评价作品所具有的审美

价值和社会意义,具体点就是评价作品表现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内涵。此考点可以通过单

个字词句而言,可以通过语句和局部章节考查,也可以通过整篇文章来考查。它一般不单独

出题,而是镶嵌在分析概括理解探究等题型中,从上面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窥出点东西来。

【考题讲析】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

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

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

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

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飞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

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一一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一一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

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

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

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

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根,很能教人想起臼话小说中所

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

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

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

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

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

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

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

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逛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己“东风夜放花千树”了。

说也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

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

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夜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

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

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

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放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

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

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

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

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

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熠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

的,既有传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

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间小木楼的门窗

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

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

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

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

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影,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一一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都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

“灯雨”,洒落在汴京城……(本文有删改)

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

【答案】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

合。②前文,宣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

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解析】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次级为D级。文章重复使用“一”

字,详细地描绘了一幅宫灯美人图,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分析

时,要结合文本前后的内容,该段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

形成强烈反差。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

十足。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根河之恋

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

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洌,水晶一般透明。这条

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

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

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

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

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

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扎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椅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

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

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

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

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的猎物无论多远,总是

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

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

深沉呢?

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

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

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

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

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

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

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

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念与报答。

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

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

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

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

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

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

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

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

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己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

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

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

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

愉快的时刻。

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

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21.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澈;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级。着眼全文,有关根河的特点要重点关注对文本第二段的内容,如“巨大生命力”“纯真

清洌”;象征义应依据首段“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这句话进行分析,联系文章的主题

来解答。

22.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

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答案】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原因:“我”

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对“我知道我虽

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含义的理解及对“抵达不了”原因的分析,主要

从文本第二、四、五、六、七等段落提炼答案,其中原因可根据文中“但我想,我这样匆匆

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来分析。作者寄托

的情感应结合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

湖舫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

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

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

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

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

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

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

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

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

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

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

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

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H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

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

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

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

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

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

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

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

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

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

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

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

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

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

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

诉他们以自己的短图片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1寸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

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

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

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11.以第小⑭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

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

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

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

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

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

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

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首先,可从修辞

手法和表达方法以及词语的选用等角度出发,仔细分析题目指定的段落,然后逐条列举;列

举时,应该先指出方法,再列举例句,最后指出作用。这几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运用的修辞

手法主要有:排比(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

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拟人(将艾比湖比拟为人)、比喻(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

章比喻为“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

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设问(如“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在表达方法上主要用了运用联想(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

【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过尽行人君不来

——梅岭古道随想

王威廉

①这世间已有太多的路,但只有极少数的道路,才能借助历史的机缘,在蒙蒙的时间尘埃里

脱颖而出,被永恒铭记。

②我是站在梅岭古道的关隘处,想到这些的。两侧逼仄的山崖,逼人警觉,仰视,仿佛山石

随时塌陷。向山脊南北眺望,是望不到边际的葱绿。梅岭古道山体上那些被墨绿色苔碎遮盖

的斧凿痕迹依然鲜明,没有炸药的年代,面对顽石,人们只能以硬碰硬,山间全是叮叮当当

的巨大回音,虎口震裂,石屑飞溅,才有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刻痕,那样的艰辛,无法想象。

我伸开双臂丈量,怀疑最宽处都不足五米,上上下下的石阶被上千年的踩踏,已经不成形状,

我要不断低头看路,小心着脚下的石头。而路边的荒草,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更加茂盛,不

可一世。

③这条路纵使早已废弃,却绝不会被遗忘。这条路就是那种从时间的尘埃里脱颖而出的道路。

离古道向南再继续走一阵,就到了珠矶巷,据说那是北人南迁而来的第一站,正是从那里开

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

④这条路最让人怀念的,却不是它的地理意义,它和人类的其他事物一样,所能彪炳千秋的,

依然是沉淀下来的文化风采。在这条道路上,数不清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赞美这

儿绚烂的梅花。是的,若遇上对的时节,这里的梅花开得格外艳丽,尤其站在关隘高处向下

望去,是一片灿烂热烈的花海。这样绝美的风景,怎能不引发诗心的吟唱?不过,只要读过

古人的诗篇就会明白,这条道路打动他们的更本质的原因,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

路。

⑤“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苏轼走上梅

岭写的《赠岭上老人》格外打动我。秘密就在此:“曾见南迁几个回?”越过五岭,穿过梅

关,在古代是一种流放,一种罪刑,此地虽有梅花千顷,此身却是戴罪之躯。理想就如这梅

花般娇艳,可是该如何去实现呢?也许这一去就是一生,就是无法抵抗的微躯消亡,就是无

法忍受的信念熄灭。古道梅关,是一道无形的界限,来和去,进与出,每一遭,都是一场命

运的浮沉,无所适从的渺小个人,怎能不深深喟叹呢?

⑥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古道如人,像梅岭这样重要的道路,自然无法

逃脱。文天祥的《南安军》一诗,读来至今让我觉得荡气回肠:“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写这首

诗时的文天祥,已经被元军俘虏了,向北方押解走过梅岭,他的心碎裂了,红梅如血,白梅

如尸布。岭南那原本的流放之地现在成了大宋的最后根据地,如今根据地也没了,山河彻底

易主,向南向北的含义截然相反了。东坡向北路过梅岭,那是梦寐以求的还乡之旅,而文天

祥的北上,却是“归乡如不归”的惨烈。国已倾覆,何来家园?对比同时期的胜利者,他们

的心境是轻松明快的,率军南下灭宋的元主将伯颜,在走过梅岭时写了《度梅关》一诗:“马

首经从梅岭归,王师到处即平夷。担头不带关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伯颜是那么巧妙地

写出了征服者的真正傲慢,看似不经意地在行囊上只插了一两枝梅花,却是一种更强大的宣

告:不是不带走你们南关的物产,而是天下都是我们的了,用不着了!

⑦如今,我的微躯站在隘口,被苍老的风吹着,我真切意识到时间的诡异,一切都烟消云散

了,只有地球上的这个地址还没有变,虽然也是暂时的,但这是唯一可以确信的事物了。因

为石头的“暂时”,要长过无数人的生命。我只欣赏东坡先生的道风仙骨。只要能超越眼前

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今日岭南无疑已成中心之一,五岭的山壑也被

科技的发展轻松逾越,今天要是说句“曾见南迁几个回”,恐怕有点儿戏谑和玩笑的含义了,

我便是其中的一员,过五岭迄今已经十五年。来岭南不再是流放,而是相反一一寻梦。那么,

东坡写梅岭的诗,今天还能打动我吗?我相信东坡就是东坡,他总有在千百年之后依然直击

人心的本领。

⑧这一次,东坡先生终于遇赦北回了。他往北走,往回走,不急不缓,终于,又到了梅岭,

不管心境还是思绪与以往全然不同。他又赋诗一首《赠岭上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

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我们看到的已经是一个成熟审慎的东坡,

他也许是带着些许希望的欢悦的,但这欢悦已经被流放的生活化成了一种内心的笃定与超然。

君虽然还没来,我却没有格外的焦急,我有的是旷达的耐心,哪怕青梅变成了黄梅,我却觉

得那更美。只因为,我已经不再是一颗酸涩的青梅。

⑨同行者都返回了,我一个人走下梅关的另一侧,坐在一处石台上,享受一会儿天地间的孤

独。附近只有一家小店,我要了一杯褐黄色的土茶,慢慢喝着,满口苦涩,心中竟然充满了

“过尽行人君不来”的感慨。我没有在这里约过、错过什么人,但依然渴望遇见什么,也许

遇见的就是这一番历史的感慨吧,归根结底,渴望遇见,这是生而为人的那一份固有的期盼

之心。正是这份期盼之心,让我们在道路上启程、停歇并最终抵达。(取材于《散

文》2016年第5期)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在梅岭古道亲眼看到了斧凿的石壁、千年的石阶、茂盛的梅花。

B.从梅岭古道开始,一批批中原人扎进了岭南的密林,一直走到东亚大陆的尽头。

C.古人之所以写下赞美梅岭古道的无数诗篇,本质原因是这里绝美的风景。

D.作者欣赏东坡先生的道风仙骨,并从东坡的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真谛。

【答案】D

【解析】A项,“亲眼看到了……茂盛的梅花”错误,无中生有,作者没有亲眼看到茂盛的

梅花;B项,“从梅岭古道开始”错误,应是从“珠矶巷”开始;C项,“本质原因是这里

绝美的风景”错误,本质的原因应是“他们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

2.文章第⑥段引用文天祥和伯颜的诗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用此二人的诗歌形成对比,面对同样的梅岭古道,文天祥和伯颜心境通异,情感

一悲一欢,前者不愿归去,后者傲慢前行。②梅岭古道的来去进出都是命运的浮沉,用二人

的诗说明“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这一观点。

【解析】注意从引用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情感的关系角度分析,据文中“文天祥的北上,

却是‘归乡如不归’的惨烈”“伯颜是那么巧妙地写出了征服者的真正傲慢”,而作者的观

点是段首句“人的命运,永远被某种更大的情势所裹挟”。目的是通过运用二人的诗句证明

自己的观点,还可从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的角度分析其表达上的作用。

3.文章第⑦段写到“只要能超越眼前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结合

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①一旦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就会发现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②古时候穿过

梅岭古道就是戴罪之躯的流放之地,是边缘之地;而今,岭南已成中心之一,是当代中国很

多南迁之人的寻梦之地。

【解析】试题要求分析“只要能超越眼前的这一切,就能看到没有不变的中心与边缘”,答

题时注意分辨句子的类型和联系上下文,此题答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超越眼前的这一切”

“不变的中心与边缘”,以及后文“II岭南无疑已成中心之一,五岭的山壑也被科技的发展

轻松逾越”“来岭南不再是流放,而是相反一一寻梦”“我相信东坡就是东坡,他总有在千

百年之后依然直击人心的本领”分析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程

在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目光摩挚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仿佛是岩溶

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

河幽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藏匿着自然、历史、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

浩大的谱系。而与这种感觉几乎同步,此时耳畔也总是会响起古诗词铿锵有力或婉转悠扬的

音调,在眼前幻化成为一幅幅画面。

譬如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西汉初,武威为匈奴所占据。公元前121年,汉武

帝派骤骑大将军霍去病两次远征河西,大败匈奴,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

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凉州,地名二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入

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和戍人的哀愁。甚至“凉州词”在唐代成为专门的曲调,很多诗

人依调填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

大漠戈壁之上。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

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

光的漫漫长廊,驰目于辽阔的天空和大地,徜徉在幽静的山林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感受

八方习俗。

爱默生说过:诗人是为万物重新命名者。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

时间里都只是一种物质形态的面貌,枯燥粗糙。只有在经过文人墨客的描绘后,才变得具有

精神性。诗文是一种加持,为地名灌注了灵动的气质。仿佛出色的匠人手里捏出的泥人,被

吹拂进了生命的气息,活灵活现。于是一切大为不同。正如郁孤台,本是僻远闭塞的赣州古

城墙上的一处亭台,却因为南宋诗人辛弃疾写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

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词句,而得以广为人知。

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象征

了离别,北邙寓意着死亡。蓬莱是来世的向往,昆仑是仙界的居所。金谷园是奢靡的狂欢,

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精神

文化的蕴积。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微和

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声音中的声音,味道里的味道。

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总有一些地方,最能够与

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某一类文化的气质,精

神的风度。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

青春时代,梦想的栖息地是江南吴越。感官的筵席一场场排开,声音和色彩浑然一体:“夜

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坤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以诗为舟楫,我划入了那一片湖面。在苇荡、乌柏和桑树之间,波光44,莲叶

田田。

时光悄然流逝。从某一时刻起,浪漫崎丽的少年轻愁遁隐了,内心开始向往北地的雄浑和寥

廓,苍凉和悲怆。“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清代黄仲则这句诗,成为一种新

的美学召唤。向北,向西,一种迥异的境界在面前展开,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是“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是“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

件;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

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中。

今天生活的每一种状态,人们情感的每一次波动,大自然的每一副表情,都可以从丰富浩瀚

的古代诗歌中,获得印证,找见共鸣,听到回声。一首首诗词,正是一个个的接引者,引领

读者步入人生与社会的广阔庭院,在今与昔、恒常与变易的对话中,加深对于世界和生活的

理解。

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想象一番,

那些被以不同音调吟诵的诗句,岂不正仿佛泉水的汩汩滔滔之声?

泉水不竭地涌流,诗歌也一代代地传诵。

吟唱着山河苍茫,岁月沧桑,生命浩荡。(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5日《当

地名进入古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名被反复引用言说,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每个阅读者看到“阳关”

“北邙”,就会想到地名字面背后“离别”和“死亡”的意味。

B.人生的不同时段,总有一些经由诗句陶冶内化为精神世界一部分的地方,与情感维度和

美学嗜好发生改变的你,产生同频共振。

C.文章视角独特,以“地名进入古诗”为切入点,表达了作者对古诗词的由衷赞美之意,

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D.古诗词以历时性的方式,展现了共时性的内容;融入了诗歌中的地名,具有了更丰富的

意涵,彰显着民族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度。

【答案】A

【解析】A项,“就会想到地名字面背后‘离别‘和‘死亡’的意味”错,根据原文“当一

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象征了离

别,北邙寓意着死亡”可知,地名和象征意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选项没有一一对应。

2.作者说:“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请综合全文概

括古诗词的魅力是如何通过地名展现的。

【答案】(1)古诗词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使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生动。

(2)古诗词对地名的加持,让地名变得具有精神性和灵动性,广为人知。(3)古诗词反复

引用某一地名,使其变成具有符号功能和丰富意蕴的意象。(4)古诗词与读者产生同频共

振,让地名由外在客体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

【解析】“面对地图时,也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这句话在文章的第

一段,那么答案应该在下文的段落中寻找。如“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

闪亮的釉彩。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

气息”可概括出古诗词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使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生动。

“有一些地方,虽然早已经地老天荒地存在着,但长时间里都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