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书_第1页
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书_第2页
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书_第3页
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书_第4页
建筑结构试验试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构造试验试验指导书编写:肖红菊铜陵学院20239试验一 梁的弯曲试验一、试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阻应变仪,初步把握电测方法。2、测量纯弯曲梁上应变随高度的分布规律,验证平面假设的正确性。二、试验设备1、纯弯曲梁试验装置2、智能全数字式静态应变仪3、游标卡尺、钢尺三、试验原理纯弯曲梁试验装置如下图,试样承受低碳钢制成,简支于A、B两点,在对称的C、D两点加载使梁产生弯曲变形,CD段梁受纯弯曲作用。为了测量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5接桥测量跨中截面各点的应变。四、试验方法试验承受手动加载,转动螺旋手柄,使压头压迫梁进展加载,荷载的大小由智能全数字式静态电阻应变仪窗口显示的数字所掌握。试验加载承受增量法。本试验选取增量载荷为ΔP=500N,分6级进展加载,每级增量500N0500N、1000N、1500N、2023N、2500N3000N五、试验步骤1bha,并测量各应变计y;2A、B端接线柱上,温度补偿应变B、C5C接线柱用导线短接。35分钟左右,依据智能全数字静态应变仪的操作方法设置应变仪的各项参数、:通道数、灵敏系数及力传感器标定系数,然后对应变和力进展调零。4测量”按钮〔其作用为调零;然后对梁先预加少量载荷〔100N左右,之后再次按应变仪面板上的“测量”按钮〔再次调零,然后按增量法加载方式开头正式加载。每增加一级载荷,分别记录应变仪上相应通道各点处的应变值,直到加载完毕。(试验记录参考试验报告)5、试验完毕,卸去载荷,整理仪器,关掉电源。六、试验结果处理1、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正确性I =MyI理理论应力公式: Z试验应力公式:

=E实应力相对误差公式:

实100%将理论值和实测值进展比较,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正确性。2、以各测点位置为纵坐标,以应变值为横坐标,画出应变随试件高度变化曲线,验证平面假设。试验二 半桥、全桥测量纯弯曲梁的应变一、试验目的1、把握静态电阻应变仪单点应变测量的根本原理。2、使用电阻应变仪对纯弯曲梁一点的应变作半桥及全桥测量。二、试验设备1、纯弯曲梁试验装置2、智能全数字式静态应变仪3、游标卡尺、钢尺三、试验原理、方法及步骤1A-A〔粘贴应变片的截面〕的尺寸,包括截面宽BH、支座到加L2、调整电阻应变仪3A-A半桥接线与测量承受半桥接线法,测量纯弯曲梁上两个应变片1—1,5—5〔一个在受压区,一个在受拉区,两个位置对称〕的应变值。将纯弯曲梁上每一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不同通道的接线A、BB、C上,并使应变仪处于半桥测量状态。载荷为零时,将应变仪预调平衡,然后按每级载荷500N逐级加载至2023N,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全桥接线与测量承受全桥接线法,测量纯弯曲梁上四个应变片1—1,2—2,4—4,5—5〔2个在受拉区,2个在受压区A、B、C、D之间,并使应变仪处于全桥测量状态。载荷为零时,将应变仪预调平衡,然后按每500N2023N,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四、试验结果的处理6PL理论 EBH2理论比较各种桥路接线方式的测量灵敏度。试验记录和计算数据表格可参考下表荷载荷载应变500N1000N1500N2023N应变值〔理论〕应变测量值〔半桥〕应变测量值〔全桥〕试验三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一、试验目的1、学会使用回弹仪,了解回弹仪的使用条件。2、把握回弹法的根本原理和回弹仪的构造。3、生疏对回弹所得数据的处理和混凝土强度的推定。二、试验设备1、回弹仪。2、万能试验机3、150mm*150mm*150mm3三、根本原理常用的一种非破损试验方法。回弹法的根本原理是使用回弹仪的弹击拉簧驱动仪器内的弹击重锤,通过中心导杆,R,由它与混凝土强度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式中:L—弹簧的初始长度;

xRL100%x—重锤反弹位置或重锤回弹时弹簧的拉伸程度。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有:1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试时,由于重力作用使测试结果与水平方向不同,这时应依据回弹仪轴线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对回弹值进展修正。2混凝土不同浇筑面有不同的状况,由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构件底部石子较多,回弹值偏高。外表层因泌水,水灰比略大,面层疏松,是回弹值偏低。测试时要尽量选择构件浇注的侧面,如不能满足,应按不同测试面对回弹值进展修正。3已硬化的混凝土外表受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游离出的氢氧化钙渐渐变化,生成硬度较高的碳酸钙,这就是混凝土的碳化现象。随着混凝土硬化龄期的增长,外表产生碳化现象后,使外表硬度随着碳化深度的增加渐渐加大,这时直接承受回弹值来推定混凝土强度,必定产生误差,因此要考虑碳化深度的影响。4护环境不同使强度进展不同,外表硬度也不同。混凝土外表湿度愈大,回弹值愈低。四、试验步骤1HRC602定。钢砧应稳固地放在刚度大的混凝土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取连续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展平均,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90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用卡尺测量混凝土立方体试件侧面的长度〔mm〕和宽度B〔mmSAB(mm2。3、选择测点。在试件的两个侧面均匀选择8个测点,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20mm。4、回弹值测量。测量时回弹仪始终处于水平并垂直于构件的外表,同一测点只允许弹击一次。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准确至个位。5、记录测量结果。6、将试件进展回弹测试的侧面置于万能试验机的承压板上,测量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破P。五、试验结果处理116个数据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10个平均值。10RiR—0.1;m

R i1 m 10Ri个测点的回弹值。i2、推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利用以下公式计算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fccu,i

0.025R2.0108(i1,2,3)m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推定值:fcu,e

fccu,min3、计算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 (MPa):cu,ifcu,j

P(j1,2,3)S然后计算其平均值,当全部fcu,i与平均值相差小于20%时,平均值即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f ;假设其中某f 与平均值相差大于20%时,则舍去该f ,取另两个f 的cu,m cu,i cu,i cu,i平均值作为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值f 。cu,m5f fcu,m cu,ef

100%cu,m试验四 裂缝宽度观测试验一、试验目的1、了解既有构造构件外表的裂缝形态及走向。2、学习使用裂缝测宽仪量测构造构件外表的裂缝宽度。二、试验设备1、裂缝测宽仪2、钢尺三、试验方法及步骤1、在构造构件外表查找裂缝。24-63、用裂缝测宽仪分别将不同高度处的裂缝进展拍照并储存。具体操作:翻开裂缝测宽仪将此处的裂缝以照片的形式储存在测宽仪中,照此方法将标记处的裂缝全部拍照并保存。4、测量裂缝宽度。翻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