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详解演示文稿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优选)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症状证候疾病治疗发热、恶风、咽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风热犯表证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辨证的含义辨:审辨、辨别。(辨证非辩证)证:证候辨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收集到的资料,

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辨清病因、病位、

病性,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八纲辨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

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纲领。

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概括病变的大体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况。

八纲即八类基本证候。阴实虚热寒里表阳八纲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疾病可以分为八类:从部位来说,可分为表证、里证

;

从性质来说,可分为寒证、热证

;

从邪正盛衰来说,可分为实证、虚证

;

从类别来说,可分为阴证、阳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一)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一对纲领。

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

脏腑、气血、骨髓在内,属里。

外邪犯表多是疾病初起,病多轻浅;

脏腑受病,多是病邪深入,病多深重;

病势趋向:病势由表入里,是病渐加重,预后差;

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预后佳。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表证:

(1)含义:外邪侵犯体表,正气开始抗邪,以恶寒、发热为主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

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2)证候: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塞、苔薄、脉浮。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⑴寒邪为主者,则恶寒重,发热轻,伴无汗、头身疼痛、鼻流清涕苔薄白润、脉浮紧等症,临床称表寒证⑵热邪为主者,则发热重,恶寒轻,伴有汗、头痛、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口渴、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症,临床称表热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注:正确认识表证的辨证要点

对是否属表证的判断,是以恶寒、发热、苔薄、脉浮等表现为辨证依据的。所以,如面色晦暗、皮肤发黄、疮疖瘙痒、肌肤甲错等,当其不表现为恶寒、发热、脉浮之时,其病位虽然在肤表,也不能称之为表证。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表证的护理措施辛散解表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体温、呼吸、舌象的变化,防止表证内传,入里化热。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患者,女,30岁,因3天前因外出受凉,晨起觉恶寒,微发热,头痛,咳嗽,气喘,痰稀白,无汗。自服用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今晨觉微恶寒,发热,鼻塞,流黄涕,咳嗽,气喘,咳痰,质黄。来诊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张三女60岁二天前恶寒发热头痛,经治疗后,症状消失。今天又觉腹痛,大便溏泻,伴呕吐,舌淡苔厚腻,脉沉迟。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2、生活起居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冬季保持室内温度,夏季通风避暑。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3、饮食护理

宜食清谈、细软、易消化食物,多饮开水,少食辛辣、油腻之物。表寒证,可用姜、葱、蒜、胡椒等作为调味品,以辅助药力散寒祛邪;表热证患者可适量饮用清凉饮料或食用水果。要注意避免病人吃得滋补类食物。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4、用药护理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不易久煎药宜温服,服药后应静卧覆被并饮适量热粥以取汗。服药后应观察汗出情况,汗出不及,病邪不去;汗出太过,应伤阴耗气。掌握发汗的程度,及时用干毛巾擦汗,及时更换衣被。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里证(1)含义:病变部位在里,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2)形成:表证不解,内传入里;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临床表现多样,可以说凡不是表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围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里证的临床表现如壮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烦躁谵妄,腹痛,便秘,小便短赤,或腹泻,呕吐,舌红,苔黄或白厚腻,脉沉等。里证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起病可急可缓,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里证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观察体温、呼吸、舌象、脉象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2、情志护理病程长,易产生烦躁清醒,护理人员要精神护理,使病人安心养病。3、饮食调护里寒者,饮食宜温热,忌食生冷;食用温补类膳食。里热者,应适量饮用清凉饮料如西瓜汁、绿豆汤等,以清热生津止渴,食用清补类膳食。4、药物护理里寒者,温热之剂,注意保暖防寒里热者,清热之剂,注意通风降温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二)寒热辨证

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者,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者,表现为热证。故辨寒热就是辨阴阳的盛衰,也就是辨明疾病性质的属寒属热,为治疗时是用温(热)药或寒(凉)的依据。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实寒证

实热证

虚寒证

虚热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含义:阴盛或阳虚所表现出的证候。外感寒邪;过食生冷;内伤久病,阳气不足

寒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实寒证(阴盛)证候:冷--恶寒、肢冷白--面色苍白,稀--痰、涎、涕、带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润--口不渴,咽不干,舌淡苔白润滑静--好卧、少动、懒言、脉沉迟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虚寒证(阳虚证)概念: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表现:畏寒喜暖

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润滑

神疲乏力,自汗脉弱(沉迟无力)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寒证护理措施温经祛寒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1.生活起居护理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加盖衣被。保持室内温暖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2.饮食护理

温补膳食,如姜糖水、姜、葱、胡椒粉等,忌生冷。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3.用药护理实寒以温里散寒、温经通络;虚寒以温补散寒为主药宜温服。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4.对症处理可配合针灸、热敷、推拿等方法以助驱除寒邪。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热证

含义:阳盛或阴虚所表现出的证候。

多因人体受到热邪的侵袭,或由于人体阴血不足而虚火内生所致。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实热证热--发热喜凉、面红目赤黄--苔黄稠--痰、涎、涕、带稠燥--口渴、咽干、舌红苔燥、大便干、小便短赤动--烦躁不宁、脉数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虚热证(阴虚证)概念: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表现: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

咽干口燥,小便短黄,大便干

舌红少苔,

盗汗脉细数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实寒证与实热证的鉴别

症状证面色四肢寒热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寒证苍白恶寒怕冷不渴喜热饮稀溏清长舌淡苔白润迟热证红赤发热发热渴喜冷饮干结短赤舌红苔黄干数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热证护理措施

清热滋阴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热证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观察发热,汗出、神志、二便、舌苔、脉象等。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2.生活起居护理应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凉爽通风,温度适宜。患者及时擦汗,衣被应勤更换。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3、饮食护理饮食宜新鲜清凉,忌食辛辣、滋腻温补之品。如多饮清凉饮料,或多食西瓜、梨及蔬菜等凉性瓜果。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4、用药及治疗护理实热注意补液及物降温;虚热以养阴退热,可用沙参、山药,粳米煮粥,或沙参、麦冬煎茶代饮。服药时宜凉服或者微温服药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三)虚实辨证

虚实是用以概括和辨别正气强弱和邪气盛衰的一对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亢盛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实证

虚证

虚证

正气邪气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1.概念实证—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 虚证—正气不足,邪气不甚的证候2.形成实证—六淫、疠气、痰饮、淤血、食积、中毒 虚证—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一)虚证

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1)血虚证概念: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出现的证候。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指甲淡白头晕眼花四肢麻木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脉细无力

头晕眼花面黄白,肢麻舌淡脉细弱

(补血药)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心血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肝血虚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夜盲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2)气虚证概念:正气不足,气的功能渐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渐退所表现的证候。表现: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淡,脉虚弱。

乏力气短自汗出,纳少声低脉无力

(补气药)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心气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肺气虚证-咳:咳喘无力;痰:清稀脾气虚证-纳呆、便溏、面黄肾气虚证-小便频数,清长,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多、遗精早泄、滑胎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3)阴虚证(虚热证)概念: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表现:颧红五心烦热午后潮热

盗汗咽干口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颧红烦热舌面红,身热盗汗脉细数

(补阴药)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心阴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肺阴虚证-咳:干咳;痰:少痰胃阴虚证-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肝阴虚证-头晕、头痛、耳鸣、胁肋隐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肾阴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不孕不育形瘦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4)阳虚证(虚寒证)概念: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表现:形寒肢冷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大便稀薄

口淡不渴

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苔白,脉弱(迟无力)

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

(补阳药)

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心阳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脾阳虚证-纳呆、便溏、面黄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肾阳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不孕不育尿少、浮肿、五更泄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类型护理措施虚则补之血虚证补血药物为主,但多配合补气药物平日多食用用黄芪、当归、大枣煮粥,多饮用红糖水气虚证多以补气药物为主,饮食同上。适当选择户外运动,多以散步、打太极拳等。阴虚证滋阴为主,少食辛辣、厚味、油腻之品。保持心情舒畅阳虚证温阳散寒,多食生姜、肉桂制成的药粥。防寒保暖本文档共60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日\7点37分

实证

实证邪气充盛,但正气尚未虚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