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0课西学东渐编者选题表学问点题号易中开眼看世界1体用之争2维新思潮3、45、6综合7一、选择题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聘请洋人当指导,仿造西洋船舰火器;对于能制造西洋舰船火器的人,授予科甲出身。上述建议()A.推动西方文化传播B.表明国人起先学习西方C.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D.促进了晚清军事近代化解析:C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在中国未引起太大影响,故A项错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见学习西方,但由材料不能推断是学习西方的起先,故B项错误;魏源《海国图志》主见学习西方,挑战传统夷夏观念,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故C项正确;魏源《海国图志》主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但在当时并未付诸实践,故D项错误。2.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起先的。从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见,但还是一种思想。”依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A.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B.使得崇洋媚外思想起先出现C.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D.促使国家走上分裂的道路解析: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是在鸦片斗争时期,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魏源等人,不是洋务派,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崇洋媚外的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信息,洋务派实践了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主见,开展了洋务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的分裂问题,故D项错误。3.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孔子极力描写为一个力主改革的圣人,把大同思想说成是孔子教义的最高境界。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托古改制”为维新创建历史依据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C.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解析:A康有为属于维新派,处于近代向西方学习制度的层次,其宣扬维新变法的特点是“托古改制”,缘由是削减改革的阻力,尽管借助孔子的思想,但其实质是宣扬变法思想,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西方资产阶级改革思想,故B项错误;维新派并未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4.(2024·山西太原月考)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宏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缘由是()A.他的思想主见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解析:D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具有民主启蒙色调,符合时代要求,故A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宏大代表”,这是国人向西方学习民主制度的须要,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在于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故D项正确;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不是最主要的缘由,故B项错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5.钱基博指出:“启超避地日本,既作《清议报》,丑诋慈禧太后;复作《新民丛报》,痛诋专制,导扬革命。邹容《革命军》等先后出书,海内风动,人人有革命思想矣!而其机则自启超导之也。”材料表明梁启超()A.主见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B.反对君主专制C.促使民主革命思想产生 D.放弃改良主见解析:B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故A项错误;依据“痛诋专制”可知梁启超反对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维新变法之前民主革命思想就已经产生,而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才“导扬革命”,故C项错误;梁启超“导扬革命”是基于反对专制,不能说明梁启超放弃了改良主见,故D项错误。6.(2024·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月考)谭嗣同在《仁学》中谈道:“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这一言论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君权神授 B.三权分立C.君主立宪 D.社会契约解析:D据材料信息“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谭嗣同认为民众不能也没时间进行相互治理,而是推举一君主代为实施此种权力,即社会契约的思想,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愿受益也。——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至恭亲王奕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全部、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恃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接连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19世纪60年头中国的重大改变及相关背景。(2)比较材料一、三,对中国落后的相识,假如说魏源比康有为肤浅,请说明为什么?比较材料二、三,对强国方式的主见,假如说康有为比曾国藩进步,请指出详细表现在哪些方面?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材料二“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并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相关学问可以得出19世纪60年头中国的重大改变。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60年头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即其次次鸦片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说明魏源只相识到军事上的落后;据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可以看出,康有为相识到政治等其他方面也落后于西方。据材料“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制。答案:(1)重大改变:洋务运动起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