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_第1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_第2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_第3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_第4页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第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复习要点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及验证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方式:种类、特点及判断(伴性遗传)第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推理类比平行关系DdDd假说:基因就是染色体基因分离定律的核心减数分裂的核心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第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存在体细胞配子体细胞中来源形成配子时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成对成对1个1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萨顿的假说(1)内容:(2)依据:(3)研究方法: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即基因就在_______上。染色体染色体基因和_______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染色体具体表现如下:类比推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类比(以蝗虫为例)考点一第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方法: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的前提,推论出他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结论。科学家利用类比推理得出了很多重要的结论。(见课本(P28)光波动性的推测)

应该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存在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第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正因为类比推理的非必然性,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的强烈质疑。

摩尔根的这种大胆质疑,科学务实的研究精神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

实验证据我不相信孟德尔,更难以相信萨顿那家伙毫无事实根据的臆测!我更相信的是实验证据,我要通过确凿的实验找到遗传和染色体的关系!1909年第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与他的果蝇)第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杂交实验的好材料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多易饲养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多课本P28第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3对常染色体+XX3对常染色体+XY例: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人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22对常染色体+XY染色体据来源据与性别的关系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考点二雌果蝇:雄果蝇:男性:女性:第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雌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有何异同?3对常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XXXY第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常染色体:1—22性染色体:X、Y染色体男性女性人体细胞染色体图解第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3对常染色体+XX3对常染色体+XY例: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人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22对常染色体+XY染色体据来源据与性别的关系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基因常染色体遗传,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决定性别基因伴性遗传,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考点二雌果蝇:雄果蝇:男性:女性:第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③两种类型(XY型、ZW型)的比较:2、性别决定:②决定时间:类型比较XY型性别决定ZW型性别决定雄性个体雄配子雌性个体雌配子后代性别生物类型精卵细胞结合时两条异型性染色体XY两条同型性染色体ZZ两种,分别含X和Y,比例为1∶1一种,含Z两条同型性染色体XX两条异型性染色体ZW一种,含X两种,分别含Z和W,比例为1∶1决定于父方决定于母方哺乳动物、双翅目和直翅目昆虫、某些鱼类和两栖类、菠菜、大麻等鸟类、鳞翅目昆虫、爬行类、鱼类、两栖类①决定方式:有多种,但最主要的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第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④雌雄异体的生物性别决定的过程:精子卵细胞22对(常)+XY(性)22对(常)+XX(性)22条+X22条+Y22条+X22对+XX22对+XY1:1子代(以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为例)第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例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没有性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

D.昆虫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型C例2.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基本相等,其原因是()①男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类型的精子且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一种X型卵细胞②女性产生X型和Y型两种卵细胞,男性只产生一种Y型精子③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④女性产生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机会相等⑤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C第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基因型的书写:①常染色体:②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要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如:Dd。③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合时:一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前面,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后面。如:DdXWXw。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相关基因。如:XWXw,XWY。第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PF1全为红眼(雌、雄)F23:1(雌、雄)F1雌雄交配雄①F2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3∶1,说明这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②F2中白眼全是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白眼果蝇都是雄的?(1)实验过程及现象:第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实验现象的解释:摩尔根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用w表示)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F2PXWXW红眼(雌)XwY白眼(雄)×配子XWYXwF1XWY红眼(雄)XWXw红眼(雌)×XWXW红眼(雌)XWXw红眼(雌)XWY红眼(雄)XwY白眼(雄)XwXWYXWF1配子第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实验验证——测交1:配子测交测交后代F1红眼雌XWXw白眼雄XwY×XWXwXwYXWXwXwXwXWYXwY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1︰1︰1︰1第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实验验证——测交2:配子测交测交后代测交1白眼雌XwXw红眼雄XWY×XwXWYXWXwXwY摩尔根通过测交实验等方法证明了上述解释红眼雌白眼雄1︰1第二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4)实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5)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5.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果蝇有4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大约有1.5万个。人有23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大约有3.5万个。基因与染色体在数量上存在什么关系?①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哪些数据说明了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怎样设计杂交组合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F2中红眼与白眼之比为3∶1。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方法一:

(使用条件:已知显隐关系)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子代中的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aXa×♂XAY→XAXa、XaYB.若子代中的雌雄个体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Aa、aa隐性的雌性(多只)×显性的雄性①实验设计:♀aa×♂AA→Aa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若已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交配方法还有什么用途?(还可以用于快速筛选子代的雌雄个体)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方法一:

(使用条件:已知显隐关系)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子代中的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XaXa×♂XAY→XAXa、XaYB.若子代中的雌雄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的同源区段。再进行C组实验。隐性的雌性(多只)×纯合显性的雄性①实验设计:♀aa×♂AA→Aa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还是XY的同源区段上的实验设计若已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交配方法还有什么用途?(还可以用于快速筛选子代的雌雄个体)C.让隐性的雌性个体和子代中的雄性个体交配1、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全为隐性,则基因位于上XY的同源区段。♀XaXa×♂XAYA→XAXa、XaYA♀XaXa×♂XaYA→XaXa、XaYA2、若子代雌雄性个体均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Aa→Aa、aa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2)方法二:①实验设计:隐性的雌性(多只)×显性的雄性显性的雌性(多只)×隐性的雄性②结果预测及结论:B.若两组杂交结果中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无关,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交:♀aa×♂AA→Aa反交:♀AA×♂aa→AaA.若两组杂交结果不同,且子代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交:♀XaXa×♂XAY→XAXa、XaY反交:♀XAXA×♂XaY→XAXa

、XAY(使用条件:未知显隐关系)正反交的方法还有什么用途?(还可以用于鉴定该性状是细胞质基因还是细胞核基因控制的)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例1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2)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_________的是雄株。(1)叶片上有斑点XbXb

叶片上无斑点XBY(2)叶片上无斑点

叶片上有斑点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例2桑蚕中发现雄蚕产丝多,质量好。为了在幼虫时期及时鉴别雌雄,以便淘汰雌蚕保留雄蚕,人们根据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提供以下资料和条件:1、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型(即雄性zz、雌性zw)2、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显性,他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3、现在正常蚕和“油蚕”两个品种雌雄幼虫若干条。请根“油蚕”据提供的资料和条件,利用伴性遗传的原理。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根据皮肤特性把雌雄蚕区分开来。设计如下:以ZaZa(雄油蚕)与ZAW(雌正常蚕)交配,子代中凡是正常蚕均为雄性ZAZa,油蚕均为雌性ZaW。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06江苏)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1)请你设计—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3)方法三①实验设计:选多组显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使用条件:知道显隐性关系且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②结果预测及给论:A.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中,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AXA×♂XAY→XAXA

、XAY♀XAXa×♂XAY→XAXA、XAXa

、XAY、XaYB.若子代中的隐性性状同时出现在雌性与雄性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第三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考点三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_____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性别①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XBXB

正常女性

XBXb

正常(携带者)女性

XbXb

色盲女性

XBY正常男性XbY色盲男性2、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假设色觉正常为XB,色盲为Xb②基因型和表现型:注意:书写表现型时,要同时写明性状和性别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XBXBXBYx123546XBXbXBYxXbXbXBYxXBXBXbYxXBXbXbYxXbXbXbYx无色盲男:50%女:0男:100%女:0男:50%女:50%都色盲无色盲3、伴X隐男女6种婚配方式(女3种基因型x男2种基因型)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XBXBXBYx123546XBXbXBYxXbXbXBYxXBXBXbYxXBXbXbYxXbXbXbYx全患者男:50%女:100%男:0女:100%男:50%女:50%都正常全患者3、伴X显男女6种婚配方式(女3种基因型x男2种基因型)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患者男多女少患者男多女少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知识拓展:性染色体(X、Y)的结构和遗传情况:1、在非同源区段:①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Ⅰ区段)上②基因只存在Y(Ⅲ区段)上——伴Y遗传(限雄遗传)——伴X遗传(伴X显、伴X隐

)2、在同源区段Ⅱ中:基因的位置分析:X和Y染色体都有等位基因,在遗传上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一样,X与Y的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分离。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X、Y同源区段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以下3种:XAXA、XAXa、XaXa雄性的个体基因型有4种:XAYA、XAYa、XaYA、XaYa。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交配方式有12种(3×4)♀♂XAYAXAYaXaYAXaYaXAXAXAXaXaXa知识拓展:XAXaXaYaXaXaXaYAXA——雌性为显性YA——雄性为显性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例、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XaXa×XaYA→XaXa、XaYAD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例、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

片段。(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Ⅱ-2ⅠⅡ-1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回答下列I、II问题(07辽宁)I.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____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_____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II.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1)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刚毛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雌

雌XYXbYbXBXBXBYbXbXbXbYbXBXb第四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红绿色盲或血友病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①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③具有交叉隔代遗传现象(如红绿色盲基因Xb往往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④典型系谱图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1)实例:(2)特点:抗维生素D佝偻病。①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③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病的现象。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3)典型系谱图: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伴Y染色体遗传:(1)实例:外耳道多毛症。(2)特点:①患者全为男性。②遗传规律是父传子,子传孙。(3)典型系谱图: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7、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②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如:发病几率雌雄不等,Y染色体只传雄性(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时: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②位于常染色体之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③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①②③④⑤8、遗传病的类型:常见病类型特点序号伴Y遗传病外耳道多毛症患者全是男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伴X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多指症、并指症、软骨发育不全、多发性结肠息肉、先天性白内障、神经纤维瘤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白化病、先天性聋哑、黑尿症、婴儿黑蒙性白痴、高度近视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女性或男性患病机率相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女性或男性患病机率相同代代相传,患者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病;正常双亲不可能有患病子女有隔代遗传现象,患病双亲不可能有正常子女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首先确定显、隐性: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9、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①伴Y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③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④伴X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⑤伴X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3)不确定的类型:①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②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③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显性。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右图为X、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Ⅰ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的表现型有差别吗?有差别。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再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决定性别吗?不一定决定性别,如色盲基因。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本节课到此结束2012、10、31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明显增加B.甲→乙和乙→丙过程中,其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C.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D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都是C点开始光合作用

B.甲、乙两图比较可以得出光照和CO2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C.乙图中E点光合作用较低是因为夏天中午光照太强直接引起的

D.乙图中DE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温度逐渐下降B第五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细胞的膜系统内外都有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B.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都能生成ATP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衰老时,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D.细胞质中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具膜小泡发生转化D4、下列关于高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B.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两层磷脂双分子层D亚显微结构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A.人的肝细胞B.大肠杆菌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蛙的红细胞B6、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2基因型的比为1∶2∶1C.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C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①④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C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不是面积,B错反光镜调节角度不对,D错换用高倍物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A错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与HIV病毒的成分相似B.核糖体是各种酶的合成场所C.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D.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是核仁B3、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态不分离刚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A.≤0.15mol/L

B.≤0.2mol/LC.≥0.2mol/LD.≥0.3mol/LA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D.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D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②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③稻田定期排水④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B6、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D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在同一生物体的下列细胞的细胞膜成分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A.分生区细胞B.成熟区细胞C.伸长区细胞D.表皮细胞B2.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单克隆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胞吞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A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①中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C随着底物减少,反应速率下降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I-Ⅳ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一。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①-④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A.I、①B.I、④C.Ⅳ、①D.Ⅳ、④D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基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A、B、C、D四支试管内(如图),并进行光照。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用了离心法和同位素标记法B.用碘液检验,B管溶液变蓝C.C管用碘液检验,溶液变蓝D.D管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管中能完成光反应B第六十页,共六十七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