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学氟编号01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身边的生物科学
【章节脉络概要】
本章学习癌症、传染病、及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知识,说明人类健康面临挑战,生物科学与
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学习一些科学家对科学的研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习中
要密切结合身边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些事例,体会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大胆尝试就身
边的生物学现象提出研究的方法。
【课堂精要提示】
【目标导引】1、尝试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挑战.
2、举例说出生物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3、了解癌症的病因、预防措施及常见传染病
【要点提示】
重点:说出人类健康面临的新挑战
难点:正确认识生物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基础知识感受】
一、人类面临的问题之一:健康问题
1、癌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1)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90年代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肺癌,其次是肝癌。
(2)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癌症报告》中指出,全球癌症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增长的原因主
要是人U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
(3)现在认为,可能导致癌症发生的因素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4)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1、减少烟草消耗2、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3、开展
肿瘤普查。
2、传染病及其预防
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等。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依次
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阻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
遮,保护易感人群。
二、生物科学与社会: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1)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的技术特点是快速、灵敏、简便。目前,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已经能够
对多种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进行诊断。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病,可通过对胎
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并对确诊患病的胎儿实施人工流产,从而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2)基因治疗:
体外途径:基本原理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
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
体内途径: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内受体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中枢考点解读】
考点一癌症病因及预防措施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杀手,目前大多数癌症仍然是不治之症。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癌症中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癌症是肺癌,,其次是肝癌,增长的原因主要
是人口老龄化、吸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缺乏体育锻炼。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减少烟草消耗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开展肿瘤普查。
考点二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具有流行的特点。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
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等,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阻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中有许多是人
和动物共患的,如现在对家禽危害极大的禽流感,也能传染人,甚至造成人的死亡。
考点三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技术等为医疗卫生领域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使得许多疾病的诊断更加快速、灵敏、
简便。基因诊断技术已经应用于遗传病、肿瘤、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目前,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已
经能够对多种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疾病进行诊断。对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遗传病,可通
过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并对确诊患病的胎儿实施人工流产,从而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新途径,可有体内途径:基本原理是采用转基因技术将带有治疗作
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患者的受体细胞中,体外培养使其增殖,然后输回患者体内,这样
可以纠正或弥补缺陷基因带来的影响;体外途径:将带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载体直接送入人体
内受体细胞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典例引导整合】
例1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症都是不治之症
B、加强体育锻练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C、抽烟与癌症关系不大
D、发霉花生中含有一种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作用,这是物理因素。
【解析】目前大多数癌症仍然是不治之症,有些癌症如果早期发现,可得到很好的治疗。
抽烟能致癌,特别是导致肺癌。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应属于化学因素。生活中
加强体育锻练,提高机体抵抗力,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所以只有B正确。
答案:B
例2下列都属于传染病的一组是(
A、癌症、肺结核B、狂犬病、艾滋病
C、伤寒、糖尿病D、炭疽病、色盲病
【解析】癌症是不传染的。糖尿病是代谢异常疾病,色盲是遗传病,也是不传染的。肺结
核、炭疽病、伤寒、狂犬病、艾滋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传染的疾病。
答案:B
【解题方法】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有多种,如营养不良、遗传病、癌症、传染病、及普
通内外科病等,识别时要注意抓住各种疾病的主要特点。其中只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
起的,能传染的疾病。遗传病是能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疾病。
例3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只能治疗一些遗传病
B、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
C、基因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导入正常基因来纠正或弥补患者的基因缺陷带来的影响
D、基因治疗在发达国家己成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
【解析】基因治疗除了能治疗一些遗传病,还能够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外源
基因要用一定的运载体带入病人的体细胞,而不能直接口服;基因治疗还没有成为一种常
用的临床治疗手段,还主要停留在研究和试验阶段。
答案:C
【知识拓展】基因治疗要用到基因工程。有关基因工程的知识在以后还要重点学习。基
因工程主要有四个环节: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
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等。不管体内途径还是体外途径都要使用基因工程。
【自主反馈提升】
1、下列致癌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A、病毒引起细胞癌变B、紫外线引起皮肤癌
C、防腐剂引起消化道癌变D、吸烟引起肺部癌变
2、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脚气病B、艾滋病C、病毒性肝炎D、狂犬病
3、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报告指出,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上升居前两位的依次是()
A.胃癌肝癌B.肺癌肝癌C.白血病爱滋病D.胃癌肺癌
4、不属于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的是
A、紫外线B、某些病毒C、大肠杆菌D、抽烟
5、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对避免出生患遗传病婴儿可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A、实施人工流产B、绝育C、宫内治疗D、产前基因诊断
7、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
措施。请回答:
(1)绿色食品是指()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
(3)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对癌症的研究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劳斯在研究一种鸡的肉瘤(一
种癌)时,做了下面的实验:他把鸡的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
这种装置连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然后把过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健康的鸡很快长出了
肉瘤。
(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提出的观点是。
(2)这个观点为以后致癌因子的提出提供了证据。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写出主要实
验思路)
1【解析】答案:B病毒属于生物因素,防腐剂和吸烟有害的都是化学物质属于化学因素。
2【解析】答案:A脚气病是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是不传染的。
3【解析】答案:B肺癌、肝癌上升快与抽烟、不良饮食习惯、及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
4【解析】答案:C关于生物因素致癌,目前发现只有某些病毒,其他生物不致癌。
5【解析】答案:A基因治疗现在能做的主要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在还很难做到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修复。人工诱变具有不定向性,使
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基因切除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6【解析】答案:D目前对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对确诊患病的胎儿实施人工流产。
7【解析】答案:(1)D(2)C(3)B绿色食品是指没有污染、安全、无公害的营
养食品。“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这类垃圾在自然界中很难被降解。“免赠
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8【解析】把鸡的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筛子”过滤,由于过滤装置连最小的细胞也过
不去,说明只能通过病毒或化学物质。将该液体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长出了肉瘤,说
明该液体中的某种成分能够导致鸡产生肉瘤,根据以上分析,这种成分最可能是病毒。致癌因
子除了病毒外还有物理和化学因子,若研究某种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能致癌,可以参照以上实
验,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
答案:(1)病毒致癌的观点(2)病毒
(3)①将实验材料(如小鼠)平均分为实验组A、对照组B
②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实验组A,对照组B不处理或作对照处理
③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录两组动物癌变情况
④结果和结论:如果实验组动物出现肿瘤的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则说明该因子
为致癌因子。如果两组动物都没出现肿瘤,或出现情况相同,说明该因子不是致
癌因子。
【学科资料精编】预防癌症的措施有哪些?
癌症并不是不能预防的。戒除吸烟,这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少饮烈性酒;不吃霉烂
变质食物,少食腌制食品;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食过烫食物;脂肪摄入勿过多,摄入量控
制在摄入总热量的30%以下,即每日摄取的动植物性脂肪少于50g〜80g;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每天供应10g纤维和一般水平的维生素;少吃烟熏食品;不滥用药物,尤其不要滥用性激素类
药物及有细胞毒性的药物,防止药物致癌危险;每日进食水果、蔬菜、粗制谷类;注意厨房里的
污染,加强厨房通风;培养乐观、豁达的个性;每天至少运动3次,避免体重超重。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学多编号02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日
上课时间
课题: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堂精要提示】
【目标导引】L学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思维能力。
2.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地实验
【要点提示】
重点:学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难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应用
【基础知识感受】
一、科学家不断实验:挑战“自然发生说”
1、雷迪、斯巴J扎尼与巴斯德等科学家的实验对挑战“自然发生说”做出了重要贡献。
2、雷迪在实验中考察单一变量,并把设计对照的思想引入实验。
3、尼达姆是“自然发生说”的支持者,尼达姆实验的缺陷是消毒不彻底。
4、巴斯德的实验:将玻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目的是使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
史。
二、像科学家一样实验:科学实验
1、观察: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时,就是在观察,为了提高感
官的灵敏度,有时用到一些辅助工具,比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望远镜使观察更
为深入。
2、设计实验:预测技能实际上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推迨。巧妙地送
计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预测是否正确的最佳途径
3、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为数随
集。再运用数学知识(如统计学方法)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可会发现事物的内
在规律,得出独到的见解,并通过实验报告的形式与他人交流。
4、实验安全: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守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5、生物科学的一般研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叱设计并实施实验一观察结果一得出结论。
【中枢考点解读】
考点一比较雷迪与巴斯德的实验
雷迪在实验中,他考察单变量,即苍蝇是否与肉接触。他还将设计对照的思想引入实验,
结果是与苍蝇接触的肉上出现了蛆。雷迪根据实验得出结论:苍蝇是由亲代苍蝇在腐肉上产的卵
发育而来的;无论是苍蝇还是蛆都不会从腐肉中自然发生。但他很谨慎,没有说自然发生不可能,
只是说自然发生还未证实。
巴斯德进行了巧妙的实验:将装有浸液的瓶子消毒,然后不是简单地把瓶口密封,而是将玻
璃瓶颈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这些瓶子虽未密封,也
能保持无菌。实验结果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
考点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
题。
2、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
3、做出假设和预期。
4、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
5、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证据做出合理判断。
6、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
7、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修改。
【典例引导整合】
例1在下列斯巴兰扎尼所做的四组实验中,哪一组不会被微生物污染()
A、煮沸2min,塞上软木塞B、煮沸60min,塞上软木塞
C、煮沸2min,熔玻璃封口D、煮沸60min,熔玻璃封口
【解析】煮沸2min,不能完全杀死烧瓶中的微生物,所以会造成烧瓶中的肉汤被微生
物所污染;塞上软木塞,微生物可能会通过软木塞进入瓶内,而使烧瓶中的肉汤被微生物所
污染。
答案:D
例2雷迪设计的实验主要应用了下列那些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③单一变量原则④对照原则
A、①②B、①
C、②D、③④
【解析】雷迪在实验过程中只检验一项因素即肉和苍蝇接触或肉和苍蝇不接触,并用对照实验
做比较。实验中主要运用了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答案:D
【知识拓展】在实验设计中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①单因子变量原则②对照
的原则③科学性原则④平行重复原则等。
【自主反馈提升】
1、巴斯德在斯巴兰扎尼的基础上设计了“鹅颈瓶实验”,其目的是()
A、这种弯曲的“鹅颈”可以使肉汤与空气完全隔绝
B、这种带有弯曲细管的瓶是敞口的,空气可以进入,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
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C、证明污染物来自营养液
D、验证斯巴兰扎尼的实验结论,即只有在密封条件下才能保持无菌
【解析】答案:B把瓶子的瓶颈烧软,并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
不致进入瓶中,同时又可以让空气进入,使人们更信服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
2、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观察
B、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推论
C、预测必须是正确无误的
D、通过测量科学家能把观察的结果表达得更加精确
【解析】答案:c预测是推论的一种,不一定是正确的,还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
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试管口必须朝向自己不能朝向他人
B、实验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
C、化学药品不要随意倒进水槽中
D、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守则才能确保实验安
【解析】答案:A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试管内的液体外溢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实验中不
能将试管口朝向自己或他人。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馒了”,人们研究发现,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
无数细菌。食品中的细菌是哪里来的?是由食品自然产生的,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科学
家巴斯德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后把甲瓶的瓶颈烧软,并拉成
弯曲的鹅颈状,使外边的尘埃沉积在曲颈部而不致进入瓶中。把乙瓶口敞开。随后再次煮沸瓶内
的肉汤。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很快就腐败变质了,而甲瓶中的肉汤即使过了很长时间
也还新鲜如初。
在巴斯德这项研究成果的启示下,人们懂得了消毒灭菌的意义及方法。并研究出了食品长期
防腐的方法。
问题:
①材料中巴斯德所用的研究方法是o
②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提出的问题是。
③实验中怎样设计的对
照?;实验研究的单一因
素是什么?«
④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为何再次煮沸?,
⑤得出的科学结论是»
【解析】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二者常有机的结合在•起,材料中主要用的是实
验法。对照实验设计是常用的手段之一,设计过程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和对照的原则。巴斯德在实验中较好的设
计了对照。实验只研究细菌是否来自空气这一变量,对装入甲、乙两瓶的肉汤再次煮沸,排除了细菌可能来源
于食物这•因素,因而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
答案:①实验法(或观察法和实验法)②熟食变馔了熟食中的细菌从哪里来③甲瓶的瓶颈烧软,
并拉成弯曲的鹅颈状、乙瓶口正常敞开细菌是否来自于空气④杀死肉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
于食物这一因素⑤使肉汤腐败变质的细菌来白空气
【学科资料精编】巴斯德小传
巴斯德于公元1822年12月27日出生于法国的杜耳(Dole)。1843年,巴斯德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受
教于当时的化学大师一都玛士(J.B.Dumas),深受其影响,开始替心于化学的研究。巴斯德毕业后,即在该校
担任助教,巴斯德深入研究酒变酸的原因,结果发51,发酵液内有种小生物生长繁殖(后来被称为酵母菌),
而在变酸的发酵液中除了上述的生物外,还有另一种生物的存在(后来被称为乳酸菌)。1860年,法国的酿酒业正
遭遇着大难题一酒易变坏而难以储存和运送。巴斯德利用既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发猊只要在55-609时
加热,便可以杀死使酒酸败的微生物而延长酒的储存期,因而治好了法国的酒病。继发酵的研究之后,巴斯德向
传统的自然发生论(无生源论)挑战,他利用拉成^颈状的烧瓶it行实验,得到的结果证实生物必须来自生物,
无法无中生有(生源论)。透过巴斯德及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也使得生源论为后世所广为接受。后期的巴斯德转向
于研究传染病,研发出炭疽病及狂犬病等疫苗。
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热点
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进步,生物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干细胞(仍然能分裂
分化成其他细胞)研究,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②人类基因组计划及DNA芯片的问世及应用。
③基因工程④动植物品种培育⑤克隆技术及应用⑥生态农业⑦脑科学研究⑧光合作用的研究、生物
固氮研究等。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学蓊编号03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一年一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资料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合作学习和
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在交流中建立白信,能够关注人类健康,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结合水的概念3无机盐的作用。
学法指导:联系实例讨论
学习程序:
知识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自主学习:
(1)不同种类的生物体内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但是每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今没有发现生物体内的
(2)物质的基本单元是,由组成;中子和质子组成了
带正电荷是,带负电荷的是。
(3)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
(4)决定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的化学键是。
思考交流: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何重要作用?
2.为什么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知识点2:细胞中的无机物
自主学习:
(5)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它在细胞中以形式存在。
(6)水通过等与蛋白质、和等物质结合在一起。
(7)自由水的作用是
(8)结合水使植物,以适应不良的环境条件。
(9)无机盐通常以形式存在,含量—,但是
思考与交流:
1.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于生物体、对于细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这种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2.你能举出那些实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3.血液与心脏含水量相差无几,但两者的形态却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
巩固训练:
A级:
1.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约占生物体全部元素98%的一组是
A.C、H、0、N、P、CaB.C、H、0、N、P、S
C.C、H、0、N、P、KDCIk0、N、P、Na
2.某山区居民饮食中明显缺乏哪种元素会引起克山病
A.硼B.锌C.硒D.碘
3.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必需的离子分别是
A.Ca2+sMg2+B.PO?\K+C.Mg2+,Fe2+D.K+,I
4.下列关于水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活动B.结合水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
C.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D.结合水是良好的溶剂
B级:
5.在炎热的夏季,植物常常出现萎^现象。植物萎藏时失去的是
A.结合水B.自由水C,无机盐D.钾离子
6.下列叙述中,最符合自由水生理功能的是
A.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B.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C.溶解、运输代谢物质D.仅能溶解无机盐
随堂检测:
A级:
1、抽搐是由于肌肉收缩造成的,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无机盐是()
A.钙盐B.铁盐C.锌盐D.铜盐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3、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A.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与此无关B.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升高
C.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会降低D.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不变
B级:
4、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在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
不慎受外伤后,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依次为
①降温②维持水代谢的平衡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④消毒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A.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③⑤D.②③④
5、沙漠植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水
6、下列对无机盐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主要组成成分B.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能调节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归纳小结:
学习反思: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学豁编号04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糖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碳骨架的形成及作用(A)
2记住糖分三大类,判断常见的糖属于哪类(B)
3记住哪些糖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哪些糖动物细胞中(B)
4知道三大类糖的的相互转变(A)
5记住糖类在生物体或细胞中的功能(B)
能力目标:1培养记忆力2联系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习重点:1糖的种类、存在和功能
学习难点:1对碳骨架的理解2对糖类相互转变的理解3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的区分
学法指导:联系实例、总结归纳、编顺口溜进行记忆。
学习程序:
知识点1: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自主学习:
(1)一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也能以、、相结
合,形成不同长度的、、结构,是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的、、
以及与其相连的某些含氧、氢、硫、磷等原子的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试举出
儿种有机物。
思考交流:
(1)请画出碳原子所形成的四个共价键,再画出碳碳间的单键、双键、三键。
知识点2:糖类的组成、种类、存在和功能
自主学习:
一、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
二、糖的种类
(2)糖类可以分为、、三大类:
(3)单糖可以分为五碳糖和六碳糖,含碳原子的糖又叫做五碳糖,如、,
含6个的糖又叫做六碳糖;如、、;
(4)二糖如、、;
(5)多糖如、、。
三、糖类的分布和存在
(6)植物细胞中的多糖行、,二糖衣、,单糖有、;
(7)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有,二糖有,单糖有>;
四、糖类的功能
(8)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其中储存能量的有;,
重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成分,糖类与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
物参与、、、等生命活动。
思考与交流:
(1)试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有某种糖的食物或植物、动物的器官?
(2)什么是单糖,什么是二糖,什么是多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如何?三者间有何关系?
(3)植物细胞中有的而动物细胞中没有的糖有哪些,反过来呢?
(4)什么是物质的还原性,糖类有还原性吗?试举例说明。
知识链接:
(1)两分子单糖能脱去一分子水,剩余部分连接成。
(2)二糖水解可产生两分子单糖,举两例说明?
(3)许多个单糖脱水聚合成,它属于多糖可以水解成二糖或单糖。
(4)糖类按性质可以分为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前者如、、,后
者如、、«
(5)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又是呼吸作用的底物。
(6)糖蛋白是细胞膜的成分之一,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交流有关。
巩固训练:
A级:
1下列属于单糖的是()A淀粉B麦芽糖C糖原D核糖
2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中都有的糖是()A淀粉B糖元C葡萄糖D麦芽糖
3小麦细胞有而人体细胞没有的糖是()A核糖B脱氧核糖C乳糖D蔗糖
4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是()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维生素
B级:
5甘蔗细胞有而人体细胞没有的多糖是()A蔗糖B葡萄糖C纤维素D糖元
6动植细胞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A淀粉B葡萄糖C糖元I)脂肪
7蔗糖可水解成()和()A核糖B半乳糖C葡萄糖D果糖
随堂检测:现在让我们来测试一下吧。
A级:
1下列属于多糖的是()A淀粉B麦芽糖C葡萄糖D核糖
2大豆细胞和狗细胞中都有的糖是()A纤维素B糖元C脱氧核糖1)麦芽糖
3甘薯细胞有而猪细胞没有的糖是()A核糖B葡萄糖C乳融D麦芽糖
B级:
5老鼠细胞有而水稻细胞没有的糖是()A葡萄糖B脱氧核糖C糖元D蔗糖
6鱼细胞有而水草细胞没有的二糖是()A蔗糖B葡萄糖C糖元D乳糖
7动植细胞中最重要的能源物质是()A淀粉B葡萄糖C糖元D脂肪
8麦芽糖可水解成()和()A核糖B半乳糖C葡萄糖【)果糖
归纳小结:
学习反思:在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后,请建立知识网络。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编号05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1淀粉的鉴定与检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记住实验现象和结论
2记住鉴定淀粉所用的试剂,说出含淀粉较多的几种食物
能力目标:1实验原理分析、操作、结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成败的评价、总结、改进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节约的品质
学习重点:记住实验结果、结论
学习难点:操作步骤
学法指导:1联系初中化学实验所用过的仪器和实验操作2联系日常食物中的淀粉
学习程序:
知识点1:实验一验证淀粉和碘液的反应
自主学习:
(1)实验目的:验证淀粉与碘的反应
(2)实验原理:淀粉遇变成色,而蔗糖等其他物质没有这一特性,
(3)实验步骤:
(4)实验器材和药剂:
(5)实验结果和结论:(将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分别填入下表)
类别AT?B管
神炎(ml)
稀碘滋〈滴
颜色反应
结论
知识点2: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
知识链接;
(1)淀粉属于多糖类,白色粉末状固体,无甜味,试举出含淀粉较多物质?
(至少3例),你带哪种生物组织来进行实验?
自主学习:
(1)实验目的:检测所选的生物组织中有无淀粉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器材和药剂:
(5)实验结果和结论:
思考交流:
(1)思考:实验一中有一只试管中加入了蔗糖,该试管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请与其他组同学所做的进行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请查明原因并记录下来:
(3)请到前面展示实验一的结果。
(4)请到前面展示实验二的操作。
学习反思:
课外探索:
1医院确认病人是否有糖尿病的常用试剂及结果是()
A加入苏丹in溶液出现橘黄色B双缩胭试剂出现紫色
C加入新制的Cu(OH)z出现砖红色D加入碘一碘化钾溶液出现蓝色
2试到当地医院或药店访问,调查该医院有无检测尿糖的试纸,若有请教医生其用法。
3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为一
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依次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
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实验目的:鉴定・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试剂鉴定,淀粉可用试剂来鉴定。
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果分析:
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编号06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2还原糖的鉴定与检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明确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记住实验现象和结论
2记住鉴定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记住斐林试剂的组成和用法
能力目标:实验技能
情感目标: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实验结果和结论
学习难点:由实验原理和目的而产生出的实验操作步骤
学法指导:联系日常食物中的糖,联系课本中关于还原糖的知识
学习程序:
知识点1:实验三鉴定还原性糖
自主学习: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与反应呈砖红色沉淀,而非还原性糖无此现象
(4)实验步骤:
(4)实验器材和药剂:
(5)实验结果和结论:
类别cnD管
糖类(ml)
斐林试剂(ml)
颜色反应
结论
知识点2:实验四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
知识链接;
(1)(葡简糖、果糖等)、、等是还原性糖;而淀粉、蔗糖、纤维素等
属于。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呈现,因此可用斐林试剂
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有还原性糖存在。
(2)斐林试剂是由质量体积分数为0.lg/ml的溶液(A液)和0.05g/ml的溶
液(B液)混合而成的,为防止变质需临时配制,使用时先将1ml的A液与1—2滴B液混合均匀
后再加入所要鉴别的未知溶液中。
自主学习:
(1)实验目的:检测所选的生物组织中有无还原性糖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4)实验器材和药剂:
(5)实验结果和结论:
反八,物3宣4曾
制闾树/浓(ml)
组奴杵泌Cml)
斐林田利(ml)
菊果<观象.)
结论
思考交流:
(1)思考:实验三中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唾液后,能否立即加入斐林试剂?为什么?
(2)实验四中加入葡萄糖的试管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请与其他组同学所做的进行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请查明原因并记录下来:
(2)请到前面展示实验一的结果。
(3)请到前面展示实验二的操作。
巩固训练:
A级:
1完成教材P24评价指南4
2检验苹果中是否有还原性糖的试剂是()A碘液B苏丹山染液C双缩服试剂D斐林试剂
3下列物质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显色反应的是()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麦芽糖
4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必须()
A先加甲液后加乙液B先加乙液后加甲液C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加D以上操作方法都可以
B级:
5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浅蓝色一棕色~破红色B无色~浅蓝色一棕色C砖红色-浅蓝色一棕色D棕色一绿色一无色
归纳小结:
学习反思: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编号07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一年一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5脂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记住脂质有三类,固醇又分为三小类(A)
2记住脂肪和磷脂的功能,举例说出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A)
学习重点:脂质的种类、脂肪的功能、磷脂的功能
学习程序:
知识点1:脂质的组成元素、种类和功能
自主学习:
一、脂质的组成:
(1)脂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二、脂质的种类:
(2)脂质包括、、等。
三、脂质的溶解性:
(3)脂质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水。
四、脂质的功能:
(4)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的重要物质,脂肪是细胞代谢所需的主要形
式,固醇类有.、、等,在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
思考交流:
(1)脂质的组成元素与糖类有何不同?
(2)脂质能提供能量吗?
巩固训练:
A级:
1性激素属于哪类物质()A磷脂B脂肪C固醇D类脂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糖类B水C无机盐I)磷脂
B级:
3[多选]下列物质中属于固醇的是()A性激素B维生素DC纤维素D脂肪
4糖类和脂质共有的元素有()人碳、氢、氧、氮B碳、氢、氧C碳、氢、氮D氧、氢、氮、磷
5下列物质不能储存能量的是()A糖原B淀粉C无机盐D脂肪
随堂检测:
A级:
1固醇属于哪类物质()A单糖B多糖C脂质D脂肪
B级:
2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是()A蔗糖B脂肪C纤维素D淀粉
3脂质可能有而糖类一定没有的元素是()A)C、H、0B)N、PC)H、0D)N、C、0
归纳小结:
学习反思: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编号08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3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实验目的2理解实验原理3记住实验结果4记住检测脂肪所用试剂
能力目标:1材料的选取能力2显微镜的使用技能
情感目标:1培养遵守实验室规则的态度
学习重点:脂肪鉴定所用的试剂
学习难点:材料的选取和处理能力
学法指导:1联系日常饮食中的脂肪类食品2学会切片
学习程序:
知识点1:实验五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
自主探究:
(1)实验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2)实验原理:脂肪可以被染成________色
(3)实验步骤:(各组讨论确定)
(5)实验结果和结论:
(6)实验器材:
思考交流:
(1)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有哪些?
(2)你准备用哪种材料来做实验?
(3)怎样处理实验材料?
(4)将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让其他同学也看看,将看到的画下来互相传看。
巩固训练:
A级:
B级:
学习反思:
班级:一()班姓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编号09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_____年—月一日
上课时间
课题7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一)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组成单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记住蛋白质的组成元素(A)
2记住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及氨基酸的种类(A)
3会书写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和竣基(A)
4记住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共同点及区别(A)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学习重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
学习难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及特点
学法指导:学会比较分析,准确把握不同事物的共性和个性
学习程序:
知识点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组成单位
自主探究:
一、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紧急求助按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牌施工合同范本
- 办公室派遣合同范本(2025年度行政岗位)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门窗玻璃清洁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农业合作社述廉报告范文
- 设备租赁合同技术补充协议范文
- 度热点:财产保险合同全新变革
- 智能制造领域项目合同
- 自行车租赁合同模板
- 个人安全防护专属合同
- 04J008 挡土墙(重力式 衡重式 悬臂式)
- 《哈佛经典谈判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TCAQ10201-2020
- 扶梯人行道检验验收作业指导书
- GB/T 41855-2022小型游乐设施转椅
- 2023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0308-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矩阵模型
- 男孩女孩动起来健康运动知识PPT模板
- 铁路道岔知识课件
- 自考公共关系学课件
- 森林害虫防治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