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二轮复习名家专练:杜甫专题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
高》等作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
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
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
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
的社会现实。
15.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6分)
答案:
14.B
15.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安宁的渴望,
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2分)
诗的颈联用了对比的手法;(2分)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
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
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
十室九空的恶果。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江亭
杜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起笔照应标题,交代了作者在一个温暖的天气里游览江亭、吟诗望
远,自然引出后文的内容。
B.颔联写诗人观水望云,俯仰之间,动静相衬,与“流水如有意,暮禽相
与还"中王维的宁静内心高度吻合。
C.颈联运用叠词将晚春的寂寂、万物的欣欣向荣传神显现,融情入景,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D.尾联有版本作"故乡归未得,排闷强裁诗",看似跳跃,其实与前文有
内在的衔接,也未为不可。
15.本诗貌似闲适,实则不然。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6分)
答案:
14.BB项颔联诗人的内心感受与王维这句诗中不同。
15.①颔联写诗人无意与流水相争而愿与白云一起悠闲,看似恬淡,实则
写出了诗人原有的满腔抱负及竞争之心。只因流水缓缓、白云悠悠,并因
客观形势才暂缓入世之心。②颈联融情入景,写出内心的寂寞,众荣独瘁
的悲凉。③尾联更是通过皱眉的神态将自己对江东战事的关切、忧虑时局
的苦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赏析:
杜甫居于成都草堂时,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
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
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象为了什么事情,
争着向前奔跑;而我此时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
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我此时的闲适心情全没两样。仇
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
的,可惜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
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无谓,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
"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
和自己为难。在平时,本是极不愿意"迟迟”的,如今看见白云悠悠,于
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诗"水流心
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真是"正言若反",在作者
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晚春本来并不寂寞,
诗人此时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
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己无关,引不起自己心情的欣悦,
所以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个人遭逢上的感慨,
但正好说明诗人此时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读到这里,回顾上联的
"水流""云在",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岂不是更加明白了吗!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李光弼于是年春间大败于邙山,河阳、
怀州皆陷。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
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
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注]剑南:这里指蜀地。青袍白马:这里指诗人当时身居闲官卑位。金谷、
铜驼: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安史之乱中受到破坏。棣萼:语出
《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葬霹。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了诗人身在蜀地、心在洛阳的现状,"日初长"突出了思念的绵
长。
B.“青袍白马"使用了借代手法,表现了诗人身居闲官卑位的不得志处
境。
C.尾联直抒胸臆,愁苦至极的诗人本想写诗遣愁,但诗成吟咏,更觉凄凉。
D.整首诗感情真挚,结构严谨,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
格。
15.本诗的第三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答案:
14.A(A项"‘日初长’"突出了思念的绵长”分析错误。)
15.融景生情(触物伤怀),诗人看到含苞待放的梅花,想起分别己久的
兄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双关。
"棣萼"一语双关,既实指棠棣花,呼应了上句的"梅花",写出时光流
逝;又代指兄弟,写出离别之久。内涵丰富,表达巧妙。用典。用《诗经・棠
棣》中的词句,以"棣萼"代指兄弟,引发读者联想,增强了诗歌的韵味。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若答对偶等手法,言之成理可给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宾至
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竞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砺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延客之状,居幽而地僻,访客稀少,且自己年迈多病,不胜应酬
之苦。
B.颔联写惊讶之情,此宾因杜甫文幸名闻海内前来拜访,让诗人受宠若惊。
C.颈联写款待之事,上句易"宾"为"客",既避免与诗题重复,也使得
诗句平仄协调。
D.全诗写"宾至",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
己。
15.题为《宾至》,可否改为《客至》?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4.B
15.不能。因为"宾至"显得尊敬、客气,而"客至"则显得热情、亲切。
首联写老弱病衰,恕难再拜;颔联"岂有""漫劳"两句表面自谦,隐含
自负;颈联写贵客屈尊逗留整日,待客却餐食粗粉,暗含自伤之情;尾联
写如果对方不嫌酒肴菲薄,还望乘兴再来,语气客套,暗含嘲讽之意。
【解析】
14.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
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
想情感。B项,"受宠若惊"错。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
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
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
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
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
误。
15.试题分析:题干是"题为《宾至》,可否改为《客至》?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标题的作用。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
句分析。首先要明确表态:不能。然后再答出理由。结合整首诗分析《宾
至》作标题的作用。首联的意思是说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访之
人,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只得循礼恭迎。其中"再"字,不但表明了
对客人的尊重,也暗示了自己行动的艰难。从诗人的话语中,表现了诗人
在繁琐的礼节和年迈多病之中,对这类应酬感到很不高兴。颔联的意思是
说,我哪有震惊海内的文章,竟然徒劳车马枉驾暂驻江干。其中。诗人用
"岂有"、"漫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在物质上自己是一无
所有的,也知道客人是来求得文章,然后搞死"佳客",你来也是徒劳的,
表现了诗人不亢不卑的品格,以及对来"宾”不满意与嘲讽。颈联的意思
是说,这位佳客入门就坐,淹留竟日,但我不能好饭好菜招待你,因为我
是迂腐的书生,一生都是吃的粗米,而今你来,款待不周,只望包涵。从
诗人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己一生贫穷的伤感,也表现了诗人面对
来宾所表现出来的自谦与无奈,暗含自伤之情。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
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
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
之。"宾至"显得尊敬、客气,而“客至"则显得热情、亲切。故诗题不
能换。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
杜甫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需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携家居夔州时,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奉
节令"。宓子:孔子弟子。姓宓(fCi),名不齐,字子贱。"宓子贱治单
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终军:汉人,年十八赴长安,入关时
关吏付与^(,出入关卡要道的凭证),终军认为大丈夫西游,当不复
还,弃^而去,后果然有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字面上题水楼,实际上委婉地抒发了诗人滞留他乡的飘零之感。
B.诗人借用宓子贱鸣琴治单父的典故,意在夸赞终明府在夔州善于理政。
C.诗人借用终军过关而弃符信的典故,意在勉励终明府应有高远的志向。
D.首联先说宓子再说终军,颔联先说终军再说宓子,交相对应,错落有
致。
15.有人高度评价诗歌尾联,赞其"光景绝妙,寄情无限",请结合尾联
内涵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14.C(C项,”意在勉励终明府应有高远的志向”错,诗句强调“英妙时",
是赞扬终明府年少有为。)
15.[答案示例]上句写室外之景(远景),运用组合意象写出了山水迷离、
云雨渺茫景象,表现诗人漂泊之感,郁结之情怀,缕缕之愁思;下句写室
内之事(近景),动静结合描写出水楼清簟疏帘之内淡然观棋情景,表现
诗人随遇而安的自我宽慰之情。全联借景抒情,以哀景却反衬了自己释然
的幽邃深远之意,颇能体现景情曲折之妙。(任答两点,可得满分)
[诗歌鉴赏]首联"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缩英妙时",夸赞终明府年
龄不大,但治政有方。"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叙写终明
府继承了终军的节操,善于治政,政绩斐然,而且水楼宴宾,风流倜傥,
不让宓子。"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诗人将自己与席间名
士作对比,意蕴深厚,其意甚苦,可嗟可叹。杜甫于大历元年春到夔州,
到此时已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里,固得友人照顾,生活较为安定,但他
忧国忧民,思乡思亲的情绪却越来越严重。面对席上的名士和终明府的僚
属,他感触万千,客愁乡思油然而起。"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
棋",一笔宕开,意境顿见幽邃清远,且含而不露,恰到好处,令人回味
不已。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峡中览物
杜甫
曾为掾吏趋三辅,忆在潼关诗兴多。
巫峡忽如瞻华岳,蜀江犹似见黄河。
舟中得病移衾枕,洞口经春长薜萝。
形胜有余风土恶,几时回首一高歌。
【注释】此诗是作者大历元年在夔州时作。三辅:作者曾任华州司功,华
州属三辅,其地在长安附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追忆华州时期的生活,“诗兴多"是山水触发情思所
致。
B.诗人看到巫峡便联想起华山,见到蜀江便联想起黄河,可见其思乡心
切。
c.颈联上句照应蜀江,下句照应巫峡,章法严谨,对仗工稳,符合律诗
特点。
D.本诗有强烈的时空意识,过去的华州与今日的夔州既有联系,也有对
比。
15.有评论家认为本诗七八句"近庸率,断非少陵真笔",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6分)
答案:
14.A
15.【参考答案】不同意。七八句意思是:夔州这个地方虽然山川壮美,
风景秀丽,但风俗、生活环境不好,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此地回到家乡,
并纵情高歌呢?这两句中的“风土恶"与颈联中的"舟中得病”有内在的
照应,第八句表达出强烈的回归家乡、回到京城的意愿,从而抒发思乡心
切之情。不仅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同时符合律诗的章法结构。"庸率"
意为直白浅陋,此诗七八句直抒胸臆,并非庸率,借此断定这首诗不是杜
甫的作品,过于武断。(共6分,每层意思2分,考生能依据诗意从其他
角度分析,亦可酌情得分。)
或同意。七八句意思是:夔州这个地方虽然山川壮美,风景秀丽,但风俗、
生活环境不好,我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此地回到家乡,并纵情高歌呢?作者
在抒发归乡心切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眼下所居之地的不满,"风土恶"明
显表达出作者的不满甚至厌恶,而离开此地便要"高歌",不符合杜甫温
柔敦厚的性格。"庸率"意为直白浅陋,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在情理之中,
但直白地表达对本地风土的不满,有失含蓄。评论者据此推断此诗不是杜
甫原作,是有一定依据的。(共6分,每层意思2分,考生能依据诗意从
其他角度分析,亦可酌情得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别常征君
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望。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注】本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时杜甫在云安(今重庆云阳)养
病。征君:古代未曾做官的人。见及:前来问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上句极言自己病体之弱,"儿扶"还须"策杖";下句极写卧病时
间之长,超过"一秋"。
B.颔联叙写自己由于久病无力,近来很少梳洗白发;身体消瘦,寒衣穿
在身上也显得又宽又长。
C.颈联点题:故人担忧"我"的病情,特来问候;临别之际,彼此伤心,
相对泪下,黯然神伤。
D.此诗前几句自叙病态,凄恻动人;后几句送别常征君,情深意挚。全诗
层次分明,章法谨严。
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3分)8("由于久病无力,近期很少梳洗白发"不正确。"白发少
新洗"意为"白发少,新洗";发白且越来越少,极言衰病之甚。)
15.(6分)意为分别之后,两人各自追逐浮萍,四处漂泊辗转,别忘了在
来信中细说别后详情。
诗人以浮萍为喻,表达了对自己和常征君漂泊不定境遇的同病相怜,以及
对别后能经常收到常征君音信的期盼。(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昼梦
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昼梦"有白日梦之意。诗人借用宰予昼寝的典故,含有自嘲和悲愤
之情。
B.诗人白昼神态倦怠,贪睡不醒,主要原因是春日暖意融融、夜短困乏。
C.尾联体现诗人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与"安得广厦千万间"情怀相近。
D.本诗以“昼梦"为线索,先写昼梦之由,再写梦中所见所感,思路清
晰。
15.请从虚实角度简要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6分)
答案:
14.B
15.①颔联实写眼前春日桃花香暖、水边日落之景,颈联虚写梦中故乡的
门巷已被荆棘掩没、中原君臣正被豺虎般强敌环伺的情景。
②虚实相衬,用暖意融融的美好春景反衬家园荒凉、国事维艰的惨象,体
现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评分标准】6分。每个要点3分,意思对即可。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
酒。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题目,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夔州,重阳到
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
B.菊花是眼前之景,竹叶却并非真物。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
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
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C.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侯做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
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
愁撩人啊!
D.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
颇能显示出杜甫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
15.这首诗饱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做具体赏析。(6分)
答案:
14.B("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没有依据,酒和菊都是作者难以割舍
之爱,它们在诗中起到衬托作者内心悲苦的作用。)
15.(6分)对漂泊异地,年老多病,艰难生活的感伤。诗人重阳登高,因
病不能饮酒,也无心赏菊;一家人寓居夔州,生活无着,不由得黯然神伤。
思念故乡,忆想亲人的情怀。听着黑猿的哀啼,看白雁南来,适逢重阳佳
节,一家人流落至此,诗人心中油然而生对故乡的思念,对因战争而音信
茫然的弟妹的惦念。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诗人身遭战乱,衰老多病,
战争像逼命似地接连发生,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衰亡,伤时忧国之情强烈
萌生。(每条2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远游
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注】本是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
著处:处处,到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叙远游之迹:远游多年,迷失方向,处处为家,因此,对远方的
儿子非常惦记。
B.颔联既描写眼前之景,又即景寓情,以飘摇动荡的风竹、江沙隐喻自
己的人生际遇。
C.颈联述远游之事:强扶衰病之躯种药,借吟诗来排解嗟叹,字里行间
充满悲苦之情。
D.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层次分明,章法谨严,颇能体现杜
诗沉郁顿挫之风。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3分)A("对远方的儿子非常惦记"不正确。"贱子”是诗人的
自称。)
15.(6分)
①意为恍惚中听到胡骑(安史叛军)逃走的消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打听起京城的情况;②表现了诗人虽流落异乡,贫病交加,但仍关心时事、
忧国忧民的可贵品质。(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喜观①即到复题短篇(其一)
杜甫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②。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③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泰④。
【注】①观,即作者弟弟杜观,之前他来信言将由长安冒着战乱来到夔州
看望杜甫。②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尚怜终南山,回首
清渭滨”的诗句。③战伐:征战,战争。④秦:代指家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千山暗"和"万里春",是诗人借景象表达内心的暗淡和对功名
的向往。
B.颈联写孩子们好奇地问叔叔的情况,诗人高兴地一一解答:叔叔将穿越
战区而来。
C.尾联"泊船"与"巫峡"呼应,"归秦"与"终南"衔接,首尾照应,
堪称天衣无缝。
D.全诗既表达了对弟弟即将远道而来的喜悦,也借此表现了战争给百姓带
来的创伤。
16.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A
16.①"泊船”句表达了诗人与弟弟相见,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②"话
归秦"表达了诗人想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③归乡要"款款而话",即慢
慢商量因为战争还未结束,表达了身不由己的苦衷。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叹庭前甘菊花
【唐】杜甫
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慢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了诗人"叹菊花"的原因是"移时晚",错过了重阳这一赏
菊的好时机。
B.颈联写"众芳”被精心采撷烘托甘菊生不逢时,即使甘菊的花蕾缀满
枝头也无人观赏。
C.尾联从侧面反映了甘菊花傲煞霜雪的气概,衬托出了菊花高层次、高
品味的风格美。
D.这首诗借庭菊以寄慨,甘菊喻君子,众芳喻小人。菊花的内蕴为诗人
心内之象的写照。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4.B(B项,颈联写"众芳”被精心采撷反衬甘菊生不逢时。)
15.①表达作者对“众芳"细琐被采回摆放厅堂的现象的不满;②对甘菊
花的遭遇表达了惋惜与同情。③同时,以花喻人,表达了自己没有机会为
国家平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愤慨。(每点2分,酌情给分)
十三、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泰州杂诗①(其十七)
杜甫
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
檐雨乱淋幔,山云低度墙。
鸿鹦窥浅井②,蚯蚓上深堂③。
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落到秦州。其间,他先后写
了二十首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②窥井:求食。③深堂:内堂,屋
宇深处的厅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边"指泰州,这两句诗是说秦州秋日因久雨而给人阴沉昏暗之
感。
B.用"乱"字写檐下雨水乱溅、淋湿帐幔,暗写风向不定,寄寓飘摇
之感。
C.用"度"字来写山头乌云急速行进的状态,暗示此地很快就能雨过
天晴。
D.尾联使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深刻表现诗人境遇的凄冷,而又含蓄隽
永。
15.请从明写暗写角度对诗歌怎样写雨进行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4.C"度",是踱步的意思,这里使用拟人手法,写乌云行动迟缓,暗示雨天
还要持续一段时日。
15.①前六句皆是写雨,其中"乱淋"明写雨之急骤;(1分)
②其他五句皆是暗写。“边秋阴易久,不复辨晨光",写秋雨连绵;(1分)
"山云低度墙"写秋雨之一场未断一场即到;(1分)"鸿鹏窥浅井,蚯蚓
上深堂"写积雨成涝。(1分)
③诗歌通过雨乱云低营造了压抑、昏暗的意境,又通过鸿造觅食、蚯蚓避
湿来渲染久雨后的苦闷,表现了诗人流落秦州的感时伤乱之情和个人身世
之悲。(2分)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卿晔①
杜甫
王子思归日,长安已乱兵。
沾衣问行在,走马向承明②。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
晋山③虽自弃,魏阙④尚含情。
【注】①李晔,唐宗室之后,故诗中称“王子",时以罪贬岭南。此诗是
杜甫送李晔返京时所作。②承明,承明殿,代指长安。③晋山,指山西绵
上山,晋文公封赏流亡时的从属,介之推未获提名便隐居于此。④魏阙,
指朝廷,语出《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直叙其事,写诗人前来送别,思归心切得李晔即将返回陷
入战乱的长安。
B.颔联中"沾衣"指李晔涕泪沾襟,"泪"中既有回京的喜悦,又包含罪
贬岭南的委屈。
C."走马向承明"写李晔骑着马向长安疾驰而去,表达了他回归京城的急
切心情。
D.”暮景巴蜀僻",是诗人的自况之语,自己暮年时节客居在巴蜀这样偏僻
边远的地方。
15.诗歌最后两联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4.B
15.①颈联借景抒情,诗人客居巴蜀僻远之地,目睹江汉春日澄澈之景,
表达了对平定战乱天下清平的期盼之情。②尾联借典故抒情,借介之推自
弃于晋山的典故抒发了诗人虽然不得志而流寓巴蜀,但仍然心向朝廷的忠
贞赤诚之心。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夜闻警篥
杜甫
夜闻蹙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软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题,点明了时间和臀篥声传来的位置,暗示了诗人漂泊无着的
处境。
B.诗人时值"衰年",漂泊江湖,前路茫茫,听到悲壮的臀篥声,悲情
油然而生。
C.五、六两句,写积雪飞霜凝结着冬夜的严寒,密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
的声音。
D.全诗内情和外物和谐统一,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构成了诗的深邃
意境。
15.从全诗看,诗人"多感伤"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4.C("露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的声音"错,"孤灯急管"与"风急浪湍”
既是实写,也映衬出诗人此时的心境。)
15.乐人吹奏的悲壮的“塞曲”令诗人感伤;干戈四起、战乱频仍、疮痍
满地、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令诗人感伤;漂泊江湖的羁旅之苦令诗人感伤。
(每点2分)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兴(其二)
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
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
天河。槎,木筏。③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
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
白粉的齿状短墙。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
城落日壮阔之景。
B.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
凝想已是常态。
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
令人悲慨。
D.诗人面对夔州的藤萝月色,想象京华的芦获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
然若有所失。
15.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日"身居夔
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
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
14.D【解析】D项,诗的最后两句写的都是眼前的景物,所以"想象京
华的芦获光影,不觉百感交集,怅然若有所失"的理解有误。
15.(1)示例: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
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
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第三联,"画省”
与"山楼”对举,将往昔朝中的荣光与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
悲慨.(三联分析,给出两联即可,每联分析2分)
(2)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
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2分)(意思答对
即可)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卫八处士①(节选)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注】①本诗作于759年春,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宣威市来宾一中学2025届初三中考“集结号”最后冲刺模拟卷数学试题含解析
- 沈阳大学《中国历史地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学院《过程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六盘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城市社会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卫生与健康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要与英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新生研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债权法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印度社会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师范大学《植物显微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一季度厦门写字楼和零售市场报告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GB_T 17468-2019 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高清正版)
- 期货投资账户委托管理协议
- 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 20以内加减法--凑十法、破十法、连减法算理复习
- 骨龄及其测评方法
- 全国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标书范例
- 勘察设计工作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