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预测题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预测题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预测题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预测题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考预测题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书写

1、1看拼音,写词语。

jīngyíng

xuānnào

qízhì

xuányá

míngmèi

lǐngyù

bìmiǎn

tōngxiāo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载重(zài)追悼(dào)叱咤风云(chà)B.纸屑(xiè)炽热(chì)拔得头筹(chóu)C.水浒(hǔ)坚劲(jìn)脍炙人口(kuì)D.憎恶(zèng)徘徊(huái)冠冕堂皇(guān)

3、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绿蔓跳跃高梁B.苔藓菜畦稻秧C.甘蔗瀑布威力D.铁轨接茬谚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用错的一项是(

)A.我们老师口才好,讲起道理夸夸其谈。B.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C.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D.目前,正值北京黄金季节,各国游客纷至沓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玩具设计真是别出心裁,让我忍不住想买下它。B.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有一群群悠闲自在的绵羊。C.小明做错了事,妈妈并没有斥责他,而是心平气和地给他讲道理。D.课堂上,同学们正跟着老师朗读课文,嘴里念念有词。

三、非选择题

6、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①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

7、修改下面文字。(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个,病句1处)

2020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年。学校积极晌应号召,开展“带头盔、守规矩、保安全”文明出行宣传活动,增强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安全,杜绝发生交通不文明行为。

8、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还有墨水,(

)能把事情记得非常准确。

2.(

)我收罗了这么多东西,(

)缺少很多。

3.至于内衣之类,(

)缺乏,(

)我很快就习惯了。

4.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

)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

)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

四、日积月累

9、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昔我往矣,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

五、阅读与理解

10、阅读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1.文章的观点是

,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位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才把父亲扶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位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着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露出了笑容。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您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您还要坐!”“你呀,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所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着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姑娘在给老人让座的过程中,她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姑娘___________。

2.“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B.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C.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4.“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第二个“善良”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综合运用

12、口语交际。

时光匆匆,真的就要跟小学时光说再见了。请给你的一位好朋友写一段毕业赠言。(注意不要出现真实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