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31章出血热病毒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1章出血热病毒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1章出血热病毒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1章出血热病毒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31章出血热病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是一组疾病,

或一组综合征的统称。共同特征:“3H”症状

1.发热(hyperpyrexia)

2.出血(hemorrhage)

3.低血压(hypotension)休克及不同脏器

的损害。

*

引起出血热的病毒种类较多,它们分属于不同

的病毒科,我国已发现的主要有:汉坦病毒、

登革病毒及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汉坦病毒第一节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汉坦病毒于

1978

年由韩国学者李镐汪等从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分类:

单分子负链

RNA

病毒目(Mononegavirade)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

病毒名称来自汉坦病毒属的原型病毒汉滩病毒(Hantaanvirus),为避免区分属及型的名称时发生混乱,故在译名用字上加以区别。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汉坦病毒(Hantavirus)的型别

汉滩病毒(Hantaanvirus)

HFRS

汉城病毒(Seoulvirus)

HFRS

多布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HFRS

(Dobrava-Belgradevirus)普马拉病毒(Puumalavirus)

HFRS

泰国病毒(Thailandvirus)

HFRS

希望山病毒(Prospectvirus)?索塔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mvirus)

辛诺柏病毒(SinNombrevirus)

HPS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两种急性传染病:

*肾综合征出血热

(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

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

要特征。

*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Hantaviruspulmonarysyndrome,HPS)

以肺浸润及肺间质水肿,呼吸窘迫、衰竭为主要

特征。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中国是世界上

HFRS

疫情最严重的国家1.

流行范围广:除青海和新疆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广泛、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多为野外感染,主要危害青壮年*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2.

发病人数多:

10万人左右/年;占全球总病例数80%

以上。3.

病死率较高:5%~10%。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一、生物学性状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1.汉坦病毒的形态学特征

病毒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90~110nm,有囊膜,囊膜上有突起。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病毒核酸为单股负链RNA,分L、M、S三个片段。病毒具有四种结构蛋白,即核蛋白N、糖蛋白G1、G2和RNA依赖RNA聚合酶(RdRp)汉坦病毒颗粒模型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L:约6.3~6.5

kb,编码RNA聚合酶,与病毒的复制、转录有关M:约3.6~3.7

kb,编码囊膜糖蛋白

G1、G2S:约1.6~2.0

kb,编码核蛋白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囊膜糖蛋白G1和G2:分别为70

kD和55

kD。

有中和抗原位点和血凝抗原位点,能刺激机体

产生中和抗体,起保护作用,但免疫原性较弱。

*

核蛋白:50

kD。含量高,免疫原性强。氨基

端有多个线性抗原位点,对于维持完整核蛋白

的立体构象和抗原活性有重要作用;既有T细

胞识别的位点,也有中和抗原位点;能刺激机

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2.培养特性及实验动物

*多种细胞敏感,一般不出现细胞病变,需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证实。*

易感动物有多种(主要为啮齿动物),但除了小白鼠乳鼠感染后可发病及致死外,其余均无明显症状。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3.抵抗力

*对酸(pH3)和丙酮、氯仿、乙醚等脂溶剂敏感;一般消毒剂如新洁尔灭等也能灭活病毒。*不耐热,56~60℃30分钟可灭活病毒。*紫外线照射(50cm、1小时)可灭活病毒。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二、流行病学特征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多宿主性,主要为啮齿动物。姬鼠属、家鼠属、林平属、白足鼠属等为主要传染源。*

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主要存在着姬鼠型(汉滩型)疫区、家鼠型(汉城型)疫区和混合型疫区。汉坦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和传染源——黑线姬鼠

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2.传播途径尚未完全确定*动物源性传播: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垂直(胎盘)传播*虫媒(螨)传播?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3.流行季节

四季均可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

姬鼠型疫区:11~12月、6~7月*

家鼠型疫区:3~5月份*

混合型疫区:冬、春季均可出现流行高峰

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中国HFRS宿主动物汉坦病毒型别的分布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中国HFRS患者血清汉坦病毒型别的分布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汉坦病毒循环——鼠间存在着病毒的自然循环,人作为易感宿主偶然进入这个循环就会感染。

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三、致病性与免疫性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三大主症

*

发热

*出血*肾脏损害

五期经过

*发热期

*低血压期

*少尿期

*多尿期

*恢复期

1.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起病急,发病快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HFRS的部分临床表现:A:结膜充血;B:牙龈出血;

C:皮下出血;D:皮肤淤斑。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2.发病机理1)汉坦病毒直接作用

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髓巨核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单核细胞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2)免疫病理损伤(发病与机体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Ⅰ型变态反应——早期IgE和组胺↑,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阳性*

Ⅲ型变态反应——早期特异性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到小血管、毛细血管、红细胞、血小板、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等,补体被激活,促使肥大细胞及受损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凝血因子等参与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的作用,引起血管和各组织的免疫病理损伤。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1)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多呈隐性感染;

*患者以青壮年为主。3.免疫性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一\13点19分

2)免疫特点

*感染后免疫应答出现早、强;

*以体液免疫(中和抗体)为主;

*细胞免疫(包括细胞因子)起重要作用;

*病后免疫力持久;

*

强烈免疫应答也参与致病。本文档共32页;当前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