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第一节课内文言文阅读(一)(2015,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导学号:)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t⅞,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世隶耕(属于).B.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弓D.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赞).【解析】“称”:相当;相符合。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真无马邪B.或以钱币乞之以刀劈狼首C贤于材人远矣能谤讥于市朝D.卒之为众人将军岂愿见之乎【解析】A.其:①代词,代替仲永写的诗;②语气助词,难道,表推测。B.介词,用。C.①副词,比;②介词,在。D.①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代词,他。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解析】C.“本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错误。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仲永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了书具给仲永。(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二)(2014,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导学号:)《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共名为鹏第,子知之乎?夫鹦鸿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骋得腐鼠,鹦鹃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惠子相梁(做宰相).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D∙请循其本(本心).【解析】本:本源,初始。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其名为鹦 其如土石何・ ・B.夫鹦能发于南海子墨子闻之,起于鲁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拔山倒树而来D.我知之濠上也辍耕之陇上【解析】B项均是介词,“从"。A项第一个“其”代词,“它的”,第二个“其”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D项第一个“之”代词,代“鱼之乐”,第二个“之”动词,至U。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第一个文段,借鹦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B.鹦的故事中,庄子用“鹦.”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C.第二个文段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一致的。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解析】“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一致的”不合文意。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前来,想要取代你做宰相。”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悠闲,这是鱼的快乐啊。(三)(2013,成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导学号:)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景象)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马).C.随波而逝(去,往).D.珠翠罗绮溢目(满,充满).【解析】“骑”是马的意思,名词,读jl。“乘”是骑、坐的意思。.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A.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D.以此夸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解析】A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去却。B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第一个“为”被;第二个“为”介词,替,给。D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思。.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钱塘江潮进行描绘,表现了江潮的雄奇壮观。C.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直接表现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D.文章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四个字就刻画出弄潮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解析】C答案错在“直接表现了”,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是间接或是从侧面描写出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2)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解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略不”“披发文身”,“略不”根据所学文言文知识,应译为“一点也不”。“文”和“披”一样,都是动词,译为“画着花纹”。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内容总结(1)专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太谷旅游标识牌施工方案
-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学设计-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5-教科版
- 砖砌方沟壁板施工方案
- 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 pronunci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能力检测练习题
- Unit 1 Making friends Section A How do we greet friends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23徐金桂“徐徐道来”(行政法知识点)版
-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
- 2024-2030年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盈利预测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如何实现降本增效
- DL-T825-202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下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创新应用
- 2024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智慧城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技术要求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专题06 压强计算(压强与浮力结合题)-上海市2024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培优专用)【解析版】
- 湖北省崇阳县浪口温泉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