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8《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8《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8《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冀中的地道战》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方案

8冀中的地道战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说明文,分别从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防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的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2.结构特点

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冀中地道战出现的原因、背景。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重点介绍地道如何保护群众、抗击敌人、防御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第3自然段先总体介绍,作者用“奇迹”一词形容地道战,可见地道的构造巧妙,作用非凡。第4~7自然段,作者依据地道的不同式样和结构,分别介绍了地道如何保护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敌人、如何防御敌人的破坏以及如何了解地面敌情信息等,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富有创造性的特点。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用“惊人的奇迹”对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作用进行高度评价。整篇文章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语言平实却引人入胜。

3.写作特色

本文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学习提示提出“带着问题”读课文的要求。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做一个积极的阅读者,从而更快地关注到关键信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由此提高阅读速度。掌握文章的段落层次以后,可以列出各段的提纲,这样能更清楚、更简要地抓住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叙述顺序。

4.习题运用

课后第一题,通过两个学习伙伴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阅读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体会带着问题读文章提高阅读速度的好处。要求学生完成阅读后,先记录阅读时间,再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然后完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检测题。提示学生阅读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明白,还有些问题并不能在课文中找到明确答案,但是并不影响理解整篇课文,如“冀中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暂时忽略,以后再查阅资料寻求答案。交流分享时,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读懂每一段的内容的。例如交流第7自然段,了解在地道里传递信息的奇特方式,可抓住本段开头的设问句,并带着问题阅读,快速、准确地抓住“无线电”“有线电”等关键词,把握主要内容。

课后第二题,旨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地道战成功的关键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能够发挥智慧,创造新的斗争方式。其次是地道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设计精巧,易守难攻。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智慧的源泉。这道题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能会很容易理解地道战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地道结构巧妙,易守难攻,所以能够有效地保护群众,抗击敌人。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本课需要认读的“垒、搁、岔”三个生字,可在初读课文后,在后面理解课文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语境,在词语或句子中认读即可。“侵、略、丘、陷、拐”要求又认又写。多音字“任”在本课出现在“任丘”一词中,读rén。任丘是地名,在河北省。可提醒学生,“任”字作姓氏时,也读rén,不能读成四声。

书写“党”字时,注意前三笔是竖、点、撇,不能写成点、点、撇。“堡”字上长下短。书写“妨”字时,可以与“访”字对比。“蔽”字下半部分右侧的反文旁不要写成折文。“陷”字要注意写“臼”时,先写左边,后写右边,最后封口。

2.阅读理解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既要让学生学习运用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更要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准确、快速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读了题目后产生了哪些疑问,最想了解哪些内容,之后带着自己的疑问,综合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并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深入阅读课文,厘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以及各部分说明的具体内容,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享交流阅读所得。最后引导学生就地道战取胜的原因展开交流讨论,感受中国人民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3.积累运用

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进行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的斗志。教学时要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备教学资源

1.作者简介

周而复(1914—2004),著名作家、书法家,原名周祖式。代表作《上海的早晨》,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影响。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白求恩大夫》。

2.地道战产生的历史背景

1942~1944年,冀中平原的抗日战争进入困难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他们在铁路和大道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