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检测分析技术_第1页
外周动脉检测分析技术_第2页
外周动脉检测分析技术_第3页
外周动脉检测分析技术_第4页
外周动脉检测分析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参数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分析参数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血压测量值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脉压(PP)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肱动脉血压分析

①上臂肱动脉SBP、DBP、MBP水平②脉压③两侧收缩压差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上臂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PP),可反映血管硬化的程度。脉压增大表明大动脉弹性降低,僵硬度增加,间接反映大动脉功能。但脉压作为评估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不够敏感,准确性也欠佳。脉压≥60mmHg时,仪器自动报告为脉压增大。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正常人双上臂收缩压相差很小,一般<12mmHg,两侧收缩压差≥20mmHg时为明显不对称,血压减低侧提示上肢动脉阻塞可能,主要考虑锁骨下动脉或头臂干阻塞性病变。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四肢动脉血压

胫后动脉血压分析

下肢踝部血压的正常参考值及异常值国内外现无标准。少数文献报告,正常人的踝部胫后动脉血压比上臂肱动脉血压大约高1O~15mmHg,也有部分受检者上下肢血压相等。踝部血压低于上臂血压或两侧收缩压差≥20mmHg具有诊断意义,血压减低侧提示下肢动脉阻塞。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左心室心肌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产生压力波,此波动沿着动脉树传播到全身。采用体积描记法,也称脉搏体积记录(PVR)或压力袖带记录(PCR)可以将这种压力冲击波产生的时间-体积的位移曲线,即PVR波形描记出来。分析PVR波形是诊断和评估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的重要指标,可为评价肢体灌注是否充足提供定性、定量的资料。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体积记录波形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波上行时间

脉搏波上行时间(UT),即脉搏波上升支曲线达到最高峰所需时间,单位ms。UT值属于PVR波形分析中的一个定量检测参数,其正常值<180ms。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脉搏波上行时间

动脉阻塞时UT值延迟,但不能作为动脉阻塞的主要诊断指标。有文献报告,动脉僵硬度增高时UT值减低,但尚无判定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百分比平均动脉压

百分比平均动脉压(%MAP),即面积平均值。%MAP正常值<45%。动脉阻塞时%MAP增高,动脉僵硬度增高时%MAP降低。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百分比平均动脉压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与心脏功能评价相关的测量参数

收缩时间间期(STI)是从时间上分析脉搏波,是测定心脏左心室功能的一种方法。收缩时间间期包括射血前期(PEP)、射血时间(ET)和射血指数(ET/PEP)等参数。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与心脏功能评价相关的测量参数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体重指数

临床上多以体重指数(BMI)来评估是否肥胖,其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肥胖和超重主要是基于BMI值的评估来分级的。通常认为,BMI值在25~29.9之间属于超重,而超过了30则属于肥胖。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体重指数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踝臂指数(ABI),又称踝肱指数、Winsor指数或踝臂压力指数(ABPI),是下肢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判断下肢动脉阻塞的重要指标。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静态踝臂指数(SABI):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所测量出的ABI值。运动后踝臂指数(PABI):受检者经过简单下肢运动负荷试验或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后所测量出的ABI值。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采用示波法测压的ABI计算公式:用踝部收缩压作为分子,用两侧肱动脉收缩压高值作为分母。

踝部收缩压ABI=--------------------------上臂肱动脉收缩压(取左右侧高值)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ACC/AHA2006年推荐的ABI评价标准①静态ABI正常值为1.00~1.29②静态ABI临界值为0.91~0.99,需进一步行运动负荷试验,同时结合临床体征及PVR波形等检测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疾病。③静态ABI≤0.90为异常值,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标准。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ABI与下肢血管造影的比较Lijmer等证实,ABI诊断阈值为0.91时,检测≥50%狭窄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Fowes使用ABI阈值0.90发现,同血管造影相比,ABI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Fiegelson等选用ABI阈值0.80,仅进行胫后动脉测定发现,同血管造影相比,AB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和99%。研究证实,ABI的阳性预测率为90%,阴性预测率为99%,总的准确率为98%。Nassoura等在创伤引起血管闭塞性损伤后比较ABI和血管造影的诊断性鉴别能力发现,ABI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100%和96%。因此,根据ABI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是准确的。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ABI与症状和病变严重度的关系ACC/AHA的指南推荐:ABI<0.90以下为异常。ABI值在0.41~0.90时,血流轻到中度减少,ABI值≤0.40时,血流严重减少。这种相对的分类有预测价值。例如,ABI>0.50表明在随后的6.5年随访期间,进展为严重的下肢缺血的可能性较小。相反,ABI<0.40时,患者很可能发生缺血性静息痛。与此类似,这样患者踝部收缩压低提示缺血性损伤不易愈合。因此ABI值明显减低表明患者发生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坏疽的风险很高。ABI值>1.30提示动脉钙化不可压缩。有报道,ABI值<0.40为重度,0.40~0.70为中度,0.70~0.90为轻度。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踝臂指数检测的局限性虽然ABI检测是目前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中诊断和筛查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ABI检测也有其局限性,应加以注意,避免误判。影响ABI测值准确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①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如果同时伴有两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时,两侧肱动脉收缩压均降低会直接影响ABI的计算。遇到此类患者不能根据ABI值来评估下肢动脉疾病,只有通过分析两踝部收缩压差、UT值和胫后动脉PVR作出诊断。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②ABI不能提供病变部位的信息:AB1只反映踝部血压与上臂血压的比值,下肢踝部以上动脉单节段或多节段的病变都会出现踝部血压降低。所以,ABI的降低只能提示踝部以上动脉有阻塞,并可对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但不能对病变进行准确定位。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③下肢动脉钙化对ABI值准确性的影响:ABI在下肢动脉中层钙化、血管不可压缩的个体中测量是不准确的。ABI>1.3或踝部收缩压增高超过病理生理范围,提示下肢动脉不可压缩,通常在7O岁以上的老年人或糖尿病史比较长的人群中容易出现,对这类患者应进行趾臂指数(TBI)检查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④下肢动脉侧支循环对ABI值准确性的影响:髂动脉、股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的患者如果有足够的侧支循环,静态ABI值可能正常。因此对于症状强烈提示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正常或高ABI值不能排除诊断,应该选择其他诊断检查(如趾臂指数、多普勒频谱分析、脉搏体积记录、运动ABI试验或双功超声)。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ABI检测的适用范围如下:①下肢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年龄<5O岁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一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脂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年龄在5O~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者;年龄在70岁以上者;已确诊的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脑动脉或肾动脉疾病患者。上述受检对象若静态ABI正常,应至少3~5年测量一次。当ABI的变化大于0.15时即认为出现了显著变化。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②有肢体缺血症状的患者:有间歇性跛行、脉搏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或温度改变者。若静态ABI正常,应测量运动后ABI。③有严重肢体缺血的患者:缺血性静息痛、溃疡或坏疽者。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踝臂指数

④急性肢体缺血的患者:突发肢体无脉、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和厥冷者,应立即测量ABI。⑤已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不管疾病严重程度如何,应定期测量ABI。⑥已接受外周动脉支架植入、人工血管、自体动脉搭桥或内膜剥脱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测量ABI。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臂踝指数

臂踝指数(BAI),又称肱踝指数或臂踝压力指数(BAPI),是上臂肱动脉收缩压与下肢胫后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判断上肢近端动脉(锁骨下动脉、头臂干、腋动脉)阻塞的指标。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臂踝指数

静态臂踝指数(SBAI):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所测量出的BAI值。运动后臂踝指数(PBAI):受检者经过简单上肢运动负荷试验后所测量出的BAI值。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臂踝指数

两上肢的BAI值应分别计算,BAI值应记录到小数点后2位。BAI计算公式:用上臂肱动脉收缩压作为分子,用两侧踝部收缩压高值作为分母。

上臂肱动脉收缩压

BAI=------------------------踝部收缩压(取左右侧高值)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臂踝指数

BAI评价标准①静态BAI正常值为0.80~0.99②静态BAI临界值为0.71~0.79,需进行上肢运动负荷试验,同时结合临床检查、PVR波形和左右上臂收缩压差是否异常作出判断。③静态BAI≤0.70为异常值,是诊断上肢锁骨下动脉、头臂干或腋动脉阻塞的标准。采用这一标准,同血管造影相比,BAI诊断符合率100%。如果设定<0.80为异常界限值,同血管造影相比,BAI诊断符合率83%。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臂踝指数

BAI评价标准①静态BAI正常值为0.80~0.99②静态BAI临界值为0.71~0.79,需进行上肢运动负荷试验,同时结合临床检查、PVR波形和左右上臂收缩压差是否异常作出判断。③静态BAI≤0.70为异常值,是诊断上肢锁骨下动脉、头臂干或腋动脉阻塞的标准。采用这一标准,同血管造影相比,BAI诊断符合率100%。如果设定<0.80为异常界限值,同血管造影相比,BAI诊断符合率83%。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臂踝指数

BAI的局限性①患者同时伴有双下肢动脉阻塞,此时两侧踝部动脉收缩压均降低会直接影响BAI的计算。②BAI在下肢动脉中层钙化、血管不可压缩的个体中测量是不准确的。ABI>1.3或踝部收缩压增高超过上臂收缩压35~55mmHg时两侧BAI均处于临界值,提示下肢动脉不可压缩,通常在7O岁以上的老年人或糖尿病史比较长的人群中容易出现。对以上两类患者不能根据BAI值来判定上肢近端动脉有无阻塞性病变,只有结合临床检查、分析两上臂收缩压差、UT值和肱动脉PVR波形作出诊断。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二\0点47分趾臂指数

趾臂指数(TBI),又称趾肱指数或趾臂压力指数(TBPI),是趾动脉收缩压与上臂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TBI是评价下肢动脉到末梢缺血状态的指标,适用于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疾病,但因为血管僵硬度明显增高,动脉中层钙化而导致ABI检测不可靠的患者(通常是糖尿病史多年或高龄患者)。本文档共65页;当前第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