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讲义_第1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讲义_第2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讲义_第3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讲义_第4页
再生障碍性贫血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生障碍性贫血作者:邵宗鸿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第五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疗效标准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内科学(第9版)(二)分型1.按病情轻重程度重型再障(severeaplasticanemia,SAA)。非重型再障(non-severeaplasticanemia,NSAA)。2.按发病原因先天性AA(inheritedaplasticanemia)。获得性AA(acquiredaplasticanemia)。一、概述

内科学(第9版)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不明确,可能为:1.病毒感染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

2.化学因素氯霉素、苯等;3.放射线;4.免疫异常。

内科学(第9版)(一)造血干祖细胞缺陷CD34+细胞数量减少;集落形成能力下降。(二)造血微环境异常(三)免疫异常Th1细胞、CD8+T抑制细胞、γδTCR+T细胞↑;IL-2、IFN-γ、TNF↑。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传统学说认为,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

内科学(第9版)三、临床表现快速进展的贫血感染、发热广泛出血,颅内出血危险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非重型再障: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一)(二)

内科学(第9版)(一)血象1.SAA呈重度全血细胞↓;2.白细胞(WBC)计数<2×109/L;3.中性粒细胞(N)<0.5×109/L;4.血小板(PLT)计数<20×109/L;5.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6.NSAA:呈全血细胞减少,但达不到SAA的程度。四、实验室检查

内科学(第9版)1.SAA多部位增生重度减低,巨核细胞缺乏;2.淋巴细胞、非造血细胞比例↑;3.骨髓活检显示全切片增生减低,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或(和)非造血细胞增多,无异常细胞。(二)骨髓象四、实验室检查SA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NSAA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减低

骨髓象(低倍镜)

内科学(第9版)

内科学(第9版)SAA骨髓象:骨髓造血岛呈空网状,仅见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大量网状纤维,未见造血细胞NSAA骨髓象:淋巴细胞较多,可见中性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晚幼红细胞核高度致密,浓缩呈“炭核”样骨髓象(高倍镜)

内科学(第9版)正常骨髓组织再障骨髓组织骨髓活检(三)发病机制检查1.CD4+细胞:CD8+细胞比值减低,Th1:Th2型细胞比值增高,2.血清IL-2、IFN-γ、TNF↑,3.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4.骨髓铁染色示贮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强阳性,溶血检查均阴性。

内科学(第9版)四、实验室检查

内科学(第9版)(一)诊断标准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一般无肝、脾大。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9版)1.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4.急性白血病(AL);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6.其他。(二)鉴别诊断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内科学(第9版)(一)支持治疗

1.保护措施;2.对症治疗;纠正贫血:成分输血;控制出血;控制感染;护肝治疗等。六、治疗(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1.免疫抑制治疗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马ALG10~15mg/(kg·d)连用5天;兔ATG3~5mg/(kg·d)连用5天;环孢素:适用于全部AA3~5mg/(kg·d),注意肝、肾损害;其他甲泼尼龙等。

内科学(第9版)六、治疗(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2.促造血治疗雄激素治疗司坦唑醇(康力龙)2mg,每日3次;十一酸睾酮(安雄)40~80mg,每日3次。造血生长因子

常用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

内科学(第9版)六、治疗3.造血干细胞移植40岁以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有合适供体SAA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内科学(第9版)六、治疗(二)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重型再障的治疗策略重型再障年轻患者老年患者相合同胞供体有

相合同胞供体干细胞移植没有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治疗反应没有有相合无关干细胞移植

内科学(第9版)1.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性达120g/L、女性达110g/L,中性粒细胞达1.5×109/L,血小板达10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2.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性达120g/L、女性达100g/L,白细胞达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3.明显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