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一)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史家风”这一概念,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的。他在《文史通义》中评价创作了《通志》的宋

代史学家郑樵:“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

者也。”

司马迂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是在变化中进行的,

《史记》就呈现出了这种变化。《汉书》作者班固对司马迁多有微辞,但也肯定“其涉猎广博,贯穿经

传”。在班固之后,《汉纪》的作者荀悦和《后汉纪》的作者袁宏,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

之一。班固的《汉书》是纪传体皇朝史,荀悦的《汉纪》、袁宏的《后汉纪》是编年体皇朝史,它们都不

是《史记》那样贯通的历史著作。他们强调“通古今”的必要性,一是司马迂“通古今之变”宗旨具有广

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是“通古今”也是当时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王充指出:“'五经’比于上古,犹为

今也。徒能说经,不晓上古,然则儒生所谓盲瞽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背景下,荀悦等史家所倡言

的“通古今”并非只是体现著作内容上的“通古今”,更要注重对现实的关注。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梁武帝的《通史》则是最早以“通史”

名书的通史撰述,它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史学上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南宋史学家郑樵是阐发史

学之追求——“通”的名家,《通志》是其名作。首先,郑樵强调“会通之义大矣哉”,他继承了司马迁

“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其次,郑樵批评班固,认为其“全无学术”“断代为史”,“会通之道,自

此失矣”。应当指出,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在史学发展上是不能成立的。

要理解“通史家风”的核心内涵,必须回到古代史学家对“通史”的理论认识中。“纵通”,即贯通

古今,追源潮流,杜佑的《通典》上起黄帝,下迄唐天宝之末,“纵通”的特点非常鲜明。“会通”是郑

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其“会通”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会”,即广搜材料:二是古

今历史的“通”。“横通”则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内容的考量与论

述。

当我们以“断代为史”为参照审视“纵通”“会通”和“横通”会发现,文献资料上的“会通”和历

史内容上的“横通”都不足以反映“通史家风”的主旨,因为断代史家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两点。在中国史

学史上,无论是通史还是断代史,只要是优秀的史著,都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

内容,这样才能留传后世。可见,“通史家风”是围绕“通古今之变”而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

“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真正的通史精神。

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之分,只有在通史编纂中才能做到“衡鉴至公,庶几笔削平

允,而折衷定矣”:历史上对同一史事的记述也存在详略不同,以致“首尾交错,互有出入”而产生“抵

梧”,也只有在通史编纂中“统合为编”,定其去取,以提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从史学史上考察,某些重

大的、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往往是通史著作提出来的,并在学术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上的“通史家风”笔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是在变化中进行的,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就是要探究天人关系,呈现古今的变化。

B.虽然班固、荀悦、袁宏的书不是贯通的历史著作,但他们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

C.优秀的历史著作,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并且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这样才能留传后世。

D.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详略的不同,而在通史编纂中可以做到公允合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了“通史家风”这一概念,接着引用章学诚评价宋代史学家郑樵的一段话作为印证。

B.文章第二段引用王充对“五经”的一段评语,意在表明“通古今”不是指内容,而是要关注现实。

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真正的通史精神。

D.文章第四段展开分类论述,从“纵通”“会通”“横通”三个角度论述了“通史家风”的核心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史记》与梁武帝的《通史》,这两本书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

B.史学家强调“通古今”的必要性,是因为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C.作《通志》的南宋史学家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不被后代史学界认可。

D.从史学上考察,通史著作提出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有长久的生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我国已知的最早开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西周设有“凌人”这么一种官职,专

门负责“掌冰”。

《诗经》曾经有这么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个“凌阴”其实就是古人挖的

冰窖。上世纪70年代,河南滑县就发掘出了战国时期韩襄王的冰窖。据史书记载,曹操修的“冰井台亦

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古人一般会储存多少冰呢?一般来说,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无论密封

有多好,最终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会融化,冰块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被

用来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

(摘编自华夏收藏网《生活中的化学》)

材料二:

198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皮耶尔弗兰科•德蒙蒂斯(PierfrancoDementis)领导的一项研究通过计算

机模型,首次预言水或许有一个超离子冰的相位。

30年之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力学能实验室,科学家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之一对准了一滴水。

激光发射,形成的冲击波让水滴的压力达到了大气压的数百万倍,温度也升高至几千摄氏度。通过X射

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

是凝固、结晶成冰。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

不同于我们见过的冰,超离子冰是黑色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密度也是普通冰的4倍。

(摘编自《环球科学•两千多度时,冰变成了黑色》)

材料三:

在自然水城中,冰通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融化,大约是0到10℃,这也是团队主要希望探索的温度

区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

具体来说,在非常寒冷的温度下,也就是约5℃之下,冰会呈现出朝下的尖端形状,类似于冰柱,但

冰的表面是光滑的,没有起伏。在高于约7℃的温度条件下,冰会形成类似的基本形状,但上下颠倒,尖

端向上。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冰的表面融化出了波浪和波纹状的图案,这种图案被称为流痕,在自

然的冰山和其他冰面上都能找到它们。科学家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这

些形状差异是水流的变化造成的,而水流的变化则取决于温度。

我们都知道,水和其他液体一样,它们的密度都会随着温度下降而上升。但水还有一个独一无二之

处,和其他液体都不一样的是,液态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它的密度反而会降低,直

到冻结。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

(摘编自雷夫•里斯特罗普等《异常对流在融化的冰中会诱导切割出尖顶和扇贝形状的冰型》)

(图片来源:NYU'sAppliedMathematicsLaboratory)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1000

A.

(

2街

C)

«蚓

3〈

)

«

»

0246810温度(七)

)

A.古代的冰块直接用于消暑降温,西周的“凌人”专门负责“掌冰”,我国最早的藏冰从西周时期开

始。

B.水的形态有三类——液态、固态、气态,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化为气态。

C.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

D.古人在冰窖里存冰是为了夏天给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用,所以会储存夏天用冰量三倍。

6.罗切斯特大学激光力学能实验室超离子冰的发现,给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石

路遥

青刚山的高峡深谷中,锤声、钎声混合着巨火的爆炸声,日日夜夜地喧吼着。公路,像一条游龙,在

陡峭峻险的峰仞间伸展盘奔。

中午,我从工程指挥部出发,去红岗公社民工负责修建的十六号桥梁,检查工程进展的情况。

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炙着大地。我迎着一股股刺鼻的沥青味,在软颤颤的公路上艰难地跋涉着。汗

水把衣服全粘贴在身上,刺痒痒地难受。望着沟里清湛湛的流水,真想跳下去痛痛快快地洗个澡。但是,

听见前面那一片火爆爆的锤钎声,我反而走得更快了。

等我赶到建桥工地时,民工们已去吃午饭。河边的场地,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料石。刚锂打过的新石茬

子上,不知一些什么颗粒闪耀着银灿灿的光芒。我望了望架桥的地方:桥基全部挖好,第一层基石已铺设

一大半了。我不禁啧啧称赞:"‘老虎营’真是名不虚传啊!”正想迈步去营指挥所,突然被一阵“叮叮

喋啖,”的锤轩声拉住了。我四下搜寻,连个人影也不见,不觉纳闷:是谁连午饭都不吃,在敲打什么?

我撵着传来的声音,走向一个小坡下。现在看见了:在远远的小河边,那棵乱石缝里长出的老柳树

下,一个光着上身的人正在锂打一块石头。他聚精会神,连树阴移开了他一丈多远,都好像没有发觉似

的,一股欢实地抡着锤儿。背上一串串的汗珠,就像新石茬上那些颗粒一样,在闪闪发光。

站在离他十来步的地方---不打扰他的工作。看清了:这是一个五十开外的老头,稍有点驼背,被太

阳晒卷起一层层皮鳞、黑黛薰的,花白的头发,让汗水浸拧成一些小绳捻。那握钎的胳膊肘上,亮晶晶的

汗珠一滴一滴滚落下来,浸湿了地上一小撞石末末,随着锤钎的起落,他面前的石头上,冒起了一股股白

烟……不一会儿,他放下锤钎,拿起铁方尺子仔细量了量那块石头,然后,又挺起腰板左顾右盼地看了一

又一遍。那神态呀,就像绣花姑娘端详着自己的刺绣品一样,完全陶醉在无比的甜蜜中。我的心头一热,

不由自主地走近他。老人发现了他面前出现的倒影,蓦地一回头!我不觉一怔:在他那张皱纹密布的脸

上,只有一只灼热、深邃的眼睛在忽闪,而另一只分明是受伤失明的眼睛,深深地陷进眼眶内。他用右手

摸了一把汗渍渍的脸,侧着身子问:“哪里来的?”“工程指挥部。”

“哦,小伙子,过来树下歇会儿。”他漫不经心地说完后,仍回过头去,操起锤钎“叮叮11光既,”地敲

起来。

我踌躇了一下,绕过去蹲在了他的对面。啊,刹那间,我吃惊得几乎要跳起来——老头握钎的左手,

只有三个指头!那无名指和小拇指处,只有一块红纷纷的疤。三个握钎的指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老茧,

显得格外粗糙、壮实。

“大伯……”我忍不住叫出声来。

“什么事?”他用那只深邃的眼睛看着我。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结巴地问:“这叫什么石头?这石头硬吗?”

“碇石,石头硬。”

“您打的这块石头是桥上哪个部位?”

“基石。”他一边说,一边从旁边拿起旱烟锅,点着“吧嗒”起来。我细细地观察了那块基石:它有

两尺见方,蓝里透黑的切面上,锂刻下整齐美观的几何图案,每一条锂纹都像墨线打过去一样笔直……谁

能想到,这活路出自一个一只眼睛、八个指头的老人手里啊!我想很快知道这个人物的一切,便问他:

“大伯,您什么时候成了残废的?”

“受伤吗?早啦。”说完这句话,他又拿起锤钎“叮叮吭吃”地打了起来,一锤子一股白烟。“喂,

小同志,以后不准你说我是残废!”

看来这是一个不爱表白自己的人,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他的工作上。然而正是这一点,却紧紧地

攫住了我的心!

我就对他说:“大伯,咱们一块回去吃午饭吧!”

他抬起头来,手里还摇晃着锤钎,对我说:“我的饭一会儿有人带来,你快去吃吧!”从那只灼热、

深邃的眼睛中,我感觉到他的感情是那样真切、实在。

在指挥部,我问起那个老头的情况,公社党委副书记高峰告诉我,老人叫宁国钢,从小失去父母。他

在抗日战争中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右眼,在解放战争中,左手失去了两根指头。解放后来到大队水库工

地,练成了顶呱呱的石匠。听说修备战路,第一个来公社集合。

一个月后,十六号桥梁胜利竣工了,我跟随指挥部祝贺团参加通车典礼。人群里,我找到副书记高

峰,问:“宁大伯呢?”他说:“到关键工程长流河桥梁准备基石去了。”

我伫立在大桥上,向着东方极目远眺——青山无边沿,大路望不断。一个强烈的感想在脑海中形成:

宁国钢,不正是革命大道上的长桥上,一块比钢铁还坚硬的基石吗?而这样的革命基石,在我们伟大的社

会主义祖国,何止千千万万!

(原载于1973年5月23日延川《山花》第15期,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描写盛夏炎热的天气,锤钎声混着爆炸声,通过环境描写,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发展奠定基

础,铺叙了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B.对主人公宁国钢形象的塑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

宁国钢鲜明的个性特征跃然纸上。

C.小说中对宁国钢的认识了解,以第一人称角度来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

D.公社党委副书记高峰对宁国钢的介绍,侧面烘托了主要人物形象,是对正面描写的有效补充和辅助,

加深了“我”对宁大伯的印象。

8.多次描写“一只灼热、深邃的眼睛”,有什么用意?

9.怎样理解“宁国钢,不正是革命大道上的长桥上,一块比钢铁还坚硬的基石吗”的深刻含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

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

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事厌之也,说上目:“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

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日:”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目:“可试

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电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目:“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邺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口:“上可试观。”上既观,使

行礼,目:“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

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

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

强法酒诸侍尘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遇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节选自《史记•叔孙通传》)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

毕/复置法酒/

B.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

毕/复置法酒/

C.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

毕/复置法酒/

D.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

毕/复置法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两句中的“益”字含义不同。

B.“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与“我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与”

字含义不同。

C.“度吾所能行为之”与“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两句中“为”字含义相同。

D.“若真鄙儒也”与“肉食者鄙”(《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鄙”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投降汉王之前,叔孙通先后侍奉过项梁、怀王、项王等人,很少从一而终,一些人对他嗤之以鼻,

认为此人不合古法,人品不佳。

B.刘邦初即位,不喜欢繁文缚节,他取消秦朝严苛的仪礼法规,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群臣在

朝廷的粗鲁举止让他感到头疼。

C.叔孙通深知皇上心意,便主动请缨,希望征召鲁地儒生跟他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礼仪规范,可是有

两位儒生固守气节,不愿合作。

D.叔孙通总结古代礼仪、参考秦朝典范,建立一套庄重威严的朝廷礼仪。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高祖视

察后觉得不错,对他大加奖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

②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①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栖身戍楼。②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

台欢宴重阳0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描绘了一组对立形象:诸将侃侃谈论立功封侯,诗人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

B.诗人引用刘裕在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典故,切合了重阳宴集的标题,也照应了首句的“诸将”。

C.对于自己一生经历的风雨坎坷,诗人无比忧愁,情绪低沉,全词抒发了人生无常、万事皆休的悲慨。

D.本词不借助景物渲染,风格豪放,语言质朴,有的句子完全口语化,体现了“以俗为雅”的特点。

15.本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诗人的形象特征,并说明所用的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以“,”两句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

浪漫主义的情调。

(2)荀子在《劝学》中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

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3)《离骚》中,屈原以“,”两句表明虽然身处浊世,但自己光明洁白的本质不会有丝毫

减损,表现他洁身自好的品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截至目前,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传统治水技术、经验和智慧,镌

刻着中华文明绵延不息、永续发展的历史轨迹,折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博大精深的智慧力

量。在治江理水的宏阔实践中,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应充分汲取世界灌溉工程遗

产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势而为、就地取材的治水理念以及系统治理的思路与方法,把中华民

族在长期治水实践中积累的“善治国者必善治水”“上善若水”等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传承好弘扬好。江

河安澜,才能保障民族永续发展。放眼中国,一座座水利设施岩然屹立,一条条灌溉渠道密布田野,一个

个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济东西,“四横三纵”的新水网串联起②、云阔天高的自然画卷,书写着

蓬勃浩瀚、举世嘱目的绿色传奇,映射了③的美丽中国。当前,要做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

技术研究,通过编制实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立法等方式切实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并通过生态惠民、生

态利民的方式,让其“扮靓”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分析画横线的句子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本上一个中等大小的桔子,就能满足孩子每天一半的VC需求。同时,柑橘中还含有丰富的钾、类

胡萝卜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们都是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可是,再有营养的食物,①。

爱吃桔子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如果在一段时间桔子吃多了,全身甚至是手脚的皮肤就会变黄,

成了“小黄人”。甚至有些人会怀疑,是不是桔子被染色了?

其实跟染色没什么关系。吃了桔子皮肤会变黄,是因为柑桔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常吃很多橘

子,_②,如果无法及时代谢掉,就会导致皮肤变黄,这种情况被称为“高胡萝卜素血症”,也叫“桔

黄症”,这种症状的典型表现就是手掌、足底明显变黄,严重的甚至会全身的皮肤变黄。

不过,它只会短时间地影响“颜值”,并不会影响健康。只要③,过一两周肤色就能恢复正

常,一般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其实,除了柑桔类之外,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等蔬果中的胡萝

卜素也含量丰富,如果吃很多,也会变成“小黄人”。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

字。

20.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桔子吃多了,人就成了“小黄人”,这一说法生动有趣,“小黄人”原本是《神偷

奶爸》系列动画中短胳膊短腿又爱吃香蕉的小萌宠。与此类似,“紧急出口”的人形标识被称为“小绿

人”。依据右图,请简述“小绿人”的构图要素及含义。

(注:图中深色部分均为绿色)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一叶知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以上名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又体现了古人很强的辩证思维能力,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很大启迪。请结合上

述材料,围绕“如何看待事物”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2023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一)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史家风”这一概念,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的。他在《文史通义》中评价创作了《通志》的宋

代史学家郑樵:“不徒以词采为文,考据为学也。运以别识心裁,盖承通史家风,而自为经纬,成一家言

者也。”

司马迂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是在变化中进行的,

《史记》就呈现出了这种变化。《汉书》作者班固对司马迁多有微辞,但也肯定“其涉猎广博,贯穿经

传”。在班固之后,《汉纪》的作者荀悦和《后汉纪》的作者袁宏,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

之一。班固的《汉书》是纪传体皇朝史,荀悦的《汉纪》、袁宏的《后汉纪》是编年体皇朝史,它们都不

是《史记》那样贯通的历史著作。他们强调“通古今”的必要性,一是司马迂“通古今之变”宗旨具有广

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是“通古今”也是当时思想家所关注的问题。王充指出:“'五经’比于上古,犹为

今也。徒能说经,不晓上古,然则儒生所谓盲瞽者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背景下,荀悦等史家所倡言

的“通古今”并非只是体现著作内容上的“通古今”,更要注重对现实的关注。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梁武帝的《通史》则是最早以“通史”

名书的通史撰述,它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史学上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南宋史学家郑樵是阐发史

学之追求——“通”的名家,《通志》是其名作。首先,郑樵强调“会通之义大矣哉”,他继承了司马迁

“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其次,郑樵批评班固,认为其“全无学术”“断代为史”,“会通之道,自

此失矣”。应当指出,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在史学发展上是不能成立的。

要理解“通史家风”的核心内涵,必须回到古代史学家对“通史”的理论认识中。“纵通”,即贯通

古今,追源潮流,杜佑的《通典》上起黄帝,下迄唐天宝之末,“纵通”的特点非常鲜明。“会通”是郑

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其“会通”观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的“会”,即广搜材料:二是古

今历史的“通”。“横通”则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社会历史各个方面内容的考量与论

述。

当我们以“断代为史”为参照审视“纵通”“会通”和“横通”会发现,文献资料上的“会通”和历

史内容上的“横通”都不足以反映“通史家风”的主旨,因为断代史家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两点。在中国史

学史上,无论是通史还是断代史,只要是优秀的史著,都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以及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

内容,这样才能留传后世。可见,“通史家风”是围绕“通古今之变”而形成的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

“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真正的通史精神。

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之分,只有在通史编纂中才能做到“衡鉴至公,庶几笔削平

允,而折衷定矣”:历史上对同一史事的记述也存在详略不同,以致“首尾交错,互有出入”而产生“抵

梧”,也只有在通史编纂中“统合为编”,定其去取,以提出一个合理的说法。从史学史上考察,某些重

大的、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往往是通史著作提出来的,并在学术史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上的“通史家风”笔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是在变化中进行的,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就是要探究天人关系,呈现古今的变化。

B.虽然班固、荀悦、袁宏的书不是贯通的历史著作,但他们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

C.优秀的历史著作,需要广泛占有文献资料并且反映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这样才能留传后世。

D.历史上对一些史事的记述常有曲直、是非、详略的不同,而在通史编纂中可以做到公允合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了“通史家风”这一概念,接着引用章学诚评价宋代史学家郑樵的一段话作为印证。

B.文章第二段引用王充对“五经”的一段评语,意在表明“通古今”不是指内容,而是要关注现实。

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说明“通古今之变”是“通史家风”的真正精神内涵,是真正的通史精神。

D.文章第四段展开分类论述,从“纵通”“会通”“横通”三个角度论述了“通史家风”的核心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的《史记》与梁武帝的《通史》,这两本书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

B.史学家强调“通古今”的必要性,是因为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C.作《通志》的南宋史学家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不被后代史学界认可。

D.从史学上考察,通史著作提出的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有长久的生命力。

1.B2.B3.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班固、荀悦、袁宏……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说法错误。由原文第二段“在班固之

后,《汉纪》的作者荀悦和《后汉纪》的作者袁宏,都把“通古今”作为历史撰述的宗旨之一”可知,不

包括班固。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意在表明‘通古今'不是指内容,而是要关注

现实”错,原文第二段“'通古今’并非只是体现著作内容上的‘通古今‘,更要注重对现实的关注”可

知,原文是递进关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两本书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说法错误。依据“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史学

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梁武帝的《通史》则是最早以“通史”名书的通史撰述”可知,司马迁的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最全面的通史撰述,而梁武帝的《通史》是最早以“通史”名书的通史撰

述。

B.“是因为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宗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归因不全。由原文“史学家强调‘通古

今'有两个原因,一是司马迁'通古今之变'宗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是‘通古今'也是当时思想

家所关注的问题”可知,选项归因不全,遗漏了信息。

C.“不被后代史学界认可”说法错误。由原文“应当指出,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

在史学发展上是不能成立的”可知,郑樵把“会通”与“断代”对立起来的看法,不被本文作者认可,并

非不被后世史学界认可。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我国已知的最早开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西周设有“凌人”这么一种官职,专

门负责“掌冰”。

《诗经》曾经有这么一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个“凌阴”其实就是古人挖的

冰窖。上世纪70年代,河南滑县就发掘出了战国时期韩襄王的冰窖。据史书记载,曹操修的“冰井台亦

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古人一般会储存多少冰呢?一般来说,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无论密封

有多好,最终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会融化,冰块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被

用来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

(摘编自华夏收藏网《生活中的化学》)

材料二:

198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皮耶尔弗兰科•德蒙蒂斯(PierfrancoDemontis)领导的一项研究通过计算

机模型,首次预言水或许有一个超离子冰的相位。30年之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力学能实验室,科学

家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之一对准了一滴水。激光发射,形成的冲击波让水滴的压力达到了大气压的数百

万倍,温度也升高至几千摄氏度。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

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斫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一

一“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不同于我们见过的冰,超离子冰是黑色的、温度相当于太阳表

面温度的一半,密度也是普通冰的4倍。

(摘编自《环球科学•两千多度时,冰变成了黑色》)

材料三:

在自然水城中,冰通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融化,大约是0到10℃,这也是团队主要希望探索的温度

区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

具体来说,在非常寒冷的温度下,也就是约5℃之下,冰会呈现出朝下的尖端形状,类似于冰柱,但

冰的表面是光滑的,没有起伏。在高于约7℃的温度条件下,冰会形成类似的基本形状,但上下颠倒,尖

端向上。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冰的表面融化出了波浪和波纹状的图案,这种图案被称为流痕,在自

然的冰L和其他冰面上都能找到它们。科学家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这

些形状差异是水流的变化造成的,而水流的变化则取决于温度。

我们都知道,水和其他液体一样,它们的密度都会随着温度下降而上升。但水还有一个独一无二之

处,和其他液体都不一样的是,液态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它的密度反而会降低,直

到冻结。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

(摘编自雷夫•里斯特罗普等《异常对流在融化的冰中会诱导切割出尖顶和扇贝形状的冰型》)

照片显示了在不同环境水温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状的冰

(图片来源:NYU'sAppliedMathematicsLaboratory)

4.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A.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冰块直接用于消暑降温,西周的

“凌人”专门负责“掌冰”,我国最早的藏冰从西周时期开始。

B.水的形态有三类一一液态、固态、气态,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化为气态。

C.水的密度在大约4℃时会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水的密度比冰更大。

D.古人在冰窖里存冰是为了夏天给皇帝、后妃及贵族们用,所以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

6.罗切斯特大学激光力学能实验室超离子冰的发现,给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4.A5.C

6.意义:发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促使更多科学家探索冰的奥秘,这种研究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启示:①前人预言但尚未证实的问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②运用创新思维,通过改变实验条件,

会有新的科学发现。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三约5℃之下,冰会呈现出朝下的尖端形状,类似于冰柱,但冰的

表面是光滑的,没有起伏。在高于约7℃的温度条件下,冰会形成尖端向上的冰柱,其表面是光滑,没有

起伏。对于介于两者之间的温度,冰的表面融化出了波浪和波纹状的图案。

故选Ao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古代的冰块直接用于消暑降温”错,根据材料一,古代冰块的作用除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

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用冰做成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我国最早的臧冰从西周时期开始”错,

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史书记载,我国已知的最早开始藏冰的朝代是西周”。

B.“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化为气态”错,根据材料二“温度也升高升至几千摄氏度!X射线瞬

间穿越水滴”“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

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可知,液态水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化为气态,温度

足够高也会凝固、结晶成冰。

D.“所以会储存夏天用冰量的三倍”错,材料一只是说“古人一般会储存多少冰呢?一般来说,会储存

夏天用冰量的三倍。这是因为古代条件有限,无论密封有多好,最终都免不了有一部分冰会融化,冰块除

了夏天给皇帝后妃以及贵族们直接消暑降温外,还会被用来各种冰镇食物,或者直接饮用”,可见,选项

中说的前后无因果关系.

故选C。

【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1)根据“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位一一‘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通过X

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

而是凝固、结晶成冰”“在自然水城中,冰通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融化,大约是0到10℃,这也是团队

主要希望探索的温度区间。他们惊讶地发现,冰在不同温度条件的融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可知,科

学家发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促使更多科学家探索冰的奥秘,这种研究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根据“通过计算机模型,首次预言水或许有一个超离子冰的相位”“研究证实了具有奇异性质的水的新相

位一一'超离子冰'(superionicice)的存在。不同于我们见过的冰,超离子冰是黑色的、温度相当于太

阳表面温度的一半,密度也是普通冰的4倍”可知,前人预言但尚未证实的问题,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起

点。

根据“科学家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之一对准了一滴水。激光发射,形成的冲击波让水滴的压力达到了大

气压的数百万倍,温度也升高至几千摄氏度。通过X射线,科学家发现,水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呈现出全新

的形态!冲击波里的水并没有成为过热液体或气体,而是凝固、结晶成冰”可知,运用创新思维,通过改

变实验条件,会有新的科学发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石

路遥

青刚山的高峡深谷中,锤声、钎声混合着巨火的爆炸声,日日夜夜地喧吼着。公路,像一条游龙,在

陡峭峻险的峰仞间伸展盘奔。

中午,我从工程指挥部出发,去红岗公社民工负责修建的十六号桥梁,检查工程进展的情况。

盛夏的太阳火辣辣地烤炙着大地。我迎着一股股刺鼻的沥青味,在软颤颤的公路上艰难地跋涉着。汗

水把衣服全粘贴在身上,刺痒痒地难受。望着沟里清湛湛的流水,真想跳下去痛痛快快地洗个澡。但是,

听见前面那一片火爆爆的锤钎声,我反而走得更快了。

等我赶到建桥工地时,民工们已去吃午饭。河边的场地,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料石。刚锂打过的新石茬

子上,不知一些什么颗粒闪橇着银灿灿的光芒。我望了望架桥的地方:桥基全部挖好,第一层基石已铺设

一大半了。我不禁啧啧称赞:"‘老虎营’真是名不虚传啊!”正想迈步去营指挥所,突然被一阵“叮叮

啖啖''的锤钎声拉住了。我四下搜寻,连个人影也不见,不觉纳闷:是谁连午饭都不吃,在敲打什么?

我撵着传来的声音,走向一个小坡下。现在看见了:在远远的小河边,那棵乱石缝里长出的老柳树

下,一个光着上身的人正在铿打一块石头。他聚精会神,连树阴移开了他一丈多远,都好像没有发觉似

的,一股欢实地抡着锤儿。背上一串串的汗珠,就像新石茬上那些颗粒一样,在闪闪发光。站在离他十来

步的地方——不打扰他的工作。看清了:这是一个五十开外的老头,稍有点驼背,被太阳晒卷起一层层皮

鳞、黑黛黛的,花白的头发,让汗水浸拧成一些小绳捻。那握钎的胳膊肘上,亮晶晶的汗珠一滴一滴滚落

下来,浸湿了地上一小摊石末末,随着锤钎的起落,他面前的石头上,冒起了一股股白烟……不一会儿,

他放下锤钎,拿起铁方尺子仔细量了量那块石头,然后,又挺起腰板左顾右盼地看了一又一遍。那神态

呀,就像绣花姑娘端详着自己的刺绣品一样,完全陶醉在无比的甜蜜中。我的心头一热,不由自主地走近

他。老人发现了他面前出现的倒影,蓦地一回头!我不觉一怔:在他那张皱纹密布的脸上,只有一只灼

热、深邃的眼睛在忽闪,而另一只分明是受伤失明的眼睛,深深地陷进眼眶内。他用右手摸了一把汗渍渍

的脸,侧着身子问:“哪里来的?”

“工程指挥部。”

“哦,小伙子,过来树下歇会儿。”他漫不经心地说完后,仍回过头去,操起锤钎“叮叮睨味”地敲

起来。

我踌躇了一下,绕过去蹲在了他的对面。啊,刹那间,我吃惊得几乎要跳起来——老头握钎的左手,

只有三个指头!那无名指和小拇指处,只有一块红纷纷的疤。三个握钎的指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老茧,

显得格外粗糙、壮实。

“大伯……”我忍不住叫出声来。

“什么事?”他用那只深邃的眼睛看着我。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结巴地问:“这叫什么石头?这石头硬吗?”

“碇石,石头硬。”

“您打的这块石头是桥上哪个部位?”

“基石。”他一边说,一边从旁边拿起旱烟锅,点着“吧嗒”起来。我细细地观察了那块基石:它有

两尺见方,蓝里透黑的切面上,锂刻下整齐美观的几何图案,每一条锂纹都像墨线打过去一样笔直……谁

能想到,这活路出自一个一只眼睛、八个指头的老人手里啊!我想很快知道这个人物的一切,便问他:

“大伯,您什么时候成了残废的?”

“受伤吗?早啦。”说完这句话,他又拿起锤钎“叮叮既啖”地打了起来,一锤子一股白烟。“喂,

小同志,以后不准你说我是残废!”

看来这是一个不爱表白自己的人,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他的工作上。然而正是这一点,却紧紧地

攫住了我的心!

我就对他说:“大伯,咱们一块回去吃午饭吧!”

他抬起头来,手里还摇晃着锤钎,对我说:“我的饭一会儿有人带来,你快去吃吧!”从那只灼热、

深邃的眼睛中,我感觉到他的感情是那样真切、实在。

在指挥部,我问起那个老头的情况,公社党委副书记高峰告诉我,老人叫宁国钢,从小失去父母。他

在抗日战争中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右眼,在解放战争中,左手失去了两根指头。解放后来到大队水库工

地,练成了顶呱呱的石匠。听说修备战路,第一个来公社集合。

一个月后,十六号桥梁胜利竣工了,我跟随指挥部祝贺团参加通车典礼。人群里,我找到副书记高

峰,问:“宁大伯呢?”他说:“到关键工程长流河桥梁准备基石去了。”

我伫立在大桥上,向着东方极目远眺——青山无边沿,大路望不断。一个强烈的感想在脑海中形成:

宁国钢,不正是革命大道上的长桥上,一块比钢铁还坚硬的基石吗?而这样的革命基石,在我们伟大的社

会主义祖国,何止千千万万!

(原载于1973年5月23日延川《山花》第15期,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描写盛夏炎热的天气,锤钎声混着爆炸声,通过环境描写,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发展奠定基

础,铺叙了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B.对主人公宁国钢形象的塑造,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

宁国钢鲜明的个性特征跃然纸上。

C.小说中对宁国钢的认识了解,以第一人称角度来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

D.公社党委副书记高峰对宁国钢的介绍,侧面烘托了主要人物形象,是对正面描写的有效补充和辅助,

加深了“我”对宁大伯的印象。

8.多次描写“一只灼热、深邃的眼睛”,有什么用意?

9.怎样理解“宁国钢,不正是革命大道上的长桥上,一块比钢铁还坚硬的基石吗”的深刻含意?

7.B8.①抓住人物形象特点,在人物对话、事件叙述中穿插描写,层层推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②

赞扬宁国钢的精神,虽然身有残疾,却不甘居人后,以超常的毅力、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9.①运用比喻的手法。②宁国钢是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中奋斗者的典范代表。③人民的奋斗及奉献是国

家走向富强的牢固“基石”。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心理描写”说法有误。原文中并没有过多使用心理描写,而且为数不多的几处“我的心头一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