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论文写作规范
确定选题的基本原则建构提纲的基本原则层次推进的基本原则语言表达的组织原则引文使用的基本原则一确定选题的基本原则
本科生的文学研究,主要涉及四个类别。1.作品研究(包括多部作品的整体研究、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等)。2.作家研究(包括作家风格研究、创作变化轨迹研究等)。3.文学思潮研究(包括文学现象、社团、运动研究)。4.创作主题研究(包括价值取向、人物形象、情感特质或美学风格等)。
无论哪种研究,首先都必须确定选题。选题的确定,是判断一篇论文是否有价值的基石。选题的确定,主要源自阅读的有效性。阅读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所谓有效性,就是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揪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或情感。罗兰·巴特就曾反复强调,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是一种文本的再创造,是对作家既定文本的二度重构。(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首先,要区别专业阅读与消遣阅读的关系。专业阅读:必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强化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专业阅读通常要做到两点:一是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它意味着什么?
其次,有效阅读必须掌握三个核心原则。一是抓灵魂。一个作家的创作或一部作品,都是为了表达作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种看法,无法如何复杂,都不会超过四种关系: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通过自己的阅读,你首先要抓住的就是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其它方面都暂时忽略。一个作家的散文集或小说集,都存在风格或思想的统一性。譬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语堂的《人生的艺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二是揪想法。这是阅读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智慧交锋。为人要直,为文要曲。所有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将作家的真实想法简单列出来。能够列出来的想法,就不是什么想法,是心灵鸡汤。“想法”就是作者的核心意图。他为什么要写这些作品?他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看法?如李煜的词,徐志摩的诗,小说《平凡的世界》。“揪想法”的阅读原则,允许必要的“误读”。鲁迅说到《红楼梦》时,就认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有经典作品,都具有多层面、多角度“揪想法”的特征。因此,不存在“揪错了想法”,而是要从自己的阅读中“揪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想法。我们通常犯的错误:找别人的想法或作者自己供认的想法。
三是寻问题。在不疑处献疑,在看似正确的地方,质询其绝对性,是有效性阅读的核心和根本。我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我们也说,出污泥而不染。我们说,真善美的统一。真的能统一吗?无论是怎样的经典著作,都会有问题。没有问题的著作,几乎不存在。《三国演义》《水浒传》有没有问题?如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里,很多书评都是寻问题的。“寻问题”是阅读的真正交锋。是你调动自己的知识、思考和逻辑,对书籍作品提出挑战的关键,也是你展示自己智慧的手段。当然,这个问题要是真问题,不能是伪问题,更不能是断章取义的问题。如鲁迅的《祝福》,有人评论认为,鲁四老爷害死祥林嫂是不正确的,他很冤。我认为,这种问题就是断章取义的问题。再次,对内容进行价值研判。读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某部作品,尤其是在归纳出作者的想法之后,我们必须要进行价值研判。价值研判通常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纳入纵向体系中进行研判。譬如《平凡的世界》,是家族小说?还是乡土小说?若是,应该放在相关的小说历史长河中研判。
二是放在横向体系中进行研判。横向体系,就是指当下的一系列有关这些问题的思考著作,将所读之书放在这个体系中,可以看出它与其它相关的著作之间有哪些区别,这个区别有什么价值。譬如,李煜的词,与中国古典文学中其它的思乡主题诗词有什么区别?找到了它的特点,或独创性,价值研判就比较容易。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的有效阅读,你最关注的某些问题,通常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你最关注的这个问题,就是你的研究目标,即选题的方向。选题方向出现之后,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选题。选题要明确(不能模糊);范围要可控(去掉没用的东西);具备讨论的空间(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格非“乌托邦三部曲”。有讨论20世纪知识分子命运的,有讨论革命话语对人的精神规训的。二建构提纲的基本原则选题确定之后,论文的核心目标就明确了。接下来的任务就非常简单、明了——充分论述你所认定的观点,让所有人读完你的论文,认为确实如此。论文之所以叫论文,就是要有极其充沛的证据包括对证据的有效分析,让人们相信你的判断。我个人的经验是,一篇论文的提纲,通常离不开三个方面: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样。第1步,确立论文的大纲(即几个部分)。本科生的论文大纲,通常设计为3-4个部分。大纲必须紧扣你的选题,不能有任何偏离。有些同学在选题确定之后,通常不能很好地抓住选题的核心问题来建构大纲。如《童年记忆与周晓枫的散文创作》。这个选题的核心是:童年记忆对周晓枫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且促使她的散文创作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风格。而不能仅仅讨论她的散文中写了哪些童年往事,有些什么特点。大纲的建构,应该体现三个大方面的内容:1.是什么。指出你所研究的对象中,明确地呈现出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的选题。如周晓枫散文中的童年记忆书写。2.为什么。分析、论述你的上述观点;探析作家创作的思想动机和写作意图。3.怎么样。指出创作的表达特征,形式策略,审美效果等,特别要指出这些形式表达对你的选题有什么积极作用。不妨以《童年记忆与周晓枫的散文创作》为例,看看如何确定大纲:一.周晓枫散文创作中童年记忆的书写情形。二.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审美内涵及特点。三.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表达策略及审美效果。如果将这三个方面的大纲确立了,整个论文的基调就形成了。第2步,细化论文的大纲。这一步很重要,考验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细化论文的大纲,就是在每个部分的内部,分成若干个论述的层面,使你要阐述的问题得到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立体化思考。细化论文的大纲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分类要科学,保持逻辑上的统一性,或并列,或层层递进,都要确保是对论题的逐步深化。二是重要概念要有界定,细化之后要有总结。是什么。一般采用分类法进行提纲细化。如“周晓枫散文中的童年记忆书写”,要列出几个方面的书写情形。如长辈亲情,孤独,伤痛等(递进)。这种分类要采用统一的依据,不能出现不同类型之间的互相交叉与重叠。每个分类中,要有一定量的作品进行印证。分类完毕后,要有总结性。例:周晓枫散文中童年记忆的书写。1.长辈亲情与家庭伦理。2.孤单体验与童年成长。3.身体伤害与童年阴影。4.个体书写与生命成长(小结)。这4个细纲内部,还需要分层次展开。为什么。这部分通常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针对“是什么”进行全面深化论证的关键部分,目的就是证明你提出的“是什么”是非常有道理的、令人信服的。细化这部分的提纲,一般采用两条原则:一是从研究对象最关键的地方深入进去,进行深化分类,一般是递进式的。二是借助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进行理论上的补充论证。三是必要时,也可以从反面进行假设论证。
例: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审美内涵及特点。1.细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2.丰富而微妙的人性呈现。3.巧妙而深刻的时代反思。4.童年记忆对作家创作的潜在规训。5.卑微的个体,宏阔的视野。(小结)怎么样。从形式表达上归纳一个重要的特点,并注意对这些特点进行逻辑上的排列(从大到小,或从外到内)。每个特点对表达“是什么”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形成了怎样一种审美效果。这些特点体现了作家怎样一种表达智慧(或存在哪些局限性)。例:周晓枫散文中童年书写的表达策略及审美效果。1.叙事语调的平静与客观。2.细节处理的延展与往返。3.主观心理的重构与再现。4.现代主体的介入与思辨。5.于无声处的惊雷与呐喊(审美效果)。提纲建构好了,论文其实已完成了一半。一个好的论文提纲,既体现了你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展示了你的逻辑思辨能力。提纲建构的两个基本步骤,一个都不能缺。第一步是打墙基,浇铸房屋的大框架。目的在于使整个房子非常牢固,不会一推就倒。第二步是规则整个房屋的格局、功能,使整个房子每个部分环环相扣,且让人一目了然,让读者看到你的房子的确是一座不错的房子。
三层次推进的基本原则面对比较科学的提纲,接下来就是写作论文。在具体的写作中,按照细化的提纲,进行充分地论述时,大家通常会碰到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论述无法深入。这就涉及到论述技能——层次推进的能力。没有层次推进能力的同学,在具体论述时,通常只是靠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事例(作品或作品中的细节复述)来完成论证。这是我们经常遭遇的写作顽疾。要克服这个顽疾,必须掌握层次推进的几个原则。首先,针对这个细化后的提纲,由概念入手,从概念中归纳你要论证的核心观点。其次,想办法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阐述。必要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双向论述。再次,及时抓住核心问题,紧紧扣住细化后的提纲,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提升。但是,不同的细纲,有不同的层次推进的特点。例:长辈亲情与家庭伦理。亲情是传统社会秩序的必要建构,也是家庭伦理的重要支撑;亲情的呵护,对童年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周晓枫的亲情书写,首先体现在家庭之外的社会邻里之间;其次体现在家族中的亲戚长辈身上;再次体现在家庭内部。尽管它们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幼年心里,成为“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甚至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非功利性。从上述这个层次推进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至少需要有六个自然段来完成你对“亲情”这一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开头从概念入手,从社会文化层面进入论题。接着三个方面,由外到内,具体分析周晓枫散文中的亲情书写情况,说明作家对童年记忆中的亲情尤为关注,也说明亲情对一个人的童年成长尤为重要。最后两个自然段,先谈亲情对童年成长的影响,接着再谈这种亲情所折射出来的当时的社会秩序。例: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中第一部分:1.什么是主体性?(实践的主体,精神的主体)2.什么是文艺的主体性?(写作中把人当人看而非工具看;强调人的精神的主体性)3.分析论证(从赫尔岑的话开始,推导出“文学是人学”)。4.指出我们的“文学是人学”口号的内部缺陷:只强调人的实践主体,忽略了精神主体性。5.精神主体的科学定义。不仅包括人的多重性格的组合(内部),还包括不同类型的精神主体(外部)。6.“人欲”即人的精神主体性;人的内宇宙的重要。应该说,这个小版块的设计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其思维的递进层次仍然非常清晰,一层比一层深入,而且“要点”也非常突出——精神的主体性更重要(注意:他分析了“文学是人学”这一历史口号,既点出了它的不足和更科学的内涵,又表明的自己的文章不是对这个历史口号的重复论证。)
我们再看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作家的主体性。1.作家主体性的两层内涵,抛开实践的主体性,突出精神的主体性。2.精神主体性的重要(主体意识的觉醒与能动性创造)3.通过马斯洛心理学论证分析不同等级的需要与主体性的关系,尤其是自我实现系作家主体性最高层次,并兼及大爱。(借助心理学,从发生论意义上探究)4.不同级别的主体意识在创作中的表现形态。超常性,超前性和超我性。层层递进。5.使命意识与自我实现之关系。6.“有的朋友会驳难说,难道写欢乐就没有历史使命感吗?”反向论证。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第4、5两节,但作者论述时,并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仍然从概念开始,步步为营地论述。也许是作者过于强调作家精神主体自由意志的重要,所以,他选择了从心理学理论作为发生学上的理论依据,而且马斯洛心理学的五个层次需要是公认的经典性理论,尽管立论不是非常扎实,但多少也立得牢。第6节很重要,通过假设反驳,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拒绝了可能存在的反驳的可能性。这种思维方式,我们要学会大力使用。通过这两个细纲内部层次安排的分析,我们大体上可以体会到:在每个细纲内部的安排上,都必须遵循一种渐进式的思维原则,从概念入手,层层逼近,突出重点,当重点从正面角度阐释清楚之后,不妨再从反面假设中进一步补充论述。四语言表达的组织原则对于本科生来说,一篇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大约只有120-150句话。但是,这150句左右的话,能够将它说得流畅、清晰,又能够具有说服力,则寥寥无几。通常的情况是,大约有70句以上都是不通的,有语病的,或者用词随意的。论文在本质上就是说道理,让人信服,因此它的语言必须清晰、准确、简炼,句与句之间有流畅的承续关系,呈现出你的逻辑思维过程。论文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尽可能用短句。短句的最大好处,就是晓畅明白,不会出现语病。长句的使用,对于同学们来说,一定会出现语病,尤其是杂糅问题。我读同学们的论文,最大的痛苦或困难,就在于长句太多,语病太多,导致表意不清,思考混乱。原文(学年论文的“摘要”):格非以“江南三部曲”阐释中国社会百年历史的衍变,本论文试图通过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在这百年间的探索、挣扎和迷惘,探讨知识分子在历史和现实产生错位的原因,追踪格非对知识分子的思考和对20世纪知识分子命运总体的变化。同时,从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分析格非对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挖掘,对人文、社会、历史的思考。
我的修改: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中国知识分子近百年的探索、挣扎和迷惘,在曲折的命运书写中,探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发生错位的生存处境,传达了作家对20世纪中国历史与知识分子命运之关系的独特思考。从表达形式上看,格非以其惯用的神秘化和隐喻性手法,较好地展示了人物与历史之间的隐秘关系。
原文:“江南三部曲”是由著名作家格非历时十几年酝酿而成,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所构成。从20世纪初的陆秀米,50年代的谭功达,80年代的谭端午,通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串联起的三代人来折射知识分子在这百年中的探索、挣扎与迷惘。三部曲展现了中国社会人、事、物在这百年中的衍变,知识分子在历史和现实中产生的错位现象和格非对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思考。我的修改:格非历时十余年酝酿而成的“江南三部曲”,由《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三部长篇构成。它们分别择取了20世纪初的陆秀米、50年代的谭功达、80年代的谭端午作为叙述主人公,以他们三代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展示了中国社会百年来的复杂变化,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这种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探索、挣扎与迷惘。可以说,“江南三部曲”在本质上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产生错位的特殊命运,也传达了格非对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和命运历程的思考。
二.句与句之间的承接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一个自然段写好之后,一定要看看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总分总关系?层层递进的关系?文以气回环。句与句之间,通常有一种气脉相连的。这种气脉,是确保你的表达既有逻辑又十分流畅的关键。但同学们常常犯的错误,就在于对自然段内部的句与句之间关系不考虑,更找不到所谓的“气脉”。例(学年论文):余华的长篇小说无不涉及到童年的苦难。《在细雨中呼喊》里,孙光林、孙光平、孙光明三兄弟在父亲暴力统治下恐慌战栗的童年生活;《活着》中,凤霞和有庆苦难心酸的成长之路,以及苦根、福贵相依为命的那段时光。《许三观卖血记》中,一乐被嘲笑是私生子,下乡得病的经历,以及三兄弟共同经历的饥荒时期。《兄弟》中,李光头和宋钢一起被欺负,一起捕虾填饱肚子,一起分享大白兔奶糖的那段艰难而又温馨的日子。《第七天》中,杨飞跟随养父杨金彪经历的二十年艰难贫困的生活。孩童的童年回忆和成长经历贯穿了余华的长篇小说。而这些回忆与经历,不仅是孩童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去,更是一段深刻沉重的历史记忆。
例(毕业论文):《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蛰伏七年推出的新作,在文坛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小说采用了亡灵的视角,用荒诞的笔触,叙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七天的经历。有学者认为,此书模仿了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中篇作品《佩德罗·巴拉莫》,画虎不成反类犬。但细读之下,我们可以发现,即使两者在整体框架、叙事手法上有相似之处,《第七天》在本质上,其实还是一个余华式的苦难故事,是余华审视、反思现实后得出的艺术结晶,与《佩德罗·巴拉莫》(以下简称《佩》)有明显的区别。三.段与段之间,要有流畅的承续关系。这种承续关系,显示你的论述思路和方向。或并列,或递进,或反向论述,都要有明确的承上启下之句式。但我在读同学们的论文时,经常感到上下自然段之间无法衔接,是一种断裂式或跳跃式的表述,没有思维上的连贯性。这直接破坏了论文表述上的严谨性。下一段与上一段究意是什么关系,一定要清楚。
格非在“江南三部曲”中对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的命运是有总体的思考的,格非建立了他自己的历史观和相应的叙事诗学:偶然、宿命、悲剧、错乱,历史中充满了歧路和不确定性。但在悲剧与终结论这一点上,又总是显现出固有的确定性。5由此可见,格非把知识分子放在了日常生活之中,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的错位中,最终走向悲剧命运的过程。作者通过虚拟化、神秘化和诗意化的处理,反思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在这百年中探索、挣扎和迷惘的原因。在三部曲中,格非对知识分子进行了虚拟化的处理,知识分子在尖锐的历史和现实中产生了错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从春秋时期延续到清末民初,自然传统的知识分子主要怀揣着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但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动荡也使传统知识分子也在主动或被动的转型。例:……像《红高粱家族》里的余占鳌和戴凤莲、《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和上官金童、《檀香刑》里的钱丁和眉娘、《酒国》里的丁钩儿和李一斗、《生死疲劳》里的西门闹、《蛙》中的姑姑等等,都是如此。在《红高粱家族》里,余占鳌就是一个典型的亦正亦邪的人物。他的性格里,既有凶残、暴烈的一面(土匪打劫失败后求饶,他依然打死对方;杀死单氏父子、绑架县长),又有柔情、豁达的一面(对儿子、妻子);既有粗鲁、野蛮的一面,又有率真、坦荡的一面。戴凤莲既有柔弱、腼腆的一面,又有泼辣、大胆的一面;既有放纵、自私的一面,又有善良、正直的一面……可以说,从整个精神世界来看,除了任副官这个“八成是个共产党人”和冷支队长之外,这部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包括土匪花脖子和曹县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业管理劳动合同范本
- 出境维修合同样本
- 公司买卖居间合同样本
- 出售转让轮船合同样本
- 2025化工原料购销合同
- 出口资质代办服务合同样本
- 2025YY汽车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伸缩棚加工合同样本
- 内墙涂料居间合同样本
- 浮筒浮岛施工方案
- 湖南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暨长郡二十校联盟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 2025年春形势与政策第二学期练习题、知识点梳理
- 2025年甘肃西北永新集团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雨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52719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下学期高三考前(二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月考质量评估课后辅导过关检测考试
- 2025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第二单元第1课《叶子的纹理》课件 一年级美术下册 浙美版
- 基于树枝振动特性的香榧采摘机设计
- 2025年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