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432-202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_第1页
DB41T 2432-202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_第2页
DB41T 2432-202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_第3页
DB41T 2432-202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_第4页
DB41T 2432-202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布发布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090520230606ICS87.020CCSICS87.020CCSQ18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41/T2432—2023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DB41/T2432DB41/T2432—2023DB41/T2432DB41/T2432—2023II目 次前言 II范围 1规性用件 1术和义 1拓原则 2拓要求 2拓信登记 3拓保存 4附录A资性)文拓印拓信登表 5参考献 6IIII前 言本文按照GB/T1.1—2020《标化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文的结和起规则的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河南博物院、河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银忠、杨东昱、李芳、肖梦莹、朱晓宁、周鼎、李仁清、冯新红、张留民、侯岳、李存文、王景荃。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石窟寺开凿于山崖上洞窟式的寺院遗迹。[来源:WW/T0063—2015]3.2石刻经雕刻的技法刻画的石质材料。3.3拓印在文物本体覆盖一定的材料,通过摹印文物上的纹饰、文字、图案等,制作拓片的活动。3.4平面拓印拓印对象为平面器物,通过上纸、上墨、揭取等流程等比例将器物拓印在拓片上的过程。3.5高浮雕拓印采用正投影原理,按照原尺寸1:1大小,通过上纸、上墨、揭取、拼接等流程将高浮雕作品从立体形象转换为平面拓片的过程。3.6拓片将金石等器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通过拓印取得的纸片。1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原则、拓印要求、拓印信息登记和拓片保存。本文件适用于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工作。(文件。GB/T33289—2016 WW/T0007—2007 201122拓印应按照《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规定开展,符合WW/T0007—2007各措施基本要求。除尘除尘的主要对象为拓体表面附着的灰尘、土垢等,宜采用柔软刷子或棉布毛巾清洁。上纸3cm。干纸上纸法:主要用于快速拓印,可采用摁纸法、打纸法及刮扫法,这些上述使用;5mm~10mm用刮扫法,也可采用摁纸法、打纸法。5 4.3 石窟寺石刻类文物拓印应首先保证文物安全,把对文物本体的干预限制在最低程度。3.7上纸将拓纸覆盖于所拓器物上,并使之贴合的过程。3.8上墨用拓包着墨的过程。3.9拼接高浮雕拓印过程中将揭取下来的拓片碎片用糨糊贴条按照原有比例位置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整拓片的过程。反映石窟寺石刻类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信息的真实性。拓印应对石窟寺石刻类文物各个要素进行完整记录。上墨选墨应采用油烟墨或胶性较小墨汁。80%~90揭取墨干至80%~90%,从下往上顺势揭取。揭取后自然晾干,不可曝晒。折叠拓片应由边缘向内,折叠后装袋保存。除尘上纸上墨用墨应使用油烟墨或胶性较小墨汁。上墨顺序应遵循由高到低原则,上墨范围应依照拓印对象正投影尺寸1:1大小。同一部位凸出部分墨色要重,向周边逐步渐淡。揭取拼接拼接包括制作糨糊、蒸拓片、喷水、伸展、拼装、粘接等过程。拼接过程中应保证拓片对接合缝。6 GB/T33289344拓片存放地温度宜控制在18℃~25℃之间,湿度宜控制在50%~55%之间。防虫害拓片存放地应进行虫害防护,宜采用化学防护法,如放置樟脑丸、麝香草粉、花椒、灵香草等。拓片存放地宜配备改善和监测存放环境的专业设备设施,如空气净化器、温湿度测量仪等。55表A.2 片息记表A.2 A.2附录A(资料性)文物拓印、拓片信息登记表A.1表A.1 物印息记表序号文物名称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