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海滨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海滨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海滨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海滨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海滨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海滨学校2022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参考答案:C2.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B.太阳黑子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参考答案:B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耀斑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B不正确;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都是11年。

3.城市化深刻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人口迁移。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16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年龄(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5.1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3.8437.1011.634.011.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A.老年人口数量较多

B.文化教育水平高C.少年儿童数量较多

D.女性人口比重大于男性2.该市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环境优美

D.政策支持3.人口迁入对该市的有利影响是A.提高了人口素质

B.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C.改善了城市环境

D.减少了被抚养人口数量参考答案:1.D

2.B

3.B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通过表格当中的数据可以判断人口迁入的数量和比重,通过迁入人口的构成可以判断迁移的原因。1.根据表格数据该市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老年人口数量较少,少年儿童数量较少,女性人口比重大于男性,从表格当中看不出文化教育水平高低,选择D。2.该市吸引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说明该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政策支持不是主要原因,选择B。4.据凤凰网报道,飓风“桑迪”于纽约(西5区)时间10月29日晚8点左右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登陆。飓风“桑迪”重创美国东部海岸一周后,不仅造成美国110多人不幸遇难,仍有180多万人遭受停电,还令美国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据此回答11-12题。11.桑迪登陆时,在夏威夷州(西11区)参加竞选的奥巴马第一时间了解了灾情,此时当地时间为

A.10月29日2:00

B.10月29日14:00C.10月30日2:00

D.10月30日14:0012.飓风是发生于大西洋上空的一种气象灾害,是热带低气压强烈发展的结果。其在大气圈中的发生层次为A.对流层

B.平流层C.电离层

D.高层大气参考答案:11.B

12.A5.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考答案:C6.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某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2)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A、劳动力和市场B、市场和技术C、劳动力和技术D、动力和技术参考答案:(1)A

(2)C(1)根据材料,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是先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即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用基础设施,A对。图示表示企业是不同类型,目的不是加强相互竞争,B错。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靠近原料产地,C错。不需要获取邻厂信息,D错。(2)结合前面分析,第一阶段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第二阶段产业是高端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C对。市场、动力有重要影响,不是主导因素,A、B、D错。

【点评】根据图文信息分析,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目的是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出,迁入产业以技术指向型产业为主。不同阶段产业主导因素不同。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A.图中地貌是外力作用而成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D.丙河谷由断层与流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3.图中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于水湿环境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前参考答案:2.D

3.B【分析】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丙河流处有断层,断层面处岩层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河谷.甲山脉是向斜底部未被侵蚀形成,乙山脉是背斜成山,故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D正确。【3题详解】①处为背斜,良好的储油构造,A错误。②处为向斜,适合储水,且有石灰岩为沉积岩,可能形成于水湿环境,B正确。③处为花岗岩,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C错误。花岗岩出现了错位,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D错误。【点睛】岩层新老关系或地质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判断方法:一般而言,沉积岩是越向下层年龄越老;若岩浆侵入到沉积岩内部或岩浆通过沉积岩内部后喷出地表,则岩浆岩较沉积岩新;岩浆通道附近的变质岩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受高温作用变质而形成的,因此其形成时间晚于岩浆岩。地壳垂直运动导致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因此出现断裂错位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前,反之,完整而上覆于断层之上的岩层形成于断层之后。同理,若地质构造中既有褶皱又有断层,也可依据切断关系判断,被切断的形成较早。8.读下图“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和2030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22.依据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可知()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多B.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近C.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的D.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大于洛阳市的23.对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的正确预测有()①城市等级体系由单核变成三核模式

②豫东各城市等级均有提升③新乡市等级提升加快豫北经济发展④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22.C

23.D试题分析:22.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远,AB错误;郑州市属于核心城市,南阳市属于区域中心城市,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的,C正确;洛阳属于核心城市,商丘市属于区域次中心城市,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小于洛阳市,D错误。23.城市等级体系由双核变成三核模式,故①错误;豫东城市等级多数有提升,故②错误;新乡市等级提升为核心城市,会带动、加快豫北经济发展,故③正确;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故④正确,D项正确。9.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参考答案:D【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解答】解: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比热容的角度来分析,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晴天的陆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阴天的海洋.10.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5.图中A、B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A.小麦、玉米

B.玉米、棉花

C.玉米、小麦

D.水果、棉花36.关于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减少生产运输成本

B.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D.国家政策是首要因素参考答案:35.C

36.C主要考查美国的农业地域类型。美国农业比较发达,农业地域化专业化水平高,学生要熟悉美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35.联系我们所学的美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可以判断A是玉米带,主要农作物是玉米,B小麦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选择C。36.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社会分工更细致,增加生产运输成本,A错;也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B错;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C对;生产技术是首要因素,D错。11.下图为某家庭农场示意图,据此回答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大牧场放牧业参考答案:A12.读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10-11题。10.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1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10.D

11.B

13.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18~19题

18.我们这里昼开始比夜长始于

A.a点

B.b点

C.c点

D.d点19.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参考答案:A

A14.图1用圆的大小表示天体系统层次由高到低,与图示对应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B.总星系、河外星系、地月系C.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参考答案:D15.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越条件,并不断改造其不利条件,发展基本类同的农业生产的地域单位B.农业地域类型是社会制度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C.农业地域类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D.现代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具备“小而全”的经营特征参考答案:C16.读某城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3.该城市布局中,各种布局最合理的是()A.①处布局高级住宅区 B.②处大型港口仓储区C.③处为城市外迁的水泥厂 D.④处沿江商业区14.关于城市国道改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更加方便市民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方式B.引导城市建成区在空间上往北和东发展C.使过境车辆绕过城市,缓解城区交通拥堵D.使进入城市车流减少,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参考答案:13.C

14.C试题分析:【13题详解】读图,该城市布局中,③处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郊外,交通便利,建设城市外迁的水泥厂,布局最合理,C对。①处位于市中心,交通拥堵,环境质量较差,不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A错。②处位于城市建成区,地价较高,且位于河流上游,容易污染水源,不适宜建设大型港口仓储区,B错。④处位于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较远,不适宜建设商业区,D错。【14题详解】城市国道改道使过境车辆绕过城市,缓解城区交通拥堵,C对。改道与方便市民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方式无关,A错。根据指向标,引导城市建成区在空间上往南、西发展,B错。使进入城市车流减少,加快城市交通节奏,促进经济发展,D错。17.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A.潮汐能

B.风能

C.水能

D.煤炭参考答案:A潮汐能是因地球上的海水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形成,与太阳能无关,A错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水运动的主要动力;煤炭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辐射能。故选A。18.下图为我国典型林木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从丙地到乙地林木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5.下列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参考答案:4.B

5.A【4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乙地景观为林海雪原,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丙地为椰林风光,应位于我国海南,属于热带景观。从丙地到乙地的景观变化是因为二者的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差异形成的,该种以热量为基础的变化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选B。【5题详解】根据图示,甲图为大胡杨树,是典型的干旱区树种,应位于我国的西部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乙地景观为林海雪原,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丙地为椰林风光,应位于我国海南,属于热带,地表为较为贫瘠的红壤;丁图为黄山迎客松,位于皖南地区,风力作用较弱,流水作用较强。据此分析选A。19.下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图中S线代表地球表面。读图回答24—25题。24.图中E、F、G、H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E

B.F

C.G

D.H25.关于图示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H处的气温最高

B.图中H处的气压最低

C.G处的天气一般为阴雨天

D.H处的气温日较差一般大于G地参考答案:24.C

25.A2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A.流水搬运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参考答案:C21.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都为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集聚地区,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工业集聚。上述两工业地域都属于传统工业的集聚而形成的,由于生产上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了便于生产协作,降低运费等原因而形成工业集聚。22.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图中曲线中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16.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A.云量厚度 B.地势高低C.正午太阳高度 D.植被状况17.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云量增加 B.气候变暖C.环境污染 D.人口增加参考答案:15.D

16.C

17.B【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需要抓住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15题详解】由图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因此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③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④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6题详解】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越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辐射越小。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7题详解】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冰川面积缩小,反射太阳辐射减少,B对。云量增加、环境污染、人口增加不是高纬地面反射减少的主要原因,A、C、D错。23.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部分。A.地壳与地幔

B.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

C.生物圈.岩石圈

D.水圈与大气圈参考答案:B24.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A.核聚变反应

B.黑子和耀斑

C.太阳风暴

D.日珥参考答案:B25.读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到2004年为止,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B、总量呈下降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参考答案:(1)A

(2)B(1)读图甲,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曲线分析,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说明人口增长的总量仍呈增长态势。(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图乙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2000年前,应是1990-2000年之间,B对。26.下列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南极看地球

B.M地昼长短于N地C.M地正处于黎明时间

D.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M地参考答案:B二、判断题(共10分)27.(判断题)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参考答案:错【分析】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解答】解: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而不是整个地幔.28.(判断题)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参考答案:正确试题分析: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导致对环境的破坏,故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陡坡开荒都导致水土流失;滥垦草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29.“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需加强国际合作”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参考答案:B三、综合题(共38分)30.读下面“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

A

,B

,C

,D

。(2).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之间。(3).地球是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

)A.公转方向与七大行星不同

B.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C.质量在七大行星中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