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当前第2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三大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3、内容:当前第3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进入中国广泛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的兴起广泛传播当前第4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朱执信: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2、代表人物:较早介绍马克思,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当前第5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梁启超朱执信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德意志革命家小传》,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上。文中在记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解释。当前第6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广泛传播当前第7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广泛传播1、时间: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3、方式2、背景当前第8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业工人人数(单位:万人)解读历史第一、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根据材料归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开始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当前第9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解读历史第二、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基础)
当前第10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解读历史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当前第11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本阶级从中国残暴地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苏俄对华宣言(1919
.7)解读历史对苏俄和社会主义的好感。当前第12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1918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收回被帝国主义夺取的一切主权,但会议无理决定:中国必须将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移交日本。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于是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解读历史第四、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当前第13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2、条件①
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②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基础)
③十月革命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寻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希望。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结合。当前第14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3、过程当前第15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①发表著作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1918年《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当前第16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2、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当前第17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开设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
作用:提高人们的觉悟,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陈、毛等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②在大学开设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当前第18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①发表著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②在大学开设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③通过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当前第19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三次论战:1919年,李大钊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讨论。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1920年,马克思主义者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争锋,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意义:这三次论战,坚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得到进一步扩大。当前第20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实用主义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也就是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
当前第21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基尔特社会主义改组工会,扩大工会的范围,把所有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都包括在内。设想在未来的社会里,应以基尔特为社会单位,按着职业性质不同分成若干基尔特组织,由高度集权的全国基尔特来统一领导,用基尔特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当前第22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权力与权威,否认一切国家政权与社会组织形式,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要求建立无命令、无权利、无服从与无制裁的“无政府”社会。自由组织社团,人人都可自由加入,自由退出。当前第23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是很危险的。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问题与主义之争当前第24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 1919.8《再论问题与主义》“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实质:反对从根本上改革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1919.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社会革命,认为“问题”与“主义”不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行不悖。论战的实质: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当前第25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3)、“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论战的实质,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当前第26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①发表著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②在大学开设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③通过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④组织学会: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⑤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扩大宣传当前第27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当前第28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①发表著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简述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②在大学开设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③通过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④组织学会: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⑤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扩大宣传当前第29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意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当前第30页\共有32页\编于星期五\17点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毛泽东(1945.4)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前后有什么不同?阅读探究内容性质前期后期“三个提倡三个反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无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技术合作项目终止及解除合同书
- 2025年度农村水井承包合同与农业灌溉用水权流转及监管协议
- 2025年度特殊年龄段劳动者用工协议及权益保障
- 2025年度个体商户劳动合同(家政服务行业合作)
- 5G通信借款居间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分红股收益确认与分配协议
- 2025年度影视作品著作权许可及广告植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分手协议书模板:分手后共同债务承担协议
- 2025年度房屋拆除与建筑垃圾清运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带徒技能传承服务协议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公司合作计划书
- 2016-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领域联合诊疗(MDT)管理法规
- 光伏电站运维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保安员考核评分标准与细则
- 四年级竖式计算大全100道
- 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的模板
- 越剧基本知识讲座
- 岗位绩效奖励制度
- JGT161-2016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