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_第1页
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_第2页
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_第3页
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_第4页
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第道路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励业工业区内,包括电厂路、勤龙路A段和B段三条支路,总长约1.6km。电厂路呈东西走向,西起启新路,东至明川制线公司,里程范围:CK0+000~CK0+691.23;勤龙路A段呈东西走向,西起启新路,东至广州骁骏商贸有限公司,里程范围:AK0+000~AK0+623.815;勤龙路B段呈南北走向,南起勤龙路A段,北至堤围路,里程范围:BK0+000~BK0+280.534。具体工程范围详见设计图。电厂路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双向两车道,无人行道,南侧小部分地面为简易砼地面,供平时停小客车使用,其余地段水泥混凝土路面至厂房围墙之间有绿化,但缺乏养护,杂乱无章,雨天导致泥土冲到路面上。目前道路已有雨水及污水系统,但缺乏管养,堵塞严重。现状电厂路勤龙路A段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双向两车道,南侧有2.5米宽人行道,但人行道与砼路面之间还有位置未进行硬底化,南侧人行道至厂房围墙之间有绿化及部分硬底化;水泥混凝土路面北侧侧至厂房围墙之间有绿化,绿化缺乏养护,杂乱无章,雨天导致泥土冲到路面上。目前道路已有雨水及污水系统,但缺乏管养,堵塞严重。现状勤龙路A段勤龙路B段现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双向两车道,无人行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西侧为泥地,部分有绿化;东侧至厂房围墙之间有绿化,且有大管径热力管,绿化缺乏养护,杂乱无章,雨天导致泥土冲到路面上。在道路西侧有雨水系统,无污水系统,目前缺乏管养,堵塞严重。现状勤龙路B段本工程范围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的设计。项目地理位置图二、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项目位于珠江、东江交汇后入海三角洲平原地带,该区域除东侧有零星孤丘包外,大多为平坦开阔地形,丘包山峰最高高程119.5m,路线区段内高程在1.6~4.0m。河涌、沟渠呈网格状纵横排列,环绕丘包绿树成荫。2、气象条件根据气象站气象资料,简要摘录如下: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0.5℃。相对湿度: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1~85%之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相对湿度最小在冬季,历年最小值为5%。降雨:雨量充沛,分布不均,雨量相对集中在汛期,年平均雨量1673.1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1354.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1%。2018年,南沙区降水量为1986.7毫米,比常年(1673.1毫米)偏多约2成;降水日数(降水量≥0.1毫米)为143天,其中暴雨日数7天,与常年平均值持平;年内录得最大日降水量为161.1毫米,出现在6月7日。雷:一年最多雷雨天数为98天,最少为50天,平均每年为74.9天。雾:一般出现在冬~春季,秋季偶有出现。5~11月一般无雾。雾多发于凌晨,中午后消散,据统计,一年最多雾日为21天,最少为3天,平均为8.2天。风:本地区冬夏的风向季节变化比较显著,春季至初秋多偏南风,秋季至冬末多偏北风或偏东风。3~4月份为冬~夏风向转换期,9月份为夏~冬风向转换期。拟建道路区的常风向和强风向为偏NE~E向,大于6级风的天数为35天,最大风力可达8级,主要出现在台风期。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地势由西向东略有降低,地表水基本上由北向南东汇入南海,地下水迳流、排泄方式以水平为主,地下水主要还以靠大气降水补给或地表水横向部分水平方式补给。地下水的赋存状态为松散地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根据钻探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地下水质一定程度上受潮水影响,属微咸水(矿化度1-3g/1)。根据附近勘察报告资料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的有关规定,综合判定附近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弱分解类腐蚀性,无结晶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性。(1)地质构造据广东省1:50万及广州幅1:20万区测地质资料:本区为喜马拉雅构造层之东莞断凹盆地,是由第三系红色砂砾岩组成。在晚第三系时此处为构造软弱带,由于强烈的下陷所形成的沉积,加之受喜马拉雅期运动影响形成平缓的坳褶,四周向中心倾斜,倾角在20°~30°间的北东向断陷盆地。本阶段尚未组织地质钻探,参考东部干线施工图资料,区段内地层岩性: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N1)凝灰质砾岩、砂砾岩。第四系覆盖层为海陆交互相(Qmal)的堆积土层,其岩性有灰色的淤泥,厚约5~18m;软~硬塑状粘土,厚约1~9m;中密~密实饱和状砂砾类土,厚约2~8m。场地内的岩(土)层顶埋深变化很大,基岩面起伏不平。(2)地震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1:180万《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3)不良地质与特殊地质现象区内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有软土、高烈度地震区饱和砂土的液化现象、涨退潮水流对岸边基础的冲刷及深基础水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涌流砂现象。(4)全段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路线方案评价段内地形平坦,地层结构较简单,其表层为种植土所覆盖,厚度较薄,一般小于1.0米;其下部第四系地层分布连续,但全线厚度变化较大,且岩性岩相变化也大;第四系总厚度7.2~48.5米不等。下伏基岩分布较连续,岩性分别有上第三系紫红色砂砾岩、砾岩及燕山期花岗岩;段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软土;地下水埋深一般较浅,渗透性差,地下水一般不具有腐蚀性;段内基本未见大的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较弱,区域地质稳定较好,全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筑路道路沿线现状。三、设计依据1.中标通知书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3.业主提供的“励业工业区电厂路及勤龙路改造工程管线图”其他已建工程的相关资料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四、总体设计1、设计原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省市的标准、规范要求。平面线形美观、流畅、视觉自然、视野开阔,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合理设置直线、曲线、超高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横断面设计应在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断面布局应结合道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道数、设计行车速度、地形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行人的通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纵断面设计应参照湛江市防洪排涝规划要求及地形条件进行设计,同时处理好与沿线地形、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质、相交路口标高之间的关系;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线形缓顺。交叉口设计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各项指标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按规范要求在人行道须进行无障碍设计。能充分利用现有地理资源,线形选择应尽量减少房屋等设施的拆迁,妥善处理文物、名木、古迹等,保护环境,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与周边相关道路和临边建筑群体各种风格的协调统一。交通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并与周边已有交通工程相协调。道路排水、市政配套管线等附属工程应按规划要求完善道路绿化、路灯等配套设施,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并预留电力、电信、燃气、给水管道及设施的空间位置。其他附属设施工程应满足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方案美观实用,经济合理,尽量减少本工程对沿线地方及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2、主要采用的设计规范2.1 道路工程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2.2 给排水工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给水排水标准图集(07MS101,06MS201)2.3 交通工程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1-2009)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6.《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2.4 照明工程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5景观绿化工程1.《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2.6其他有关技术标准1.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3、技术标准(1)道路分类:城市支路(2)计算车速:20km/h(3)标准车道数:双向2车道(4)路面设计荷载:BZZ-100(5)人群荷载:3.5KN/m2(6)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7)行车净空:不小于5.0米(8)自行车、人行净空:不小于2.5米(9)车道宽度:一般路段车道宽度为3.5m。(10)抗震等级:按地震烈度Ⅶ级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11)坐标及高程系统:北京坐标系统,黄海高程系统。4、平面设计本工程为原有道路整治工程,主要实施内容为机动车道局部拓宽,局部人行道改造为停车位及通道,以及完善人行道铺装。道路总体设计中尽量维持现状,并尽量提高设计标准,设计车速按原有道路的限速标准,取值20km/h。本工程根据现状道路,明确线位走向,沿线地形、地貌中无重要设施、大型建筑等需避让,本次设计道路均按原中线设计,大部分机动车道宽度保留原宽度,原有人行道在保留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局部改造,各段道路改造如下。电厂路呈东西走向,西起启新路,东至明川制线公司,里程范围:CK0+000~CK0+691.23;勤龙路A段呈东西走向,西起启新路,东至广州骁骏商贸有限公司,里程范围:AK0+000~AK0+623.815;勤龙路B段呈南北走向,南起勤龙路A段,北至堤围路,里程范围:BK0+000~BK0+280.534。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双向2车道,升级改造道路线位按照现状道路线形,本工程为对道路升级改造,不改变道路平面线形。5、纵断面本项目改造不涉及到道路的主路改造,故道路主路纵坡维持现状,而拓宽部分道路路面竖向设计标高按以下原则控制:(1)沿道路纵向坡度原则上应与原有主路纵坡一致。(2)路面横坡原则上应与原主路板块路拱横坡一致。6、道路横断面设计结合现状情况各段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如下:电厂路CK0+000~CK0+106段、CK0+320~CK0+691.23段:平行式停车位(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平行式停车位(2.5m)+人行道(平均2.5m)电厂路CK0+106~CK0+214段、CK0+295~CK0+320段:热力管架空区(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人行道(平均2.8m)电厂路CK0+214~CK0+295段:垂直式停车位(平均5.5m)+机动车道(7.5m)+人行道(平均2.8m)勤龙路A段AK0+000~AK0+440段:平行式停车位(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垂直式停车位(5.5m)+人行道(平均2.5m)勤龙路A段AK0+090~AK0+164段:平行式停车位(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已建人行道(平均2.5m)+热力管架空区(保留)勤龙路A段AK0+194~AK0+229段:平行式停车位(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人行道(平均2.5m)+热力管架空区(保留)勤龙路A段AK0+229~AK0+318段、AK0+357~AK0+623.815段:垂直式停车位(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垂直式停车位(5.5m)+人行道(平均2.5m)勤龙路A段AK0+318~AK0+357段:热力管架空区(宽度按实)+机动车道(7.5m)+垂直式停车位(5.5m)+人行道(宽度按实)勤龙路B段:平行式停车位(平均4m)+机动车道(7.5m)+平行式停车位(2.5m)+热力管架空区(宽度按实)五、路基设计1、路基填料及其强度路基填筑前,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对菜地、旱地、荒地等应清除草皮、平整压实。含草皮、淤泥、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以及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应进行填前压实或添加生石灰等进行改性后;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路基表面清表后应碾压密实,基底压实度应大于92%。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cm)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cm)支路填方路基0—3051030—8031080—150315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51030—803102、路基压实标准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压实度满足下表标准。路基压实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支路填方路基路床0~80≥92上路堤80~150≥91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230~80—3、路基边坡防护本工程场地两侧基本已建有厂房,现状地面均较平坦,道路两侧均建有围墙,不暂不考虑路基边坡防护。4、路基、路面排水本项目由于道路两侧地块开发,地块内自身考虑设置排水系统,并纳入道路上排水系统,故不设置路基排水设施。六、路面设计1、路面拓宽部分路面拓宽部分路面结构层为:20cm厚砼面层(弯拉强度≥4.5)+15cm5%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新旧砼面层间需植筋,钢筋直径为16mm,长度70cm,间距60cm。2、新建人行道(铺砖)主要位于电厂路及勤龙路A段南侧,人行道结构层为:6cmC30砼透水砖+2cm厚1:5水泥中砂干拌+15cm5%水泥稳定石屑基层。3、破损烂板块修复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次设计需对目测可见的破损板块进行拆除重建,其余旧路面病害由后期加铺沥青项目处理。现状机动车道烂板块需拆除重建,按拆除20cm砼面层+15cm水泥稳定石屑基层计,重建路面结构层为:20cm厚砼面层(弯拉强度≥4.5)+15cm5%水泥稳定石屑基层。横向新旧路面处设置传力杆,采用φ25钢筋植筋,长40cm,植筋20cm,间距30cm;纵向新旧路面处设置拉杆,采用φ16钢筋植筋,长70cm,植筋35cm,间距60cm。4、路缘石路缘石主要设置在新建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交界处,以及热力管架空区与机动车道交界处,采用C30砼预制,尺寸为100*40*12cm。小半径的路口、转弯位,侧石应切成梯形进行安装,同样,无障碍通道下沉渐变段的侧石,也应该切出斜角,不得出现大块三角形、扇形的填缝料,较大半径的弯位,可允许不用梯形侧石,但应使用25cm长度的侧平石进行安装,以令弯位圆顺。路面设计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技术可行、施工方便、行车舒适、经济合理、便于养护、社会效益好、使用寿命长的原则进行设计。七、各类材料技术指标要求1、水泥混凝土面层(1)水泥水泥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1.3中的要求,水泥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1.2的要求。(2)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其技术指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3.1中不低于Ⅱ级的要求。用作路面混凝土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3.3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31.5mm。(3)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其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4.2、表3.4.4中不低于II级的技术要求。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4.2中的中砂级配范围要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路面混凝土所使用的机制砂除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中表3.4.4和表3.4.5的规定外,还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4)水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养生所用的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油、酸、碱、盐类,有机物等。引用水一般适用于混凝土;非饮用水,经化学符合下列要求时也可使用:a)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3;b)含盐量不超过0.005mg/mm3;c)PH值大于4。(5)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表3.6.1中的各项技术要求。2、人行道砖人行道砖为C30砼透水砖,抗压强度应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不小于65,吸水率小于6.5%。3、水泥稳定石屑基层(人行道)(1)水泥:宜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严禁采用早强、快凝型、已变质的水泥。(2)水: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饮用水可直接做为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水质检验,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表3.5.2的规定。(3)基层原材料要求为:1)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规定:水泥稳定石屑基层集料级配组成筛孔(mm)37.531.526.519.09.54.752.360.60.075通过率(%)90~100100~66100~54100~3984~2870~2057~1447~80~302)基层集料中不应含有泥土等杂物。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3)水泥稳定石屑基层的水泥剂量应根据七天浸水抗压强度确定,七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4)基层压实度≥97%。5)为减少水泥稳定石屑基层裂缝,现场施工建议水泥稳定石屑配合比采用振动压实法设计。6)水泥稳定石屑基层应与下面层一起备料。7)为了减少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须对半刚性基层预切缝,10m一道,并用热沥青填缝。4、路缘石路缘石为C30砼预制件,抗压强度应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具体应符合JC/T899-2016的各项指标。八、道路无障碍设计1、本道路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障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人行道上连续铺设,宽度为0.3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行。2、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的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三面坡缘石坡道的坡率≤5%。坡道下口高出行车道的地面不得大于1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