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北宋的政治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北宋的政治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北宋的政治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北宋的政治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北宋的政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削弱君权黄巢起义动摇统治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五代十国五代(907—960)(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891—979)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谁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曾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掌管殿前禁军。柴荣死后,七岁的恭帝即位,在陈桥驿时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庙号太祖。宋太祖927年-976年观看《陈桥兵变》视频,归纳北宋的建立情况。时间:建立者:事件:都城:北宋建立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陈桥兵变开封为东京

根据疆域图推测宋太祖的下一步?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消灭南方割据政权部局统一赵匡胤相继灭亡后蜀、南汉及南唐,其弟宋太宗继位后灭吴越、闽南、北汉。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用一场刀光剑影,换来黄袍加身看窗外霜叶飘零,砸疼彷徨眼神月光入秋更深,揣测着人心得几分江山如何坐稳,一声叹息一缕白发成┅┅对比北宋与唐朝的疆域图,说说有什么变化?北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局面,但是多个政权并存。消灭南方割据政权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君臣密谈、谋划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唐末以来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消灭南方割据政权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宋太祖

强化中央政权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军事上:收其精兵酒杯释兵权

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961年七月初九晚,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交出手中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范祖禹《范太史集》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如何评价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的措施?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军事上:收其精兵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中央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使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之间互不了解情况,政府效率低下。皇帝三司中书门下(政事堂)枢密院同平章事度支盐铁户部参知政枢密使、副御史台御史中丞财政行政军政监察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朝宋地方官制在地方:稍夺其权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a.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b.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思考通判的职权和作用是什么?

如何评价宋太祖在地方推行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僚机构臃肿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进行监督经济上:制其钱谷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漫画中的情况?影响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中央:以宰相为首的百官皇帝中央集权削弱相权强化君权利: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弊:为北宋种了下积贫积弱的祸根。到北宋中期,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北宋的政治1.北宋建立: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2.消灭南方割据政权(1)措施(2)影响3.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②在地方: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b.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②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

1.(四川乐山·15)制作时间轴有助于培养历史时空观念,下图中①处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C】2.(山东泰安·2)“朕选满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落(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建立刺史制度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C】重文轻武的政策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VS唐朝武将宋代文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中国通史》

宋朝实现重文轻武的政策①重用文官。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措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天圣八年进士,修《新唐书》。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兵权)、参知政事(行政权)。臣文统兵欧阳修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措施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史料研读《劝学诗》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易错易混点压抑武将不等于轻视武备和军队建设。措施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表现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宋代平均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史料研读创立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科举制的发展锁院制度弥封制度誊录制度别试制度宋代科举图解:县试府试

院试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州试

省试

殿试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第一名称会元第一名称解元

宋1065年,正式定为三年一次。秋天进行州试(秋闱);第二年春天礼部主持的省试(春闱);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受命“知贡举”(科考主考官)。这年的进士榜单,成为“千年科举最闪耀的一榜”。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苏辙程颢苏轼曾巩史料研读措施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发展科举制影响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kè)先生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史料研读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②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财政支出。①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影响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北宋的政治1.北宋建立:2.消灭南方割据政权(1)措施(2)影响(1)措施(2)影响3.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①②③①在中央①②②在地方4.重文轻武的政策①重用文官。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①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②消极:a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积贫积弱)b.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财政支出。(冗官冗兵冗费)3.(安徽·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十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休养生息B.兵民合一C.重文轻武D.外重内轻【C】4.宋夏议和之前,在宋夏之间的不断战争中,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研究其原因应该是()①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②宋朝文臣不悉军务,却掌握军政大权③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削弱④宋朝军队将领处处受制,往往会错失战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D堂小结课北宋的建立科举的发展960年赵匡胤开封重文轻武强化中央集权军事政治经济抑制武将提升文官解决武将跋扈利于政权稳定削弱军队战斗力增加财政支出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1、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文化素养的提高2、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像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却为之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开启庆历新政。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遭到强烈阻挠。1045年初,范仲淹等改革派被贬,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失败。庆历新政读材料,说说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材料三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二者签订协议,每年交其“岁币”“岁赐”。材料一:“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内外官属总17300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宋)包拯奏报材料二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冗官冗兵冗费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强干弱枝,屡战屡败,扩充军队。官俸、军费和战争赔款,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开始变法。王安石像王安石变法宋神宗1067年即位,次年改元熙宁。1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