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省赛获奖_第1页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省赛获奖_第2页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省赛获奖_第3页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省赛获奖_第4页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第2课时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潮,知道反对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了解他们的政治主张;2.了解明清时期在文化领域的成就。一、进步思潮的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回族。他做过20多年的小官,亲身感受到明朝官场的黑暗,后来弃官,专心著述讲学。他讥笑当时的士大夫满口“仁义道德”,行为却卑鄙无耻。他提出“人人皆可为圣”,认为“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他公然招收女学生,还提倡婚姻自由。他的言论引起统治者极大的恐慌将他逮捕入狱,不久,死于狱中。评价:李贽对封建统治者封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进行抨击,其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代表了工商业的利益,具有很大进步性.影响:李贽的言论会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黄宗羲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异”,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归于人”。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观点:1.批判君主专制;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3.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追求:个性解放、民主平等、带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原因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3、阶级: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二、“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挑战受到挑战的表现资料1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走仕途不如经商;资料2商业和农业一样重要。资料3肯定商人阶层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中国“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受到挑战的原因资料1:明代人口有较快增长,但科举名额并未有相应增加。16世纪,社会上淬着一种说法:士而成功者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资料2:明代学者归有光说: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而士与农商常相混。资料3:雍正时山西巡抚奏折上说,山西“子孙后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原因1:明清人口增长迅速,科举名额并未相应增加,走科举之路的成功机会降低;原因2:晚明以后,四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原因3: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商人阶层自我意识的觉醒①商业的发展使商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他们成为城市中最富裕的阶层,社会地位也有逐渐提高;②晚明时期,伴随着商业化程度的日渐加深,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普通市民、村妇也不例外,衣食住用,无不夸奇。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价值观主张节俭,反对奢侈,而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新的观念。这种观念反应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这种奢侈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消费观念发生明显的变化三、世俗文化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蓬勃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誉为“四大名著”。1.古典小说的蓬勃发展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反对战乱分裂的思想及拥护仁君、反对暴君的愿望及“忠义”的思想。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施耐庵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反抗暴政的故事;揭示了农民起义的根源就在于“官逼民反”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我国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吴承恩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等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到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塑造孙悟空神通广大、勇于反抗的斗争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传统等级秩序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们追求自由、摆脱人身束缚的强烈愿望;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曹雪芹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揭示了专制王朝统治下腐化堕落的社会生活,曲折地反映了专制王朝必然崩溃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书名作者成书时间主要内容价值《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高鹗吴敬梓蒲松龄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清朝清朝清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以揭露科举制度腐败为主。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明清小说一览表明朝中期之前小说、戏曲主角:帝王将相、官吏文人明朝中后期小说、戏曲主角:商人、酒店掌柜等市井人物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原因:随着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城市平民的增多,反应城市平民阶层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的小说,适合广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迅速发展起来。延伸探究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由、反抗压迫、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为主题,你认为原因何在?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不断强化君权,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严厉的控制政策,如文字狱。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交换的经济形式使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不断增强。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2.戏曲的发展——京剧与昆曲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为什么能得到进一步发展?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带动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茶馆、酒楼、戏园大大增多;②每逢民俗节日、民众游乐、士绅宴集甚至社会交际,人们都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清代北京的戏楼京剧是如何产生的?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19世纪中期最终形成一个新剧种——京剧。

生旦净丑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是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京剧艺术的特点昆曲——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明清时期思想文化的特点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学蓬勃兴起;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