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3年高考语文对接新高考仿真模拟卷
第六模拟
(适用于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或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新高考)(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
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
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融入百姓生
活,升华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
民族文化现象。
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
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
值尤显珍贵。当今社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全球,人们只需轻点
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
的严峻考验。诚然,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但
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一些社会家认为,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
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和品位,应警觉和预防网络对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稀释和削减。
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栗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需要高雅文化
的温润和熏陶。通过网络隔空进行的对话沟通,无论如何都显得文化底蕴不足。昔日尺牍信札
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
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
人类社会的进步既体现在科技方面,也体现在人文领域。如果只重视科技而忽视人文,将危及
人类经过长久辛劳累积起来的智慧成果。世界上许多优秀文化消失的教训告诫人们,现在应警
惕和防范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断层。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纸质书信早已淡出
很多人的视野,而对很多“90后”“00后”来说,家书无疑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家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尘封的话题和遥远的回忆。家书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手
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成为人们寄托
情感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使家书文
化在信息时代延续下去并融入百姓生活。
(选自刘金祥《让家书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有删改)
材料二:
以“真善美”为思想内核的家书,不仅让收信人重新观照自己,也鼓舞其他鉴赏者以美的
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这就是家书表现出的审美功用。
家书价值的多元性首先表现在家书的认知功能,鉴赏者能够通过某些家书作品认识社会、
了解历史。家书来自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封家书总是会带有时代的印记,家书写作过程中,
常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由于家书是家人间的温情话语,它的认知价值,又表现为一种启
迪,而非枯燥的说教。更重栗的是,它温馨智慧的家常话语,可以启发鉴赏者在家庭情感辐射
的小天地内,去探索人类世界大生活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体悟宇宙人生。
除了具有启迪特色的认知价值,家书还有审美教育价值。家书作品所涵盖的对象本身,因
其“著我”要求而倾注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表现出作者的审美取向。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
包围着家书传递的信息。当鉴赏者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受到感化和熏陶时,家书的教育价值也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因而家书的“教育”可以说成“教化”,“化”便是荀子“化性起伪”
中的化,我国的传统教育的精髓向来是“化”胜于“教”的。在这个过程中,鉴赏主体与创作
主体通过家书这一审美中介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果这种共鸣不是“臭味相投”的低俗认同
的话,壮美或优美的思想情感便成为审美情感的旋律,家书因之实现了使鉴赏主体情感“净
化”或灵魂“升华”的功能。
家书鉴赏之中的“赏玩”,则是侧重于家书的娱乐价值。中国传统家书是文化和艺术的综
合载体,那些写在各式信笺上的蝇头小楷和遵从着长幼礼仪的书信格式,都能给人以视觉上的
审美感受。即使是信封的设计与信纸的折叠,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伊犁人民出版社的《书信折
纸基础》一书中,介绍了91种信封和信纸的折法,让人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染下的一场视
觉盛宴。不论是对家书书法、工艺的赏玩还是对家书故事的聆听,都可以触摸不同历史时空的
鲜活容颜。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肯定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
也不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家书作为书信文学、作为艺术
文化,对人的审美功用是立体的、综合的,它的终极审美目标在于通过对家庭范围内人性美的
讴歌,造就审美主体完整的个性。
(选自《家书的审美价值》,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那些用以表露心绪、寄寓乡愁的感染力极强的家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西
方人称为“最温柔的艺术”。
B.家书是一种文本形式、一种传递情愫和信息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载体,而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C.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消失了,这告诫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
保护和传承包括家书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遗产。
D.与传统书信相比,网络交流充斥着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文化底蕴明显不足,所以我们应
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而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中看,“鱼传尺素”“当忆雁书归”“鳞鸿凭谁寄”这些诗句中的“尺素”''雁书”“鳞
鸿”都是书信的别名。
B.从创作上看,家书与诗歌等艺术作品有共通之处;从欣赏上看,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
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
C.从家书的内容到家书的形式,甚至家书信纸的折法,都有值得鉴赏之处,其蕴含的文化
和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功能。
D.家书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作品,其历史悠久、意蕴丰富,可雅俗共赏,传承家书文
化具有深远的时代发展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所说的“家书的审美功用”的一项是(3分)
A.1947年九月,毛泽东主席写给毛岸英的家书,行草书风,堪称书法艺术精品,透过它
我们可以领略世纪伟人的书法成就。
B.读者通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能感受到家书在战乱年代的珍贵价值和
它带给离乡者的莫大慰藉。
C.林觉民的《与妻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
爱。
D.范仲淹在家书《告诸子及弟侄》中对子侄的谆谆教导如“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
小名招大悔矣”等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有其积极的意义。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下面的材料是梁启超在1916年1月2日写给梁思顺(梁启超长女)的家书,很好地体现了
家书的认知价值,请根据材料对此进行简要分析。(4分)
此间对我的消息甚恶,英警署连夜派人来护卫,现决无虞。吾断不至遇险。现一步不出门,
并不下楼,每日读书甚多,顷方拟著一书名曰《泰西①近代思想论》,觉此于中国前途甚有关系,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
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绮子
哉。
【注】①泰西:极西,泛指西方国家。
1.C【解析】A.被西方人称为“最温柔的艺术”不是专指我国古代家书,而是泛指“家书二B.
“这些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理解偏颇,从原文和现实看,网络可以替代家书传递信
息这一功能。D.“应倡导年轻人少用网络与人交流,而多用手写书信来传达温情暖意”理
解错误,原文主张“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坚持书写家书与运用信息技术并重”,并无厚此薄
彼之意。
2.B【解析】“家书有着诗歌所不具备的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无法推断得出。结合“孔子肯定
了'诗'价值的多元性,家书亦是如此”“家书对于人们的意义不是单一的信息授受,也不
是单纯的伦理说教,它以审美价值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等分析,原文没有将家书和诗
歌在历史和伦理上的价值进行比较。
3.B【解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是诗,不是家书,其作用是“让读者感受到家
书在战乱年代的珍贵价值和它带给离乡者的莫大慰藉”,没能体现材料二中所说的家书的
“认知价值、审美教育价值和娱乐价值”等审美功用。
4.【参考答案】首先通过介绍家书的相关文化特点得出我国的家书文化是独特民族文化现象的
观点;(1分)接着阐述家书在传统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当今网络社会却日渐式微;(1
分)然后用网络符号转瞬即逝,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作对比,阐
述家书的文化价值,凸显重视家书文化的迫切性;(1分)最后强调家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价值,呼吁让家书文化融入生活。(1分)
5.【参考答案】①鉴赏者能够通过家书作品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读“顷方拟著一书名曰《泰
西近代思想论》”,可以了解1916年前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对西方和中国关系的一些认识。
(或答:家书带有时代的印记,常涉及身边的真实事件。如“此间对我的消息甚恶,英警
署连夜派人来护卫,现决无虞”,可以了解到当时梁启超在上海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
身处险境。)②家书是一种启迪,而非枯燥的说教。如“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
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等,梁启超结合
自身的经历和体悟,又从后辈的处境和成长出发,循循善诱,表现为一种启迪而非说教。
③家书可以启发鉴赏者体悟宇宙人生,如“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
强立”,可以启发鉴赏者看到忧患对人生的积极作用。(答对两点即可)
(新老高考)(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北中国
萧红
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那里响着
大锯。
“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
不远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
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
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
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破了,有
的则整个的滚下来,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
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
上房的门喀喀的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疑疑,把
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
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识字。不
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一天或是两封三封,
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
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的倒念着:
中华抗日英雄
耿振华吾儿收
父字
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忙补添着
说:“耿振华吾儿收。”
清雪还照旧的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喇喇的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那里去找去!
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哀。
“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
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自己年
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地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他在外边碰了钉子
就回来了。
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眼泡是红
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
“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认识了,
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
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
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了……”
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儿子一去就是三
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
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作。
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
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的坐着,往往一坐
坐个通宵。
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
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砖头压上。
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
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的睡着。
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学那里传
出来的。
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忽然做
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中国杀向“满洲
国”来了。
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
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
“伐呀,不伐白不伐。”
把树木都锯成短段。
“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
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
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
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
人带去,可就糟了。
所以自从他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花园里素常
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寂寞的时候,就往炭
火盆上加炭。
有一天,厨子给老爷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大先生就在火
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似的。
耿大先生死了。
1941.3.26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的东北青
年辗转不定的处境。
B.耿大先生年青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不同时期
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
C.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增强了故事的悲怆色彩。
D.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人求全自
保,冷漠疏离有关。
7.小说中“树”多次出现,与之相关的叙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榆树是家园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B.养树、惜树象征对家园的热爱,对血脉传承的重视。
C.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和家败人亡的悲剧。
D.焚树表现了耿大先生因儿子牺牲而精神错乱。
8.请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分析。(6分)
9.“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风格的形象写照。萧红小说是如何透出这
层“悲凉之雾”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6.D(“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是错误的,周围的人把耿大先生
幽禁园中,是害怕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
7.D(焚树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信念和玉石俱焚的决心。)
6.8.(6分)①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
说弟弟们“尽念日本书”“我就要去打日本了”,这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
2
②丰富和拓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满口日本话“什么时候会打
跑日本”隐含了北中国已沦陷的现实,体现日寇铁蹄践踏中国的时代特征。
③巧妙地展现了人物的心路历程。“连中国字都不认识”“耻辱”“打日
本”展现了爱国年的心路历程,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
族气节。
9.(6分)①以场景描写来营造悲凉的情境感。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展现
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②将人物情绪的悲凉感贯穿事件的叙述中。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其因
儿子投身抗战牺牲而生病死亡的悲剧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③用以小见大的手
法来寄寓悲凉深意。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聚一处,透
露出浓重的时代悲凉之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新老高考)(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日:“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常阪之塞,东有宛、穰、
清水,南有隆山,地方千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韩卒超足百射,百发
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夫以韩之劲,与大王之贤,乃欲?回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交臂而服焉,
夫羞社稷而为天下笑,无过此者矣。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且夫大王之地有尽,
而秦之求无已。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臣闻
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娄簟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夫以大王之贤,
挟强韩之兵,而有牛后之名,臣窃为大王羞之。”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芬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
差羹;一岁不收,民不原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
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徼亭障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
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
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让误入主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
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范非王之有已。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
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事秦以攻楚,为他三,秦王必喜。夫攻楚
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须以决事。”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
B.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
C.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
D.今兹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与之/即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面,即面向西,这里表示对秦的臣服之意。古代君主坐北朝南,臣子则面北朝拜,故“北
面”,也有向别人臣服的意思。
B.交臂,在这里指叉手,拱手,表示降服,恭敬。这与《过秦论》中“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
外”的“拱手”相同。
C.五谷,古代主要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
菽。
D.敝邑,在这里指秦国,敝是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谦称,如“敝人”“敝处”“敝国”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国多产强弓劲弩,士兵射术高超,能不停歇地连续射上百只,远处的人拍胸称赞,近处
的人抚着心口压惊。
B.苏秦引用“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这一俗语,实际上就是要唤醒韩王独立意识和自尊自强
精神,从而达到游说的目的。
C.张仪指出,那些“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的说辞都是主张合纵的说客的花言巧语,营私
欺诈。
D.秦国与楚国的纷争,苏秦张仪却都来游说韩王,不是因为韩国实力比楚国强大,而是韩国
所处的地势使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2)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
14、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概括苏秦、张仪都从哪些方面游说韩王,从而达到合纵连横的目的?
(3分)
10、D解析:第一处“割地”作名词解“割让的土地",作“益求”的宾语应划在前面。第
二处,“与之”“不与”是两种情况的对比,句式成并列形式。
11、B解析:B项“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拱手”是毫不费力的意思,与文章中的
臣服之意不同。
12、A解析:A项原文“远者达胸,近者掩心。”是表现韩国士兵善射,远处的可射中胸膛,
近处可射穿心脏;而不是写观箭者的感受。
13、(1)拿着有限的土地去迎合那无止境的贪欲,这就是说自己去引起怨恨招致灾祸啊,用不
着交战就会丧失领土。(逆:迎合。已:停止,止境。市:引起,招致。每译一处给1分,句
意1分)
(2)围攻楚国而私占楚国的土地,把祸患转嫁于楚国并能取悦于秦王,没有什么计策能比这
更有利可图了。(私:私吞,占有。说:通“悦”,取悦。便:有利。每译一处给1分,句意1
分)
14、①地理位置、物产资源②军队实力③事秦利弊
解析:从地理位置、物产资源方面:苏秦说韩国地域广阔,物产优良;而张仪却说韩国地
势险恶,粮食困乏。从军队实力方面:苏秦说韩国兵强马壮、极富战斗力;而张仪却说韩国兵
力不足,实力衰弱。从事秦利弊方面:苏秦说事秦将会失地、招怨、留骂名;而张仪却说事秦
可以存国、得地、悦邻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有理,也可
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游说韩王说:“韩国北面有巩地、洛邑、成皋这样坚固的边城,
西面有宜阳、常阪这样险要的关塞,东面有宛地、穰地和滴水,南面有隆山,土地纵横千里,
土兵几十万。普天之下的强弓劲弩,都是韩国的产物。韩国士兵举足踏地发射,连续发射多次
也不停歇,远处的可射中胸膛,近处可射穿心脏。凭着韩国士兵的勇敢,穿上坚固的铠甲,脚
踏强劲的弩弓,佩戴锋利的宝剑,一个人抵挡上百人,不在话下。凭着韩国的强大和大王您的
贤明,竟然想要投向西方服事秦国,自称是秦国东方的属国,给秦王修筑行宫,接受封赏,春
秋两季向秦进贡祭品,拱手臣服,使整个国家蒙受耻辱以致被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严重的
问题了。所以希望大王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大王如果屈服于秦国,秦一定会索取宜阳、成
皋。今年把土地献给它,明年又会得寸进尺,要求更多的土地。给它吧,又没有那么多来满足
它;不给吧,就前功尽弃,以后遭受秦国侵害。况且大王的土地有穷尽,而秦国的贪欲却没有
止境。拿着有限的土地去迎合那无止境的贪欲,这就是说自己去购买怨恨和灾祸啊,用不着交
战就会丧失领土。我听俗语说:‘宁肯当鸡嘴,也不要做牛脏。'现在大王您如果投向西方,拱
手屈服,像臣子一样服从秦国,这跟做牛脏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大王您的贤能,又拥有这么强
大的军队,却有做牛脏的丑名,我私下里为您感到惭愧。”
张仪为了秦国的连横之事,对韩王游说道:“韩国地形十分险恶,很多百姓都居住在山中,
所种植的五谷粮食之中,不是麦子就是豆子;百姓所吃的,几乎都是豆饭豆叶做的菜羹;假若
有一年没有好收成,百姓吃糟糠都吃不饱。韩国国土方圆不足九百里,所积攒的粮食还不够吃
两年。估计大王您的士卒,加起来也不过有三十万,把杂役和苦力包括在内,现在戍守关卡要
塞的士兵也不会多于二十万。倘若诸侯们不估量一下自己兵力的衰弱,粮食的困乏,却听信主
张合纵的说客的花言巧语,互相勾结营私欺诈,都说‘只要您听从于我的谋略,就能够称霸天
下。'不顾及国家社稷的长远利益,而只听信一时的空话,欺骗君主,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了。”
“倘若大王您不臣侍秦国的话,秦国就会发兵夺取宜阳,把韩国上党的交通切断,东面夺取成
皋、宜阳,这样的话,鸿台离宫、桑林御苑就不再归大王您所有了。秦国所想要的,没有什么
比使楚国削弱更强烈的了,而能够使楚国削弱的,没有哪个国家能比上韩国。这并非是由于韩
国比楚国强大,而是韩国的地势使然。如今大王您倘若能够臣事西面的秦国而攻打楚国,为敝
国做事,我们秦王必定十分高兴。围攻楚国而私占楚国的土地,把祸患转嫁于楚国并能取悦于
秦王,没有什么计策能比这更有利可图了。所以秦王派遣使臣我向大王献书,等待大王您的裁
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15〜16题。
喜雨
曾巩
偶狗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褰②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②瓯篓(Oujii):狭小的高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
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
作简要分析。(6分)
15.A
16.【参考答案】①诗人之忧,是忧百姓生计。诗人刚一做官便心忧天下百姓的生计,这种
“忧”正是儒家积极入世、自觉担当的情怀。②诗人之喜,是丰收之喜。蚕结茧、麦已
熟,丰收在望,好雨适时而至,可助菽粟生长,令诗人欣喜不己。这种''喜”正是儒家
“富民”“足民”“制民之产”思想的体现。③诗人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始终心系苍
生,以民为本,尽显儒者情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用“,”两句说明志向远大、
意志坚定的人才能担当大任,并以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有恒心。
⑵秦与六国的灭亡史常被后人用来针底时弊,杜牧《阿房宫赋》以“”批评了
后代统治者的错误做法,苏询《六国论》则以泱洪大国“”表达对重蹈覆辙的忧
虑。
(3)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
胜数,如“"和"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杜鹃啼血猿哀鸣又闻子规啼月夜望帝春心托杜鹃杨花落尽子规啼(答案不
唯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有人喜欢牡丹,说她①。我却喜欢梅花,喜欢她“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客居海南,
常听朋友说海南也有梅花,觉得有些诧异。朋友说,东山岭脚下的溪边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
梅风景旅游区,我便专程去看。
三角梅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不同颜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徜
徉在三角梅基地,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
出来的特色。小鸟叽叽喳喳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人就沉浸在一片②之中。在花
团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还有一座书香四溢的书屋,经常有一些书法家、画家聚集于此,_
③_,尽展才情。离基地不远处有一座溪边客厅。这是一座颇具古风的凉亭式建筑,走进亭
内,可见桌椅摆件都是古物。墙上、吧台旁,挂着斗笠、簸箕等传统农家工具,素旧拙朴,充
溢着乡韵,勾起游人的乡愁。
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让人
清心、净心。三角梅的美,可谓秀美艳丽甚至婀娜动人,她只属于自己,也在我心中真真地美
丽起来。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发现竟由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
B.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于一株,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三角梅。
C.我竟发现一株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合而成,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的。
D.我竟发现一株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有特色的三角梅。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分)
18.【参考答案】①国色天香②鸟语花香③挥毫泼墨(3分)
【试题分析】①国色大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
美丽。句子是形容牡丹花,应填“国色天香二
②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根据语境,句子描写鸟儿在三
角梅丛中飞舞欢叫,有花有鸟,突出两者的和谐,应填“鸟语花香”。
③挥毫泼墨:指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挥毫指运笔,过去的毛笔都是由狼毫或羊毫所
制,故挥毫为运笔;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语境中有“书法家、画家”的表述,是这两类
艺术家在此创作,故填“挥毫泼墨”。
19.【参考答案】D(3分)
【试题分析】原句的语病:句式杂糅,“由……集成”,“有……五种颜色”,两种句式杂糅:
语序不当,数量词“一株”可放在动词“有”后面;成分残缺,谓语“发现”。缺乏宾语中心
语。A项,“一株”语序不当,宾语中心语没有补充。B项,“一株”语序不当,“有……于一株”,
表达不合逻辑。C项,宾语中心语没有补充。
20.【参考答案】增文势: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运用了“一……的……”的句式,整齐
而有节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朗朗上口。广文义:由乡村至古亭客厅,再到宜人的心境,从
具体景观到抽象的精神感受,句子逐层推进,文义渐广,更全面而有层次地表现出美丽乡村的
怡人之景。(5分)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虽然数字没有温度,①。无论你正值少年、青年还是老年,没有人愿意被隔绝在未来
生活之外。从老年人的视角看,②,取决于我们的社会能否帮助那些有意愿“触网”的老
年人无障碍融入网络生活,能否让那些没有意愿的老年人免受“数字鸿沟”之苦。只有让数字
化社会成为有温度的社会,智慧城市才是惠民的城市。由是观之,“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
专项行动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数字反哺”。可以预见,当年轻的志愿者主动伸出援手,(),
和年轻人一起拥抱智慧生活。当然,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既是社会的事,也是家庭的
事。即便有了“红船e家银龄科普教学点”这样的“社区补给站”,③。当你在互联网上
愉悦地冲浪时,请别忘了帮帮身边年迈的亲人,把“数字鸿沟”率先消弭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小
的细胞里。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业厂房交易全程服务合同4篇
- 2024音乐制作方与影视制作公司版权许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交通枢纽害虫防治与消毒作业合同3篇
- 专业水电安装及消防系统承包合同2024年版版B版
- 2025年度12年首次智慧旅游项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叉车租赁合同范本(叉车租赁与维护)4篇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场地平整与物联网协议4篇
- 2025年度奶牛养殖牛场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厂房租赁合同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4篇
- 2024年04月广西桂林银行南宁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2T-经成人中心静脉通路装置采血技术规范
- 【高空抛物侵权责任规定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7100字(论文)】
- TDALN 033-2024 学生饮用奶安全规范入校管理标准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 冷库存储合同协议书范本
- AQ/T 4131-2023 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辨识(正式版)
- 武术体育运动文案范文
- 设计服务合同范本百度网盘
- 2024年市级专科护士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肺炎临床路径
- 供应商供货服务方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