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地理复习一 地图和地球 人教版_第1页
高考高三地理复习一 地图和地球 人教版_第2页
高考高三地理复习一 地图和地球 人教版_第3页
高考高三地理复习一 地图和地球 人教版_第4页
高考高三地理复习一 地图和地球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地图和地球

【考点搜索】

1、地图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2、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的行星。

(2)日地关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

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

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H界线。北

京时间。地球自转的方向利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

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开发宇宙

*太阳活动保护宇宙

宇宙

部环境,也有地球本身的运动。在复习过程中应构建起一张系统的知识网络,注重初、

高中知识的整合与迁移。

2、本专题的知识与技能内容较多地涉及天体和地球的空间运动,所以在本专题的复习

过程中,除了建立平面的二维空间外,还需建立三维的空间概念。

3、本专题的学习涉及物理和数学知识较多,故在学习过程中忌死记硬背,•定要以理

解和灵活运用作为学习的主要方法。

4、本专题的学习要重视对重大天象和地理现象的观察、思考,分析地理原理在人类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5、本专题的内容有较多的理性思考,有较高的图像识读要求,要学会快迅、准确地捕

捉有效信息,并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内容】

一、地图的三要素

1、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表示方式

文字式:如“一千万分之一”或“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数字式:如“1/10000000”或“1:10000000”

线段式:如1000100200km

1111

(4)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是值的大小。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反之,比例尺越小,则表

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5)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X放大到的倍数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X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2、地图上的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

3、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特征的文字和数字。

二、地球的形状和经纬网

2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比较

表1-1: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

定义特点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门成圆圈,长度不同,赤道最长,两极成点,

纬线

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在地球仪匕连接南北两极与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两条正相

经线

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为180°

3、纬度与经度的划分(见图1—1)

表1-2:经度与纬度的比较表

起点线度数划分度数含义代号常用划分界线

向南、向当地纬线上的点北纬(N)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

赤道北各分作与地心的连线与南纬(S)半球。以30°、60°把

纬度

(0°纬线)90°赤道平面的夹角地球划分为低、中、高

纬度

本初子午向东、向当地经线所在平东经(E)20°W,I6O0E经线圈是

经度线西各分作面与本初子午平西经(W)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0°经线)180°面的二面角

4、经纬网的综合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①东经度数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

②北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南纬度数由北向南增大。

(2)利用经纬网判断地理区域

①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政治区和地形区。

②大致勾画出与图中已知的经线、纬线相邻近的重要经线和纬线。

③进一步分析并判断图中经线、纬线所属的地理区域。

3

[经典例题1](2003年江苏卷)图1-2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

()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D.耕作粗放

(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

最佳途径是()

A.建小水电站B.开采小煤窑图1-2

C.钻小气井D,上山砍柴

(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解析:解答本组题目的关键是由图中的118。E、119°E和27。N判断该区位于我国的

东南低山丘陵区。第(1)题可从图中直接看出本区铁路基本上沿图中各支流的汇合处(干

流沿线)延伸,而河流汇合处应为山谷处。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壤多呈酸性,同时由于降

水多,丘陵地区土壤由于有机质被冲涮而变得贫瘠,这是本区多中低产田的主要原因,

因此第(2)题答案应选C。第(3)题根据图中多河流且有一定的落差,应考虑建小水

电站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第(4)题是本区的国土整治问题,由于本区多低山丘

陵,平原面积小,不宜发展商品粮生产,大力发展乳畜业并不能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

本区气候条件并不适合种植橡胶等热带作物,而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可以提高本区

农产品的附加值,且有利于本区的环境保护。

答案:(1)A(2)C(3)A(4)D

(3)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①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北极点的是北方,指向南极点的是南方: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的是东方,逆着地理自转方向的是西方。

②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正北的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正西的

关系。

③若两点既不在同•条经线上,也不在同条纬线匕则既要判断两点间的东西方

向,也要判断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④按纬线判断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选择两点间的劣弧段作为判断依据。

4

[经典例题2](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图1-3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

在丁地东南的是()

图1-3

解析:本题考查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点的相对方向,属于基本的读图能力考查。A图

的经纬线都是直线,方向判断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D图是以极点

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两点间弧距较短的区间来确定其东西方向,再根

据纬度来判别南北方向。B、C两图的经纬线都是弯曲的,先根据某两点距极点的远近

确定位于南或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别其位于东或西方向。以C图为例:甲地

在乙地的东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

答案:B

(4)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是111km。

②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111km

Xcos该地纬度

③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小。

④图幅相同的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经典例题3](2003年江苏卷)图1-4是“我国某区域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

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

土高原

(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B.700千米

C.400千米D.1400千米

5

(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

解析:本题的第(1)题要求学生对重要经纬线在中国的分布比较清晰,由图中的经纬

线的位置,就可确定各点所代表的地形单元。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①山脉大至南北

冷6个纬度(44-50),而一个纬度的距离是111km,由此可估算出答案应为B。第(3)

题先要估算50度纬线圈的周长,因为60度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50度纬线的长

度比60度纬线的长度略微长一些;从图中可看出L长约4度,即可求出答案。

答案:(1)B(2)B(3)C

(5)利用经纬网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在经纬网光照图上,晨昏圈•定与某条纬线相切,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该切点

的纬度在数值上相余,并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

②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圈中在昼半球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也是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

(6)日照图中利用经纬网计算时间

①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

的交点是18时。

②每条纬线以晨昏线为界,根据昼半球中的昼弧所跨经度计算昼长时间,根据夜半

球中的夜弧所跨经度计算夜长时间。

③光照图中的日出、日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的纬线圈与晨线、昏线交点的时刻。

[经典例题4](2003年全国文综新课程卷)图1-5中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

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

为9时。分。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事-----------二,一_

A.22时B.14时

C.20时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14小时

图1-5

C.10小时12小时

解析:据图知P地位于75°W,恰好是西五区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是9:00整,根据

区时的换算方法,可直接计算出P地地方时为前一天的20:00,由文字叙述知P点的

日落地方时是20:00,可推算出P点当天昼长为16小时,而漠河所位的纬度位置与P

点的纬度位置大体是南北对称,所以它们的昼夜长短情况恰好相反,得出漠河的夜长约

为16小时。

答案:(1)C(2)A

6

三、地球的宇宙环境

1、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组成天体系统的一个普通的天体

天体系统的结构:

仁地.日月三系,比月地球

「太阳系Y

银河系《-其它行星系

总星系L其它恒星系

河外星系

[经典例题5](1999年广东卷)1998年狮子座流星雨的来源是()

A.一颗周期约33年的彗星的彗尾

D.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

C.哈雷彗星残留在地球附近的散碎物质

D.1994年撞击木星的彗星碎片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近年来发生重大天文现象的认识。具体考查考生对狮子座流星雨

的来源的了解,属于新闻地理,在教材上找不到答案。凡平时注意重大天文事项和曾参

加对狮子座流星雨观测的考生,都会知道狮子座流星雨的公转周期和物质来源。

答案:A

2、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具有生命的一个特殊的天体

表1-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成因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外部条件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

运行轨道安全

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

有适宜的温度

为15°C

有适合生物呼吸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

白身条件的大气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

有液态的水晶水汽化,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

始海洋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中,是指其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C左右;黑子是太阳活动

强弱的标志;周期为11年。

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中,是指某区域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增亮的班块:耀斑是太阳活

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为11年。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7

①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

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吸收无线电短

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③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

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经典例题6](2001全国大综合卷)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

解析: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在大约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以电磁波的形

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

部吸收;电磁波对人造卫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形成极光,但

耀斑爆发几分钟后不一定极光就变得格外绚丽。

答案:A

4、宇宙探测

(1)宇宙探测器的发展:人造卫星一无人探测器一载人飞船一空间站一航天飞机

(2)宇宙探测大事记: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

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使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1971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载人航天站“礼炮1号”

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

(3)宇宙资源: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经典例题7](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

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年份国家成果

1957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

1969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月

1970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1苏联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事实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②美苏两国在科技处于领先状态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

8

面奋起直追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世界大国对宇宙空间探测知识的了解状

况,认识到各国竞相发展航天技术,认识到宇宙探测的重要性,认识太空研究的意义。

答案:B

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表1-4: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况的比较

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示意图的④

(1)轨道为赤道(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

运动轴心(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道

及轨道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

角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

方向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⑴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

是真正周期秒,是真正周期

周期

(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个周期,365

是日常所用周期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

为1517小时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速度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

(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2、黄赤交角

一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3、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移动情况如图1—6所示:

.....62菜至............23°26,N

My\句南

3.21/\9.233.21

春分/春分0°

向水4北

23°26'S

12.22冬至

图1-6

9

[经典例题8](2000年上海卷)图1-7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

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o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

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期,亚平

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

(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

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

度。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向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多或少几小

时)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

方向流动,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全称)。

解析:本题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作为考查的基础。首先判断出A、B、C、D的日期

分别是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3月21日,再判断出不同时段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联系其它地理原理,便可逐一解答。如从A到B是北半球的夏秋季节,长

江流域处于多雨期,径流量大,而亚平宁半岛南部是地中海气候,是一年中炎热干燥的

季节;从B到C表示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着向南移动;从C到D北印

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是受冬季风的推动而形成的,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也是冬季的气压

场。

答案:(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汛(洪水);炎热干燥(2)0;南

(3)少12;逆时针;阿留申低压

4、常见的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侧视图俯视图

图1-10图1_11

10

5、常见日照图的判读

(1)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者

为北极,顺时针自转者为南极。

(2)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

(3)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

时为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与此正相对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4)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

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II出,18时H落;在极昼、

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5)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

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

(6)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

阳高度等于90度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o

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

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

个太阳日,即24小时。

(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上刁-长

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

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仑夕工¥\

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M(见图-12)匕子M六'聚、、」

(2)晨昏线的运动: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匕

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同时,由

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匕/Z

直,晨昏线在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1"

1-13所示。(注:图中AB为晨昏圈)冏困1一1?

图1-13

(3)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有二。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

11

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

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

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经典例题9](2002年广东卷)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

8日19时。在图1-14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解析:首先要提取题干中关键信息:北半球、晨昏线、当地时间为8日19时。由此判

断此时只可能是日落时间,因此飞机正在飞越的是昏线,四张图中只有②④两地表示的

是昏线。19时日落较昼夜平分时日落的时间18时晚1小时,这说明北半球是昼长夜短,

越往北去白昼越长。因此在②④两地中只能选择②地。

答案:B

2、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

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

(1)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1—15、

图1—16所示:

7.S'lS'lS*15*15*15*15'15'15,ISMSns*7.5*7.5*15*15*15'15'15'15'15*IS*15*15*15*7.5'

图1-15

时区号=已知经度+15°(取整数),如163°E+15°Q11(E),则163°E位于东十-

区。

(2)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X15°,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5(W)X150,即为75°W。

(3)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

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

12

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H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

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见图1—17)

日界线西侧180°A卜日界线东侧

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

经度东经度西经度

时刻相同r一天相同

日期今天昨天

日期加一天

见图见图

变更

地球

------

自转-----►

方向

图1-17

(4)时间计算:从18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180°经线,时间越来越早,即时

间不断增加。

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X4分钟(两地经度差在0°经线的同侧为“一”,异侧为“+”)

②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土经度差X4分钟(以18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

--周再到180°经线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一”)

③区时差=时区差XI小时(时区差在零时区的同侧为“一”,异侧为“+”)

④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土时区差XI小时(以西十二区自西向东到东十二区

为参照,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为“+”,西侧为“一”)

(5)时间问题的综合应用

①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经典例题10](2002年全国文综卷)2002年1月1日,作为欧洲联盟统一货币的欧元正

式流通,这将对世界金融的整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如果某投资者

上午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

出欧元,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

A.东京(东经139.5。)B.香港(东经114.5。)

C.伦敦D.纽约(西经74°)

(2)在上述假定的营业时间内(上午9时开市、下午5时闭市),下列各组金融中心能

保证24小时作业的是()。

A.法兰克福、新加坡(东经104。)、伦敦

B.伦敦、香港、旧金山(西经122.5°)

C.伦敦、东京、纽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13

解析:本题是关于时区判断、时差计算的实际应用问题。解第(1)题的方法有二:一

是根据法兰克福开市后12小时(即当地时间21时),世界上属于上午9时到下午5时的

经度范围(171.5°W-51.5°W);二是依据法兰克福开市后12小时(即8.5°E所在时区

的区时为21时),逐一计算出四大金融中心的区时,最后选定纽约。第(2)题要正确

理解题意,“各组金融中心能保证24小时作业”意即三个金融中心之间的经度应该依次

相差120。左右(即8个时区)。据各选项区时的判断,只有B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1)D(2)B

②半球图上的时间问题

[经典例题11](2000年广东卷)图1-18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1)NA的经度为___________;NB的经度为____________;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解析:本题考查空间思维能力与时间的计算能力。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理解北半球日期、时间变化推移的规律,并据此进7

行推导和计算。图中AN-NB为3月21日与3月22日的分界,

线,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为逆时针的方向(AN左侧为西,图I-18

右侧为东),即可推出NA为新一天开始的地方,即为3月22日0时或21日24时,NB

为日界线,即与1800经线重合,而NA为60。E。然后根据NA为22日0时,再进一步

推算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

答案:(1)60。E;180°(2)22;4

③日照图上的时间问题

[经典例题12](1999年广东卷)图1-19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月日。

(3)A地地方时应为时分至________时

________分之间.图1-19

解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日照图的判读能力和时间计算能力。首先按提示先判定经线

的度数,根据北京为7月1日20时,可判读出图中各条经线的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

的划分和全年昼夜等长,知道A点是在赤道上20。W~0。之间。然后根据日照状况确定

每条经线的日期和地方时.

答案:(1)A点位于图中20。W-0°之间的赤道上

(2)7;1(3)10;40;12;0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见图1—20)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

(2)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水平运动笳.「1•转方向

14图1-20

[经典例题13]—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1-21的

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b匕签

c.在赤道上,观察花朵做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运动「二三万

D.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按逆时针

方向运动*1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地转偏向力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应该知道赤道穿过厄瓜多

尔的首都,所以实验的地点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即:赤道以北、赤道以南、正好在赤道

上。

答案:D

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判断和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判断

①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取决于该地所处纬线的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例,任一纬线的昼

弧和夜弧的时间总长均为24小时。

②不同纬度的地点的昼长或夜长的比较,应比较两地昼弧或夜弧所占据的经度数值的

大小,数值越大,时间越长,弧长上每15°占据1个小时。

图1-22

思考:判断图1—22甲、乙、丙三图中A点昼夜长短的情况。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

①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

②春分f夏至f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北极附

近有极昼;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达到极圈。

③秋分一冬至f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北

极附近有极夜;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达到极圈。

(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

①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见图1—23)

②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略)

15

SCK.sea.北板蚓北制a2

A_8R220.4

图1-23

③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

④极点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南北极点均为半年昼半年夜

(4)昼夜长短问题的综合应用

①昼夜长短与时间计算的问题

[经典例题14]图1-24中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答题:

(1)此图表示月日的地球光照情况。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座标是»

(3)此时A地出现现象(极昼或极夜)。

(4)这一天,B地时日出,日落,昼长时

间是小时.

(5)此时,北京时间是日时。

(6)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

的顺序是.图1-24

解析:此题未直接告知昼夜的分布状况,但根据“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

则可知FD为晨线,说明正对我们的部分为夜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图

示时刻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于D点,说明

D所在的经线(60°E)为子夜,则与其正相对的经线(120。W)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

经线,其时刻为6月22日12时。由以上判断便可推算北京时间。根据BB,的夜弧长

120°,可推算B点的昼长时间和日出、日落的时间;因为B位于昏线上,B,位于晨线

上,根据它们所处的经度值,亦可推算出日出、日落的时刻。由于太阳直射23。26,N,

根据C、D、E三地与其差值的大小,便可判断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答案:(1)6;22(2)23°26'N,120°W(3)极昼(4)4;20;16

(5)23;4(6)E、D、C

②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判断

[经典例题15]图1-25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区域的昼夜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弧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AB弧属于线.

16

(2)图示时刻比较可信的现象是()-----------~7

A.台湾东侧的洋面有一台风即将登陆一一、//

B.扬州迎来了新-天的曙光

c.黄河的含沙量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D,南极中山站的队员们正在紧张地工作

(3)此时,从波斯湾驶往新加坡的一艘油轮为风\

-------流无不亍0

解析:此题首先要求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出图中的极点为南极图「25

点,再根据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该图为12月22日的日照图。南半球自转方向

是顺时针,因此AB弧是晨线,CB弧是昏线。图中季节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

季,据此可对第(2)题各选项作出判断。正因为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

季风,并推动海水形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所以轮船从波斯湾驶往新加坡应为逆风逆流。

答案:(1)晨(2)D(3)逆;逆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若两点

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

值相加)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

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月22EI--------->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

最大逐渐变小最小逐渐变大最大

注: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月22日--------->12月22日---------►次年6月22日

最小逐渐变大最大逐渐变小最小

注: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赤道〜北回归线:

6月22日——►直射日----->12月22日----►直射日——►次年6月22日

较大逐渐变大go。逐渐变小最小逐渐变大9Oo逐渐变小较大

赤道〜南回归线:

6月22日-----►直射日——>12月22日----►直射日——►次年6月22日

最小逐渐变大go。逐渐变小较大逐渐变大90。逐渐变小最小

注:赤道上有两次直射,即3月21日、9月2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有两

次最小值,即6月22日、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

(4)正午太阳高度角问题的综合应用

①阳光照射方向的问题

[经典例题16]图1-26是“扬州市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位置时,正

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目四(7))X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0

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r1

图1-26

(3)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扬州日出时刻太阳在方向,日落时刻太阳在

________方向。

(4)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

解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理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首先判断地球处于A、B、C、

D四点时的日期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进一步分析:6

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甭达一年中最大值,光照面积最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

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光照面积最大,因此可以得出第(1)、(2)题的答案。地球公转

到B位置时,扬州昼最长夜最短,太阳在6:00前日出,在东偏北的方向升起;太阳在

18:00后日落,在西偏北的方向日落。由于扬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时刻

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其正南方,因此影子也总是向正北方向。

答案:(1)D(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3)东北;西北(4)都朝正北方

②立竿测影的问题

[经典例题17](2003年江苏卷)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

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1-27,垂\

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0P,,通过tana\

=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a。据此回答(1)-(4)题。/J/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__/

A.12:00B.12:40由,c,

囹1-27

C.11:20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

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N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HR(0)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图1-28

18

(3)图1-28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

长度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B.21.5°SC.45°ND.45°S

解析:这是一组关于太阳高度变化、地方时计算的试题。该学校位于110°E,当地理兴

趣小组测量正午太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