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知识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
精选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冰雪溶化C.菠萝榨汁D.透水砖渗水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铁D.铝
3.高锰酸钾与肯定量水配成的溶液可用来消毒,该消毒液是
A.混合物B.有机物
C.化合物D.纯洁物
4.打算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沉降B.吸附C.过滤D.蒸馏
答案ADADD
酸碱盐综合选择题
(1)某**酒后开车的驾驶喝了2000mL酒精浓度4.5%的啤酒。**临检时,请他对着酒精浓度测试器呼气。酒测结果,酒精浓度超过标准值,于是**开单告发并当场吊扣汽车。请问此驾驶总共喝进多少mL的酒精?
(A)4.5(B)90(C)900(D)2000。
答案详解B
啤酒酒精浓度标示为体积百分比浓度,所以此驾驶总共喝进体内的酒精为2000×4.5%=90(mL)。
(2)小莎喝了一杯由三种酒混合调制而成的鸡尾酒,已知1公升鸡尾酒是由15%的玫瑰红500c.c.、10%的葡萄酒300c.c.,以及5%的白香槟200c.c.调制而成的,则请问1公升鸡尾酒里含有多少酒精?
(A)115毫升(B)75公克(C)135c.c.(D)150。
答案详解A
详解:500×15%+300×10%+200×5%=115毫升。
(3)有关氨()性质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
(A)化学式中含H,是一种酸(B)无色、具臭味、比空气轻
(C)难溶于水(D)气态时为碱性,水溶液呈酸性。
答案详解B
氨为碱性物质,易溶于水,气态的时候呈中性,溶于水后呈碱性。。
酸碱盐综合选择题
(4)硫酸为常见的工业原料,是腐蚀性很强的液体,密度约为1.85公克/立方公分,且其重量百分浓度为98%,请问其莫耳浓度约为多少M?
(A)12.0(B)17.5(C)15.8(D)18.5。
答案详解D
假设取100公克的硫酸液体,则其中的`硫酸分子含量为100×98%÷98=1莫耳,则其莫耳浓度为1/(100÷1.85÷1000)=18.5M。
(5)有关酸、碱之描述,下列何者是正确的?
(A)硝酸常呈黄色是由于其内常含铁离子(B)王水是硫酸与盐酸的混合物,可用以溶解黄金与白金
(C)灰石加热可得生石灰,而生石灰加水可得氢氧化钙(D)工业上氨由尿素与硫酸加热而制得。
答案详解C
(6)下列何者能反应产生氢气?
(A)硝酸加铜片(B)盐酸加铜片(C)盐酸加镁带(D)氢氧化钠加铁片。
答案详解C
A)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B)没有反应,(C)反应产生氢气,(D)没有反应
酸碱盐综合选择题
(7)哪一位科学家曾经提出电解质会在水中解离成离子的「电离说」?
(A)汤木生(B)亚佛加厥(C)道耳吞(D)阿瑞尼斯。
答案详解D
「电离说」乃由阿瑞尼斯所提出。
(8)关于盐酸的叙述,下列何者错误?
(A)无色有刺激性(B)是氯化钠的水溶液
(C)散发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雾(D)可用来清洗金属表面或作浴室清洁剂。
答案详解B
盐酸是37﹪的氯化氢水溶液。
(9)4克氢氧化钠溶于水成1升溶液,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
(A)10(B)11(C)12(D)13。
答案详解D
〔〕=(4÷40)/1=M,〔〕=/=,pH=13。
酸碱盐综合选择题
(10)将7.3公克配制成5升溶液,则其容积莫耳浓度为多少?(Cl=35.5,H=1)(A)2M(B)0.4M(C)0.04M(D)0.002M。
答案详解C
7.3÷(35.5+1)÷5=0.04M。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酸的特性?(A)在水中会解离出氢离子(B)可以导电(C)是电解质(D)可使广用试纸呈现蓝色。
答案详解D
酸依酸性由强到弱,可使广用试纸呈现红、橙、黄色。
(12)关于碳酸钠性质的叙述,何者有误?(A)白色固体(B)不易溶于水(C)溶于水后呈碱性(D)可作清洁剂,所以又称洗涤碱。
答案详解B
碳酸钠易溶于水。
酸碱盐综合选择题
(13)0.3M的氢氧化钠水溶液0.2升中,含有多少公克的NaOH?
(A)2.4(B)4(C)6(D)8。
答案详解A
设含有x公克的氢氧化钠,则x÷40=0.3×0.2,x=2.4公克。
(14)小杰以广用试纸测试四种溶液的酸碱度,则下列四种溶液中,何者可以使广用试纸呈现黄色?
(A)石灰水(B)氨水(C)氢氧化钠水溶液(D)盐酸。
答案详解D
水,为碳酸氢钠。
(15)下列的何者属于酸性物质?
(A)汽水(B)玻璃清洁剂(C)苏打锭(D)氨水。
答案详解A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阅读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1)——高考化学选择题学问点(菁选3篇)
高考化学选择题学问点1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B.Cl-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
XY
ZW
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强B.原子半径:W>Z>Y>X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Z的强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H2O都是非极性分子B.乙酸、蔗糖都是弱电解质
C.C6H6O、C7H8O肯定互为同系物
D.石英、食盐、金属钠、干冰的熔点依次降低
4.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讨论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下图是已经合成的最闻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的.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该物质具有很高的熔、沸点
D.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素异形体
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猜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面三角形D.V形;*面三角形
6.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几种
A.3种B.4种C.5种D.6种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肯定不存在极性共价键
B.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发生断裂
C.原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D.离子晶体中只含离子键,不含共价键
8.X、Y、Z为短周期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多5,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挨次:YP>S;(3)分子,直线,CO2(N2O、CS2,写1个即可),sp3;(4)配位键(共价键也可)YBa2Cu3O7;
高考化学选择题学问点2
熟背前20号元素,熟识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LMNOP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挨次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挨次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高考化学选择题学问点3
例题1、在肯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B、3C、4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需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意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C、2.2molD、2.4mol
思维:由于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2)——高考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学问归纳(菁选2篇)
高考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学问归纳1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肯定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意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高考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学问归纳2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
(2)乙酸乙酯的水解
(3)苯的硝化
(4)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试验有:
(1)试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4)制硝基苯(50-60℃)
〔说明〕:
(1)凡需要精确 **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
(2)留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HI、H2S、H2SO3等)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有:烷烃、环烷烃、苯、乙酸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遇溴水褪色
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含醛基物质(氧化)
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H2S、H2SO3等)
只萃取不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酯类(有机溶剂)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醇(还原)(氧化)醛(氧化)羧酸。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
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生成某酚纳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6.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17.有硫酸参加的有机反应:
(1)浓硫酸做反应物(苯、苯酚的磺化反应)
(2)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乙醇脱水制乙烯或制乙醚、苯的硝化反应、酯化反应)
(3)稀硫酸作催化剂(酯类的水解)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3)——高中化学选择题学问点菁选
高中化学选择题必备学问点
在**淡淡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常常追着老师们要学问点吧,学问点也不肯定都是文字,数学的学问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学问点。还在苦恼没有学问点总结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选择题必备学问点,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高中化学选择题必备学问点1
例题1、在肯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B、3C、4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需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意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C、2.2molD、2.4mol
思维:由于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高考化学选择题必备学问点:选择题解题方法
例题1、肯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B、大于1.06g,小于2.86gC、等于2.86gD、大于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定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定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286_1.06g/106=2.86g
例题2、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B、甲烷和丙炔C、甲烷和乙炔D、无法推断
思维:用*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均化学式为C1.4H3.2,必定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快速解题,选项C.
高中化学选择题必备学问点2
熟背前20号元素,熟识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
对应表示符号:KLMNOP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挨次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挨次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4)——中考历史选择题必背的重要学问点3篇
中考历史选择题必背的重要学问点1
俄国、**的历史转折
1、俄国资本**进展的障碍:农奴制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时间:1861年。
3、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内容(或: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需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4、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
5、俄国废除农奴制**的作用(或:影响,或:如何评价这次**):
这次**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的进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6、19世纪50年月,**遭受了民族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渐渐放弃了排斥**的做法,开头接受**的先进技术和思想。
7、**明治维新开头的时间:1868年
8、明治维新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
9、明治维新的内容:
**方面:废藩置县,加强****。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技术,鼓舞进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进展训练。
10、明治维新的作用(或:影响、评价):
明治维新使**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国家,摆脱了沦为半**地国家的命运,是**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1、19世纪60年月,俄国、**走上资本**进展道路的标志性大事:
(或:19世纪60年月两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或: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俄国废除农奴制**(或:俄国1861年**)**明治维新
12、这两次**的共同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
这两次**的共同作用:都促进了本国资本**的进展。
中考历史选择题必背的重要学问点2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其次次工业**)
1、其次次工业**开头的时间:19世纪70年月
2、19世纪70年月,进入生产领域的新能源是:电力
3、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4、电力广泛应用的史实: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创造和使用。②、电力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③、电力广泛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5、其次次工业**的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
6、其次次工业**中,在电力技术的进展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家:**、德国。
7、在电器创造领域最为闻名的是:**科学家(爱)迪生。
8、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胜利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创造了许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创造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创造大王。爱迪生是把“电”的**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9、19世纪80年月,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胜利。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10、汽车的.创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用):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加了人们的生产力量,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1、1903年12月,**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把人类在天空飞翔的抱负变成了现实。
12、飞机的创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用):
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3、其次次工业**中的成果(成就):
汽车、飞机、碳丝灯泡(或:电灯泡、电灯)、内燃机、电话、发电机、电动机、电报、电车、等。
14、第一次、其次次工业**中创造的交通工具及其动力机:
第一次工业**:火车、轮船动力机是蒸汽机
其次次工业**:汽车、飞机动力机是内燃机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5)——初三**选择题学问点归纳3篇
初三**选择题学问点归纳1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做的某些事。
(2)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3)来源:责任可以来自
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安排的任务;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
2、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2)只有人人都熟悉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美妙的社会,共享美妙的(幸福)生活。
3、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及意义(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
(1)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准时订正自己的过失;小到为自己的一次商定守时,大到终身守信诚恳、自尊自信、独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①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担当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念、有力量担当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③对自己负责,说究竟,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4、担当责任有什么代价与回报?
(1)代价:担当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怪,甚至受处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宝中,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学问或技能等。
5、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
有许很多多这样的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正由于有他们在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更加多彩,更加暖和,更加布满盼望。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6、担当责任的意义(作用)。
(1)对社会:只有人人都熟悉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美妙的社会,共享美妙的幸福生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究竟,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2)对个人: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担当责任,是自尊自信的详细表现,是独立自强的必定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正由于我们四周有许很多多的人具有奉献精神,他们履行社会责任,不计代价与回报,我们的生活才更(平安),更加暖和,更加布满盼望。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6)——广东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菁选2篇)
广东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1
例题1、在肯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B、3C、4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需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意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B、1.6molC、2.2molD、2.4mol
思维:由于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肯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B、大于1.06g,小于2.86gC、等于2.86gD、大于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定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定大于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286*1.06g/106=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B、甲烷和丙炔C、甲烷和乙炔D、无法推断
思维:用*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均化学式为C1.4H3.2,必定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快速解题,选项C。
例题6、甲、乙两种气态化合物都只含X、Y两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A、XYB、X2YC、X2Y3D、X2Y5
思路:本题估算即可得出,没有必要精确计算。乙中X元素的百分含量比在甲中的小,所以X和Y原子的个数比小于1:2(甲的分子式是XY2),选D.
例题7、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的混合物1体积,完全燃烧可得3.8体积的CO2和3.6体积的水蒸气(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这两种烃是()
A、C2H4、C4H6B、C2H2、C4H8C、C3H4、C4H8D、C3H4、C3H6
思路:验证排解比计算便利:首先元素守恒得出*均式为C3.8H7.2排解AD,B中碳为24*均3.8得知两烃物质的量之比为1:9则氢原子*均值为(2+8*9)/10=7。4不合题目,C为正确答案
例题8、C8H18在肯定条件下受热裂化可生成CH4,C2H4,C2H6,C3H6,C4H8五者的混合气体,则混合气体的*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38B、57C、114D、无定值
思维:极限分析法,假定C8H18→C4H10+C4H8C4H10→C2H6+C2H4(或C4H10→CH4+C3H6)达到要求消失的物质就停止裂化,此时,M=114/3=38g/mol,假定C8H18→C4H10+C4H8,C4H10→C2H6+C2H4(或C4H10→CH4+C3H6)
C4H8→2C2H4,此时M=114/4=28.5g/mol,那么答案只能在中间,选B。
例题9、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完后在空气中静置到红褐色沉淀不在增加,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残留物跟原来的合金质量相等,则此时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22.2%B、30%C、75.5%D、80.6%
思维:原来是Al-Fe合金,灼烧后变成了Fe2O3。两者质量相同,说明原合金中Al的质量等于Fe2O3中O的质量,所以Al的质量分数就是Fe2O3中O的质量分数,即30%。
广东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2
1.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简单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干馏
煤的干馏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工业上也叫煤的'焦化。
(3)煤的气化
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方程式:C(s)+H2O(g)高温CO(g)+H2(g)。
(4)煤的液化
①直接液化:煤+氢气―→液体燃料。
②间接液化:煤+H2O―→水煤气―→甲醇等。
2.自然 气的综合利用
(1)主要成分是CH4,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
(2)合成NH3和CH3OH。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7)——高考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学问点(菁选2篇)
高考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学问点1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由于甲烷不是*面结构而是正四周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需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聚乙烯是纯洁物。聚乙烯是混合物,由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7、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8、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耀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9、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0、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别。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1、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洁物。分馏产物是肯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由于混合物。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13、误认为卤代烃肯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14、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肯定是醇类。苯酚是酚类。
15、误认为乙醇是液体,而苯酚是固体,苯酚不与金属钠反应。固体苯酚虽不与钠反应,但将苯酚熔化,即可与钠反应,且比乙醇和钠反应更猛烈。
点击查看:高中化学学问点总结及方程式大全
16、误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苯酚的电离程度虽比碳酸小,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大,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17、误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18、误认为只有醇能形成酯,而酚不能形成酯。酚类也能形成对应的酯,如阿司匹林就是酚酯。但相对于醇而言,酚成酯较困难,通常是与羧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酯。
19、误认为醇肯定可发生去氢氧化。本碳为季的醇不能发生去氢氧化,如新戊醇。
20、误认为饱和一元醇被氧化肯定生成醛。当羟基与叔碳连接时被氧化成酮,如2-丙醇。
21、误认为醇肯定能发生消去反应。甲醇和邻碳无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2、误认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有机物肯定是酯。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生成的溴乙烷属于卤代烃,不是酯。
23、误认为酯化反应肯定都是“酸去羟基醇去氢”。乙醇与硝酸等无机酸反应,一般是醇去羟基酸去氢。
24、误认为凡是分子中含有羧基的有机物肯定是羧酸,都能使石蕊变红。硬脂酸不能使石蕊变红。25、误认为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引进硝基的反应肯定是硝化反应。乙醇和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乙酯。
26、误认为最简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物是同分异构体。例:甲醛、乙酸、葡萄糖、甲酸甲酯(CH2O);乙烯、苯(CH)。
27、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的有机物肯定是同分异构体。
例:乙烷与甲醛、丙醇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且结构不同,却不是同分异构体。
28、误认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组成元素也相同,分子结构不同,这样的有机物肯定是同分异构体。例:乙醇和甲酸。
29、误认为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肯定是同系物。例:乙烯与环丙烷。
30、误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肯定是醛或肯定含有醛基。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它是多羟基酮,不含醛基。
高考化学与生活选择题学问点2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理科生,2024年参与高考,总分694分,其中化学接近满分,我对化学很有爱好,盼望以自己参与高考的阅历关心正在备战高考并想要在化学上有所突破的.(同学),取得高考的成功。谈到高中化学,最大的难点就是学问点的零乱分散简单,规律性不强,很难做到全方面把握。但是要想学好化学,还是要尽量理清头绪,假如根据考试考察的方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关于)物质的量,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特殊是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原电池与电解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衡,化工流程等,各个方面在考察时会有很大重叠的部分,所以我们根据考察的挨次讲。
首先选择题,理综中化学的选择题共七道:化学与生活的题,这个题建议大家翻一翻选修课本,有一本特地讲化学与生活的,再就是要重视*时做的每一道相关的题,由于化学与生活的题可考察的内容太多太多,我们又不行能把全部的学问都刨根究底,那么我们就必需做到把已经遇到的题把握住,积累下来自己原来不知道的学问点,长期坚持下去,在化学与生活方面才会有信念;物质的量的问题,经常把简单混淆的概念放到一起,比如说单质、元素、核素、同位素等,也可能把简单混淆的特征量放在一起,比如说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等。做好这道题要养成细心的习惯,另外可以自己画原子示意图,把全部要考察的东西都标在上边,这样有利于自己的记忆;有机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问题,在考虑同分异构体时有几点是要想到的,比如结构异构——将同一个官能团在不同的碳上移动,只要碳是不等效的,就会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异构——常见的状况是单羧基酸与等碳个数的酯类和含有一个羟基的醛类或酮类是同分异构、醚类和单羟基醇是同分异构体等;原电池与电解池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会结合一些高新技术出题,但是考察的内容仍是固定的,大家要特殊留心区分**极(阴阳极),看体系中两侧毕竟是哪种离子在得失电子,一般题中会有不参与反应的离子或分子的消失,要把它们和两极的反应区分开,再就是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通常不会直接给出,要依据电解产生的气体或生成的固体的质量来换算,在气体这方面要留意选项中是否提到了“标况”,没有提到标况的选项是不行能对的,可以直接排解;反应速率与*衡问题,速率和*衡是高中化学中最难的一部分,不同反应物的系数不同导致的速率的不同、勒夏特列原理的把握都是很重要的,这部分光说没有(什么)用,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在练习中发觉这类题的原理所在,知道当浓度、体积、压强、催化剂发生转变时*衡是依据什么移动的,当再次遇见时能够想出这样的解题方法,同时分类总结这一部分消失的几个模型,恒温恒容的容器模型、恒温恒压的容器模型、恒容绝热的容器模型等,每种容器在同一条件发生转变时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建议大家在笔记本上单独总结一下,并加上相应的例题。
其次是必做题,理综中化学的必做题为26、27、28三道,前两道一般都是化工生产流程的题,第三道是*衡的题,难点在前两道上,建议大家*时多做一些化工流程的题,特殊是某些特定离子的检出与除去、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与作用要特殊积累一下,我觉得《疯狂600提分笔记》系列的参考书在这部分的积累是很全的,大家可以当作参考。第三题重点会放在*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的计算上,留意反应物的系数来避开速率算错倍数、*衡常数算错幂。总之这三道题的题型基本是固定的,大家练得越多越好,总结的越齐全越好。最终是选作题,选做题包括化工生产、结构、有机化学这三道题,各有利弊。首先大家要确定一个做题的重点,着重突破其中一种类型的题,不出意外就选这道题,同时大家也要有两手预备,再找另一道题当作备用,万一前一种题出得太难了就临时选备用题。在这三道题的选择上,假如你发觉自己擅长做化学与生活的题和化工生产的题,对反应流程可以推得很细致,那么可以选化工生产题;假如比较擅长数学、空间思维很好一般选结构更沾光,由于结构题是可以做得很快的;有机题适合联想力量强的,要能够依据很少的条件猜出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物、产物,在剩余时间不多的状况下,建议大家一般不要选择有机,由于推错一个物质,就会丢许多分。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8)——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菁选2篇)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1
1.排解法
高考物理选择题分为单选和多选,对于高考物理选单选题,能排解三个是最幸运的了,就算不能排解三个,也可以提高猜对的概率;对于多选题,假如能排解两个,另两个肯定都是正确的。
2.数据验证
对于给出的表达式,可以给换成数字,进行验证。
3.特别值法
可以取各种边界值,例如取0、取最大值、取哪两个量相等……假如对特别值不成立,这个选项不成立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4.选项关联
对于高考物理单选题,假如能确定假设A对B也肯定对,那么AB确定都不能选;假如是两个相反的选项,则正确的选项肯定在这两个之中。多选题,也可用这个方法提高猜对的概率。
5.整体选项分布
一般来说,高考物理整卷每个选项被选中的比例差不多,假如剩下最终一个题,综合前面各题来看,某个选项被选中的次数比较少,这个选项正确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2
在高考理综试卷中有8个化学单选题。解答时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认真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纳排解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想法等方法,找到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分联系,快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最合理的方法可以把时间尽可能的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这几个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你知道吗就为大家共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高考化学答题技巧我。
化学是一门记忆加试验的科学”,这或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特殊是我们许多同学在学校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状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由于把握了化学的记忆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记忆化学学问。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学问,应当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留意(学习)化学中讨论问题的方法,把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把握学问更重要。由于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力量。
化学学问酸碱性的选择题菁选(扩展9)——高考数学选择题学问点(菁选2篇)
高考数学选择题学问点1
第一,函数与导数。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其次,*面对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是证明*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
第七,解析几何。是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高考数学选择题学问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展产品合同范本
- 出口种子销售合同范本
- 转卖音响合同范本
- 劳务外包合同范例
- 中介委托租房电子合同范本
- 凯伦股合同范本
- 养牛合伙合同范本
- 北海吊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中途入股合同范本
- 产品服务合同范例
- 设计管理资料课件
- “春季传染病预防”班会全文PPT
- 《涉外礼仪教程(第五版)》课件第一章 涉外通则
-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课件
- 服装造型点线面课件
- 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附件解读教材课件
- 医院管理案例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课件
- DB32T 3699-2019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养护规程
-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中建精装修施工工艺工法标准(做法详细值得收藏)
- 2021版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2奇妙的植物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