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本课知识点课堂练习本框重点难点本课板书第七课第三节第三框在奋斗中实现理想1板书: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2.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1)艰苦奋斗是优秀传统.(2)艰苦奋斗是有志者的精神境界.(3)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4)如何去艰苦奋斗?第一,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第二,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第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2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懂得为什么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道理。(2)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比较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源于现实,但又比现实高远,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现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觉悟方面通过本框的学习,要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返回首页3重点难点分析:(1)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我国社会的现实,关系到理想的树立。有的同学看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腐败现象,看到我国经济、科学文化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就失去信心;有的同学将理想看成是空洞渺茫的东西,只看到眼前实惠,而忘记自己的历史责任,等等,都与不能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有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才能引导同学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艰苦奋斗。(2)关于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这是本框的又一重点。引导我们同学消除对艰苦奋斗的误解,树立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思想作风。返回首页4 梁启超(1873—1929)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政论家。著名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少时才敏,16岁中举,后入京会试不第,回广州于万木草堂拜师康有为。1895年助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并参与创办《中外纪闻》。1896年任上海《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变法维新理论,蜚声海内外。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先后编《清议报》《新民丛报》,鼓吹立宪保皇,但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影响甚大。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图谋抢在革命党之前夺权,失败后又提出“虚君共和”主张。1913年成为共和党首领,旋任进步党理事,支持袁世凯。二次革命后任袁政府司法总长、为袁当选终身总统卖力。1915年拒绝威胁利诱,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打起反袁复辟帝制旗帜。1916年任肇庆府抚军等职,袁死后,组织“宪法研究会”,为段祺瑞效劳。1917年出任段政府财政总长等职,支持段“武力统一”政策。五四运动后,仍鼓吹改良主义,抵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1920年后于清华大学研究院等处任教。对北伐战争及工农运动等,颇多攻击。学术上为一代大师,著有《墨子学案》《中国佛教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曾倡导文学改良的“小说界革命”和“诗界革命”,开白话文风气之先。又提出“史界革命”,批判否定“帝王中心论”。1929年1月病死于北京。辑有《饮冰室合集》。
下一页5孙中山(1866—1925)中国革命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故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行医澳门、广州。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拒绝,始志反清。是年11月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次年在香港设总会,策划在广州起义。1900年派郑士良等发动惠州(今惠阳)三洲田起义,失败后赴欧美宣传革命、筹建组织等。1905年在东京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团体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明确规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纲,并在《民报》上概括解释为三民主义学说。领导同改良派论战,在全国相继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12月29日,被17省代表会议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职,组织临时政府,主持制订《临时约法》等众多进步法令。因革命党人对袁世凯妥协,4月1日被迫辞去大总统之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举为理事长。后受袁蒙蔽担任袁政府铁路督办。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号召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发表宣言,继续组织讨袁斗争。1917年反对段祺瑞毁弃《临时约法》和旧国会,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发动护法运动。因受军阀排挤辞职,居上海著《建国方略》。1919年又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次年回广东。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再举护法旗帜。但因陈炯明叛乱,严重受挫。遂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改组国民党。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为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各阶级联盟,并邀共产党人参加、实行国共合作。是年11月,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抱病北上讨论国事。1925年3月12日逝于北京。下一页上一页6想一想:为什么孙中山与梁启超选择的不同的社会理想结果不一样呢?孙中山的选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梁启超的选择背离了社会发展规律。返回首页上一页7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正因为人们不满足于已有的现实,才需要有追求、有理想,为更加美好的未来目标去奋斗。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不可能远离当时的条件。 理想源于现实,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合乎规律的超越,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正是由于现实并不十全十美,才激发人们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才激发人们去奋斗,推动现实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有的人往往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看到现实中那些假、恶、丑现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便对理想的实现产生怀疑、动摇;有的对未来失去信心,悲观失望;有的怨天尤人,自以为“看破红尘”,于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有的甚至认为理想是假的,只有眼前“实惠”和享乐才是真的。在这些认识下,导致一些青年在人生道路上作出了错误的抉择,后悔莫及。
下一页下一页8(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理想不等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是理想的东西理想不等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是理想的东西,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而今天的理想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要具备一定主客观条件,其中尤其要通过个人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 我国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腐刑,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为了实现的理想,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写成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这说明了什么哲理?下一页下一页理想的实现,需要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92.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讨论:艰苦奋斗是否过时了吗?
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本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指埋头苦干、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具体地说,艰苦奋斗既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这种精神,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贪图安逸、铺张浪费,抑制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表现在事业上,就是要不怕困难,不避艰险,敬业守职,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等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今天,时代变了,但仍然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艰苦奋斗的含义:
它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下一页下一页10(2)艰苦奋斗是优秀传统。(3)艰苦奋斗是有志者的精神境界马克思 《资本论》 40年达尔文 《物种起源》 28年王充 《论衡》 30年司马迁 《史记》 13年(4)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5)如何去艰苦奋斗? 第一,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第二,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第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返回首页上一页11课堂练习:1.理想之树必须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理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理想来源于现实,可以转化为现实C理想和现实是相互区别的D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艰苦奋斗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课堂上看一个放映日俄战争的幻灯片,当看的中国人鼓掌欢呼“万岁”。这刺痛了鲁迅的心,他的“医学救国”的愿望破灭了,认识到再高明的医生也只能医治同胞的肉体,而无法医治同胞的灵魂。他弃医从文,用笔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进行坚忍、不妥协的战斗,终于成为我国五四以来无产阶级文化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据此回答2至4题。这段材料说明 ( )下一页下一页12A理想有团结民众作用B以社会理想为指导的个人理想都能实现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D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3.根据上述材料,鲁迅走过的路,给我们留下的人生启迪是(
) A今天的理想一定是明天的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果型保鲜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简要的项目创新计划书
- 2025年浸出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课时作业二十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示范幼儿园汇报材料(8篇)
- 亚光膜板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气体放电管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安全咨询服务项目聘用合同
- 客运合同范本简单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检测试卷(1-4单元)
- 2024年辽宁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150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质控护士竞聘
- 《井中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数据采集规程》标准报批稿
- 人音版 音乐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我和你教案
- 代理法人免责协议书版本
- 2024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门诊导诊课件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